浙江省上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462395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上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上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上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上城区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1. (6分) (2016高三上清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人们对于梦和死亡现象非常困惑,试图给予合理的解释,于是人类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灵魂是独立的,会在人睡觉或出神时离开身体,当人死了就会永远离开身体。亡人的肉身会腐烂消失,但灵魂一直存在。应如何对待这些神秘且不死的灵魂呢?人们的选择是举行祭祀。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祈福求吉而举行的。在殷人的头脑中,祖先是令人恐惧的死者,这些人经常制造各种灾祸。为了防止祖先作祟,他们定期举行祭祀活动,通过奉献牺牲的方式取悦祖先等神灵,祈求祝福。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符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商时期的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到了周代,祭祖礼仪增加了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礼记王制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通过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了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周代创制的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到了汉代,汉儒将孝道思想和祭祖礼仪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孝成为汉王朝治国的重要思想根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为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推广到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形成了以家族伦理为核心,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汉代以后,祭祖礼仪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朱熹家礼的出现,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朱熹考虑到人们举行祭礼时可能遇到的诸多难处,认为不用拘泥于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朱熹对传统祭礼进行了提炼,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摘编自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作者邵凤丽)(1) 下列关于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对于梦和死亡现象的困惑促使人们去思考,于是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出于对灵魂的敬畏,人们举行了祭祀活动,这是祭祖的源头。B . 宋代是祭祖仪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是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祭祖的权利,二是形成了祭礼的基本模式。这两者都是朱熹提出来的。C . 到了汉代,祭祖礼仪和孝道思想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完善了相关理论,对祭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D . 商王朝祭祖的目的是祈福求吉,其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而周代的祭祖则含有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周代,宗庙设置体现了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因为就社会结构而言,商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B . 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商朝人举行祭祀活动时的“祭”的含义和这个解释一致。C . 朱熹家礼的出现对中国祭祖礼仪的发展意义深远,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D . 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多种方式弘扬孝文化,其目的是巩固国家政治统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祭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而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举行祭祖礼仪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B . 在周代,人们的社会等级不同,其所拥有的庙数也不相同,如: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有一庙。C . 很长一段时间,祭祖礼仪是贵族的特权,庶民不能进行祭祖,这是因为礼在当时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D . 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我国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报”“又”“岁”等是当时的祭祀性文字。2. (10分) (2017葫芦岛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菊者砚秋章诒和边学边唱边挨打因家境贫寒,六岁的程砚秋,投入荣蝶仙门下学艺。程砚秋学戏很苦,荣家所有的生活琐事也都要他做,无异于童仆。师父脾气坏,稍有不欢举鞭就打。因有家世之悲心思量的程砚秋常常低眉含颦,面无欢容。年龄稍大些后,多半由于营养不佳,心情一直比较抑郁。师父认为他不宜于学花旦,让他专攻青衣。师父还发现他嗓音很不一般,且扮相沉静明丽,如珠蕴椟中,时有宝光外熠。唱对台戏,却不伤和气程砚秋不具备梅兰芳响遏行云的金嗓子,但凭着自身条件、勤奋,刻苦以及高人指点,硬是创出了一种大异于梅兰芳、却又能与之相抗衡的,以新奇声腔为特点的表演风格。唱到情感至深处,其声竟细若游丝。观众听时,大气都不敢喘。这是他声腔艺术最讲究的地方,无人能及。程砚秋最早的艺名叫菊侬,后改为艳秋。有人说这个更名含有深意,因为艳于秋者厥为菊。菊是耐寒的,它要比质弱芳幽的兰花坚韧耐久。其实,菊、兰同为花中上品,只是香气、风姿各有不同。1922年,他首次赴沪演出,气势极盛,每晚舞台上的花篮都不下五十个,全场无一空位,另有许多人环立而视。戏院门口,汽车有200余辆,马车不计其数。程砚秋每日的茶会、堂会、剧场演出几乎占满了所有的时间,真可谓无一息之闲,也无一丝乏暇,极其劳累。但他依旧是客颜焕发光泽,嗓音穿云裂石,对此,罗瘿公喜于心也惊于心,欣慰且忧虑地对他说:“你此行红得可惊,也遭人嫉恨。有些人正欲,挑拨梅先生与你之间的师生情谊呢。”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醒。程砚秋返京时,梅兰芳赴站迎接。几天后,梅兰芳带着戏班到上海演出,此后,一兰一菊,果然就在上海争起了短长,他们的竞争最初不明朗,顶多在戏码上争个高低一一你唱的戏,我也能演,即“你有我也有”。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旦角名伶竞选活动,经投票选出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从此,他们的竞争趋于明显化。后来,两人真的唱起了对台,形成高潮。捧梅派与捧程派遂在各大报刊,唇枪舌剑,大开其火。双方势均力敌,难分伯仲。但真正占便宜的是听众与看客。两个剧场夜夜告满,观众是大饱耳福。戏唱到最后,程砚秋使出撒手铜,连演5场锁麟囊,天平向他这边倾斜了,四大名旦里,尚小云与荀慧生都没有追赶梅兰芳的念头,唯有程砚秋雄心万丈,梅、程在北京“偌大京师各剧场沉寂,只余梅、程师徒二人对抗而各不相上下。梅资格分量充足、程则锋锐不可当,故成两大势力”。面对这样的情势,罗瘿公给程砚秋提出的策略是:“玉霜(程砚秋字玉霜)对梅应当在不即不离之间。”何谓“不即不离之间”?那就是既近又远,既热又冷,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清醒冷静,有极好的控制力,合乎分寸,合乎人情,表现得又极自然。礼仪性是它的外显层次,内在依据则是人际关系和实际需要。梅兰芳有富贵气,程砚秋是书卷气,一个得于天赋,一个纯恃人功,各臻极致,梅、程之间尽管竞争激烈,彼此一争高下,却都是不露声色,不动肝火,温良谦恭。移居上海的梅兰芳40寿辰时程砚秋特往拜寿,行叩头大礼,见者均叹其未尝忘本。明明是打对台的人,却绝不伤和气。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台湾的戏曲研究家齐崧先生说:“如果听梅兰芳的戏等于吃鸦片,那么听程砚秋的戏就等于打吗啡。因为吃鸦片尚有戒除的可能;而一旦打上吗啡,则很难戒掉了”,独有人说,程砚秋太“独”。这主要是指他的私房戏不肯轻易传人,程砚秋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对。其实,他的“独”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未经许可,暗中把剧本及表演偷传出去的人。当时有个唱河北梆子的女演员,自从和哥哥一起看了程砚秋演的戏以后,就迷上了程派。每有演出,她必去“偷戏”,在梨园行,“偷戏”是大忌,怕被人认出来赶出去,她打扮成男孩去剧场。几年“偷”下来,就把程砚秋早期代表剧目都“偷”到了手,齐如山看了她的表演,惊异地说:“这孩子的唱法,很像程老四(即程砚秋)呢。”就建议她拜程为师。结果可想而知被程婉谢。但她实在太喜欢程派。既然得不到亲传直授,她就绕着弯子学。一是拜了程现秋的老师王瑶卿为师;二是向给程配戏的搭档、伙伴学习。见她苦心学程,人家也就乐于指点。当程砚秋发现曾与自己合作得很好的小生将他的戏偷传给别人时,便断然与之决裂。后来每当他演出,只要听说有人来偷记他的剧本喝词、念白、唱腔、身段时,他立即把琴师找来,在后台临时变动主要唱腔,叫那些偷艺者摸不准,学不去。程砚秋的“独”,看起来挺自私的,我倒佩服程砚秋的“独”,因为他那么早就懂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了。(摘编自读者)(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 . 梅、程师徒二人“对台戏”不相上下。如文中所评“梅资格分量充足,程则锋锐不可当,故成两大势力”。B . 梅、程师徒“唱对台戏,却不伤和气”,双方温良谦恭,皆有礼仪风度,值得世人尊敬与学习。C . “独”表现了程砚秋独特的个性,疾恶如仇,这种“自私一让作者佩服。D . “梅、程之争”不仅让观众大饱耳福,也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童年的程砚秋为了学艺,不仅要承担师父家所有的生活琐事,还要忍受鞭打,所以常常低眉含颦,面无欢容。B . 程砚秋最早的艺名叫菊侬,后改为艳秋。其用意就是对抗梅兰芳,一较高低,证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 . 梅、程之间尽管竞争激烈,彼此一争高下,却都是不露声色,不动肝火,温良谦恭。在这举动里面包含着道德信条、江湖规矩、人情世故以及个人修养,双方都令人尊敬。D . 程砚秋不肯将私房戏轻易传人,当发现曾与自己合作得很好的小生将他的戏偷传给别人时,便断然与之决裂。这表明程砚秋有些自私,不利于京剧的发展。E . 从本质上看,“梅、程之争”是京剧艺术“梅派”与“程派”不同表演风格的对决。(3) 文中引用台湾的戏衄研究家齐崧先生一段关于梅、程戏曲的评论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 (13分) (2016高二上宣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了悟禅师凌鼎年自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后,海天禅寺的平静就被打破了。僧人们无论如何也不明白,法眼方丈怎么会要求了悟禅师住下来,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容忍了悟的反常行为。别的不说,这了悟自在海天禅寺住下后,竟从来没扫过一次地,从来没关过一次门。若轮到他值勤值夜,其他和尚总有些放心不下。众僧都不甚喜欢这位新来的了悟禅师。所谓先进庙门三日大,比了悟先进庙门的,自认为比他有资历,也就不把了悟放在眼里,时不时斥责他,骂他是懒和尚。了悟不气不恼,一笑了之。过了几天,众僧突然发现了悟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众僧看得呆了,一时竟无法驳斥了悟的这种奇谈怪论。有人去禀报了法眼方丈。法眼方丈闻听后,微微领首,面露赞许之色。他传下话去:“了悟对禅的理解,已非你辈皮相之见,好好向他学道吧。”僧人们都认为法眼方丈在偏护了悟,甚至认为他法眼有私,多少有些不服。法眼方丈终于向众僧们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件事:那就是半年前的一个黄昏,他匆匆赶回海天禅寺时,因山雨刚止,河水暴涨,木桥已被冲毁,有一年轻山姑为无法过河正发愁呢。法眼方丈见此,考虑再三,他卷起裤管,折一树枝,以树枝当手杖,一面探底,一边趟过了河。法眼方丈想:男女授受不亲,僧人戒色首先要远离女色,自己这样做,既给她做了示范,又不犯寺规,也算尽到普度众生之责了。然而,那位山姑不知是没有领会法眼方丈的暗示,还是胆小,依然站在河对岸干着急。天渐渐暗下来了,一个山姑过不了河,那如何是好?正这时,走来一其貌不扬的和尚,和尚上前向山姑施礼后,就抱着山姑过了河,和尚把山姑放下地后,满脸通红的山姑一脸羞色地向和尚道了谢。和尚说了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一声不响地继续赶路了。法眼方丈忍不住上前问:“这位和尚,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可抱一个姑娘呢?”那和尚哈哈大笑说:“我早把那姑娘放下了。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法眼闻之大惭,始悟遇到得道高僧了,就极力邀请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住下。这件事对法眼方丈震动很大,他深感了悟禅师道行深厚,有心好好观察,让之熟悉海天禅寺后,再作打算。不久,清兵南下,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烈之事,善男信女逃难的逃难,避灾的避灾,寺庙的香火一下冷落了许多。海天禅寺落入清兵之手是早晚的事,胆小的僧人离寺避到了乡下,了悟却天天在大殿念经打坐,仿佛不知大军压境之事。一个阴霾之天,清军一位大胡子将军率军士冲进了寺庙,其他僧人全逃了避了,唯了悟禅师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念他的经,对大胡子将军的来到熟视无睹,大胡子将军见这和尚竟敢如此蔑视自己,火不打一气来,厉声喝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目无本将军,你知道不知道本将军杀人如刈草一般。了悟正眼也没瞧大胡子将军一眼,朗声回答说:“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寺庙中也有不惧死的和尚吧,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本来大胡子将军想大开杀戒,烧了寺庙,但听了了悟的回答,又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和尚的豪气与胆识,遂下令撤退。海天禅寺就这样免于了兵灾。法眼方丈因此有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悟的念头,了悟闻知后借口自己乃闲云野鹤,执意谢绝了法眼方丈的美意,终于又云游四海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偶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遂头也不回地走了。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悟着。(1)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章开篇说禅师的到来打破了海天禅寺的宁静,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想要一看究竟,同时也为下文叙述提供了空间。B . 作者在文中省去对了悟禅师的外貌描写,没有影响到人物的塑造,我们依然能在文中感受到一个鲜活的高僧形象。C . 了悟禅师救山姑一事给法眼方丈很大的震撼,深感他道行深厚,想未来让他来做海天禅寺的方丈,于是把他带回了海天禅寺。D . 战事紧急,禅寺即将遭灾,众僧都逃跑一空,只有了悟禅师选择留守下来,这不禁让我们为他的命运担心,可他依然凭借自己的智慧化险为夷,情节曲折,矛盾激烈。E . 小说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与前文众僧反应形成强烈的反差,从侧面凸显了悟禅师形象。(2)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并分点表述。(3) 请概括了悟禅师的形象特点,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4. (11分) (2017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家贫,父硕子,贩纻为业。法兴二兄延寿、延兴并修立,延寿善书,法兴好学。山阴有陈载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咸云:“戴硕子三儿,敌陈载三千万钱。“法兴少卖葛于山阴市,后为吏传署,入为尚书仓部令史。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以法兴为记室令史。义康败,仍为世祖征虏、抚军记室掾。上为江州,仍补南中郎典签。上于巴口建义,法兴转参军督护。上即位,为南台侍御史,同兼中书通事舍人。法兴等专管内务,权重当时。孝建元年,加建武将军、南鲁郡太守,解舍人,侍太子于东宫。大明二年,以南下预密谋,封法兴吴昌县男,食邑各三百户。法兴转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守如故。世祖亲览朝政,不任大臣,而腹心耳目,不得无所委寄。法兴颇知古今,素见亲待,虽出侍东宫,而意任隆密。孝建初,补东海国侍郎,仍兼中书通事舍人。凡选授迁转诛赏大处分,上皆与法兴参怀。上性严暴,睚眦之间,动至罪戮。而法兴大通人事,多纳货贿,凡所荐达,言无不行,天下辐凑,门外成市,家产并累千金。世祖崩 , 前废帝即位,法兴迁越骑校尉。废帝年已渐长,凶志转成,欲有所为,法兴每相禁制,每谓帝曰:“官所为如此,欲作营阳耶?“帝意稍不能平。所爱幸阉人华愿儿有盛宠赐与金帛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甚恨之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应天子。愿儿因此告帝,帝遂发怒,免法兴官,遣还田里,仍复徙付远郡,寻又于家赐死,时年五十二。死一宿,又杀其二子,截法兴棺,焚之,籍没财物。(选自宋书列传第五十四,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所爱幸阉人/华愿儿有盛宠/赐与金帛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甚恨之/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应天子B . 所爱幸阉人华愿儿有盛宠/赐与金帛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甚恨之/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应天子C . 所爱幸阉人华愿儿/有盛宠赐/与金帛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甚恨之/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应天子D . 所爱幸阉人华愿儿有盛宠赐/与金帛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甚恨之/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应天子(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女性没有继承权。B . 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C . 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叫“崩”,而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D . 籍没,指中国古代没收罪犯财产和家口的刑罚。(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戴法兴早年能律己好学。戴法兴家境贫寒,父亲曾以贩卖布匹为业养家,然而戴法兴好学,然后一步步进入仕途。B . 戴法兴早年十分忠诚于世祖,当过多种官职,如世祖的征虏、抚军记室掾、南中郎典签、参军督护,等等。C . 戴法兴曾贪婪却没有被治罪。世祖虽然性格严酷暴虐,但是非常宠幸戴法兴,戴法兴虽然大肆受贿却安然无事。D . 戴法兴对待废帝缺少宽容。废帝想有所作为,戴法兴每次都加以约束,对废帝过于苛刻导致了免职和杀身之祸。(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山阴有陈载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咸云:“戴硕子三儿,敌陈载三千万钱”法兴颇知古今,素见亲待,虽出侍东宫,而意任隆密。5. (15分) (2016高二上海州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 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2) 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3) 分析末句中“空”的作用。6. (6分) (2017高三吉林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在以“绿色唱响”为主题的公益演出活动中,壮观的场面、强大的阵容和超凡的歌声引来大量观众驻足围观;选手们带来的精彩表演赢得的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不绝如缕。B . 他顿时觉得一股怒气涌上心头,憋闷异常,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是被人家投闲置散 , 高高挂起了!能享受现在这种待遇,还是人家给了很大的面子呢。C . 记者看到,在几家大型卖场,电暖器、饮水机等这些热销的半大不小的商品,商场不给送货,消费者买后需自己搬回家去。D . 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风尘仆仆连夜赶来,下车伊始 , 就来到事故发生现场,立即投入救援指挥工作。8. (2分) (2017高一下清远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来自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17年,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80万辆攀升至2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8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足足下降了一倍。B . “提速降费”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电信运营商积极行动,将“提速降费”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C . 毫无疑问,人就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习惯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D . 昨日,我市著名民营企业凤城集团有限公司与黄坑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在源潭签署协议,组建清远酒业公司,共同开发以清远为中心的华南葡萄酒。9. (2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A . B . C . D . 10. (3分) (2019浙江模拟) 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上的语句,要求语言简明连贯,每处字数不超过15字。 _,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_。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_。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11. (5分) (2016天津模拟)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央视著名记者柴静蛰伏一年后,带着一部穹顶之下走进公众视线。这部纪录片,上网一播即大火特火,据报道一天播放量达5000万次,社会效应非常巨大。在网上,关于这部纪录片和其人的争论一时间充斥网络每个角落,各方视角不同,褒贬不一,争论不休。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菏泽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小王,在五平方米的路边小店,卖了二十年的鱼圆,从2008年到现在,他坚持25元一颗不涨价,很多人说他古板,太傻,他说这是匠心,值得。而城市的变化太快,早已不见当年的街景,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但他坚持用好食材,纯手工的方式做鱼圆。他想把自己的小店坚持开下去,传承几百年。他说,我们的饮食文化可能会逐步改变,但不会消逝,因为那是根深蒂固的东西。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4-1、4-2、4-3、4-4、5-1、5-2、5-3、6-1、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7-1、8-1、9-1、10-1、11-1、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