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一部分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1883351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第一部分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药学第一部分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药学第一部分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应科傲视宝典讲师团启航教育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串讲班12各论各论 第一章第一章 解表药解表药解解表表药药【高频考点一高频考点一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高频考点二高频考点二】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一一】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第一组第一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 麻黄麻黄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为发汗解表之要药”,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香薷香薷+化湿和中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脘满纳差,苔腻,或恶心呕吐,腹泻者。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不宜久煎 桂枝桂枝【第二组第二组】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2寒凝血滞诸痛证。寒凝血滞诸痛证。(1)温通心阳(2)温中散寒止痛(3)温散血中之寒凝,治疗妇女寒凝血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4)祛风散寒、通痹止痛,治疗风寒湿痹,肩臂疼痛。3阳虚水停之痰饮、蓄水证。阳虚水停之痰饮、蓄水证。4阳虚心悸。阳虚心悸。【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紫苏紫苏 解表散寒、解鱼蟹毒+行气宽中、安胎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风寒表证而兼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较为适宜。生姜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1风寒感冒轻证风寒感冒轻证2.“呕家圣药呕家圣药”,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合。共同功效共同功效不同功效不同功效重点主治重点主治荆芥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发汗之力较防风强。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对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均可用。防风防风+胜湿止痛,止痉 祛风之力较强,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使用。“风药之润剂”。【第四组第四组】【第五组第五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羌活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外感风寒夹湿,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兼太阳头痛)(兼太阳头痛)、肢体酸痛较重者,尤为适宜。2风寒湿痹。上半身风寒湿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 归太阳经归太阳经 藁本藁本 风寒感冒,太阳头痛,尤其擅长治疗巅顶巅顶疼痛。疼痛。【第六组第六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不同功效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白芷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鼻塞流涕者。2、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入阳明胃经 细辛细辛+温肺化饮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宜于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鼻塞流涕者。2、既入肺经,又入肾经可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反沉者。3、治鼻渊、治鼻渊之良药。之良药。入少阴肾经不宜与藜芦同用。【第七组第七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苍耳子苍耳子 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有小毒)有小毒)1、发汗解表之力甚弱,一般风寒感冒少用。2、“为治鼻渊之良药”尤宜于鼻渊而有外感风寒者。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辛夷辛夷 “为治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二二】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 【第一组第一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薄荷薄荷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 辛凉,能入肝经+清利头目,疏肝行气。1、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外感风热,发热无汗者首选。2、肝郁气滞,胸闷胁痛。宜后下。不宜久煎。牛蒡牛蒡子子 苦寒+宣肺祛痰解毒消肿 1、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常用。2、性寒滑利兼滑肠通便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宜 蝉蜕蝉蜕+(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镇静安神。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症见声音嘶哑或咽喉肿痛者,尤为适宜。【第二组第二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桑叶桑叶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疏散风热之力较强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菊花菊花+清热解毒 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柴胡柴胡 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截疟。1、“为治少阳证之要药”2、气虚下陷,、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脏器脱垂。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升麻升麻+透疹,清热解毒 1、善清解阳明热毒,故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以及皮肤疮毒等尤为多用。2、气虚下陷,脏器脱垂,崩漏下血。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第四组第四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升麻升麻 解表退热升举阳气透疹+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葛根+解肌解肌退热,(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解酒毒,降血压。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2、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证;热泄热痢,脾虚泄泻。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 蔓荆子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清利利头头目目,祛风止痛。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风热感冒,头昏头痛。风热感冒而头昏头痛,或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常用。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淡豆豉淡豆豉【第五组第五组】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 清虚热药清虚热药 清热药清热药清热药清热药各论各论 第二章、第二章、清热药清热药【一一】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 【第一组第一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石膏石膏 清热泻火+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长于清解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为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2.肺热壅盛,喘息气急。知母知母+滋阴润燥长于清润1热病烦渴。2阴虚火旺,骨蒸潮热。3内热消渴。(“上以清肺,中以凉胃,下泻肾火”)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第二组第二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芦根芦根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清热之功较胜1 1、胃胃热热呕呕哕哕。2 2 “治肺痈之良药”。3 3热淋涩痛。热淋涩痛。天花粉天花粉+消肿排脓,清肺润燥,引产。生津润燥之功为优。【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芦根芦根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生津止渴淡竹叶淡竹叶 口疮尿赤、热淋涩痛。口疮尿赤、热淋涩痛。栀子栀子【第四组第四组】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热病心烦。热病心烦。善于清泻三焦火邪“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第五组第五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夏枯草夏枯草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降压。1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2肝郁化火、痰火凝结之瘰疬、瘿瘤。决明子决明子+润肠通便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黄黄芩芩清热燥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湿热病证。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湿热病证。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2入肺经,泻肺火,故偏于泻上焦肺火及上焦实热:主治肺热咳嗽、高热烦渴3血热型胎动不安。(多炒用)黄黄连连+清心火 苦寒之最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长于清中焦湿热长于清中焦湿热。2湿热泻痢。“为治泻痢要药”。(配木香)3、消渴。偏泻中焦胃火偏泻中焦胃火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者首先。4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尤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善清泻心经实火”。5、痈肿疖疮,目赤牙痛。尤“善疗疔毒”。黄黄柏柏+(泻火)除蒸,解毒疗疮。1下焦湿热证长于“清泻下焦湿热清泻下焦湿热”。“善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2骨蒸劳热,盗汗,遗精。入肾经而善泻相火、退骨蒸。入肾经而善泻相火、退骨蒸。【二二】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 【第一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龙胆草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火,明目。+泻肝胆火 1.尤善于清下焦湿热。2.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苦口,惊风抽搐。善泻肝胆实火。善泻肝胆实火。秦皮秦皮+收涩止痢,止带【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苦参苦参 清热燥湿,止痒+杀虫利尿,祛风(止痒)反藜芦。白鲜皮白鲜皮+除湿(止痒)【三三】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 【第一组第一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金银花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疏散表热之效优1痈肿疔疮。痈肿疔疮。“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有透营转气之功,可治热入营血,舌绛神昏,心烦少寐。3热毒血痢。热毒血痢。连翘连翘+消肿散结,清心利尿。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结。1。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有“疮家圣药”之称。2风热外感,温病初起。风热外感,温病初起。(1)可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高热神昏(2)有透热转气之功,可治热入营血之舌绛神昏,烦热斑疹。3热淋涩痛。热淋涩痛。【第二组第二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大青叶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温毒发斑。青黛青黛+散肿,清肝泻火,定惊咳嗽胸痛,痰中带血。主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入肝经、肺经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 板蓝根板蓝根+利咽 1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2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大头瘟,头面红肿,咽喉不利首选【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板蓝根板蓝根 清热解毒,利咽+凉血消斑。大头瘟,头面红肿,咽喉不利首选 射干射干+消痰 咽喉肿痛兼有肺热痰多者 孕妇忌用或慎用。马勃马勃+止血 山豆根山豆根+(利咽)消肿,清肺止咳,清热利湿。(有毒)“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有毒过量宜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第四组第四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蒲公英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肿+(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痈肿疔毒,乳痈内痈。“为治疗乳痈之要药”。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凉血)消肿。鱼腥草鱼腥草+(消痈)排脓,清热止痢,利尿通淋。肺痈吐脓,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为治肺痈之要药”。【第五组第五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 白头翁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湿热痢疾。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马齿苋马齿苋+(凉血)止血鸦胆子鸦胆子+截疟,腐蚀赘疣。(有小毒)有毒,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道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第六组第六组】功效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贯众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有小毒)土茯苓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杨梅毒疮,肢体拘挛。“为治梅毒的要药”。穿心莲穿心莲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煎剂易致呕吐,故多做丸、散、片剂。外用适量。白花蛇白花蛇舌草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熊胆熊胆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内服,0.2505g,入丸、散,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四四】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生地黄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清热凉血力强清热凉血力强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2血热妄行之出血病证。血热妄行之出血病证。3.阴虚内热,骨蒸劳热。阴虚内热,骨蒸劳热。4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甘、苦、寒 玄参玄参+泻火解毒 泻火力强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3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甘、苦、咸反藜芦。【第一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二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牡丹皮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凉血不留瘀”清热凉血作用强于赤芍1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凉、无汗骨蒸。“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赤芍赤芍+(散瘀)止痛清肝火,利尿通淋 活血化瘀作用强于丹皮1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目赤肿痛,痈肿疮疡。2热淋、血淋、热痢等出血病证。热淋、血淋、热痢等出血病证。反藜芦。【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紫草紫草 清热凉血,解毒+活血,(解毒)透疹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 水牛角水牛角+定惊。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青蒿青蒿 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温邪伤阴,夜热早凉。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阴虚发热,劳热骨蒸。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暑热外感,发热口渴。4疟疾寒热。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不宜久煎 白薇白薇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治疗阴虚外感)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治疗阴虚外感)【高频考点六高频考点六】清虚热药清虚热药【第三组第三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地骨皮地骨皮 清虚热,清虚热,凉血凉血+清肺降火,生津止渴1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阴虚发热,盗汗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善治有汗骨蒸2、又善清肺降火,治肺热咳嗽;3、生津止渴,治内热消渴。牡丹皮牡丹皮(清热凉血药)+活血化瘀 1、善治无汗骨蒸;2、专入血分,能活血化瘀,凉血而不留瘀,善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癥瘕积聚、跌打瘀肿、热毒疮肿、肠痈腹痛;3、且善清泄肝火,治疗肝郁化火之胸胁疼痛及肝热目赤肿痛。【第四组第四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银柴胡银柴胡 清虚热,除疳热。胡黄连胡黄连+清湿热。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胡黄连胡黄连 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善退虚热、除疳热。黄连黄连 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攻下药攻下药 润下药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峻下逐水药 各论各论 第三章、泻下药第三章、泻下药【一一】攻下药攻下药 【第一组第一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大大黄黄 泻下攻积,清热消肿+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利湿退黄。味苦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热结便秘之主药。“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苦,寒。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芒芒硝硝+润燥软坚味咸,可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常与大黄相须为用。咸咸、苦,寒。冲入药汁内或开水溶化后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或慎用。番泻叶番泻叶 芦荟芦荟 泻下通便。温开水泡服,宜后下。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忌用。泻下通便,清肝,杀虫。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及孕妇忌用。【二二】润下药润下药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火麻仁火麻仁润肠通便 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证。郁李仁郁李仁+利水消肿兼可行大肠之气滞。松子仁松子仁+润肺止咳1.津枯肠燥便秘证。2.肺燥干咳。【第一组第一组】【三三】峻下逐水药峻下逐水药 【第一组第一组】共同功效共同功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甘遂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有毒)水肿,臌胀,胸胁水肿,臌胀,胸胁停饮。停饮。凡水肿、大腹臌胀、胸胁停饮,正气未衰者1、外用适量,生用。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2、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大戟大戟【第二组第二组】共同功共同功效效 不同功效不同功效 重点主治重点主治 补充考点补充考点芫花芫花泻水逐饮,杀虫(有毒)+祛痰止咳,疗疮1水肿,臌水肿,臌胀。胀。以水湿停滞,正气未衰1、内服醋制用,以降低毒性。2、虚弱者及孕妇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牵牛子牵牛子+去积1、本品炒用药性减缓。2、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巴豆巴豆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有大毒)(用于寒积便秘)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低毒性。外用适量。孕妇及体弱者忌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1、字体安装与设置、字体安装与设置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1.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2.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3.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4.点击“替换”按钮,完成。35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替换模板中的图片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方法一:更改方法一:更改图图片片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选择时一定要选中图片 本身,而不是组合)。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择要替换的图片。(如下图)注意:注意:为防止替换图片发生变形,请使用与原图长宽比例相同的图片。35赠送精美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