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陶笛”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分析
【内容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演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根据陶笛的特点和特色,提出了“普及陶笛教学,创建校园特色”的办学理念。通过陶笛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校园的音乐文化生活,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综合艺术能力和音乐素养。我校陶笛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学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开发和发展对于我校小学音乐教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本校“陶笛”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详细阐述了本校小学音乐“陶笛”校本教材开发内容与实施中的一些做法与思考,最后讲述了对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中对我们一线音乐教师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陶笛教学 校本教材 开发 实施
一、前言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小学音乐新课程的总目标也要求学生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建立规范的音乐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音乐课程的顺利实施。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就是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和发展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标准》将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四项内容归属于音乐“表现”的领域,并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演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笛是传入我国内地时间不久的一种简易乐器。它好学易吹、价格低廉,音色优美清新、造型丰富多彩,既可赏玩,又可佩挂,被人们誉为“贴身的音乐宝贝”。由于它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独奏、重奏以及与其它乐器合奏,所以陶笛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中小学校中风靡盛行,并正逐步推广为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一种新的普及性乐器。2008年,学校根据陶笛的特点和特色,提出了“普及陶笛教学,创建校园特色”的办学理念。希望通过陶笛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校园的音乐文化生活,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艺术能力和音乐素养。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着手研究和探索本校的“陶笛”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也逐渐尝试着将本校的音乐校本课程推广到二到六年级各班的日常音乐教学中。小学音乐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其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陶笛”校本课程能弥补现有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中局限与弊端。
2.“陶笛”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
3.“陶笛”校本课程开发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4.“陶笛”校本课程开发能创新出普通城镇小学的音乐教学模式。
二、小学音乐“陶笛”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概述
1999年6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以来,“校本”已实实在在向我们走近。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基础课程的组成部分,学校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实际,构建体现音乐特色的课程体系。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把音乐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老师和学生只是被动的使用者和接受者。这种“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观念逐渐走向了封闭狭隘。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削弱了美育的功能。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日常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且在我们的周围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与利用。所以我们音乐组在校领导和教研员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的浙江省级立项课题《营造基于特色班级建设的生本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的指引下,开展了“陶笛教学”为音乐教学特色项目。
我们全组教师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密切配合共同开发编写了《富春五小陶笛校本教材》,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爱满校园,成功你我他”的校训,倡导“关爱、和谐、文明、进取”的校风,“严谨、务实、协作、创新”的教风,“主动、勤勉、全面、独特”的学风;激励每个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使“我能行”这一信念伴随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的理念,力求探索面向新世纪、科学的校本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三、我校“陶笛”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的实践
(一)我校陶笛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
1.编写意图:体现素质教育和音乐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体现学校“普及陶笛教学,创建校园特色”的办学理念,通过陶笛校本教材的编写,为全校学生有计划实施“人人学会陶笛乐器”的目标提供标准学习文本。
2.教材编写原则
①音乐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材的内容选择反映音乐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既要体现音乐的学习与运用,又要突出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②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材的编撰结构与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其创新潜能和实践潜能均能达到良好的培养和挖掘。
③知识性、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教材编撰的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材编写体例:教材分“编者的话” 、“基础知识”、“分级曲目(1-8级)”、“升级证书”、“推荐曲目”。分为基础部分和八个级别的曲目进行排列。第一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介绍。第二章到第九章从易到难为1----8级的乐曲和练习曲。每个级别都安排5---8首的练习曲,12----15首的不同风格、调性的乐曲。每个级别都有必吹的重点曲目。每章后面附有考级证书。第十章是推荐曲目,曲目内容相对较多、篇幅较长、难度较大,并安排了多首合奏曲目,供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或班级集体表演、比赛时选用。
附:浙江省特级教师徐国康作的序。
序
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音乐课程标准》将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识读乐谱四项内容归属于音乐“表现”的领域,并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演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笛是传入我国内地时间不久的一种简易乐器。它好学易吹、价格低廉,音色优美清新、造型丰富多彩,既可赏玩,又可佩挂,被人们誉为“贴身的音乐宝贝”。由于它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独奏、重奏以及与其它乐器合奏,所以陶笛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中小学校中风靡盛行,并正逐步推广为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一种新的普及性乐器。
学校根据陶笛的特点和特色,提出了“普及陶笛教学,创建校园特色”的办学理念。希望通过陶笛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校园的音乐文化生活,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艺术能力和音乐素养。
学校组织编写的《陶笛校本教材》,从陶笛的音色特点和演奏规律出发,在内容的选择和体例的安排上,较好地体现了音乐性、儿童性、趣味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为终身学习音乐、酷爱音乐奠定基础。
该教材分为基础部分和八个级别的曲目进行排列。通过考查,学生可进入高一级别的学习。一般情况下,建议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二年级完成1-2级、三年级完成3-4级、四年级完成5-6级、五年级完成7级、六年级完成8级。最后的推荐曲目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可供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或班级集体表演选用。
笛声悠悠满校园,弦歌阵阵遍富春。我们相信:有全校师生和广大家长的热情支持与配合,有全体音乐教师的精心教学,富春五小的陶笛特色教育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2009年6月
4.教材简介:我们这册教材的编写,历时整整一个学期,如果加上收集、整理资料,积累经验的阶段,那就长达一年之久了。经过数次的选稿、定稿,在两百多首曲目共选用108首乐曲,46首练习曲。计有128个页码。 该教材分为基础部分和八个级别的曲目进行排列。通过考查,学生可进入高一级别的学习。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二年级完成1—2级、三年级完成3—4级、四年级完成5—6级、五年级完成7级、六年级完成8级。最后的推荐曲目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可供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或班级集体表演、比赛时选用。
5.教材特点:
①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突出教材的校本性。
②结合陶笛的表现特色和演奏特点选编内容。
③力求图文结合、练奏结合、赏读结合,成为学生喜欢的教材。
④注重作品的儿童性、音乐性、趣味性、可吹性和普及性。
⑤选择教材中部分优秀曲目,将陶笛教学和音乐课堂有机结合。
⑥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演奏提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⑦确定每级的必吹曲目,设计综合推荐曲目,既可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要求,又为特长学生或班级表演提供资料。
⑧教材的“第一章”用彩色印刷,后面用黑白印刷。(教材中部分插图附后。)
6.曲目的选择:一本音乐教材的好与差,曲目的选择是关键。这是我们教材编写组的顾问徐老师经常提醒我们的。我们的教材编写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选材上面。光选材就五易其稿,涉及了两百多首乐曲。体现了音乐性、儿童性、趣味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内容上有经典的中国儿童歌曲,有为大家所熟悉的国外儿童歌曲,有国内外的知名民歌,有通俗音乐,有经典的陶笛曲目,还有我们音乐老师自己谱曲作词的作品。因为陶笛属于我们民族的乐器,要体现它的民族性。根据徐老师的建议,我国民歌类的曲目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为体现时代性,大量选用了思想积极的、耳熟能详的通俗音乐作品。
附:《推荐曲目》目录
第十章 推荐曲目目录:
1.《我爱北京天安门》………………………………………112
2.《牧羊姑娘》………………………………………………113
3.《乡间的小路》……………………………………………114
4.《妈妈格桑拉》……………………………………………115
5.《野菊花》…………………………………………………116
6.《踏浪》……………………………………………………117
7.《对花》……………………………………………………118
8.《童话》……………………………………………………119
9.《凤阳歌》…………………………………………………120
10.《剪羊毛》…………………………………………………121
11.《爱我中华》………………………………………………122
12.《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合奏)…………………123
13.《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合奏)…………………………124
14.《同一首歌》(合奏)………………………………………125
7.教材的编写:本册教材由我们组的六位教师共同完成,秉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大家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其中绝大数的乐曲都是由我们的音乐老师一首一首在电脑上打好,排版排好。每首乐曲后面的演奏提示都由大家集体讨论,再由组内的器乐老师亲自吹奏后推敲出来的。每个级别的级别要求也是如此产生的,并经徐老师严格把关。第一章的编写更是倾注了顾问徐老师的大量心血,使得第一章图文并茂,精细美观,有极强的可读性。
附:部分我校教师集体推敲、制定的演奏提示。
《我爱北京天安门》演奏提示:乐曲中出现了许多附点节奏,一定要吹奏准确,到位。长音的吹奏要求有良好的气息来控制,切忌出现下滑音。
《乡间的小路》演奏提示:节奏是本曲的难点,同学们要准确的吹奏出后半拍起、三连音、切分节奏和前十六后八节奏等。吹奏时的力度可以稍弱些。
《妈妈格桑拉》演奏提示:乐曲速度较慢,要求气息好控制好,长音要饱满、到位,第一、三部分用弱的力度,第二部分可以稍强些。
《野菊花》演奏提示:要准确把握多变的节奏,特别是十六节奏要吹的清晰,吐音要轻快有弹性,最后一句的两个前半拍休止要准确。
《爱我中华》演奏提示: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准确,后半拍是此曲的一大特点,要求吹奏正确利落。用稍快的速度来吹奏,表现出大气雄壮的情感。
《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演奏提示:演奏时声音要轻柔些,气息要饱满,长音要吹足时值,合奏时第二声部要稍弱些,突出主旋律。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演奏提示:乐曲的音域比较广,要注意指法的正确。吹奏时的吐音要轻巧、有力。三处长音要保证时值。
《同一首歌》演奏提示:此曲要求吹奏得准确、流畅、干净,每个乐句都比较长,要吹奏完整。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对比要自然些。
《童话》演奏提示:此曲前半部分都在低音区,所以必须轻吹,吐音音头要短而清晰。后半部分在高音区时,要用腰腹部来发力,气息要有足够支撑,注音力量随着音高的变化而变化。
《在水一方》演奏提示:本歌曲有较多的长音,且大多时值较长,所以练好长音是吹好本曲的关键。吸气与吹奏时都需要用到腰腹部的力量,不然容易造成胸部紧张,音色发硬,影响演奏效果。
(二)我校音乐“陶笛”校本教材的实施
我校是从2009年9月开始使用教材,学生一人一册,要求陶笛教材与音乐书一起带着上课。音乐校本课程确定后,我们对授课时间、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都需作了精心安排。
1. 授课时间。
校本教材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国家课程)的使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陶笛项目适当纳入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这样使陶笛的吹奏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特长培养,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二是学校专门设置的时间段进行学习,本校是利用每周三、五的午间半小时的时间,专门开展陶笛的演奏活动,各班有班主任负责,文艺委员组织,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三是学校校级的陶笛乐队的训练,由专职音乐教师负责,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开展不间断的训练,积极培养陶笛的特长生、尖子生,从普及中提高。
2. 课程内容。
每个级别都安排5---8首的练习曲,12----15首的不同风格、调性的乐曲。每个级别都有五首左右的必吹重点曲目,要求人人完成;其余的曲目可以自行选择完成,也可以自己回家预习,独立地完成。音乐教师严格按照级别的要求来教学。学完一首曲目后开始在老师和陶笛小组长处回课,登记成绩。一旦完成所在级别的学习,教师填写考级证书,表示通过这一级别,进入下一级别的学习。二年级完成1—2级、三年级完成3—4级、四年级完成5—6级、五年级完成7级、六年级完成8级。最后的推荐曲目可供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或班级集体表演、比赛时选用。
3. 教学模式。
首先必须明确小学音乐课中的器乐教学目标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培养器乐演奏家。由于“器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
教师的范奏是器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方法示范和乐曲示范两个部分。方法示范主要是教师对器乐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的了解该乐器器乐的方法和要点,这种示范如结合简要的方法讲解,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乐曲示范由教师把所要教的乐曲进行完整而规范的器乐,学生通过观摩、欣赏,不仅了解到所学乐曲的器乐姿势和方法,而且受到了乐曲艺术美的感染,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器乐欲望。为了实现范奏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准备,必须达到准确而富有情感器乐的基本标准,才能走进课堂。
由于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器乐的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器乐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在乐器和乐曲都比较简易的中小学音乐课中,这种教学形式所蕴涵的美育功能是可以而且必须达到的。我们也不排斥少数有专长的学生的发挥,如安排他们领奏、独奏表演等,既满足了这些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也为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和观摩的机会。
附:我校教师陶笛教学教案。
高段《茉莉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不同风格、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
(二)能随音乐有感情地歌唱《茉莉花》。
(三)能够用陶笛演奏《茉莉花》,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勇敢的精神。
(四)通过本课使学生更多地了解音乐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了解音乐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描绘茉莉花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
(二)有感情的演唱、演奏《茉莉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演奏竹笛曲《茉莉花》,演奏完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曲子。
2.简介茉莉花
(二)歌曲教学
1.出示曲谱,师用钢琴演奏茉莉花,让学生倾听。
2.师弹奏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3.学生跟琴齐唱旋律
4.难点知道指导
5.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6.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7.出示歌词,请学生轻声跟琴轻唱。
8.有感情演唱。
(三)陶笛教学
1.师用陶笛吹奏《茉莉花》,生感受
2. 《茉莉花》指法教学
3.学生跟老师逐句吹奏
4.师钢琴伴奏,生齐奏
5.难点指导
6.有感情地吹奏歌曲
(四)拓展
1.欣赏民乐《茉莉花》
2.总结
中段《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初步学会用陶笛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要求注意音准,并富有弹性的演奏。
(二)通过吹奏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do,re,mi,fa,sol,la六个音,掌握歌曲中的XX X节奏型,并养成良好的演奏姿势。
(三)通过训练和有控制的演奏,让学生体验陶笛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跳跃并有弹性的演奏歌曲。
2.掌握的音的强弱。
(二)难点
1.掌握歌曲中的XX X节奏型。
三、教学过程
(一)听《森林狂想曲》入室。
(二)组织教学,师生用陶笛吹奏相互问好!
师:35 23 | 5 - ||
生:6 5 . | 6 5 . | 65 3 2 | 1 - ||
(三)复习陶笛音阶。
1.出示练习曲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1)强调演奏姿势。
(2)吹奏练习曲,要求气息由弱到强。
2.合作巩固
(1)出示六张牌——do,re,mi,fa,sol,la。不按顺序出牌,让学生吹奏。
(2)分六个组分别吹奏1-6这其中一个音,由教师点奏六个组合作完成小曲《闪烁的小星》。
(四)导入
1.聆听感受
2.欣赏动画《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律动
师:为什么洋娃娃和小熊要在晚上才出来跳舞呢?(因为它们害羞,觉得没有在座的小朋友们跳的好,那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好吗?跟老师学几个动作。)
1.老师教动作。
2.学生跟音乐跳。
(五)新课教学
1.出示歌谱,设问歌曲由哪几个音组成?
2.学唱歌谱。
3.填唱歌词
4.陶笛演奏
(1)师用陶笛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学生感受。
(2)指法教学。
(3)学生跟教师逐句吹奏。
(4)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奏。
5.难点指导。讨论怎样吹更好听?
6.有感情的吹奏歌曲。(慢)
(六)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巩固练习了do,re,mi,fa,sol,la这六个音,也初步掌握了新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在这节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光靠一节课的努力还是不够的,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勤练习、多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在陶笛教材中上第30页,回去练习。
4. 课程评价。
陶笛教学的评价我们最多考虑的是多元评价。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①考试(考级)评价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陶笛的考级活动,学完一首曲目后开始在老师和陶笛小组长处回课,登记成绩。一旦完成所在级别的学习,教师填写考级证书。我们应该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考试(考级)的评价更趋公平化、合理化、多元化、个性化。(考级证书样式附后。)
②日常形成性评价
日常形成性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是长时间的、逐步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平时对学生的考查是十分必要的。平时尽可能通过观察、提问、阶段抽测,实施日常形成性评价。
③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主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以“快乐参与”为主线,以“陶笛音乐会”为载体,学生的形式不限,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他们得到更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空间,行使自评、互评的权利,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④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要以描述性、鼓励性语言为主,尊重学生纵向的发展,等第要适度放宽,避免教师片面的主观评价,评价要具体、亲切、人性化。
(三)陶笛校本课程的初步成果
1.既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又通过陶笛乐队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尖子生、特长生。两头兼顾的设想得到了一定的落实。
2.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现在的课堂变了,每个同学都愿意吹奏陶笛,愿意表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质量明显上升。
3.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学生的认谱、视唱、听音、音准等能力大大增强,通过器乐的学习促进了歌唱教学、欣赏教学等。
4.音乐学科差生转化很快,厌学音乐和放弃学习音乐的学生大大减少。
我们发现,自从校本教材的投入使用,我校陶笛学习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我们都可以听到陶笛那悠扬清脆的独特声音。广大家长也对此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充分地予以肯定和赞扬。
四、音乐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几点思考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面临着教研质量、品位和效率提升的问题。在音乐校本课程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思考着如何才能更进一步提升音乐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品位:
1、教材的编排有待完善。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渴望更高层次的化学习和吸收。因此,在编排中要介绍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多介绍音乐理论知识,陶笛的演奏知识,陶笛的最新发展进程,陶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等内容。
2、协调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应属于第一课堂,音乐校本课程为第二课堂,二者相互弥补,有主次之分。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而学校的国家课程教学活动,特别是音乐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教师也没有额外的时间从事课程开发工作,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会带给他们压力,造成他们的过度的负担,影响了他们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3、音乐校本课程的课时保证问题。
音乐校本课程课时安排需调整,大部分音乐校本课程安排的时间极少,这对于课时需要量大的课程来说远远不够。学校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安排合适的课时。
4、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
我们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往往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目的。在课程安排方面,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做出合理的调配,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教学特色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
学校开展了陶笛的普及教学,要求人人会吹,这是我们教学的特色所在。那么那些不喜欢吹陶笛的学生怎么办呢?这些孩子的个性发展如何与之协调发展呢?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结语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我校校本音乐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才刚刚起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有如下启示:
1、促进了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
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使一线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教师不仅会“教”书,还需要会编书。也就是说,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参与校本教材建设,对老师来说,是专业成长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要编写教材,就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就要认真学习课程理论,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这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陆游的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很难获得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书匠”的形象,而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增强研究意识,不断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
2、更全面地利用和补充了学校的课程资源。
建设校本教材,也是一个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过程。让课程校本化,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本校学生的实际,本校学生的发展。建设校本教材,同时可以为学校的课程建设积累经验。一方面,通过校本教研学校把教师的个人智慧、经验和思想转化为教师集体的财富,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传统,从而实现由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自身的文化和机制,感染、熏陶、培育教师,从而在教师身上打上学校的烙印,实现学校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最终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大了培养学生能力的力度。
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渴望学好音乐,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有了学音乐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潜能也充分发掘。他们的音乐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实施校本课程后,学生学音乐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能自主探究,主动地学音乐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使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想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 王安国、吴斌.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郑金洲. 校本研究指导. 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张玉华. 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曹理. 音乐学科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