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概况:住房项目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 制:审 核:批准:工程项目名称:标段编号:工程地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场地拆迁及平整在开工前完成,甲方已完成场地的“三通一平”,屮方 提供水、电接到用地红线,勘探资料及桩基设计图纸已齐全。本工程工期暂定为60天(日历天),工程质量标准:符合国家验收规范。本工程工作内容包括:1、静压管桩:PHC500(125)-C80;承载力极限值4400KN,有效桩长约1620m相关内容描述如下:一、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详见地勘报告二、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为:本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讣文件;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南京市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2.3.1南京市工程建设规范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5)2.3.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汁规范(GB50007-2002)2.3.3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3.4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3.5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3.6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3.7国家标准建设匸程项U管理规范(GB/T50326-2001)2.3.8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2.3.9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本工程地理、地质条件;我公司制定的相关规程、文件。三、施工总体安排及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方法1、总体施工内容和持续本工程包括了两种桩基工作内容:静压管桩必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丄 流向,尤其要确保挤土的静压管桩在新回填土场地施工的次序安排,合理安排工 期,并注意工序衔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具体施工计划安排如下:1、平整场地,按照设计要求平整到设计标高;2、测量放线,施工静压方桩;2、施工控制重点鉴于管桩的总体工程量只有4栋,可在现场施工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根据约定 的总工期充分照顾地库施工需要,优先保证静压管桩的施工及其施工进度,在 2012年春节前后进行管桩的突击施工,保证后期栓灌注桩对施工现场用电和场 地的要求。由于场地为拆迁场地后经场地平整形成,原场地主要分布老建筑基础、鱼塘 清淤回填、旧农田或菜地,场地松软,施工机械及管桩进场都不同程度出现塌陷 情况,表明原场地土或新填土固结度较差,压桩过程中易造成两个方面影响:(1)桩机场地行走过程中易对已施工完毕的管桩桩顶产生挤压而偏斜;(2)压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易对已施工完毕的管桩产生偏斜;(3)由于固结度较差,场地内挤土效应易造成管桩一定量的上浮; 重点控制按以下原则处理:1、机械行走(打桩)路线优先沿建筑体型的长边,尽量不采用短边路线;2、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的施工步骤;3、整体打桩次序由地质较好一侧向地质较差一侧推进,同样地质条件沿长 边推进。(见附图)第一部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工程桩)施丄原则及主要项U的施工流程图3.1.1施工原则施工时按“先施工试桩,并尽量减少挤土效应对场地、管线的影响”的原则进 行施工。3.1.2施工工艺选择及流程图通过对该工程设计图纸和所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分析、工程设讣图纸的认真 领会,以及对现有设备性能的综合考评,本工程釆用全液压静力圧桩工艺,该 工艺是通过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成桩工艺,其全部动作均III液压驱动, 具有“自行移位”的全功能,能独立完成“吊桩一对桩压桩”的全过程。移 位时,行走机构采用提携式步履,把船体当作铺设的轨道,通过纵、横向油缸 的伸程与回程,实现压桩机的纵横向行走。压桩时将桩垂直吊入圧桩机内,利 用塔架提供的反力,压桩油缸伸程把桩压入地层中,圧桩完毕后,压桩油缸回 程,并将压桩油缸提至行程顶部,重返上述动作,可实现连续压桩操作,直到 用送桩器把桩送至设讣标高。具体施工工艺详见附图: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3.2.1测量放线、桩定位3.2.1.1布设测量控制系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水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在施工现场打桩影响范 围外设置座标和高程控制点,并经规划、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复核无误确认后 方可投入使用。(1)首选通过对本丄程总平面图和设计图纸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并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红线点位置及坐标、周围环境、现场 地形等情况。(2)熟悉和了解地面建筑物的布局、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及建筑物的主要轴 线等。(3)将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坐标进行复测无误后,及时办理签证移 交手续。(4)在熟悉和掌握全部桩基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对总图上所标注的定位坐标、 尺寸用计算闭合导线方法核算是否准确。(5)根据总图上提供的坐标,计算出测量时所需的距离、角度并通过坐标反 算,换算成极坐标后进行平面控制网的测设。(6)测设时先校核施工现场上已测设的坐标点,然后根据已测量出的坐标点 测设出平面布置图上的坐标点,并使各个坐标点分布在施工场地内。(7)每次用直角坐标测设后要进行校核。(8)主要坐标控制点测设后,建立整个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网。(9)测设出建筑物轴线与主要控制点,为桩基放样做好准备。(10)平面控制网测设时保证测设精度,控制网测设后进行闭合校对。确保起 点与终点吻合,并对主要坐标控制点作必要的保护。(11)现场水位点靠圉墙布置,并定时复核校正。3.2.1.2测放桩位根据控制点设定建筑物轴线及角桩,按桩位布置图测放桩位,并在桩位中心用 钢筋或竹签作好标记,桩位测放后应经监理单位复核后方能施工。为防止桩机就 位时桩机自重挤压土体使已测放桩位移位,在桩机就位后正式圧桩前应复核正 确,桩定位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3.2.2预制桩的堆放与验收(1)预制桩出厂到工地,应按批量查收预制桩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并 附带相关的试验报告、检测报告等资料。(2)桩应按规格分别堆放,应布置在打桩作业的起吊工作半径范圉内,并考 虑到打桩方向,避免转向。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支点垫木的位置应根据吊点 的位置确定,各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3)质检人员应会同现场监理共同检查、验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验收合格 并填写验收记录后,方准使用。如验收中发现不合格,应做好标记并及时退货。323桩起吊、就位桩现场驳运采用二吊点法、喂桩时采用一吊点,吊点设置在(L为桩长)处(如 下图所示),起吊过程中,用托绳稳住桩的下部,吊机尽量减小吊臂仰角(并尽 量减少吊臂促出长度),缓慢地将桩拖至桩机就近处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 把桩喂至桩机夹持器中。.0.207L ./ .0.207L ./L两点吊示意图对于山桩机自备卷扬机吊桩操作同理。3.2.4竖桩与插桩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正确后下放首节桩, 首节桩桩尖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3.2.5垂直度控制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用两台互成90的经纬仪或铅垂线调整桩机桩架 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经纬仪一般架设在距桩机15m以 外),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 (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 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即可圧桩,并在压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指挥桩 架保持其精度。如果超差,必须及时调整,但需保证桩身不裂,必要时排拔出重 插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以砂土回填后再进行施工,不允许 采取强扳的方法进行快速纠偏,而将桩身拉裂、折断。貞2号经纬仪9Cf淹1号经纬仪打桩送桩垂直度监控示意图3.2.6压桩、接桩、送桩3.2.6.1 压桩1、当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压桩。2、桩架要保持竖直,桩帽或送桩器与桩头周围应有5 10mm的间隙,桩帽与 桩之间应设弹性衬垫。3、在两台经纬仪的校核下使桩保持垂直,无异常时即可正式开始压桩;4、压桩过程中如出现下列惜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向屮方及有关部门 反映,研究处理后再行施工。a、桩头损坏,桩身出现严重裂缝、倾斜、突然偏移或严重回弹;b、因挤土效应监测点达到报警值;c、地下水溢出;5、压桩施工要求连续运转、一气呵成,严禁施工中途停顿。3.2.6.2 接桩1、本工程接桩采用焊接法(CO2气体保护焊)。2、桩段就位必须和相连接的桩节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连接后桩身保持垂直。3、管桩接桩:a)管桩拼接成整桩釆用端板焊接连接,焊接前桩头预埋铁件必须清除污锈, 露出金属光泽。如桩节之间间隙过大,可垫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 大于2mmo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对边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 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按相应规程执行。b)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打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 桩。拼缝允许偏差表序号偏差名称允许偏差值1桩身弯曲度WL/12002桩两端之间间隙W2mm3坡口错位W2mm4电焊高度W 1mm5、接桩应尽量缩短时间,以避免停压时间过长导致桩周土重固结而影响沉桩。6、焊缝完成后,应会同监理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待焊缝降温后再 行压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3.2.6.3 送桩送桩杆送桩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讣算好送桩深度,并在送桩杆上做好醒U标 记。当送桩至距设计标高lm左右时,测量人员指挥桩机操作工减小速度,并跟 踪观测送桩悄况,直到送桩至设计标高时,发出信号停止送桩。送桩过程中如有 异常情况时,应即时向设计和建设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送桩后留下的 孔洞及时用道磴回填夯实。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土50mm。桩顶位移偏差控制在 允许范围以内,桩位允许偏差:平行轴线方向150+,垂直轴线方向100+,承台 中间的桩位偏差允许半径为1/3,承台边桩允许桩径的1/2,设计注明则按设计要 求。3.2.7施工记录记录人员必须及时、认真做好原始资料记录、整理工作,桩位编号,随打随填, 以免发生差错,每换班打桩前后,都要核对桩位、桩数以防错打和漏打。3.2.8常见质量问题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3.2.8桩身断裂A. 现象:在压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 化,施压油缸的油压显示突然下降并引起机台抖动,此时可能是桩身断裂。B. 原因:1、桩材加工弯曲度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过程中桩身 发生倾斜或弯曲。2、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3、插桩不垂直,在压入一定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身产生曲折。4、多节桩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5、桩材混凝土强度不够,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未被发现。C. 预防措施:1、施工前应把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检查。2、加强桩材外观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W20mm)或桩尖 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宜使用。3、在插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 时,不得采用移机方法来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3.2.8.2桩顶损坏A.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B. 原因:1、桩材混凝土配比不良,施工控制不严,养护措施不力。2、桩顶端面不平,造成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3、桩顶与送桩杆的接触面不平,送桩时造成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C. 预防措施:1、桩制作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位置要准确,并按规范养护。2、沉桩前应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其端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是否偏斜, 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得使用,或经过修补处理后才能使用。3、检查送桩杆与桩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才能使用。328.3桩位偏移A. 现象:在压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B. 原因:1、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2、施工时,相对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焊接后产生弯曲。3、桩数量较多且桩距较小,压桩时土被挤压到极限密实度后而向上隆起,相 邻的桩被浮起。4、在软土地基施压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压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较大把相 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C. 预防措施:1、压桩前应先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加强桩材外观检查,若发现桩身 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不得使用。2、在压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 同一轴线上,施焊应严格执行规范。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328.4沉桩达不到设讣标高A. 现象:沉桩压力已达到或超过设讣值,但桩尖未到达设讣的标高位置。B. 原因:1、工程地质情况未能勘探清楚,尤其是持力层的标高起伏不明,致使设计考 虑的持力层或选择的桩尖标高有误;2、局部有坚硕夹层或砂夹层;3、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如大石头、旧埋设物等;4、群桩挤土效应导致桩入土阻力增加;C. 预防措施:1、工程地质情况应详细勘探,做到工程地质悄况与勘察报告相符;2、合理选择持力层或桩尖标高;3、遇有硬夹层或砂夹层时,可采用先钻后压法(预钻孔)穿透硬夹层,以利 沉桩。4、先用回转钻孔机进行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顺序(先施工沉桩困难的桩)、 在工程场地布置应力释放孔和沟槽、减缓沉桩速度等,以减少挤土效应对工程场 地的影响,释放土压力;5、适当增加配重进行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