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笔记(第五章)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1088466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笔记(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笔记(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笔记(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资本的循环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置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购置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用公式可表示为:GWA、Pm;资本并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2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A、PmPW;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3销售阶段。是剩余价值实现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G;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无变化。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具有不同的职能,起着不同的作用。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1、 产业资本的循环 WA、PmPWG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二、资本的周转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n=U/u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1)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自然力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生产资料的流通时间流通时间:购置时间和销售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相反。(2) 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局部。固定资本是指资本的价值并非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周转方式是屡次转移、屡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是指资本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流动资本。流动资本与流通资本是不同的,流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即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它是同生产资本相对应的资本。而流动资本是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局部。关于产业资本的构成其中包括生产资本的构成,可列图表示如下: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只有其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一年之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M=mvn(3) 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年剩余价值率=1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1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量年剩余价值率M的公式还可表示如下: M=M/v=mvn/v=mn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反之相反。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一、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的运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表现为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局部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用来表示,第二部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用来表示。另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构成局部,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另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顺利进行。考察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局部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要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应具备什么条件。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使社会总产品中两大部类的产品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交换而得到实现,因而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也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这就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根本实现条件。这个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v+m=c这个根本实现条件说明,第一部类提供应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应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以从v+m=c这个根本实现条件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一个实现条件是:c+v+m=c+c。即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这个实现条件说明,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同两大部类的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另一个实现条件是:c+v+m=v+m+v+m。即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的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这个实现条件说明,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根本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如下:v+v+m/x=c+c这个根本实现条件说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第一部类提供应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二部类提供应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根本比例关系,才具备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根本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这个根本实现条件,同样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c+v+m=c+c+c+cc+v+m=v+v+m/x+v+v+m/x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根本矛盾以及其他一系列内在矛盾,经常导致这种比例关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经常发生困难,甚至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致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不可能持续顺利地进行。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注意理解,常以简答、论述题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但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置力相比的相对过剩。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当这个矛盾到达十分锋利化的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起了一定的减缓作用。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时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即每隔假设干年才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并非始终处于锋利激化程度,而是有时较为缓和,有时锋利激化,只有在矛盾锋利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经济危机总是周期性地、不断重复地爆发。3、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第三节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 生产本钱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局部:W=c+v+m。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本钱。因而商品的价值构成就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用k代表生产本钱,k=c+v,那么商品价值W=c+v+m,就变为W=k+m。资本主义的生产本钱,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一, 生产本钱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第二, 生产本钱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第三, 生产本钱的上下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生产本钱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资本消耗的产物,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源泉的真相就被抹煞掉了,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所以,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价值的公式就表示为:W=k+p。利润和剩余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它们同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也同样大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那么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更加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利润率的形成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利润率=剩余价值/预付总资本,p=m/c+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有明显区别:第一, 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第二, 二者数量不同。第三,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那么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3、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影响利润率上下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剩余价值率的上下。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上下。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利润率的上下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上下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是就整个生产部门而言,不是指个别企业来说的。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按相同方向发生变化。第四,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与利润率的上下按相同方向发生变化。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异注意理解,常考,常以简答、论述题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着差异。2、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竞争的手段是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即资本家把资本由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出,转投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这是因为,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形成平均利润时,资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这三个生产部门通过部门之间竞争而形成平均利润率,可用图表表示如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就是一定量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不是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3、 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决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上下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上下。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4、 平均利润的本质平均利润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从社会整体来看,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所以,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表达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这就说明,整个工人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是完全相对立的。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利润的多少,似乎完全取决于预付资本的数量,资本似乎是利润的源泉。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不再按价值销售,而是按生产价格销售,商品市场价格转而以生产价格为根底。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本钱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生产本钱+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可举例表示如下:生产价格形成以后,许多商品的生产价格经常与商品的价值不相一致。生产价格与价值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并不意味着生产价格脱离了价值。实际上,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根底上形成的。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如图表中所示均为60,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如图表中所示均为360。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2、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注意理解,常考,常以简答题出现。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交换是以生产价格为根底,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并没有违背和否认价值规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比拟优越,劳动生产率比拟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所反映的具体经济关系不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而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第四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别离出来的独立化专业化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及货币资本的职能。不同的职能,就为各种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工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家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他的资本必须有一局部经常在流通过程中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职能本来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二、商业资本的作用一般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第一, 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第二, 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第三, 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第四, 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的比例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同时应看到,商业资本的存在也有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消极方面。易形成虚假的市场需求三、商业利润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商业利润不能来源于纯粹的商品买卖。在全部商业活动中,除了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如商品的运输、保管、包装等活动外,纯粹的商品买卖活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局部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便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销售商品,这样,商业资本家便获得产业资本家转让给他的那一局部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因而也获得平均利润。举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或总生产价格就为720c+180v+180m=1080,社会总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就为180900=20%。假定一年中预付的总商业资本为100,这时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就降低为180900+100=18%。产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为90018%=162,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为10018%=18。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家是按照生产本钱+产业利润,即900+162=1062的出厂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加上18的商业利润,即以900+162+18=1080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商业店员也是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也遭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商业店员的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商业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实现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局部剩余价值的。第五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1、借贷资本的形成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别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有的资本家却会需要补充的货币资本。这样,他们之间就产生了借贷关系。2、借贷资本的本质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利息就是产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取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借贷资本一方面表达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表达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二、利息和利息率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1、利息的本质和来源借贷资本的产生,意味着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别离。利息就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局部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通过使用借到的货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获得平均利润。分割为两局部:一局部是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另一局部是职能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就是指存在着利息的情况下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的总称,它在数量上就是平均利润和利息的差额。利息的来源,归根到底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好似它们的来源都不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2、利息率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即:利息率=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利息的数量那么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即: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额利息率。利息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动,即低于平均利润率高于零。利息率的上下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上下;二是由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借贷资本供应与需求决定。而在一定的平均利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实际上是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在一个国家的既定时期内,一般是由国家金融机构加以确定的。三、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1、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银行有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吸收存款;二是发放贷款。所以,银行是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即贷款人和借贷人的信用中介,同时,银行还充当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就是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业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资产业务是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2、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银行资本由两个局部构成:一是自有资本;二是借入资本。银行所掌握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总和即银行资本。银行资本家向银行业投资,目的也在于获取利润,而且所获得的利润也应相当于平均利润,不过这个平均利润是相对于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来说的,即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是由向银行借款的职能资本家将其剥削雇佣工人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作为利息付给银行而形成的,这就说明,银行资本家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银行资本家是依靠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而实现的。银行雇员的劳动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银行资本家实现银行利润。四、股份公司注意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1、股份公司的产生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股份公司有多种形式,其典型和一般的形式是股份,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当有限责任。股份公司产生首先,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次,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开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开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别离为前提的,因而是信用这种借贷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股份公司发行股票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而且有时银行也成为购置股票的投资者。是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开展密不可分的。2、股票和股息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不能向公司退股,不能从企业抽走投资。股东如不想继续持股,只能到证券市场上出售股票。股票持有者有权参加股份公司利润的分配。股息就是股票持有者按照股票的票面额从股份公司利润中分得的收入。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而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票控制额股份公司作为法人组织,其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管理机构、监督机构;与此相应,股份公司一般需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这三种机构和体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包括董事会聘任的经理、监事会。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所聘任的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三者各司其职,权责明确,并相互制约。股东大会是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上的表决权是按股票数目计算,每张股票有一个投票表决权,大股东和大资本家实际上成为股份公司的真正所有者。大股东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数量称做股票控制额。往往只需占股票总额的30%或20%,甚至5%即可,这叫作相对控股权。小额股票的发行,有利于资本家广泛吸收游资,特别是吸收一般劳动者手中的少量积蓄由大资本家支配。但资产阶级却以劳动者购置少量股票为由,大肆宣扬实现了“资本民主化,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实际上,劳动者即使购置了小额股票,并不能使他们成为资产者,更不可能改变他们受剥削的经济地位。资本主义的股份公司在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也是大资本支配其他阶层货币收入的形式。4、 股票价格股票这种商品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变化,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股息和存款利息率是决定股票价格的根本因素,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往往与股票的票面额不一致。第六节 农业资本和地租一、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广阔大土地所有者一般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而是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雇用农业工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一局部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另一局部即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征主要是:第一,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根底之上。第二,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第三,资本主义地租表达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根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下面分别加以考察。二、级差地租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1、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异,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收入便不相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以使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这样,投资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因而可获得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便作为级差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而农业资本家自己那么获得平均利润。租种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能获得平均利润,但不缴纳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异。级差地租的形成可举例说明:2、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然要由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所决定。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较高,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获得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级差地租。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农业中,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某些农业资本家耕种后,形成了对这些有限土地的经营垄断,其他资本家无法再制造出优等地和中等地去经营。3、 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并非土地私有权。但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却是土地私有权。4、 级差地租的源泉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5、 级差地租的形态由于形成级差地租的具体生产条件不同,使级差地租具有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的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异,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异。这两个条件前面已说明。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与原投资相等数量的投资,所获得的农产品产量只要高于劣等地的产量,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仍由劣等地生产的农产品所决定,这样,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级差地租。三、绝对地租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就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注意理解,常以简答题出现。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资本主义农业开展的实际说明,在相当长的开展时期内,资本主义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因而投入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那么农业部门比工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更多,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其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就形成绝对地租。所以,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的形成可举例说明:2、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农业中的有限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土地私有权垄断阻碍和排斥资本自由转入农业,因而农业中的剩余价值不参加全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过程。所以,农产品就能够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超额利润,就有可能保存在农业部门,转化为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原因在于,土地的私有权垄断,使得农业资本家耕种土地必须缴纳地租。这就决定了农产品必须按照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从而既使得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又使得土地所有者获得绝对地租。农业资本家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而租种劣等地那么不缴纳级差地租,但必须缴纳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既然是农产品价值的一局部,而农产品的价值,包括其中的剩余价值,是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所以,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局部,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局部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 当代资本主义形成绝对地租条件的变化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开展,一些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却发生了变化。绝对地租不再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形成,而是将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局部转化为绝对地租。如果农业资本家还要获得平均利润,便会克扣农业雇佣工人的一局部工资作为绝对地租。事实上,在当代兴旺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由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经营的情况已经逐渐改变。主要经营形式已变为农业经营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不需缴纳绝对地租。四、土地价格自然界存在的原始未开垦土地,不是劳动产品,因而没有价值。土地同样可以被作为商品买卖。但土地的价格并非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土地价格是由地租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存款利息率。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一、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资本周转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及其分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三、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本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四、属于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资本、商业利润的本质和来源;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利息的本质和来源;资本主义银行及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票价格;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土地价格。学员答疑 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对资本不同的划分方法,相互包含,关系如下:2、剩余价值与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它们同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数量也同样大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那么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3、平均利润的形成 经过了一系列的转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注意转化的条件。4、生产价格与价值 生产价格是商品的生产本钱和平均利润之和,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价格=生产本钱+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形成以后,许多商品的生产价格经常与商品的价值不相一致,生产价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5、股票价格与票面价格 股票价格与票面价格无关。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