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运用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089086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运用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运用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生运用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运用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襄阳市东津新区尚根云在小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每课的学习目标,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明确、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后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去实践、讨论、交流、逐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在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训练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 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学生学习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关于学习目标的理论,其实很多时侯都和教学目标理论结合在一起,以下是一些人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学习目标是的概念,“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 作为学生,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他们就会自觉地、 努力地学习。二、学生在学习目标中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1、主动参与意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他人的意见做出评价,或者纠正他人的意见,并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预习、主动地复习,独立或者与他人合作完成作业等。 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第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需要。特别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喜欢新鲜奇特事物的特征,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参与的需要更为有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以故事、实验、奇特的现象、有趣的问题等为线索,以投影、录音、录像、游戏、小品等为载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需要。第二,实际训练,总结经验,使学生获得较稳定的主动参与需要。要获得较为稳定的参与需要,要求学生在理性上获得提高,认识到主动参与是学习的需要。让学生比较主动参与和非主动参与,应用元认知分析方法,使学生总结出学习效果好需要自己的主动参与。2、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需要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即能意识到自己是合作小组中的一员,能把小组的成绩与自己的成功直接联系起来;同时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运用正确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此外,也能根据这种意识随时调控小组合作学习,使之保持良好的合作状态。 3、创新意识 创新学习是主动学习的最高层次的表现,需要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塑造创新人格。我们具体对学生提出了要树立以下几种创新思想: 要求学生树立“五不够五要”的思想:光学习老一辈不够,要超过老一辈;光读书不够,要学会评价书的好坏,读出自己的思想;光在课堂学习不够,要参与社会实践;光听话不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光成绩好不够,还要动手能力强。 鼓励和引导学生五不迷信:不迷信一种答案,要敢想;不迷信一种方法,要敢于找出新的方案;不迷信现有成果,要敢于有新的发现;不迷信他人,要敢于发表新的意见;不迷信权威,要敢于挑战。 克服五种弊病:克服胆怯,要敢想、敢说、敢做;克服盲从,要独立思考;克服依赖,要做小主人;克服懒散,要勤奋动脑;克服狭隘,要兴趣广泛。 三、学生在学习目标中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1、主动参与能力 要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训练纳入“严肃严格地基本训练”的范畴。 学生主动参与所需的能力范围广,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程所需能力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我们重点培养以下五个方面的主体参与能力。 (1)主动质疑的能力。 利用学生的主动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虽然让学生主动质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的主动质疑。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敢问。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不管学生问题质量的高低如何,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学生提问的热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善问。让学生善问比学生敢问的难度高得多,因为这是学生的知识面、思路、经验和教材理解程度等。(2)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的思路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尝试着利用经验或一定的原理、原则或者动手操作加以解决。从学生不能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到能够解决他们,从不具备到具备这样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变化过程,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变化过程,也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过程。 如科学课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难易程度和问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简单问题或关键性问题开始研究,如研究鱼吃什么食物?教师先让学生提出鱼可能吃的食物的假设:吃草,吃米饭,吃面包,吃蚯吲怎样检验假设呢?学生想到了实验的方法。怎样实验呢?有学生提出把这些食物都投放进去,但有学生又提出投放的食物太多,鱼会挑食,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不吃不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实验就不准确,应该每次投放一种食物进行实验。最后,学生回家后按照这种实验方法,自己发现了鱼要吃的食物。这个例子中就是指导学生自己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步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在各学科中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类似的训练,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充分发展,这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3)操作能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离不开动手操作。自然课、数学课、劳动课、科技课、美术课中有大量的操作内容,语文课中也有不少内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加以理解。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 (4)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力、记忆力、概括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预习能力、复习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所必备的,在教学中需认真培养。 2、自主能力 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加大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力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即: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活动内容,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调控活动的进程,自己评价活动的效果,自己进行总结。比如在体育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器材,自己组织练习,自己调控练习的过程,自己评价与总结,效果很好。 3、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点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变通性、独立性和流畅性。在研究过程中,学校还自编了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教材,上创新短课(1520分钟一节课),写创新目标与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