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部位医院感染》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738709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 .输血(血制品)相关感染 (一)常见病原体 1.病毒 1)HIV:世界范围内经输血和血制品感染 HIV的占感染者总数的 5% 10%。我国近 年来每年感染者检出数以 20% 30%的速 度增加,估计实际感染者已超过 60万,并 已发生经输血感染 HIV的案例 HIV感染分 3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 染期、 AIDS期 筛检 HIV先进行抗体筛检,阳性后再进行 免疫印迹试验确诊,检测病毒核酸可提前 检测到病毒感染。 2)肝炎病毒:主要经血传播的肝炎病毒为 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输血传播的肝炎病 例多数为丙肝 乙肝病毒:有的虽表面抗原阴性,但体内 仍带有病毒 表面抗原 HBsAg阴性,抗 HBcAg阳性 丙型肝炎:感染隐蔽,症状不明显 ,更 易慢性化、肝硬化, 1995年后开始筛选 其它类型肝炎 成人 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巨细胞病毒 细小病毒 B19 细菌 原虫:疟原虫 梅毒螺旋体(性传播性疾病、破损皮肤 一、二期梅毒又统称为早期梅毒,此期传 染性强而破坏性小。三期梅毒又称为晚期 梅毒,该期传染性小,病程长、而破坏性 大 非法采血造成 64人感染丙肝病毒 新华社 2009年 4月 1日电 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根据一名患 者反映的情况,追根溯源,追查了一起 7 年前发生在该院的违法违规采血行为造成 60余人感染丙肝病毒的重大医疗事故。 目前已确认有 64人感染丙肝病毒。 公安部门以涉嫌非法采集供应血液 罪刑事拘留了当时任平塘县人民医院院长 的黎昌和。 (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1.供血者血液携带微生物 血液筛检指标、技术方法不完善、操作有 误、责任心不强(漏检、假阴性) 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使病毒感染被漏 检如 HBV窗口期 24-128天,平均 56天。 非法采集血液:未检测 2.采血、贮存和输血过程污染微生物 采血器具不合格 采血操作没严格无菌技术 采集血液时空气质量差 采集血液后未及时冷藏、或贮存时间过长、 运输过程受损污染。 3.血制品生产、加工过程:分离、加工处 理过程:仪器设备、环境物品、空气消毒 灭菌情况直接影响血制品质量 血小板由于室温 (20 2) 保存,易污染 细菌,临床上由于血小板污染细菌相关感 染较其他血制品多。 4.危险因素:有偿献血,接受输血次数及 数量,消毒灭菌措施不严,输血过程污染 无偿献血中的水分? 血液供应不足? 人员资质、培训? 输血感染诊断: 临床症状 病原体 1.细菌:发热、寒战、败血症等 2.病毒: 病毒性肝炎诊断 临床诊断 有输血或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或体 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而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 : 1.发热。 2.厌食。 3.恶心、呕吐。 4.肝区疼痛。 5.黄疸。 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血清甲、乙、丙、丁、戊、庚任何一种肝炎病 毒活动性标志物阳性。 WHO血液安全战略 在所有的地区建立组织良好的、受 国家调控 的, 具有质量体系的输血服务机构。 仅从低危人群的 自愿无偿献血 者中采集血液。 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输血传播 传染病的筛查 。 通过临床上 血液的合理使用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国标对血液检验要求 血型: ABO、 Rh( D) Hb ALT HBsAg: 阴性 抗 -HCV: 阴性 抗 -HIV: 阴性 梅毒试验: 阴性 (三)预防 1.血源管理 2.血液采集,消毒灭菌、无菌技术 3.血液贮存、发放:血液质量、血袋有无 破损等 4.严格控制输血,保证用血安全、提倡成 分输血 血库医院感染控制 室内六面光洁 一 .布局与区域管理 室内六面光洁 清洁区:血液储存、成分血制备、发放。 半清洁区:办公室 污染区:血液检验及处置 操作台:防水、腐蚀、防热,专用洗手池, 感应水龙头,防止交叉感染 储血 全血、红细胞、代血浆 冷藏: 2-6 血小板: 20-24 ,6h 内输注 冰箱内消毒 1次 /周 监测冷藏温度及记录 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服 接触血液戴手套 储血、配血、发放血前 后认真洗手、消毒手 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放入 无菌专柜, 包装破损、失效 不能使用 监测 次 /月: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 手 冰箱内空气培养次 /月,不得检出致病菌 及霉菌 注意 1.血制品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许可证 2.冰箱清洁干燥,严禁放与血制品无关的 用品,以防血制品污染 3.发生输血反应时,保留输血器具和血液, 根据情况作致热源检测和细菌培养 4.血制品受污染时应废弃并进行无害化处 理 输血器 注意 .查对(两个人),无菌 .血液制品内不得加药 .听病人主诉,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嘱病人不能随便调节滴数 .自血库取血后在分钟内输入 .输注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 7.全血 4h内输完 8.血小板输注前要轻摇血袋,混匀 9.血小板应尽快 (6h)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