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习题专练(南京专版)三——光现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63980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习题专练(南京专版)三——光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习题专练(南京专版)三——光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习题专练(南京专版)三——光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习题专练(南京专版)(3)光现象一.选 择 题(共 8 小题)1.(2020玄武区模拟)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小华沿与镜面平行的直线从A 走到D,从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 D 直线所作垂线的交点分别为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只有行走到BC段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B.小华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平面镜中无法形成自己的像C.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D.此过程中,小华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变化的2.(2020秋玄武区期末)以下是小明在玄武湖游览时看到的景象,成实像的是()人行道上的树影树荫下围墙上圆形的光斑C.湖水中的“倒影”D.变“浅”了的湖中鱼3.(2 0 2 0 秋南京月考)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的一点光源s,点光源s 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的位置开始绕圆筒的中心轴 O匀速转动,在转动2 0 时,点光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镜中转过的角度为。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转过的角度为。2,则()A.6|=4 0 ,0 2=5 0 B.0 1=4 0 ,0 2 =4 0 C.0 1=5 0 ,0 2 =4 0 D.0 1=5 0 ,0 2=5 0 4.(2 0 2 0 秋秦淮区期中)如图,用三棱镜对太阳光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由多种色光组成B.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枝镜间的距离C.最早通过图示方法进行光的色散研究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D.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A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5.(2 0 2 0 秋南京期中)在甲、乙、丙三人前面有一面大镜子,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在镜子里看到其他两人的是()C.只有丙B.只有乙D.甲、乙、丙都能看到6.(2020秋南京期中)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B.“水中倒影”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C.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D.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D.铅笔的“折断”8.(2018秋雨花台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光 屏A BA.只有可行 B.只有可行 C.和都可行 D.和都可行二.多 选 题(共 1小题)9.(2019秋玄武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漫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 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三.填 空 题(共 6 小题)10.(2020南京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 两部分组成。(1)由图甲可知NFON=NEON=40,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o(2)如图乙将纸板N O F向后折,纸板上(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o(3)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 点时,光线会沿着O E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11.(2020秋南京月考)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加1 m,则 镜 中 像 的 大 小 将(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他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m。雨过天晴的夜晚,他迎着月光走的时候,发 现 有 水 的 地 方 比 较(选填“亮”或 暗”),这是 因 为 月 光 在 水 面 发 生 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12.(2020秋鼓楼区期中)如图所示是竖直放置的时钟在竖直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则它的实际时间是13.(2020秋玄武区校级期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1)如图甲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 样 操 作 的 依 据 是,此 时 看 见 的 烛 焰 (选 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3)如图丙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_ _ _ _ _ _ _ 色(选 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4)如图丁是小明用乒乓球、足球和灯泡来演示日食现象,其 中 乒 乓 球 代 表。1 4.(2 0 1 9 秋鼓楼区期中)莫愁湖公园是一座有着1 5 0 0 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有 着“江南第一名湖”的美誉。公园内有一座莫愁女雕塑(如图),它是由高出水面1m的底座和身高2.1 m 的莫愁女塑像组成。莫愁女塑像在湖水的像高 m。某游客在观景廊游览时,他的眼睛与莫愁女塑像顶的距离为d”与塑像顶在湖水中像的距离为d 2,则 5 d 2 (选填或=)。1 5.(2 0 1 9 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8 m 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当她远离镜面0.7 m 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黑色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 处(如图所示),这时她(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四.作 图 题(共 4 小题)1 6.(2 0 2 0 秋昭阳区期末)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壁上的O点处。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17.(2020秋玄武区校级期中)小明从路灯下走过,经 过A、B、C三个位置,根据A、B两位置的影长,通过完整的光路作图画出他在C位置时的影长(用C D表示)。18.(2020秋玄武区校级期中)按要求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 B在平面镜M N中所成的像A B。19.(2020雨花台区三模)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A B在平面镜中的像A B五.实 验 探 究 题(共12小题)20.(2020秦淮区二模)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 拿 一 支 外 形 完 全 相 同 的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4)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 币 的 成 像 情 况 是 (选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5)小强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 图3所示,用以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等于;若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 反 射 光 线 (选 填“靠近”或“远离”)镜面;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 右 侧 纸 板 上 (选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2 1.(2 0 2 0秋秦淮区期末)在 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1)实验时选择玻璃板做平面镜,主 要 目 的 是 为 了 看 到(选填 A的像”或 B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实验过程中,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棋 子B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棋子B,一 边 用 眼 睛 (选 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 察B,直 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停止移动棋子B.此时棋子B的 作 用 是 替 代(选填“棋子A”或“棋子A的像”),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若要验证A的像是否为虚像,可在 位置竖直放一张白纸,用眼睛(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白纸并判断。2 2.(2 0 2 0秋南京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 要 是 为 了;(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蜡烛B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眼睛应在放有蜡烛(选 填“A”或 B”)的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3)观察时,正面对着玻璃板,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 (选 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2 3.(2 0 2 0 秋南京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将玻璃板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甲 乙(1)小明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小 明 拿 另 一 支 大 小 相 同 的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将蜡烛A适当远离玻璃板,移动蜡烛B,发现蜡烛B(填“仍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这 种 实 验 方 法 叫(填入相应字母)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类比法(4)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性质,将一块不透明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前后的1、2、3位置,如图乙所示,当 挡 板 位 置 位 于 (填位置序号)时,人眼能看到像A,。2 4.(2 0 2 0 秋鼓楼区期中)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1)眼睛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烛焰(选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2)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 塑 料 薄 膜 上 的 像 向 (选 填 上”或“下”)方移动;若保持小孔不动,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 烛 的 像 将 (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 像 的 形 状 (选 填“改变”或“不变”);(4 )阳光中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选 填“实”或“虚”)像。甲2 5.(2 0 2 0秋玄武区校级期中)在 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玻璃板代替平 面 镜 是 为 了。(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一侧,蜡烛B(选 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的另一侧。在 侧(“A”或 B”)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移动B蜡烛,直到,B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3)实 验 选 用 两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蜡 烛 的 目 的 是,用 等量替代了(两空选填“A蜡烛”、“B蜡烛”、“A蜡烛的像”或“B蜡烛的像”)(4)移去蜡烛B,在 蜡 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根据 现象,说明所成像是(选 填“实像”或“虚像”)2 6.(2 0 2 0秋鼓楼区期中)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2)为了便于观察,该 实 验 最 好 在 (选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眼 睛 要 在 蜡 烛(选填A”或B”)一侧,直到观察到它跟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结论:;(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红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然后(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她(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5)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 现 两 个 像 的 原 因 是;(6)在此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优点是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缺点是由于常规的玻璃板会出现小红所发现的重叠的像,对研究成像规律带来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 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 像(选 填“实”或“虚”),此像 比 玻 璃 板 成 像 要 (选 填“清晰”或“模糊”)。小明用与铅笔A 完全一样的铅笔B 找到了铅笔A 的像的位置,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27.(2020秋南京期中)“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 B C D,能绕垂直于C D 的 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2)在甲图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3 0 ,测 得 反 射 角 为.反射光线出现在O N的 侧(选 填“左”“右”);(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 射 光 线 和 法 线。(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 时 反 射 光 束。A.仍在纸板上呈现B.被纸板挡住C.在纸板前方2 8.(2 0 2 0秋南京期中)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选用(“玻璃板”或“平面镜”)作为平面镜,原因是(只填字母代号)。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虚像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2)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工具,它是:(4)在寻找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 睛 应 在 蜡 烛 (选 填 A”或 B”)的一侧观察。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5)若将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 明 平 面 镜 所 成 的 像 是 (选 填“实”或“虚”)像;(6)若在玻璃板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木板(如图),则 在 玻 璃 板 中 (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 的像。2 9.(2 0 1 9 秋建邺区期末)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棋子A 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特点,其中 A、B为两个相同的棋子。甲 乙(1)为了确定棋子A 的像A 的位置,应将棋子A 放在镜前,移动,直到观察到 完全重合。(2)物体在平面中成的是 像,支 持 该 结 论 的 现 象 是。(3)为了进一步研究像的性质,将一块不透明挡板分别放在平面镜前后的1、2、3 位置,如图乙所示。当 挡 板 位 置 位 于 (填位置序号)时,人眼能看到像A 。3 0.(2 0 1 9 秋鼓楼区期末)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器材有(2)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 作为平面镜,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可在图(a)中的 位置观察(选 填 A”或 B”)所成的像。(3)小明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 图(b)所示为他们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从记录单上的信息可知,O O 记录的是 的位置,某组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时,像到OO的距离总是小于物到O O 的距离,其 主 要 原 因 是。3 1.(2 0 1 9秋雨花台区期末)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甲 乙 丙(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 满 足 的 条 件 是;(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选 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像;(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的像,树 影 和 圆 形 的 光 斑 形 成 的 原 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六.解 答 题(共 1小题)3 2.(2 0 1 9秋鼓楼区期末)小华用小型光具盘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他先使激光束从A点入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图中现象可初步得出:(1)反 射 光 和 入 射 光 分 居 在;(2)反射角;接着,小华连续两次改变激光源的位置,分 别 从B、C点入射,小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多次改变 角的大小,进 而 验 证 上 述 得 到 的 初 步 结 论 是 否 具 有。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习题专练(南京专版)(3)光现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 择 题(共8小题)1.【解答】解:A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要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则 他“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一定要进入他的眼睛;由图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可知,他在A B段或CD段行走时,反射光线会在法线的另一侧,即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不会进入他的眼睛,则他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即能成像但无法观察到);而他在BC段行走时,他“发出”的 光 线(实际是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进入他的眼睛,则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故A正确;B错误。C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不变的,则小华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不变的,故CD 错误。故选:Ao2.【解答解:A、人行道上的树影,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由于物体挡住了一部分光线,所以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B、围墙上圆形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倒立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湖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延长线的会聚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故平面镜成像为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o3.【解答】解:如右图所示,平面镜旋转20,相当于入射角增大20,因为原先入射角为0,(如左图)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为40,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02即为40(如右图)由左右两图的“虚像”的位置可知: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日为40。4.【解答解:A、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B、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则应增大彩色光带的宽度,即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故B正确;C、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故C正确;D、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且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在紫光以外的不可见光有紫外线,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B处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D错误。故选:D。5.【解答】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能经过像点,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指物体反射光后,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并且反射光线能够经过人的眼睛,即物体的像和人眼有交点,且交点在平面镜上,就说明发生了反射,人眼能看到物体的像,乙能看到甲丙不能看到甲乙能看到丙可以发现,甲看丙时,丙的像与甲的交点不在平面镜上;丙看甲时,甲的像与丙的焦点不在平面镜上;综合以上,能在镜子里看到其他两人的是乙,B 选项正确。故选:Bo6.【解答】解: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 A 正确;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B 正确;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时,平面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C 错误。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是像的位置,因为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则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故 D 正确。故选:C。7.【解答】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B、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正确;C、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错误;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 D 错误。故选:B,8.【解答】解: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不符合题意;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0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反射光线可能经过B点,故符合题意;只将光屏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如下图所示,故不符合题意;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角不变,并且入射点相对应A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 选:A o多 选 题(共 1 小题)9.【解答】解: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照射到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正确;B、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反射光线的那侧,即左侧光屏,故B正确;C、入射角等于0 时,即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反射光线也垂直于镜面射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一条直线上,故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可以为0 ,故C错误;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D错误。故选:A B,三.填 空 题(共 6 小题)1 0.【解答】解:(1)因为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转动,仍在原位置,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由让光线逆着O 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 E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1)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2)不能:同一平面;(3)可逆的。1 1【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 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2 m+2 m=4 m。当人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此时若他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加1 m,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lm+2 m=3 m,故他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是3 m。雨过天晴的夜晚,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故答案为:4;不变;3;亮;镜面。1 2【解答】解:作出表的左右对称图形,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它的实际时间是1 2:0 5o故答案为:1 2:0 5o上口6|心兀|像 物1 3【解答】解:(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2)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图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3)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红色:红色能够吸收所有白光;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4)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故灯泡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球,足球代表地球。故答案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月亮;地球。故答案为:(1)蓝;(2)同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不是;(3)红;能量;(4)月球。1 4【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莫愁女塑像身高2.1 m,所以她的像高也是2.1m;游客站在塑像的对岸如图所示:S为塑像尖S在通过水面所成的像;他的眼睛与塑像顶的距离为d i=A S,与塑像顶在湖水中像的距离为d2=A S 1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S=J(40)2+(0S)2,AS,=J(40)2+(0S)2,由于 O S VO S,则 ASVAS,,即 did2。故答案为:2.1;o15【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8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1.8m;当她远离镜面0.7m时,她到平面镜的距离变为I.8m+0.7m=2.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变为2.5m,所以人与像间的距离是2.5m+2.5m=5m。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防碍光的反射,所以她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故答案为:1.8;5;能。四.作 图 题(共4小题)16【解答】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 O与镜面交于P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P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将A、B位置人的顶端和影子的右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知 S就是路灯S的位置,再连接S与 C位置的顶端并延长与地面的交点为C位置影子的右端D,进而画出C的影子CD,如图所示:1 8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1 9.【解答】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五.实 验 探 究 题(共12小题)2 0 .【解答】解:(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B与 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大小相等,故这样操作的目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故选A。(5)图甲中ON 是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入射角,为 3 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镜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靠近镜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在右侧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不点燃;(3)虚;(4)A;(5)3 0 ;靠近;不能。2 1.【解答】解:(1)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即看清B;(2)一边移动棋子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一边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B,直到B与 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棋子B的作用是替代棋子A的像;(3)由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为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在图中 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从侧面直接观察白纸板,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 A的像。故答案为:(1)B;(2)透过玻璃板;棋子A的像;(3)像的;直接。2 2 【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能反射,也能透光,所以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观察到玻璃板后面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像的位置,所以使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 蜡 烛 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眼睛从蜡烛A一侧观察时,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向右移动,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变,蜡 烛 A和蜡烛A的像还关于玻璃板对称,则蜡烛像的位置不变。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3)不变。2 3 【解答】解:(1)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让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即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将蜡烛A适当远离玻璃板,移动蜡烛B,发现蜡烛B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选B;(4)由图可知,A即为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只要能到达平面镜,就能在平面镜中成像,而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是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不影响进入人眼的光线射,由此可见,当挡板位置位于I位置时,人眼不能看到像A ,不管挡板放在2位置还是3位置,人眼仍然都可以看到像A。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仍能;(3)探究像与物大小关系;B;(4)2、3。2 4【解答】解:(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2)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光线发散程度更大,像距不变,所以蜡烛的像将变大;(3)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蜡烛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蜡烛的倒立像,像的形状不变;(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间隙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答案为:(1)倒立;(2)下;变大;(3)不变;(4)太阳;实.2 5【解答】解:(1)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为了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所以实验还需要刻度尺;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一侧,蜡烛B不点燃的好处能看到A的像更清晰;所以,蜡烛B不点燃放在玻璃的另一侧。在A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移动B蜡烛,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的位置。(3)实验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 至B蜡烛它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B和A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A的像与A的大小相等。(4)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1)刻度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不点燃;A;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A的像;(3)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蜡烛;A蜡烛的像(4)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蜡烛A的像;虚像。2 6【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未点燃的大小相同的蜡烛N与点燃的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可知像和物的大小相等。(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为了验证像的虚实,我们应该在直接观察。(5)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6)铅笔射向平面镜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会聚成像,而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一起形成虚像;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镜只能反射光,故用平面镜反射的光多,成像清晰;AD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即物距,根据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知,B D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即像距。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较暗;(3)A;像和物的大小相等;(4)直接;不能;(5)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6)虚;清晰;B D.2 7.【解答】解:(1)白色纸板A B C D应竖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如图甲,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将会顺时针转动;。(2)在甲图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3 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测得反射角为3 0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所以反射光线出现在ON的右侧;(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反射光线没有随纸板转动,仍在原位置,此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所以可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右半部分纸板上不能呈现光束。故答案为:(1)竖直;顺;(2)3 0 ;右;(3)在同一平面内;(4)C o2 8【解答】解:(1)在 探 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虚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正确;(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需要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3)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探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需要刻度尺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所以用到的工具是刻度尺;(4)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蜡烛A的像,能使像变亮,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不能使像变亮;(5)将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6)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若将一块不透明木板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在物体一侧还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蜡烛的像。故答案为:(1)玻璃板;A;(2)像与物大小的;(3)刻度尺;(4)A;不能;(5)不能;虚;(6)能。2 9【解答】解:(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将棋子A放在镜前面,再拿一只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直到从玻璃板前任一位置看上去都棋子B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2)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所以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光屏上没有棋子A的像。(3)由图可知,A 即为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只要能到达平面镜,就能在平面镜中成像,而与平面镜大小差不多大的挡板是放在平面镜的正后方,不影响进入人眼的光线射,由此可见,当挡板位置位于1位置时,人眼不能看到像A,不管挡板放在2位置还是3位置,人眼仍然都可以看到像A。故答案为:(1)棋子B;B与A的像A ;(2)虚;光屏上没有棋子A的像;(3)2、3。30.【解答】解:本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需要刻度尺;(2)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A侧能看到蜡烛和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在B侧不能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像,所以图中的B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3)由图可知,A和A 关于0 0 对称,所以可确定0 0 记录的均是玻璃板的位置;某组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时,像到0 0 的距离总是小于物到0 0 的距离,其主要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不是用镜面作为0 0)。故答案为:(1)刻度尺;(2)玻璃板;竖直;A;(3)玻璃板:玻璃板太厚(不是用镜面作为0 0)。31.【解答】解:(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烛焰;(2)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3)如图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所以圆形的光斑实质是太阳的实像;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答案为:(1)三个小孔、烛焰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2)膜;倒立;缩小;实;(3)太阳;相同。六.解 答 题(共 1小题)32【解答】解:(1)由图中现象可知,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在法线两侧。(2)由图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是因,反射是果,因此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目的是多次实验来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故答案为:(1)法线两侧;(2)等于入射角;入射;普遍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