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物质的定量.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0569343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物质的定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高一化学物质的定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高一化学物质的定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如下:取样 试样的溶解 干 扰组分的分离 测定方法的选择及数据的测定 数据的分析处理及结果的表示。 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是定量实 验的重要内 容,这部分内容可有效地考查分析定量实 验问题的能 力。 在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中,一是要通过对教材中典型定量 实验的复习,领会定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误 差分析的基本方法;二是要将化学计算的知识 ( 特别是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 与实验问题相结合,提高计 算的能力;三是要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训练,提高合 理取舍、提炼实验有效数据的能力。 第 3讲 物质的定量分析 基础盘点 2 一、实验数据的正确处理 自我诊断 1 用 0. 213 6 m ol L 1 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 KOH 溶液,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实验测得 K O H 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 ( ) 实验 编号 待测 K OH 溶液的体 积 /m L 滴入 0.213 6 m ol L 1 盐酸的体积 / m L 1 25.00 23.32 2 25.00 23.30 3 25.00 23.28 4 25.00 24.59 3 A. 0.199 075 m ol L 1 B 0.199 1 m ol L 1 C 0.199 m ol L 1 D 0.2 m ol L 1 解析 解答本题时,容易误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得到 结果 0.199 075 2 ,或者随意地将结果约成 0.199 或 0.19 甚至 0.2 等。这道题主要测试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第四组误差较大,应舍去。要求算出前三组数据的平均 值,根据有效数据规则应保留四位小数。 A .0.199 075 m ol L 1 B 0.199 1 m ol L 1 C 0.199 m ol L 1 D 0.2 m ol L 1 解析 解答本题时,容易误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得到 结果 0.199 075 2 ,或者随意地将结果约成 0.199 或 0.19 甚至 0.2 等。这道题主要测试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第四组误差较大,应舍去。要求算出前三组数据的平均 值,根据有效数据规则应保留四位小数。 答案 B 4 基础回归 1 定量实验所测定的数值需测 2 3 次,数据接近可取 其平均值,代入公式进行运算。 2 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误差,记录的数据也有不合实际 的情况,它们会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产生干扰,要善 于辨认和取舍,选择合理可靠的数据进行处理。 5 二、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自我诊断 2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用 N a OH 固体配成的碱溶液 时,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有何影响? (1) N a OH 固体称量时间过长 。 (2) 盛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 。 (3) 用酚酞作指示剂 。 (4) 固体 N a OH 中含 KOH 杂质 。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低 6 解析 ( 1) N a OH 具有吸湿性,称量时间过长时 N a OH 因吸湿而含有水分,称得的 N a OH 固体中溶质偏少, 配成的 N a OH 溶液浓度偏低,使滴定时 V ( HCl) 偏小。 ( 2) 盛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装入标准盐酸后, HCl N a OH = =N a Cl H 2 O ,使装入盐酸的浓度偏小, 滴定时 V ( HCl) 偏大。 ( 3) 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达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 V ( HCl) 偏小。 ( 4) 当 N a OH 中含有 K OH 时,因 KOH 比等质量 N a OH 的物质的量小,所以滴定时消耗 V ( HCl) 偏小。 7 基础回归 1 高考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是以中学化学教材上 的定量实验 ( 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硫酸 铜晶体含水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 ) 为基础,来分 析和理解产生误差的原因,为此同学们对教材中的 几个典型定量实验,要从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并能 将其知识迁移到其他有关化学实验误差分析中去。 在实验设计中的误差分析,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外界环境 (H 2 O 、 CO 2 、 O 2 等 ) 对该实验的影响 而产生误差;二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误差,如果是 最终结果值的误差分析,应通过最后得出的代数表 达式来看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从而得出实际误 差情况。 8 2 在定量实验过程中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 1 ) 尽可能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 条件精选精确度比较高的计量仪器; ( 2 ) 准确规范地 进行读数 ( 如读取量筒或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视线 应该与管中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 ; ( 3 ) 重视测量实验 中的 “ 恒量 ” 操作和重复测量,确保两次 ( 或多次 ) 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符合实验要求,计算时应该取两 次 ( 或多次 ) 测量值之间的平均值; ( 4) 注意外界条件 的影响 ( 如温度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压强对气体体积 的影响,测量读数时要恢复到指定的温度和压强, 在数据处理时往往要换算为标准状况 ) 。 9 三、定量实验中的数据采集与应用 自我诊断 3 . 某纯碱样品中只含有 N a HCO 3 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 N a 2 CO 3 的纯度,设计了以下几种 实验方案: 方案 :取一定量的样品配成溶液,滴加 2 滴酚酞, 用 c m ol /L HCl 溶液滴定至无色,用去 HCl 溶液的 体积为 V 1 m L ; 再滴加 2 滴甲基橙,继续用 c m ol/ L HCl 溶液滴定至橙色,又用去 HCl 溶液的体积为 V 2 m L 。 用 c 、 V 1 、 V 2 计算出 N a 2 CO 3 的纯度。 10 方案 :称取 m 1 g 样品溶于水,滴加过量 B a Cl 2 溶液, 过滤,将所得 B a CO 3 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 为 m 2 g , 用 m 1 、 m 2 计算出 N a 2 CO 3 的纯度。 方案 :称取 m 3 g 样品与足量稀 H 2 SO 4 溶液反应,用 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测得生成的 CO 2 的体积为 V 3 L ( 已折换成标准状况 ) ,用 m 3 、 V 3 计算出 N a 2 CO 3 的纯度。 方案 :称取 m 4 g 样品与足量稀 H 2 SO 4 溶液反应,将 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称量,测得生成的 CO 2 的 质量为 m 5 g , 用 m 4 、 m 5 计算出 N a 2 CO 3 的纯度 。 11 回答下列问题: (1) 方案 中依次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 ) 方案 中,怎样检验加入的 B a Cl 2 溶液已过量,请 简述操作方法: 。 向上层清液中再滴加 B a Cl 2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 B a Cl 2 已过量 CO 2 3 H = = HCO 3 HCO 3 H = = C O 2 H 2 O 12 (3) 方案 和 中都有 CO 2 生成,不需要干燥就可测定 CO 2 体积或质量的是方案 ( 填序号 ) ;若生成的 CO 2 部分残留在反应容器中,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是方 案 ( 填序号 ) ,此误差会使测得的 N a 2 CO 3 的纯度 ( 填 “ 偏大 ” 或 “ 偏小 ”) 。 (4) 不用任何化学试剂 ( 除样品外 )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 验方案,测定该纯碱样品中 N a 2 CO 3 的纯度 。 偏大 称坩埚的质量为 m 6 g ; 将一定量样品放入坩埚中,称量 坩埚和样品总质量为 m 7 g ; 充分灼烧坩埚中的样品,放 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再称量坩埚和残留固体 的总质量为 m 8 g , 用 m 8 、 m 7 和 m 6 计算 N a 2 CO 3 的纯度 13 解析 方案 的实验原理是双指示剂法测定 N a 2 CO 3 的纯度。首先加入酚酞,根据酚酞的变色 范围,可知 N a 2 CO 3 与 HCl 反应停留在第一阶段,其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CO 2 3 H = = HCO 3 。然后用甲基橙作 指示剂, 溶液中的 HCO 再与盐酸反应: HCO +H + = = C O 2 +H 2 O 。检验加入 B a Cl 2 溶液已经过量的方法 是:检验上清液中是否含有 B a 2+ 或 CO 即可。方案 3 23 3 14 通过排饱和 N a HCO 3 溶液法来测定 CO 2 的体积,故 方案生成的 CO 2 气体不需干燥。方案利用 CO 2 被 碱石灰吸收来测定 CO 2 的质量,故需除去 CO 2 中的水 蒸气,根据题给数据可得出 m 4 g 样品中 N a 2 CO 3 的质 量表达式,由表达式可知如果 CO 2 气体没有被碱石灰 完全吸收,即 m 5 偏小,则 N a 2 CO 3 的质量偏大,其纯 度值也偏大。根据 N a HCO 3 和 N a 2 CO 3 热稳定性不同, 通过高温灼烧的方法,测出质量减少值,得出 N a HCO 3 的质量,继而得出 N a 2 CO 3 的纯度。 15 基础回归 定量实验中的数据采集,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物质的性 质结合题目所给药品或实验仪器进行分析。采集数据 的方法一般有: 气体体积:量气管或量筒等。 气 体质量:用碱性物质吸收酸性气体,用酸性溶液吸收 碱性气体 ( N H 3 ) ,用无水硫酸铜、碱石灰、浓硫酸等 吸收水蒸气,用氧化剂吸收还原性气体,用还原剂吸 收氧化性气体,或者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中一些物质 的质量改变来测定所需要的数据。 在高中定量实验 中,中和滴定采集的数据最准确,误差 最小。 16 要点一 解答定量实验综合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解答定量实验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归纳起 来有以下几 点: ( 1) 阅读题干,弄清目的量; ( 2) 根据题中信息, 找出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 ( 3 ) 确定可测量的量, 并与相关教材中的实验相比较; ( 4 ) 从可测量的量出 发,明确所需要的仪器; ( 5) 利用可测量的量通过化 学原理求目的量。 要点精讲 17 【 典例导析 1 】 ( 2008 江苏, 15) 金矿开采、冶炼和电 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 物以 HCN 、 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 M ( C N ) n m 的 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 步骤如下: 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 E D T A ,在 p H 1 1 ,以试银灵作指示剂, 用 A gN O 3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 红色, Ag 2C N = = A g( C N ) 2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 1) 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 ( 2) 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 为了 。 ( 3) 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 ( 4) 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 填 “ 偏高 ” 、 “ 无影响 ” 或 “ 偏低 ” ) 。 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 CN- 完全吸收 HCN,防止气体放出 防止倒吸 偏高 19 ( 5) 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 100 m L ,经处理后用浓度为 0.010 00 m ol L - 1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 了 21.00 m L 。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 L - 1 ( 以 CN - 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 109.2 20 解析 ( 1) 将各种形式存在的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成 CN ,便于用 Ag 滴定。 ( 2) 完全吸收 HCN ,防止气体放出使结果不准确,且污 染空气。 ( 3) 防止倒吸。 ( 4) 盐酸加热蒸馏时会有许多被 N a OH 吸收, Cl 与 Ag 反应而使 A gN O 3 溶液用量偏多,使结果偏高。 21 ( 5) 由 Ag 2C N = = A g ( C N ) 2 1 m ol 2 m ol 0.010 00 m ol L 1 21.00 m L x 10 3 L m L 1 x 4.2 10 4 m ol 氰化物含量 4.2 10 4 m ol 26 g m ol 1 0.1 L 109.2 10 3 g L 1 109.2 m g L 1 。 22 误区警示 分析不清实验原理是导致解题失败的原因。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题,弄清反应原理,然后 依据原理去分析实验过程,挖掘试题隐含信息,找出解 题突破口,同时计算要细心 。 23 迁移应用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 酸铜在 500 以上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三 氧化硫和氧气,于是设计一验证性实验,探索测定硫酸 铜在加热分解时产生的各物质与参加反应 的硫酸铜的 物质的量的关系。实验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24 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准确称取 2.4 g 无水 C u S O 4 ;干燥管的总质量在实 验结束时增加了 1.28 g ;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 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 1 12 m L 。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装置 C 的作用是 ;装置 F 的作用是 。 ( 2) 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 吸收 SO2 吸收 SO3 25 ( 3) 反应产生的 O 2 的物质的量为 , SO 3 的物 质的量为 。 ( 4) 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0.005 mol 0.005 mol 3C u S O 4 3C u O 2S O 2 SO 3 O 2 26 要点二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 1 基本原理 ( 1) 锌的电化学腐蚀 锌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如果镀锌铁皮的锌镀层被 破坏,将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残留的锌 镀层作为原电池的负极,锌先被腐蚀。将镀锌铁皮 放到酸中时,发生原电池反应,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 Zn 2e = = Zn 2 正极 2H 2e = = H 2 待锌在酸中完全溶解后,产生氢气的速率显著减慢, 可以借此判断锌镀层是否反应完全。 27 ( 2) 锌镀层厚度的测定 称量与酸反应前后铁皮的质量 ( 分别为 m 1 、 m 2 ) ,两者 之差就是锌镀层的质量 ( m 1 m 2 ) ,则锌镀层的总体积为 V m 1 m 2 ,式中 为锌的密度,一般为 7.14 g c m 3 。 若已知锌镀层单侧面积为 S ( 可测 ) ,锌镀层单侧厚度为 h ,则 V 2 hS 。 由以上二式可得 m 1 m 2 2 hS ,所以 h m 1 m 2 2 S 。 28 2 实验步骤 ( 1) 取三块镀锌铁皮 (A 、 B 、 C ,截自同一块镀锌铁 皮 ) ,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与宽度。 ( 2) 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量三块镀锌铁皮 (A 、 B 、 C) 的 质量。 ( 3) 将镀锌铁皮 A 放入烧杯中,加入 40 m L 6 m ol L 1 的盐酸。反应时用玻璃棒小心翻动镀锌铁皮,使铁皮 两边锌镀层都充分反应。到反应速率突然减小时 ( 产 生气泡的速率变得极慢 ) ,立即将未反应的铁片取出, 用自来水冲洗掉附着的酸液。 29 ( 4) 将铁片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小火烘干,冷却后 用电子天平称量。 ( 5) 分别用镀锌铁皮 B 、 C 重复进行实验步骤 ( 3 ) 、 ( 4) 。 ( 6)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求出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 30 3 问题设计 ( 1) 镀锌铁皮放入 6 m ol L 1 盐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 析出氢气的速度为什么会突然减慢? 答:开始时发生 Zn Fe 原电池反应,速率很快, 当锌完全溶解后,无原电池反应发生,故放出 H 2 的速率显著减慢。 ( 2) 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采取哪 些措施可以减小误差? 答: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长度、宽度的测量误差; 多次称量的称量误差; 判断反应速率突然减小 的经验; 部分铁片被酸液溶解产生的误差; 铁 片未烘干或烘干时表面生成氧化物而影响铁片质 量。由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误差。 31 【 典例导析 2 】 维生素 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 其水 溶液呈酸性 ) ,它的分子式是 C 6 H 8 O 6 ,人体缺乏这 种维生素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 C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 蔬菜、乳制品中都富含维生素 C ,如新鲜橙汁中维 生素 C 的含量在 500 m g/L 左右。 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 素 C 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 关空白。 32 ( 1) 测定目的:测定 牌软包装橙汁维生素 C 含量。 ( 2) 测定原理: C 6 H 8 O 6 I 2 C 6 H 6 O 6 2H 2I 。 ( 3) 实验用品及试剂: 仪器和用品 ( 自选,略 ) 试剂:指示剂 ( 填名称 ) 、浓度为 7.50 10 3 m ol/ L 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淀粉溶液 33 ( 4) 实验过程: 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润洗后装好标准碘 溶液 待用。 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 橙黄色,澄清度 好。用 ( 填仪器名称 ) 向锥形瓶中移入 20.00 m L 待测橙汁,滴入 2 滴指示剂。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 ( 填部分 ) ,右手摇动锥形 瓶,眼睛注视 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现象 是 。 酸式滴定管 活塞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滴定管中液 体流下的速率 溶液变蓝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去 34 ( 5) 数据记录与处理 ( 设计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表格, 不必填数据 ) : 若经数据处理,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的体积是 15.00 m L ,则此橙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是 m g/L 。 990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mL 标准碘溶液体积 /mL 滴定前 刻度 滴定后 刻度 实际 体积 平均值 1 2 35 ( 6) 问题讨论: 橙汁和碘溶液分别盛放在何种滴定管中? 、 。 滴定时能否摇动锥形瓶?为什么? 从分析数据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 填编号 ) 。 A 是 B 可能是 C 不是 制造商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 A 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 橙汁已被浓缩 C 将维生素 C 作为添加剂 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 酸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 C C C 答案 不能剧烈摇动锥形瓶。因为若剧烈摇动, 会增大溶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橙汁被氧化, 影响测定结果。 36 解析 ( 3) 反应原理是用碘氧化维生素 C 。维生素 C 溶 液中滴入淀粉溶液,当维生素 C 被碘氧化完全后继续 滴入碘溶液使淀粉变蓝色。 ( 5) 由反应原理: C 6 H 8 O 6 I 2 C 6 H 6 O 6 2H 2I 1 1 n ( 维 C) 7.50 10 3 m ol /L 15.00 m L 10 3 L / mL 1 1.125 10 4 m ol 1 L 橙汁中维生素 C 的含量为: 1.125 10 4 m ol 176 g m ol 1 1 000 20 1 000 m g g 1 990 m g 37 ( 6) 根据题给信息维生素 C 水溶液呈酸性,所以应把 它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碘溶液具有氧化性同样应盛放 在酸式滴定管中。 由于维生素 C 易被空气氧化,所以滴定时不能剧烈 摇动锥形瓶。 题给信息中新鲜橙汁维生素 C 的含量在 500 m g/L 左 右,而计算结果远大于此数据,说明此软包装橙汁肯定 不是天然橙汁。 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的含量远大于新鲜橙汁,维生素 C 又易被氧化,按一般制造商以赢利为目的的常识,则可 能是制造商在软包装中添加了维生素 C 。但实际情况究 竟怎样,还需作市场调查,不能凭空想象。 38 要点三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 实验原理: 甲醛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还原具有强氧化性的 KM n O 4 酸性溶液,使之褪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4M n O 4 5HCHO 12H = = 4M n 2 5C O 2 1 1H 2 O 因此,在一定量的 KM n O 4 酸性溶液中缓慢通入待测 的室内空气,测得使 K M n O 4 酸性溶液恰好褪色时所 需要的空气体积数,即可求算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 度。 39 实验步骤: ( 1) 准确称取 0.79 g 高锰酸钾,用少量水溶解,转入 500 m L 容量瓶中,配成 500 m L 溶液 ( 供全体同学使用 ) , 取其中 1 m L ,稀释 10 0 倍,制得 1 10 4 m ol L 1 KM n O 4 溶液,保存备用。 ( 2) 进行测定时,用移液管准确量取 2 m L 1 10 4 m ol L 1 KM n O 4 溶液, 注入一支约 5 mL 带 有双孔橡胶塞 的试管中,加 1 滴 6 m ol L - 1 硫酸溶液,塞好橡胶塞,塞子上 带一根细玻璃管,作为进气管。 另取一个附有针头的 50 m L 注射器, 按图组装好装置,将此装置放于待 测地点,缓慢抽气,每次抽气 50 m L , 直到试管内溶液的红色褪尽。记录抽气次数。 40 ( 3) 重复实验步骤 ( 2) 2 3 次,记录数据。 ( 4) 计算。设平均抽气次数为 n ,则有 c 甲醛 = 注意事项: ( 1 ) 所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要小,这是 因为空气中甲醛的含量相对不高,如果 KM n O 4 溶液的 浓度大,需要抽气的次数太多。 ( 2) 实验中,抽气时要慢慢抽拉活塞。如果抽拉过快, 会使空气通过 KM n O 4 酸性溶液时,有少部分甲醛未与 KM n O 4 反应就被排出装置,使测量结果偏低。 L105 4 5)Lm ol101L102( 3 143 n 41 【 典例导析 3 】 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确认的致 癌物质和致畸物质之一。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 得超过 0.08 m g m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打算利用酸 性 KM n O 4 溶液测定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 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测定原理】 酸性 KM n O 4 为强氧化剂,可氧化甲醛和草酸,其反 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4M n O 4 5HCH O 12H 4 M n 2 5C O 2 1 1H 2 O 2M n O 4 5H 2 C 2 O 4 6H 2 M n 2 10C O 2 8H 2 O 42 【 测定装置 】 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43 【测定步骤】 ( 1) 用 量取 5.00 m L 1.00 10 - 3 m ol /L KM n O 4 溶液,注入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 H 2 SO 4 ,加水 20 m L 稀释,备用。 ( 2) 将 1.00 10 - 3 m ol/ L 的草酸标准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 中备用。 ( 3) 打开 a ,关闭 b ,用注射器抽取 100 m L 新装修房屋 内的空气。关闭 ,打开 ( 填 “ a ” 或 “ b ” ) ,再推 动注射器,将气体全部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使其 充分反应。再重复 4 次。 a b 酸式滴定管 44 ( 4) 将洗气瓶中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 ( 包括洗涤液 ) ,再 用草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标准 溶液的体积。 ( 5) 再重复实验 2 次 ( 每次所取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均 为 5.00 m L ) 。 3 次实验所消耗的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平 均值为 12.38 m L 。 45 【交流讨论】 ( 1) 计算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空气中甲醛的浓度为 mg m - 3 ,该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 ( 填 “ 是 ” 或 “ 否 ” ) 超标; ( 2) 某同学用该方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所测得 的数值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对其可能的原因 ( 假设称量 或量取、溶液配制及滴定实验均无错误 ) 提出合理假设: ( 答出两种可能性即可 ) ; 3.6 注射器推送气体速度过快、装置气密性较差、同一地 点取样次数太多等 (任选其中两个作答或其他合理答案 均可 ) 是 46 ( 3) 实验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致 认为: 实验原理可以简化 实验中可不用草酸标准溶液滴定,可多次直接抽取新装 修房屋内的空气,再推送到洗气瓶中, 直至 ; 实验装置应加以改进 可将插入酸性 KM n O 4 溶液中的导管 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 ( 如图所示 ) , 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 酸性 KMnO4溶液刚好褪色 可增大气体与溶 液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中的甲醛被充分吸收 47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核心内容是得 失电子守恒。实验的基本原理:先用过量的酸性高锰酸 钾将甲醛氧化成 CO 2 ,然后用草酸还原剩余的酸性高 锰酸钾。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实验总共消耗含甲醛的空气 体积为 5 100 m L 0.5 L 0.000 5 m 3 ;设 0.5 L 空气 中甲醛的物质的量为 x ,则: 4 x /5 0.012 38 L 1. 00 10 3 m ol/ L 2 /5 5.00 10 3 L 1.00 10 3 m ol/ L 解得: x 6.0 10 8 m ol 甲醛的质量: 6 0 10 8 m ol 30 000 m g/m ol 1.8 10 3 m g 甲醛的浓度: 1.8 10 3 m g 0.000 5 m 3 3.6 m g / m 3 故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超标。 48 对点训练 1 下列实验操作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其中说法正确 的是 ( ) A 常温下测定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 22.4 L m ol 1 B 100 m L 0.1 m ol L 1 N a OH 溶液和 100 m L 0.1 m ol L 1 C H 3 C OO H 溶液反应放出的热 量等于 573 J C 配制 1.0 m ol L 1 N a Cl 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 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水就注入待测液,所 测待测液浓度偏小 49 解析 选项 A ,常温下的温度大于 0 ,在压强和气体 的物质的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测出的气体体积越大;选 项 B , CH 3 C OO H 是弱酸,它的电离需要吸热,因此反 应放出的热量应小于 573 J ;选项 C ,定容时仰视容量 瓶的刻度线,导致所加水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选项 D ,锥形瓶中是否有水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 A 50 2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 是分别测定通入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 U 形管的质 量差,实验测得 m ( H) m ( O) 1 8 。下列对这一结 果的原因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 51 A 、 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 C 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 C u O 没有全部被还原 解析 A 、 B 、 C 均导致测得氢元素的质量偏大, A 、 B 项测得氧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则氢元素质量偏大,故 有 m ( H) m ( O) 1 8 ; C 中测得的氧元素的质量偏小 ( 因 装臵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这时测得的氢元素的 质量为 “ 真实值 ” ,故有 m ( H) m ( O) 1 8 。 答案 D A 、 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装置之后缺少干燥装置 C 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 C u O 没有全部被还原 解析 A 、 B 、 C 均导致测得氢元素的质量偏大, A 、 B 项测得氧元素的质量为真实值,则氢元素质量偏大,故 有 m ( H) m ( O) 1 8 ; C 中测得的氧元素的质量偏小 ( 因 装臵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这时测得的氢元素的 质量为 “ 真实值 ” ,故有 m ( H) m ( O) 1 8 。 52 3. 常用滴定管有两种规格,如右 图所示的滴定管 ( 已有部分刻 度数字隐去 ) 是规格为 m L 的滴定管。 甲、乙、丙三位同学按不同方 法读数,其中正确的是 。 甲同学的读数为 m L 。如图所示,估计滴定管 内实际所装的液体体积应是超过 m L 。 乙 50 25.70 24.20 53 4 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 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三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 3% 5% 的铝镁合金 ( 不含其他元素 ) 中镁的质量分 数,设计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回答 下列问题: 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剩余固体质 量 54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步骤: ( 1 ) 称取 5.4 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 V m L 2.0 m ol L 1 N a OH 溶液中,充分反应, N a OH 溶液的 体积 V 。 ( 2)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 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 填 “ 偏高 ” 或 “ 偏 低 ” ) 。 偏高 97 2A l 2N a OH 2H 2 O = = 2N a A lO 2 3H 2 55 探究二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装置: 问题讨论: ( 1) 某同学提出该实 验装置不够完善,应在 A 、 B 之 间添加一个干燥、除酸雾的装置。 你的意见是 ( 填 “ 需要 ” 或 “ 不需要 ” ) 。 ( 2) 怎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盐酸 不需要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 C中注入水,并记下液 面的高度,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不发生变化说明装 置气密性良好 (其他合理方案也可 ) 56 ( 3) 为使测定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 写出两点 ) : ; 。 检查装置的气密 合金完全溶解 (或加入足量盐酸,或调整量气管 C 的高度,使 C中液面与 B液面相平等 ) 57 探究三 实验方案:称量 x g 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 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 1) 欲计算 Mg 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 测定的数据是 。 ( 2) 若用空气代替 O 2 进行实验, 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 ( 填 “ 是 ” 或 “ 否 ” ) 。 实验拓展 参照探究一、探究二实验方案,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方 案,测定该铝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 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是 58 解析 探究一的方案是根据金属铝能溶解在 烧碱溶液 中,而金属镁不与烧碱反应,将合金与烧碱充分反应后, 所得的滤渣经过洗涤、干燥、称量等即可得到镁的质量, 从而计算出镁的质量分数。镁铝合金中金属铝的最大含 量 97 % ,在 5.4 g 合金中含有铝的质量最大值为 5.4 g 97 % 5.238 g ,根据反应 2A l 2N a OH 2H 2 O = = 2N a A lO 2 3H 2 ,可得 n (N a OH ) n ( A l) 5.238 g /27 g m ol 1 0.194 m o l , N a OH 溶液的体积为 0.194 m ol/ 2.0 m ol L 1 0.097 L 97 m L 。若未对滤渣 进行洗涤,金属镁吸附的物质没有除去,金属镁的质量 偏大,从而引起测定值偏高。 59 探究二是根据镁、铝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H 2 ,通过测 定 H 2 的体积继而得出 H 2 的物质的量,再结合样品的质 量从而得出镁的质量分数。生成的 H 2 不溶解于水中, 同时挥发的 HCl 气体被水吸收,水蒸气和 HCl 气体对 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故在 A 、 B 之间没有必要添加一个 干燥、除酸雾的装臵。该装臵气密性的检查可以通过加 水或微热的方法来实现。本实验属于定性定量实验,要 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一是要装臵气密性良好,二是合 金要完全溶解,三是测定 H 2 体积要准确。 60 探究三是根据镁、铝在高温下都能与 O 2 反应分别转化 为 M gO 和 Al 2 O 3 ,根据合金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再 结合样品质量得出镁的质量分数,因此需要测定的数据 就是灼烧后固体的质量。若在空气中灼烧合金,因空气 中的 N 2 能与 Mg 反应生成 Mg 3 N 2 ,而对结果产生影响。 题目的实验目的是测定镁铝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可根 据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差异来实现。镁铝合金溶解 在足量的盐酸中,然后加入过量的烧碱,使 Mg 2+ 转化 为沉淀 M g ( OH ) 2 , Al 3+ 转化为 N a A lO 2 ,测定沉淀 M g( OH ) 2 的质量即可得出镁的质量分数,也可加入足 量的氨水,使 Mg 2+ 和 Al 3+ 分别转化为 M g( O H) 2 和 A l( OH ) 3 沉淀,测定沉淀质量并结合样品质量从而得出 镁的质量分数。 61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将 0.1 m 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0.5 m ol/ L 的硫酸 铜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 醛基 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 B C D 解析 中不能用橡胶塞; 中 N a OH 应该过量; 正确。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将 0.1 m 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0.5 m ol/ L 的硫酸 铜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 醛基 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 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 B C D 解析 中不能用橡胶塞; 中 N a OH 应该过量; 正确。 C 62 2 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 A 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蒸馏水 B 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 C 盛标准酸的滴定管未用标准酸润洗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解析 对 A 选项进行分析, n (H ) 和 n ( OH ) 均无变 化,故无影响; B 选项标准液体积发生了改变, C 选项标准液浓度发生了变化, D 选项由于不是平 视读数使标准液所消耗的体积与实验中的实际不 符,这些均使 n (H ) 变化,故均有影响。 2 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 A 盛待测液的锥形瓶中有蒸馏水 B 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 C 盛标准酸的滴定管未用标准酸润洗 D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解析 对 A 选项进行分析, n (H ) 和 n ( OH ) 均无变 化,故无影响; B 选项标准液体积发生了改变, C 选项标准液浓度发生了变化, D 选项由于不是平 视读数使标准液所消耗的体积与实验中的实际不 符,这些均使 n (H ) 变化,故均有影响。 A 63 3 溶液配制过程中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是: 将 1 g 98% 的浓硫酸加入 4 g 水中,配制质量之比为 1 4 的硫 酸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最 后在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塞好塞子摇动倒转 混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 在 100 m L 无水 乙醇中,加入 2 g 碘片溶解后配制质量分数为 2% 的 碘酒溶液 ( 乙醇 ) 0.789 3 g/ cm 3 ; 在 80 m L 水中, 加入 18.4 m ol /L 硫酸溶液 20 m L ,配制 3.68 m ol/ L 稀硫酸溶液; 10 % 硫酸溶液和 90 % 硫酸溶液等体 积混合后,配成 50 % 的硫酸溶液 浓度越大, ( g/ cm 3 ) 越大 ; 质量分数分别为 5 x % 和 x % 的两种氨水等 体积混合后,配制成 3 x % 的氨水 浓度越大, ( g/ cm 3 ) 越小 。 64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得到的溶液 中 H 2 SO 4 和 H 2 O 的质量之比小于 1 4 ; 不会引起误 差; 浓度偏高, w (I 2 ) 2 g /( 2 g 100 m L 0.789 3 g/ cm 3 ) 100 % 2.47 % 2 % ; 浓度偏高,浓 硫酸 20 m L 与 80 m L 水混合,若不考虑体积改变,即 两者体积之和为 100 m L ,所得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3.68 m ol /L ,实际上两者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因此所得 硫酸溶液的浓度大于 3.68 m ol/ L ; 浓度偏高,设 10% 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1, 90 % 硫酸溶液 等体积混合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定量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得到的溶液 中 H 2 SO 4 和 H 2 O 的质量之比小于 1 4 ; 不会引起误 差; 浓度偏高, w (I 2 ) 2 g /( 2 g 100 m L 0.789 3 g/ cm 3 ) 100 % 2.47 % 2 % ; 浓度偏高,浓 硫酸 20 m L 与 80 m L 水混合,若不考虑体积改变,即 两者体积之和为 100 m L ,所得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3.68 m ol /L ,实际上两者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因此所得 硫酸溶液的浓度大于 3.68 m ol/ L ; 浓度偏高,设 10% 硫酸溶液的密度为 1, 90 % 硫酸溶液 的密度 65 为 2 ,由题可知 2 1 。混合后 H 2 SO 4 溶液的质量分数 计算式为: w (H 2 SO 4 ) 1 V 10% 2 V 90 % 1 V 2 V 100 % 50% 1 50 % 2 40 % 1 40 % 2 1 2 100% 40% ( 2 1 ) 2 1 50 % 因 2 1 ,则 2 1 0 ,故 40% ( 2 1 ) 1 2 0 , 40% ( 2 1 ) 2 1 50 % 50 % ,即 w (H 2 SO 4 ) 50% ; 浓度偏低,原理 同 。 答案 C 66 4 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一定会导致所测出的数据偏低 的是 ( ) A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溶液浓度时, 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 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 C 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小烧杯口露出大烧杯的部 分较多,这时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D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 时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C 67 5 下列实验的操作处理,能有效改变反应速率且达到 要求的是 ( ) A 为增大泡沫灭火器中的 Al 2 ( S O 4 ) 3 与小苏打的反 应速率,改用小苏打和苏打的混合物 B 为加快盐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又不减少氢气 的量,可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C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为减慢反应 速率,可以加入适量醋酸钠 D 用 3 m L 乙醇、 2 m L 浓 H 2 SO 4 、 2 m L 冰醋酸制 乙酸乙酯,为增大反应速率,可改用 6 m L 乙醇、 4 m L 浓 H 2 SO 4 、 4 m L 冰醋酸 68 解析 A 项改用小苏打与苏打的混合物后,反应速率减 慢; B 项加入 A gN O 3 溶液后,由于在酸性条件下 NO 3 的强氧化性,不能制得 H 2 ,而得到 NO ; D 项,改变 纯液态物质的用量不改变反应速率 ,而 C 项中 CH 3 C OO 与 H 结合生成弱酸,降低了 H 的浓度,减 缓了反应速率。 答案 C 69 6 下列操作或实验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 ) A 用 2 m ol L 1 F e C l 3 溶液和 4 m ol L 1 N a OH 溶 液混合制 F e ( OH ) 3 胶体 B 用 N a 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 N a OH 溶液 2.3 m L C 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 pH 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再测 D 将吸有 N a OH 溶液的滴管插入 F e S O 4 溶液的 液面下挤出溶液以制取 F e ( OH ) 2 D 70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编号 实验 操作 A 润洗酸式滴定管 从滴定管上口加入 3 5 mL所要盛装的酸溶液, 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 内壁。然后轻轻转动控制活塞,将液体从滴 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B 实验室用 自来水制 取蒸馏水 在烧瓶中加入约 1/3体积自来水,连接好装置, 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 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馏出的蒸 馏水 71 C 制备 Fe(OH)3胶 体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 滴滴入 1 2 mL FeCl3稀溶液。继续煮沸至溶 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 Fe(OH)3胶体 D 钾的焰色反应 将铂丝用硫酸洗净后,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 烧至没颜色,蘸取碳酸钾固体,再在酒精灯 外焰灼烧,看到紫色火焰 答案 A 72 8 已知 C r ( OH ) 3 、 F e ( OH ) 3 的 K sp 数据如下表所示,在 含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01 m ol L 1 的 Fe 3 、 H 、 Cr 3 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物依次产生 的顺序是 ( ) 物质 F e ( OH ) 3 C r ( OH ) 3 K sp 4.0 10 38 6.0 10 31 A .F e ( OH ) 3 、 H 2 O 、 C r ( OH ) 3 B . F e ( OH ) 3 、 C r ( OH ) 3 、 H 2 O C . H 2 O 、 F e ( OH ) 3 、 C r ( OH ) 3 D . H 2 O 、 C r ( OH ) 3 、 F e ( OH ) 3 C 73 二、非选择题 ( 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5 分 ) 9 ( 12 分 ) 为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游离态氯,且使溶 液呈中性,常向废水中加入 N a 2 SO 3 溶液和 N a HC O 3 溶液,加入 N a 2 SO 3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测定某工厂废水中 游离态氯的浓度。 取水样 10.0 m L 于锥形瓶中,加入 10.0 m L K I 溶 液 ( 足量 ) ,滴入指示剂 2 3 滴; 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 入 0.01 m ol L 1 N a 2 S 2 O 3 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 为 I 2 2N a 2 S 2 O 3 = = 2N a I N a 2 S 4 O 6 。 74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步骤 加入的指示剂是 _ 。 ( 2) 步骤 应使用 _ 式滴定管。 ( 3) 步骤 当待测液由 _ 色变为 _ 色且半分 钟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 N a 2 S 2 O 3 溶液 20.0 m L , 则废水中 Cl 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 ( 4) C l 2 的所测浓度比实际浓度 应 _( 填 “ 偏大 ” 、 “ 偏小 ” 或 “ 相等 ” ) ,造成此误差操作上的原因是 _ ( 若认为没有误差,此问不答 ) 。 75 答案 SO 2 3 Cl 2 H 2 O SO 2 4 2H 2C l ( 1) 淀粉 ( 2) 碱 ( 3) 蓝 无 10 2 m ol/ L ( 4) 偏大 滴定管未用待装液润洗 76 10 ( 13 分 ) 化学科研小组的同学在精确测试 N a 2 SO 3 溶 液的 pH 时,遇到了困惑,为此,他们进行了冷静 的思考和准备,决心重新实验,揭开奥秘。请你了 解情况,参与交流讨论。 查阅资料 常温下 0.1 m ol L 1 的 H 2 SO 3 溶液的 pH 约为 2. 1 。 通常情况下, H 2 S 为无色,有腐蛋臭味的气体, 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常温下 0.1 m ol L 1 的 H 2 S 溶 液的 pH 约为 4.5 。 77 实验操作 准确称取纯净的 N a 2 SO 3 7H 2 O 晶体 25.20 g ,配成 1 L 水溶液,测得其 pH 7.8 。 以坩埚再次准确称取 25.20 g 上述晶体,继而隔绝空 气在 600 以上高温下强热至恒重,质量为 12.60 g 。 将 所得 12.60 g 固体进行元素定性定量分析,组成 与 N a 2 SO 3 无异。将其溶于水得 250 m L 溶液,测得 pH 10.3 。 分析猜想 N a 2 SO 3 7 H 2 O 在强热下,失去结晶水,进而发生了分 解反应 (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 。 78 交流讨论 ( 1) 实验操作 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_ 次。 ( 2) 给 N a 2 SO 3 7H 2 O 加热时要隔绝空气,请以简要的文 字和化学方程式给以说明: _ 。 ( 3) 猜想 N a 2 SO 3 在高温强热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_ 。 ( 4) 实验 和 中,两次测得的溶液 pH 相差明显,其合 理的解释是 _ _ 。 实验 中溶液的 pH 10.3 的原理是 ( 以相关的离子方 程式表示 ) _ _ _ _ _ _ 。 ( 5) 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给上述分析、猜想及解 释以佐证。请简单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 _ _ _ _ _ _ _ _ _ 。 79 答案 ( 1) 4 ( 2) 避免 N a 2 SO 3 被氧化, 2N a 2 SO 3 O 2 2N a 2 SO 4 ( 3) 4N a 2 SO 3 N a 2 S 3N a 2 SO 4 ( 4) 实验 的溶液中可能有 N a 2 S ,相同条件下, S 2 水解 程度大于 SO 2 3 ,溶液的碱性强 S 2 H 2 O HS OH ( 5) 取 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稀 H 2 SO 4 ,如有 腐蛋气味气体生成,则证明有 S 2 ,另取 中溶液适量 于试管中,加入 HCl 酸化的 B a Cl 2 ,如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有 SO 2 4 80 11 ( 14 分 )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 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 色粉末是 Fe 2 O 3 , Cu 2 O 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 下: 查阅资料: Cu 2 O 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 生成 Cu 和 C u S O 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C u O 。 提出假设 假设 1 :红色粉末是 Fe 2 O 3 假设 2 :红色粉末是 Cu 2 O 假设 3 :红色粉末是 Fe 2 O 3 和 Cu 2 O 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 加 K S C N 试剂。 81 ( 1) 若假设 1 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_ 。 ( 2) 若滴加 KS C 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 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_ 。 简述你的理 由 ( 不需写出 反应的方 程 式 ) _ _ _ _ _ _ _ _ 。 ( 3) 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 KS C N 试剂 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_ _ , 写 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_ 。 82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 Fe 2 O 3 和 Cu 2 O 的混合物。 ( 4) 实验小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