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整形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420533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压整形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压整形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压整形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压整形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联合创新,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推动规范发展,引导提供专业化、高水平、一站式的集成服务。一、 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二)聚力研发工业软件产品推动装备制造商、高校、科研院所、用户企业、软件企业强化协同,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的核心软件,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三)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联合创新,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推动规范发展,引导提供专业化、高水平、一站式的集成服务。二、 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相关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同推动规划的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各地方、相关行业组织要加强智能制造经验模式总结和宣传推广。三、 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一)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推行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泛在感知、数据贯通、集成互联、人机协作和分析优化,建设智能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供应链。鼓励各地方、行业开展多场景、多层级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二)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针对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等改造,推动中小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升级。依托数字化服务商,提供数字化咨询诊断、智能化改造、上云用云等服务。(三)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领域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制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建设行业转型促进机构,加快数据、标准和解决方案深化应用。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供需对接活动,总结推广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四)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鼓励地方创新体系,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推动跨地区开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供需对接、人才培养等合作。鼓励地方、行业组织、龙头企业等联合推广先进技术、装备、标准和解决方案,加快智能制造进园区,提升产业集群智能化水平。支持产业特色鲜明、转型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打造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集聚区、关键装备和解决方案输出地。四、 深化开放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人才等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国外科研机构等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鼓励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五、 发展路径和目标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六、 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部门协同,统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开展技术攻关、装备创新、示范应用、标准化、人才培养等。加强央地协作,鼓励地方出台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各类社会资源聚集,形成系统推进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智库作用,开展智能制造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持续做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七、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情况(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行业产能供给紧张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锂离子电池行业已经历二轮大规模扩产潮,第一次为2017年前后,第二次为2020年以来,即当前正处于锂电池第二轮大规模扩产阶段。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池电芯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0488%,为588亿元,其中前段、中段、后段设备结构占比分别为4405%、3571%、2024%。按照行业当前发展势头,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判断,到2025年前后,锂电行业产能将迈入TWh时代。预计2022-2025年国内电池厂商的设备投资规模大概为3,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67%,其中2025年当年将达1,200亿元。根据研究机构EVTank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81亿元,相比2021年复合增速为170%。综上所述,在锂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态势下,巨额锂电设备重大招标和采购订单接连落地,锂电设备企业订单激增,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然而,锂电设备属于非标定制化设备,在锂电池产能大规模增长需求下,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的锂电设备商数量有限。当前设备行业普遍存在产能紧缺的情况,优质设备产能稀缺,设备企业交付压力凸显。(二)国内设备技术持续升级,锂电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近几年在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行业企业研发投入也不断加大,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单一设备头部供应商与国外先进设备之间的性能差距不断缩小,部分企业相关设备技术已经赶超日韩。此外,进口设备价格贵、售后服务差及维护费用高。双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国产化率稳步提升。(三)锂电设备技术向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无人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随着下游市场对锂电池提质降本的需求升级,电池厂对锂电设备性能要求亦在不断提升。以注液设备为例,2015-2018年间,注液精度要求在2%,2019年至今精度要求提升至1%以内。在稳定性方面,设备稳定性对电池优率影响很大,与设备生产效率一样亦影响电池制造成本。而无人化、数字化、自动化则是实现锂电池产线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的有效保证。受国家新能源政策带动,国内锂电池快速发展,特别是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能量密度不断增加。电池制造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水平,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电池厂已采取与设备企业联合创新,共同定制性研发的策略,根据企业工艺及技术特点开发适合企业的生产设备。先导智能、大族激光、誉辰智能等企业与宁德时代开展长期战略合作,杭可科技、星云股份等企业与比亚迪开展长期战略合作等。八、 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机遇1、锂电池行业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多个部委出台了多项引导、支持、鼓励和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政策。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新增销量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继续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统筹规划国家汽车产业未来15年的关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在配套政策上,从补贴、免购置税、路权、双积分、充电桩建设等多方面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政策的高目标方向发展。此外,为应对气候变化,包括中国、欧洲、美国等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均推行了积极的碳减排政策,鼓励新能源行业发展。整体来看,各种鼓励政策有力推动了锂电新能源行业发展,刺激锂电池行业产生了巨大的非标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全球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中日韩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其中以中国锂电池产业链最为完善,且政策环境优良,市场空间广阔。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全球主要锂离子电池厂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能布局,在全球布局的同时,各大电池厂商均把中国作为全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锂电产业的全球拓展及全球锂电制造向中国的进一步集中,中国锂电设备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具有技术与产能优势的锂电设备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2、锂电池产业第二轮扩产潮已然开始受到下游市场需求快速上涨的推动,2020年下半年以来,行业主流企业纷纷扩产,国内锂电池产业第二轮扩产潮已然开始。根据英大证券行业报告显示,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开动新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预计将新增产能超200GWh。在2021年,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和亿纬锂能等在内的电池企业都纷纷公布了多个扩产计划。在下游大幅扩产的环境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使得锂电设备现有产能供不应求。(二)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挑战锂电设备制造业涉及很多原材料及关键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或国外品牌,如编码器、电磁阀、温控器、接触器等多采用日本或德国品牌,而下游客户为了保障设备的稳定性也会要求采用海外知名品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内设备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议价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加大了行业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性风险。锂电池性能正向着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成本方向发展,行业技术从原材料到工艺到设备都在持续进行产品与技术迭代。对于设备供应商而言,需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进行产品迭代,提升产品精度、生产效率和生产优率,同时严格控制成本。受此影响,最近几年锂电设备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普遍较高。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下游锂电池企业扩产加速,且行业竞争加剧,短时间内对锂电设备企业的产品质量、交货速度与价格提出更高要求。其一电池更新迭代速度加快,锂电池新增产线要求相关设备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其二产能建设速度要求设备企业的交货周期尽可能缩短,以便电池工厂快速投产;其三新能源汽车补贴持续退坡且即将退出,使得产业链上游成本压力增加,电池厂对设备企业加大降价压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相对较晚,人才培养不足,行业人才相对短缺。人才短缺一方面造成行业人员流动,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同时加大企业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给企业规模扩张造成一定瓶颈。九、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行业组织、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和现有服务机构提升检验检测、咨询诊断、计量测试、安全评估、培训推广等服务能力。制定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服务网络。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