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265861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颐和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理解“横槛、画舫”等词语。2.能够找出描写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特点的词句,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3.抓住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难点:1.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2.体会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3.背诵课文第四段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孩子们和我一起写“颐”,生书空。)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你又想怎么读?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二、学习生字词1.PPT出示字词第一组(注意字形):“颐和园、长廊、柱子、建筑、掩映、堤岸、雕刻、狮子、神清气爽、隐隐约约葱郁的树丛、金碧辉煌的宫殿、朱红的宫墙”师:谁愿意来读读?生带读(特别注意落实“堤岸”的“堤”的读音)师:哪些字形你觉得容易写错,提醒一下同学。生一:“雕刻”的“雕”右边是“住”加一横。生二:“葱郁”的“葱”不能少一点,“隐隐约约”的“隐”却没有。在自己本上写写第二组(多音字):“佛香阁、几乎”师:你发现这一组词的特点了吗?生:都有一个多音字,“佛”和“几”师:另外有什么读音,给它组个词师:一起来准确地读读。第三组(注意意思):借助图片理解意思:横槛、画舫找近义词理解意思:远眺、耸立、姿态不一师: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两个词。“横槛”什么意思,我们来看看(PPT展示图片),谁来说说?生:横嵌在柱子上方的长方形木板,上面贴满了五彩的画。师:说得太棒了。这就是画舫(PPT展示图片),谁愿意说说它的意思?生:装饰精美供游人游玩的船。师:真不错,我们从字形上也能看出它的意思。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组词。生读师:给它们找找近义词生:“远眺”的近义词是远看;“耸立”的近义词是“屹立”、“矗立”;“姿态不一”的近义词是“千姿百态”。师:以后我们就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义。生齐读字词。2.课堂练习一3.全班齐读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1.全班合作朗读全文师:读得真好!把这些词放到课文中还会读吗?我想请4位同学读2-5段,第一和六段全班一起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标记:课文主要讲了颐和园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2.理清游览顺序师:课文主要讲了颐和园什么特点?写了哪些景物?生:“美丽”,我是从一段知道的。师:那请你来读读第一段。那写了哪些景物呢?生: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板书)师:你真会发现,谁还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生:先到长廊,再到万寿山脚下,再登上万寿山,最后来到昆明湖。师:他说得好不好?你是从哪里找出这游览顺序的?生:2-4段每段第一句。“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我们根据这些第一句把板书补充完整好吗?生:“来到”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就是”昆明湖,十七孔桥师:原来每段开头就点明游览的地点,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而且都用了不一样的动词,作者真是用心啊。这就是“移步换景”3.完成练习二师: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感受一下。请几位同学口头完成上面的练习(PPT出示) ( )颐和园的大门,( )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长廊,就( )万寿山脚下。( )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 ),就是昆明湖。四、精读课文,感受“长廊”的长与美1.放声自读第二段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长廊,请大家放声自读这一段,看看“长廊”有什么特点?2.感受长廊的“长”生:读了这一段我感受到长廊很长(板书:长)师:你从哪句话读出了长廊的长?生:“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PPT出示)师:谁能再读出它的长2-3位学生读生读师:真长啊,“一眼望不到头”,那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长廊的长?生:列数字师:谁还能把这几个数字读好了,读出长廊的长。师:让我们一起读出长廊的长。全班齐读。3.感受长廊的“美”师:除了“长”,还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长廊什么特点?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生:画很多,“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长廊画这么美,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生读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颐和园长廊上的“横槛”,相信看完会读得更好!再请一生读,全班齐读。师:长廊的画真美呀,画中的人物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每一幅画都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栩栩如生。体现的就是一种艺术美啊!(板书:艺术美)师:读着读着,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师:谁能骄傲地读一读。师:那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师:现在请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老师来读,体会下,长廊还有什么特点?(师范读长廊的美部分师)生:花木很多“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这是什么美?师:哦!风景很美(PPT出示句子),请你美美地读一读生:长廊的花真多啊,四季都有花。师:那请你美美地读。生:微风中还带着花香,真美。师:你都陶醉了,请你读出这种感觉生:神清气爽,我仿佛到了人间仙境。请你读出你的感受。师:老师想到了一句诗“暖风熏得游人醉”,我们得说“香风熏得游人醉”,让我们一起来读。小结:这红绿相间、古色古香的长廊,这一幅幅精美的绘画,这常开不败的花,这浸在花香中的长廊啊!你看,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多么有才干呀!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长廊的长和美吧。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分四大组查找颐和园资料 六、板书设计颐和园 来到 来到 登上站在 就是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长、美 、艺术美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初步感受颐和园的风景美。还记得课文写了颐和园哪些主要的景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教师按学生回答板书)师:昨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游览了长廊,你有什么,长廊风景如何?生:长廊很长,很美。师:我们再往前走,走完长廊,我们便来到了哪里啊?赶紧再读课文,体会下其他景点的特点,标注在相应的段落旁边。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二、游赏“万寿山”1.游赏“佛香阁”师:“走完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什么?生:佛香阁、排云殿师:(出示“万寿山”课件)同学们能在图上指出哪是“佛香阁”、哪是“排云殿”吗?(指名说)理由是什么?生1:“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生2:“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出示课件,欣赏“佛香阁、排云殿”的近景。)师:“佛香阁”给你什么感觉?生:雄伟、美丽师:你从文中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说说你的理由(PPT出示句子)生:“耸立”,“闪闪发光”师:读出你的感觉。师:请你读出佛香阁的“雄伟”请你读出佛香阁的美丽。2.游赏“排云殿”师:“排云殿”又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生:富丽堂皇(PPT出示句子)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突出了排云殿的美?生:金碧辉煌师:让我们一起读出排云殿“金碧辉煌 ”的样子吧!师:闪闪发光的佛香阁和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同学们自由地再读课文,想象一下,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生:雄伟壮观师:这就是皇家园林的建筑美呀!(板书:建筑美)这些气势恢宏的建筑包含着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呀!同学们看大屏幕再读这段话,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3.游赏“登上万寿山”(1)师: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俯看整个颐和园那将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哪?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后同桌讨论:看看作者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个方向的风景最美?说明理由。生1:作者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向下望“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生2:正前面,“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生3: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师:大家可真会找啊,那你觉得哪个方向最美呢?听老师来读,感受一下。(按学生实际回答调换顺序)(2)昆明湖的“静和绿”生1:我最喜欢昆明湖。因为昆明湖里又静又绿,还有游船画舫,让人感觉很惬意。师:还有谁也喜欢这里?(生举手)这么多啊!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吧!(PPT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师: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昆明湖非常美,非常静。师:同学们,这句话是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的呢?生:比喻。师: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昆明湖比作镜子和碧玉。师:把静的昆明湖比作了? 生:镜子。师:把绿的昆明湖比作了?生:碧玉。师:同学们,那我们就读出它的静和绿,谁再来读一下?师: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它的静呢?生:从“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体会到的。师:你来说说你的理由生:“滑”是光滑的意思,说明水面没有一点波浪,很平静。师:回答地真好(PPT突出“滑”字)同学们,一般说船经过水面,我都用“划船”的“划”,这里作者却用“滑冰”的“滑”同桌两个可以互相做一个划船的动作,再在做一个滑冰的动作。说说你的感受生:“划”是人的手不停地在动,“滑”是迎着风向前,很平静,很舒适的感觉。师:虽然都是动词,但用这个动词“滑”就衬托昆明湖的静这样的手法叫作“以动衬静”。此时,我们就是游船画舫,游船画舫就是我们,让我们静静地从水面上“滑”过,谁能把昆明湖的静和绿读出来?师:学生朗读后老师评价。(3)城楼和白塔师:同学们还喜欢什么景物呢?为什么喜欢它?生:城楼。因为很神秘,是隐隐约约望见的。)(PPT出示相应句子)师:请你读出你的喜欢来。师:同学们,谁还喜欢哪些景物?生:树丛,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因为它古色古香,让人感觉走进了历史。(PPT出示有关句子)师:请你读出它古色古香的韵味。生读师:读得多好呀!你看这有充满生命感的绿色,有象征皇室颜色的黄色,又有古人最喜欢的朱红。它充分展示了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谁能读出它皇者的气势。师:还没有完全读出它的气势和美。谁再来读一下?师:同学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突出它的颜色,那“古色古香”和“气势”就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读吧。(4)练习师:你看,颐和园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啊,特别是昆明湖的美景!(板书:风景美)你能把描写景物美的关键词语填写出来吗?(PPT出示)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 )的( )的琉璃瓦屋顶和( )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 )得像一面( ),( )得像一块(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师:同学们仔细考虑一下,所填的词语都是写的什么?生:前面的是写建筑物的颜色,后面是写湖水的特点。小结:这些词语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这就是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描写景物的美,并且运用了比喻,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作者按层次来写,“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这些词语说明了写景物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读者读起来才会清楚明白。让我们再次齐读第四段感受一下三、游赏“昆明湖”师:其实在颐和园内占地面积最大的不是万寿山,而是烟波浩渺的昆明湖。我们可以来到昆明湖畔的长堤上漫步,也可以驻足欣赏美丽的十七孔桥, 还可以走过十七孔桥来到小岛上游玩。你最想到哪里去看呢?请大家自己来学习,感受下昆明湖的其它美景。谁来读一下自学要求?生读自学要求:1.这段话描写了昆明湖的哪些景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2.你最喜欢哪种景物?作者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语来描写它的特点?”师:下面四个同学一个小组自己来学习。生四人一组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师:我们分小组学习到这里。第一个问题,写了昆明湖的哪些景物?生:石桥,堤岸,小岛,垂柳师:谁再来说写了哪些主要景物?生:堤岸,小岛,十七孔桥。师:主要写了“堤岸,小岛,十七孔桥。”先写了什么?生:先写了堤岸,然后写了小岛,最后写了十七孔桥。师: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第二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些景物?生:十七孔桥。师:你来读一读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吧。生读(PPT出示相应句子)师:你读得真棒!同学们说这一段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十七孔桥的特点?生: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师:还有呢?生:“上百根”“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桥洞多,柱子多,狮子多,各不相同”多么奇特的十七孔桥啊,多么巧夺天工的十七孔桥啊!四、总结写法。1.首尾呼应师:我们再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谁来读一下? 生:男生读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生:女生读第一自然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师:这两段有什么关系?生:首尾呼应。师:从哪里看出是首尾呼应?你说。生: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是讲颐和园的景色很美。师:说的非常正确!开始说颐和园很美,最后又说颐和园很美,说也说不尽。这就叫首尾呼应。这是课文写作上的第一个特点。(板书:首尾呼应)2.游览顺序清,过渡句明。师:现在回过头来总结:作者游览颐和园的时候主要游览了哪些景物?生: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师:分别用了什么句子交代这些顺序生说。师:看,这篇文章的第二个特点:交代清游览顺序,运用好过渡句。(板书:游览顺序清,过渡句明。)3.有代表性的景物。师:写长廊时,写出它的艺术美,主要写了生:横槛上画。师:写万寿山时,主要写它的建筑美,主要写了生:佛香阁师:写昆明湖的时候,主要写它的风景美,主要写了生:风景美。师:你看作者每写一个景点的时候,都是抓住景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板书:有代表性的景物)同学们在自己写游记的时候,可以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文章当中去。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 颐和园 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首尾呼应 艺术美 建筑美 风景美 游览顺序清,过渡句明 有代表性的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