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土建: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0026027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土建: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变电土建: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变电土建: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指导书目次1适用范围432编写依据433作业流程43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435作业准备446作业方法45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46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500kV电网工程的现浇混凝土基础、框架、楼板、墙体(防火墙)、水池、沟道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3DL/T 521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4Q/CSG 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5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6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作业流程 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 序号安 全 风 险预 控 措 施检查结果1触电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由持证电工安装。由专职电工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禁止其他人员私自乱接、乱拉电线2机械伤害锯木机要有防护罩表4-1(续)序号安 全 风 险预 控 措 施检查结果3物体打击应采取可靠的水平安全防护措施;安装模板时,作业人员携带工具袋;上下方作业人员之间应配合默契;拆模顺序应正确,禁止硬撬、硬拉;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走道板外侧设安全挡板4高空坠落1. 临边、走道、平台设置栏杆孔洞口的防护设施应完善。2. 脚手架应按方案设置安全网,高处作业应挂安全带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 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模板设计测量放线模板安装模板拆除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模板整形机台2电焊机台3滑轮个4斧子把5锯个6板手个7打眼电钻把8线坠个9靠尺板个表5-2(续)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0方尺个11铁水平个12撬棍个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作业方法6.1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连接节点大样。6.2测量放线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应做水泥砂浆找平,检查并校正,柱脚模板用的定位锚筋已预埋好。6.3模板安装6.3.1基础模板安装6.3.1.1模板根据具体模数采用水平或竖向组合,用120mm120mm方木或槽钢作主档、横杆,按模板拼装长度而定。无台阶独立基础模板安装,则在基坑底垫层上弹出基础中线,根据弹出的模板线,在模板两侧主档牵杆1.5m左右设定一道,高大基础宜用对拉螺栓或对拉箍筋加固,间距按计算确定。6.3.1.2对于有台阶独立基础模板的安装,则在测量放线后,对第一阶模板组装,同时也需对第一阶模板加固,加固采用方木加斜撑的方法加固,斜撑间距由实际情况决定。在确信第一阶模板加固牢固后,进行放样,将第二台阶的模板中线、模板的边线放在第一台阶的模板顶,然后采用12cm12cm的方木对第二台阶的模板进行悬吊处理。由于第二台阶的模板边线较短,采用f6.5对拉箍筋加固比较有效,因此在第二台阶的模板加固中,在接近模板顶设一对拉箍筋。6.3.2柱模板安装6.3.2.1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或者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6.3.2.2安装柱模板:安装同一轴线柱,先装两端柱,经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6.3.2.3安装柱围楞:柱围楞可用槽钢、空腹方管等制成,用对拉螺栓或圆钢抱箍加木尖进行拉紧加固。柱围楞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围楞的间距及对拉螺栓或抱箍大小。6.3.2.4柱模安装安装完成后,用斜撑调整柱模的垂直度。6.3.2.5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6.3.3墙体模板安装6.3.3.1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6.3.3.2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销定边插入穿墙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6.3.3.3用同样方法安装其他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碟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6.3.3.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6.3.4梁模板安装6.3.4.1柱子拆模时留下柱帽,在柱帽上及柱顶混凝土面画出轴线,在柱子主筋上画出水平线。6.3.4.2安装支撑之前,如是回填土地面必须夯实,在混凝土面则可直接搭设支撑。支撑顶部安装顶托,支撑双向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6.3.4.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撑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6.3.4.4梁钢筋、梁侧埋件施工完,经检查合格并清除杂物后安装侧模板。6.3.4.5梁高大于600mm时用钢管抱箍或双头螺栓加固梁侧模板。梁高不超过600mm时用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抱箍或围楞间距按模板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宜为600900mm。6.3.4.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6.3.5楼板模板安装6.3.5.1支撑系统(门架或钢管脚手架)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大横杆小横杆或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6.3.5.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6.3.5.3模板从梁或墙边向中间铺设,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拼缝应严密。铺设完毕后,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符合要求。6.4模板拆除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6.4.1基础模板的拆除:有台阶的基础,需先拆除第二台阶的模板,首先,先拆除第二台阶的斜撑,然后拆除第二台阶的横档,再拆除第二台阶的模板。在清理完第二台阶的模板后,才开始拆除第一台阶的模板,拆除第一台阶的模板参照第二台阶的做法。6.4.2柱子模板拆除: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6.4.3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就近分类堆放整齐。 6.4.4柱、墙侧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6.4.5梁、楼板模板拆除。6.4.5.1应先拆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拆楼板模板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6.4.5.2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6.4.5.3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在上层排架上铺设一临时平台,使龙骨和模板落临时平台上,然后人工传至楼面,初步清理后再拆除梁底模。6.4.5.4有穿梁螺栓者,先拆掉穿梁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6.4.5.5梁与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6.4.5.6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7.1.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7.1.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7.1.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7.1.5模板安装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7.2质量控制表表7-1质量控制表序号控 制 点控 制 方 式WHS1模板及支架2上、下层支架的支柱3避免隔离剂沾污4预埋螺栓、预埋件制作和安装5预留孔、变形缝、止水带6电缆排管(沟道模板)7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8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9预应力构件模板拆除10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方法7.3质量检验标准按照Q/CSC 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5.10.1和表5.10.3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