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土建:混凝土道路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0026026 上传时间:2021-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土建:混凝土道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变电土建:混凝土道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变电土建:混凝土道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道路作业指导书2020.05.27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500kV电网工程中的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2编写依据表2-1编写依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J 9719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3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GBJ 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5DL/T 5201.1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6Q/CSG 10017.2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7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8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3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4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触电制定用电管理制度;使用三相五线制,实行三级用电保护,使用标准电源开关箱。禁止使用老化、破损电源线路2烧伤拌制、浇灌填缝料和加工接缝板气溶胶时佩戴防护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在通风良好的室外环境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材料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日期:注:对存在风险且控制措施完善填写“”,存在风险而控制措施未完善填写“”,不存在风险则填写“”,未检查项空白。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表5-1人员配备表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定位放线路基碾压路基铺石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收光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伸缩缝切割及填缝防滑纹切割路缘石或排水沟施工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压路机2夯实机3模板槽钢用于直段表5-2(续)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4模板槽钢或木模用于转弯段5接缝板5mm厚的夹板6振动器插入式7振动器平板式8振动桥9抹子木制10抹子铁制11切缝机台112切纹机台213遮雨棚14测量仪器套1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作业方法道路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图纸要求事先做好过道路管道的埋设,避免遗漏,管道基层及上部回填应按设计要求处理。6.1定位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边线及高程,以供道路开挖、铺填及路面施工。6.2路基碾压路槽开挖完成后,排出路基积水,按要求进行机械碾压。6.3路基铺石路基铺石时石材大面应朝下,缝隙用小石塞满,再用锤打实,然后在面上铺碎石,铺设碎石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4模板安装6.4.1公路模板常用20槽钢,模板安装前应先校直(校顺),安在坚实的路基层上,以路边的高程桩控制高程,沿纵向拉线控制顺直度,通过斜撑和地桩固定。6.4.2模板顶面应齐平,不得有高低错缝。模板拼接处应严密无缝隙,模板中的孔眼应封补平整,接缝处可用塑料薄膜封堵以免漏浆。内侧应均匀薄涂一层脱模剂或肥皂水等,以利脱模。6.4.3模板底面与基层应密封,以防漏浆。如有空隙,应用原基层材料的细料垫实,并在模板外侧沿缝隙处紧贴模板修筑防漏三角坡。6.4.4转弯道路模板常用有定型钢木模板和砌砖模板,模板转弧要圆顺。模板必须保证刚度,防止振动桥将模板振坏、振变形。6.4.5模板接缝板必须严格按放样位置牢固定位,并用钢筋桩紧固,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不变形。直段路面的横向接缝板必须与纵向垂直。6.4.6如混凝土的输送是通过车辆沿路基运送进仓,接缝板可待混凝土浇到缝边时才安装,以免阻碍混凝土运输。6.5混凝土浇筑及收光6.5.1混凝土进仓6.5.1.1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6080mm,水灰比不应大于0.5。6.5.1.2混凝土进仓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并通过人工初步整平。凝土运到浇筑现场如有离析,应用铁铲翻拌均匀,且不得用铁铲扬撒抛掷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扣铲法撒铺,并插捣几下,使浆水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6.5.1.3在接缝板附近两侧,混凝土必须对称进仓,以免将接缝板挤压移位。6.5.2混凝土振捣及整平6.5.2.1混凝土铺筑到厚度后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一遍,平板式振捣器沿纵向一行一行地由路边向路中移动,每次移动平板时前后位置的搭头重叠面为20cm左右(约为1/3平板宽度),不得漏振。振动器在每一位置的振动时间一般为15s25s,应以振至混凝土混合料泛浆,不明显下降、不冒气泡,表面均匀为宜。凡平板式振动器振不到的地方(如模板边缘、井口),改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时应将振动棒垂直上下缓慢抽动,每次移动间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式振动器与模板的间距一般为10cm左右。插入式振动器严禁在传力杆上振捣,以免损坏邻板边缘混凝土。经平板振动器整平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基本平整,无明显的凹凸痕迹。然后用振动桥振实整平。振动桥在振捣时其两端应搁在两侧纵向模板上,或搁在已浇好的两侧水泥板上,作为控制路面标高的依据。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振动两遍。6.5.2.2振动桥振捣时,多余的混凝土应刮去,低凹不足的地方应及时添料补足,使混凝土表面平整,不露石子,有一层薄薄的滋润的砂浆,并使路拱符合设计要求。6.5.2.3混凝土经振动桥振实后,表面会呈波浪形,应进一步进行整平工作。用钢管(平路面)或路面拱模(拱路面)自一端向另一端滚动(拖动)赶出面上浮浆,边滚(拖)边目测检查。在整平检查过程中,若发现仍有局部不够平整之处,必须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表面严禁采用砂浆涂抹找平。6.5.3混凝土抹面压光混凝土表面无水膜时进行第一遍人工压光,同时处理好边角及细部,要求压实平整。混凝土初凝结时进行面层分遍压光,终凝前完成压光。压光后要求混凝土平整、无抹痕、无接头印、无外露石子,颜色均匀一致。6.6养护6.6.1养护开始时间:混凝土终凝以后(用手指轻轻揿上去,没有痕迹)即开始养护。6.6.2养护方法:主要考虑湿润养护。6.6.2.1宜用湿草包(或湿草帘、湿麻包等)覆盖,并每天喷水23次湿润(不得使用水龙头集中在一处冲浇或直接浇在混凝土表面上),最初几小时禁止大量洒水,过早的大量洒水养护可使表面起壳脱落,并且还会使混凝土表面留下覆盖的痕迹。6.6.2.2根据路面的纵坡情况,也可以用黏土沿路面两边筑成小土堰,把路面分段围住,堰内蓄水50100mm。6.6.2.3也可以在混凝土表面上覆盖2030mm厚的锯末或砂,每天喷水23次养护,如采用覆砂,养护初期禁止在路面行走或进行其他作业,否则会磨坏路面。路面交付使用前必须清走砂层。6.6.2.4喷水养护的次数须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持湿润为主。6.6.3养护期:养护期一般为14d。6.7模板拆除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不致引起混凝土崩角。6.8伸缩缝切割及填缝6.8.1伸缩缝切割:根据接缝板的位置及预先规划好的缩缝位置,在路面上用墨线将伸缩缝位置弹出来,用切割机将伸缩缝切出,缩缝宽度3mm,深度3040mm,伸缝宽度25mm,当混凝土强度达到40设计强度时,即开始切缝,昼夜温差较大时(或在冬季时)切缝时间不要超过24h,否则路面容易产生不规则的收缩裂缝。6.8.2填缝:将伸缩缝切割出来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在缝槽干燥状态下灌缝,灌注深度宜为3040mm,伸缝夏天宜与板面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缩缝略高于板面,冷缩后用铲刀切平。6.9防滑纹弹线切割(根据需要)根据每段路面的长度(一般约为6m)规划每幅防滑纹的间距,防滑纹切割机宽度一般为400mm,每幅防滑纹的间距约为200mm,伸缩缝两侧各留下约100mm的位置不切纹,防滑纹深度约56mm,操作时可根据路面平整度做适当调整,以全面切到为宜。6.10路缘石或排水沟施工6.10.1对局部不顺直的路边,应沿直段边弹线,将局部突出的混凝土切割掉以修直路边线。6.10.2路缘石铺砌:6.10.2.1道路两侧路缘石选型时应注意表面颜色一致,面层光滑,厚度均匀、无缺棱掉角。6.10.2.2路缘石铺砌间距10mm,内侧面离路边50mm。6.10.2.3路缘石的顶面高程应与场地的高程走向相对应,不能简单地从路边混凝土面量起。6.10.2.4路缘石之间的拼缝先灌干硬性砂浆,再用细砂浆勾缝,最后统一用f10圆钢筋勾出一条半圆形的凹缝。6.10.2.5路缘石铺砌要顶面平,侧面顺直。6.10.3路面侧边排水沟:6.10.3.1设计时路缘石与路面之间往往只有25mm宽的间距填密封料,实际上由于路面标高有一定的允许偏差,所以往往导致道路两边有局部积水现象。6.10.3.2为消除路边局部积水的缺陷,施工时将路缘石与路面的间距调整到50m宽,根据排水方向做出高程点找排水坡,排水沟表面做成半圆弧形,高程点做好后即填砂浆,用f50或f40的圆管在沟面上来回拖,就可以做出半圆形的排水水沟。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质量控制措施7.1.1伸缩缝的规划必须与相邻的地坪统一考虑,伸缩缝要顺直、宽度均匀,与路边线垂直,转弯处伸缩缝相交角度不能小于90。伸缩缝的间隙约6m,按每一直段等分,同时结合过路明沟的位置。过路明沟边墙与路面混凝土间必须以伸缝隔离开。路面地坪和排水方面必须统一考虑,并事先计算好坡度及顶面高程。伸缩缝最好能离开井盖边1m以上。7.1.2过路涵洞顶面的路面混凝土须加配钢筋,钢筋长度比涵洞宽度大1m左右。7.1.3为防止井盖周边出现应力裂缝,须在井盖周边布两层环向钢筋抗裂。7.1.4混凝土表面已硬化而内部未硬,整块混凝土呈水袋形状,混凝土最终硬化后表面起粉。原因有:气温太高或空气太干燥,混凝土凝固前遭太阳暴晒导致表皮凝固太快,表面出现一层硬皮,水泥没有充分起水化反应,导致表层混凝土强度不足。混凝土表面收光太早,混凝土内部泌水没有充分蒸发。对于以上现象,应用木泥板增加收水次数,并用防雨棚遮阳,延缓表层混凝土凝固时间。7.1.5不同强度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合堆放,严禁混合使用。7.1.6混凝土做面必须严格按步骤进行,先收水后抹面压光。严禁在混凝土做面时洒水、撒水泥粉。7.1.7路面混凝土成型后要及时切割伸缩缝,避免出现不规则收缩裂缝。7.1.8当有明沟横过路面时,沟边内侧须用50镀锌角钢扣埋于表面阳角上护角,以免车辆行驶中损坏阳角。7.1.9路面施工完之后移交使用前,应用沥青漆翻新路面上的铸铁井圈井盖。7.1.10防滑纹出现断续弯曲情况。由于路面的平整度总会出现误差,锯纹时需仔细观察,及时调整锯纹深度。同时一定要先弹线后锯纹,并且在切割机前后各焊一条向下的指针作为随时控制切割机走向的参照物。7.1.11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准备好防雨棚,以免施工过程中下雨导致路面施工工序中断,雨水冲刷混凝土表面。7.1.12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坍塌度检测,合格后才能浇筑。填写混凝土浇筑、养护记录。混凝土强度试件取样按规范进行。7.2质量控制表表7-1质量控制表序号控制点控制方式WHS1基土材料2基土压实度3路床、路肩质量4边坡、边沟5原材料材质6混凝土强度7路面外观质量8伸缩缝及施工缝留置质量9路面厚度偏差7.3质量检验标准按照Q/CSG 10017.3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中表7.2.7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