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规划方案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9985999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58 大小:12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规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规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规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规划方案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规划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绪论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7二、 结论分析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11一、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11二、 装备制造行业特性13三、 我国制造业数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15四、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17五、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的方向24六、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27七、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28八、 营销调研的步骤30九、 装备制造行业特性32十、 价值链34十一、 我国制造业数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39十二、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41十三、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43十四、 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50十五、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的方向54十六、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57十七、 市场需求预测方法59十八、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63十九、 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77二十、 市场营销与企业职能78第三章 经营战略方案80一、 企业战略目标的含义与作用80二、 企业目标市场与营销战略选择81三、 融合战略的构成要件88四、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特点92五、 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地位和实质94第四章 运营管理96一、 公司经营宗旨9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96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97四、 财务会计制度100第五章 SWOT分析104一、 优势分析(S)104二、 劣势分析(W)106三、 机会分析(O)106四、 威胁分析(T)108第六章 投资计划116一、 建设投资估算116建设投资估算表117二、 建设期利息11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8三、 流动资金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19四、 项目总投资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1第七章 财务管理123一、 计划与预算123二、 营运资金的特点124三、 应收款项的概述126四、 资本结构128五、 分析与考核134六、 财务管理的内容135七、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37第八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46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49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1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52四、 偿债能力分析15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4五、 经济评价结论155报告说明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31.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74.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8.63%;建设期利息11.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4%;流动资金745.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7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1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691.89万元,净利润1031.0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2.48%,财务净现值2089.7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36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绪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电工电器数字化转型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31.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74.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8.63%;建设期利息11.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4%;流动资金745.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72%。(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31.8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352.3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479.49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5691.89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031.06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42.48%。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36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542.41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1831.801.1建设投资万元1074.061.1.1工程费用万元661.251.1.2其他费用万元393.321.1.3预备费万元19.491.2建设期利息万元11.751.3流动资金万元745.992资金筹措万元1831.802.1自筹资金万元1352.312.2银行贷款万元479.493营业收入万元71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5691.895利润总额万元1374.756净利润万元1031.067所得税万元343.698增值税万元278.019税金及附加万元33.3610纳税总额万元655.0611盈亏平衡点万元2542.41产值12回收期年4.3613内部收益率42.48%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2089.76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一、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生产总值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未米数十年我国将实现从T业大国向T业强国的转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的变革,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大量应用我国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项,推动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等方面的发展,数字化制遣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大量应用:一是CAD/CAPP/CAE/CAM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制作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特征;二是MRP/ERP的推广应用,三是CIMS的推广应用四是网络建设方面,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网络迅猛发展。目前,数字化制造技术正在深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正由2D向3D转变,形成以基于模型的定义/基于模型的作业指导书为核心的设计与制遣:二是并行和协同,通过产品、工艺过程和生产资源的建模仿真及集成优化技术,提高多学科的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性和并行性,实现产品和工艺设计结果的早期验证,三是数字化装配与维修;四是数字化车间与数字化工厂,这是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车间和和工厂集成应用和高效运营的全新生产模式,为高效物流实施以及精益生产、可重构制造、元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提供铺助工具;五是工业百联网由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组成,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将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3D打印等结合。(二)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初见成效数字化制造其有柔性化和敏捷化的特征,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制造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转变,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初见成效。首先,我国制造业设计数字化方面的投人不断加人;其次,我国数字化制造快速发展,仪器仪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行业自主创新成效初现,3D打印等新兴产业发展迅迷,再者,我国制造业管理数字化成效显现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企业得到大量应用。(三)我国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产业结构呕待调整。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方面仍然处在追赶状态,许多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较弱,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待提高。二、 装备制造行业特性(一)折叠资本密集资本密集是指装备制造业企业需要很大的财力投入。装备制造业从生产通用类装备,如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到生产基础类装备,如机床、工装,再到生产成套类装备,如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等,以至更高级的生产安全保障类装备和高技术关键装备,如航空航天装备等,其厂房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等开支都十分巨大,投资规模动辄上亿,以十亿、百亿观,也不鲜见。所以装备制造业是实足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资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节节攀高。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累计近3万亿元投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4008亿美元,约占投资总额12%,同比增长了294%。在中国区域内,装备制造业全行业的三资企业产值过亿元的就有上千家。(二)折叠技术密集技术密集是指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对技术和智力要素的依赖大大超过其它行业。比如生产数控机床、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先进大型的机械装备,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等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精密,组织过程复杂,对研发水平、技术实力、知识产权投入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装备制造业又可谓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折叠劳动密集劳动密集是指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人力参与产成品的制造过程。一般来讲,生产过程对技术要素的依赖与对劳动要素的依赖成反比,即只有当技术程度低时,容纳的劳动力才会多,但装备制造业则不同,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同时存在。原因在于:装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石油化工成套设备,电力成套设备,船舶、地铁、航空航天装备等,其生产组织过程都非常复杂,主要是通过按单制造、非标制造、项目制造等模式进行的,而这些生产组织模式与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极为不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产品多可进行批量化、流水线生产,而装备制造业几乎不存在由少数几个工人看管数条生产线便可以使生产过程运转顺利的情况。按单制造、非标制造、项目制造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的定制化采购、定制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组织、定制化装配工作,以及过程中的技术工艺变更、生产计划调整等事项,这些都需要靠人力介入进行解决,没有一成不变的、按钮式控制的傻瓜式生产过程。所以,装备制造业在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少有的对资本、技术与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业。也正因如此,装备制造业对投资、技术进步、就业的拉动效果极为明显,的确不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显而易见,装备制造业属于制造业的核心,也是经济的重头产业。三、 我国制造业数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必须促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生产方式转变,跨越难度大,面临严峻困难。(一)制造业数字化是长期的再造过程推广周期漫长从传统制造方式转向数字化制造方式,将是动摇现有制造流程的再造过程,从基于2D的传统制造方式向基于3D的新型数字化生产方式转换是一场长期的改节。举例而言,从美国战神航人飞行器数字化制造全流程看,突破出3D实体模型向可川于制造和车间转移的转折难点有:一是3D模型的可制造化,是3D设计向3D工艺的转换,三是将3D产品和一、制造业数字化的战略意义。工艺信息向制造作业的工人传递四是制造作业现场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和反馈;五是数字化智能和依从性文档的管理。目前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任重道远,主要原因是核心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是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有待提高;三是制造水平不够环境和成本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数字化制造的核心软件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品牌不足推广成本巨大我国缺乏自主品牌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和关键设备,核心软件和关键设备仍然主要依赖国外。现阶段,数字化制造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采购软件和装备的投资成本要靠增量效益来消化,普通低附加值行业难以承受,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呕待发展自主品牌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和设备、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发展能够大规模推广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和装备。(三)缺乏基础数据资源和共享管理机制专业化标准化艰巨,缺乏丰富的基础数据资源和共享管理机制,是中国制造业推广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难点。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在专业化、标准化等方面仍存在以下难点:第一,多数复杂制造企业没有数据标准这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中的阻碍;第二,丰富的数据资源是制造业数字化的基础,而现有数据资源的可利用率不高,降低了数字化的实用价值第三,缺少统一规划和认证,各行业系统数据之间缺乏统一标准,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数据开放度低,给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造成阳碍;第叫,制造业数字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推动公共基础数据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法规仍需健全,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仍存在种种障碍;第五,数控设备利用率不高。(四)数字化生产方式将改变权力的本质关系面临改革阻力制造业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变革,还会导致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改变第一,制造业数字化将导致企业的主体结构从分层转向结网产业组织模式将转型为合作式、分散化的扁平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扁平结构的转变将改变企业管理模式,而且对商业模式也将产生影响;第二,伴随制造业数字化而来的是海量数据,大数据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发展更加透明,信息、知识进一步开放与流动;第三,制造业数字化将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智能化;第四,制造业数字化将导致管理机制变革。四、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一)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过去几十年,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指数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优化升级的存量时代。在当前阶段,装备制造业面临出诸多新的发展挑战: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不仅要与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抗衡,还面临新兴技术型企业和数字巨头企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仍具有高技术优势,国际产业呈现转移态势。无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内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引导,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以数字驱动企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行业共识,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再思考是否需要做,开始思考和布局怎样做。(二)物联网应用日益广泛,在线数据大量丰富装备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纷纷进行尝试,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引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并应用基于智能生产联动系统的设备互联与数据互通解决方案,逐步打通各环节生产信息,实现从生产制造及相关各种可用信息被实时捕获,提高制造的可视性,使生产过程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每个生产单位都能掌握,实现对资产,流程,资源和产品进行虚拟跟踪。行业领先企业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不断推进,在德国安贝格的西门子电子制造工厂,机器和电脑自主处理75%的价值链,约有1000台自动化控制器正在运行。正在生产的零件通过产品代码与机器进行通信,产品代码告诉机器他们的生产要求以及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员工主要负责监督生产和技术资产,包括处理突发事件。在GE的Durathon电池工厂,10,000多个传感器实时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和机器运行数据。这不仅提供了实时监控生产和调整过程的机会,而且还可以追溯电池性能,回溯到特定批次的粉末以及过程中的每一步。物联网的应用使装备制造企业在线数据大量丰富,对设备状态、故障频率等各类生产信息实时把我,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可见性,为简化业务流程、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潜在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提供可能。(三)以数据中台为载体,全面提高业财数据可用性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大部分装备制造虽然有相对完善的业务系统,但尚未建立覆盖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形成数据孤岛;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企业重视数据基础的完善,建立数据中台实现数据集成,打通数据通路,聚合从产品系列、客户、渠道、合同类型、币种核算、成本结构等等信息,将销售、生产、采购、研发乃至人力、财务各个部门的数据贯通,从交易运作的源头获得数据信息。把核算系统、ERP系统、CRM系统、采购系统以及各类的前端交易系统等打通,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清洗。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打通,把客户数据与运营数据打通,把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打通,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打通,全面提高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数据的场景化应用打好基础。(四)数据驱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纷纷出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面临各类问题,以往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赖管理层个人经验,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基于数据和模型来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解答一系列难题,例如:产品的小批量、单件化生产,如何高效满足客户技术、交货需求,合理调配产能?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零部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发现生产环节问题,提高生产管理能力?新产品、定制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对生产成品影响大,如何在产研设计阶段准确预测生产成本、新产品(项目)收益率?面对这些问题,各种场景化解决方案纷纷出现:产供销平衡测算:以计划管理为抓手,以市场需求及销售端信息为牵引,快速指导生产端所需生产的产品型号、批量、交货期等,并结合产品BOM信息、库存情况,指导企业进行物料采购,实现销售、生产和采购联动。智能排产:自动分解客户需求,把握企业各厂房或生产基地产线、产能情况,快速根据客户需求变化灵活排产,无论是定制化产品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还是标准大批量生产,都可以通过系统模型快速计算,协同各相关部门信息,实现生产计划随订单变化及时调整,产能充分发挥利用,优化复杂的车间层运作,实现产出和整体效率的最大化。项目制造管理:预算管理以项目为单位,协同多个相关部门编制预算,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按组织、按明细项目或按标准实现预算管控,实施监督项目开支情况,及时跟踪和对比分析。同时实现项目预算与企业年度预算打通,在项目预算变更、滚动预算等情况下,保持预算科学合理。(五)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企业决策模式发生改变随着以数据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渗入企业管理和组织决策中,人工智能的应用转变了装备制造企业决策模式,相较于传统管理报告延迟、遗漏、易错的固有问题,人工智能决策模式则有更强的实时性,更细的颗粒度,更高的统合性,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将企业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求解,解决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一系列场景中的优化问题,智能排查经营漏洞、生成策略、选择策略,实现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决策。(六)商业模式发生变革,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在传统的工业技术体系下,装备制造企业商业价值的创造以产品为中心,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制造效率、产品质量,随着市场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从单纯的设备供应者转变为整体方案的解决者,从提供标准化产品转变为提供多样化定制化产品,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的内在逻辑也发生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倒逼企业更密切的与市场、与客户打通信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自身实时洞察能力,为客户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打造良好体验环境。在设计方面,通过运用云计算、数据孪生等技术,将研发设计产品信息进行数字化、可视化表达,整合供需双方设计资源,推进产品落地;在个性化定制方面,通过客户交互平台和资源平台,推进敏捷开发、柔性制造及精准交付模式,实现企业研发、生产和服务数据贯通,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在智能化制造方面,以数字化为核心,采用智能手段突破生产制造中的瓶颈问题。(七)数字驱动成本管理由传统模式向精益管理转变数字化驱动推动企业建立成本信息库,搭建成本测算、分析模型,结合装备制造企业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多维盈利分析等业务特点,实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全价值链的端到端的全场景成本管理,实现精细化的全成本管控和分析。通过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成本预算预测等多角度管理测算实现管理的评价闭环。在销售定价决策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对成本信息的要求继续提升,新产品的定价、定制化产品的价格决策都需要细化的成本信、成本模型。通过应用数据及建模技术,快速搭建成本测算模型,并根据历史成本信息、代表机型BOM、最新物料采购价格等,快速测算产品成本,帮助企业及时报价,在市场竞争变化的环境下帮助企业在竞标中急速占领优势。在目标成本管理方面,以历史成本数据指导企业制定目标成本,降本额科学合理分解至各业务环节、各产品、各项目,明确单台降本额,让企业降本增效的战略落实到日常的业务订单之中,实现成本信息可查可控。在成本精细化核算方面,以产品为中心的损益计算成为主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摊工与费至单个工单,按照工单计算制造件单位成本,根据BOM由下至上卷积产品生产成本(料、工、费),计算单个工单产成品实际成本;根据分析与管理需求,汇总单个工单形成按产品、项目、工序、组织等多维度的实际成本数据。(八)企业数据边界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协同装备制造企业通常面临供应链生产环节原材料库存成本增加,供货不及时,无法及时应对客户的需求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驱动企业突破边界,与上下游企业数据联通融合,加强产业合作,增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例如汽车行业,在新车型开发过程中,整车厂与上游企业信息共享,除了提出零部件研发的技术要求外,整车厂新车型的生命周期、未来几年市场销售量、目标区域等信息也会同步至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通过这些信息对产研项目进行盈利测算,计算量产后单台零部件生产成本及所需承担的研发费用,从而更合理的进行报价决策和研发、生产安排。数据驱动下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实现采购、物流、配送及销售的协同管理,提高企业间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全业务流的智能化、透明化和数据实时化,实现全部零部件的全流程质量追溯,减少各种重复录入工作,提升物流效率与运转质量,确保生产排程合理性与交期和质量,实现企业间协同效率提升。五、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的方向大型装备制造不同于简单流水作业,其涉及材质、部件多样,制造工序复杂,过程问题多变,生产数据繁杂,且自动化水平普遍不高。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必须全盘规划,精准落实,确保以最便捷、直观的方式获取产品的重要数据并分析使用。(一)技术文件资料的结构化现代企业一般都有PLM、BOM等主流技术系统,但部分技术内容却未标准化、结构化,系统间难以有效识别和自动调取。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源头数据的结构化,给予它可识别的身份标识,这是实现数字化的基础工作,保证系统间可以实现相互串联和共享。制造工艺流程和产品设计信息,一般都是企业的生产主线,是数字化系统的主干,生产过程执行都是以此为依据和指导,特别是生产工艺,作为生产的主线,应作为主干,生产过程数据要以此为依托,挂在各个生产节点上,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所以,主干上能自动调用的基础数据越多越好,可以减少大量基础输入工作,提升使用体验,切实保证数字化的推行。(二)控制节点的梳理和确认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难点及标准、体系要求,合理设置工艺流程控制点,既要保证对过程质量的有效监督,又不宜事事监管,确定关键节点做好把控,同时,保证生产的流畅。各个控制点,应设置数据录入接口,检查人员检验后应及时地录入检验结果,生成报表,保证数据收集的便捷、及时、有效。前期需要统筹规划,对各项检验要求、报表进行梳理和统一,同时,保证数据录入的标准化、结构化,为后期数据的提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基础工作,是质量数字化的有效保障,一定要做实、做细。(三)评估基础设施,必要设备更新换代以智能化确保数据化的推行,数字化必然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比如,一些繁杂、高频工序的数据采集,单靠人工很难保证效率和准确性。因此,事前必须全盘规划,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试验,比如,引入传感、打码、扫码装置,更换老旧设备实现参数自动提取等,若还是都靠人工录入,那这只是记录的电子化,不仅会增加了基层负担,也有悖于数字化初衷,应先打牢自身基础。若盲目开展数字化,规划方向错误,最后可能难以推行,反而成为生产的负担,将面临前功尽弃的风险。(四)资源的整合调用,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每一个产品都有它的身份,从原材料的领用,到生产过程记录,完工检验出厂,再到现场使用情况的反馈,都应该整合调用数据库中,记录保存,以便追踪管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任意阶段发现问题都能快速响应、分析处理,保证客户满意。同时,形成问题库,有助于举一反三,避免质量问题重复发生。因此,数字化的核心就是要确保系统间的串联,打破以往数据孤立的格局,依托生产,整合资源,建立数据汇总分析中心。当然更重要的一步是确定公司生产要素,并对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转换。比如,生产完成及时度问题,造成生产滞后的因素很多,常规可分为人(员)、机(器)、(物)料、(方法)法、环(境)等方面,各类产品可确定生产节点与要素,系统根据实际执行,统计各个要素的滞后程度,各个要素滞后也自有原因,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应进行归类记录,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如此层层深入,便可形成直观的报表及控制曲线,观测生产症结所在,结合精益工具的运用,便可实现针对性地改善,充分发掘出数据蕴含的价值。(五)依托专业团队,加强部门合作,提升职工素养装备制造企业缺少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一般较难靠自身实现数字化,都需要依托专业数字化团队。但企业不能只是简单的外包,应有专人投入到数字化系统的构建中,主导团队展开充分调研,及时传达需求、解决问题。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和支持,切勿各自为政,要建立或引入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同时这也是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契机,要保证后期整个系统的运作和维护。企业要不断提升基层员工的数字化意识,表达推行数字化的魄力与决心,如此才能保证大家迎难而上,取得成功。六、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它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中扣除了有关消费类产业制造业小类后的186个小类。相当于欧洲国家所指的资本货物制造业,也就是惯常所说的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装备制造业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按装备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含三方面。(一)重要的基础机械即制造装备的装备,主要包括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等。(二)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主要包括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三)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主要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所需的成套装备。比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电力(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输变电(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先进交通运输设备(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大型环保设备(污水、垃圾及大型烟道气净化处理),大型工程所需重要成套设备(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和盾构、大型输水输气),先进的印刷设备等。七、 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现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生产总值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未米数十年我国将实现从T业大国向T业强国的转变,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的变革,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大量应用我国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项,推动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企业数字化等方面的发展,数字化制遣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大量应用:一是CAD/CAPP/CAE/CAM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生产、制作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特征;二是MRP/ERP的推广应用,三是CIMS的推广应用四是网络建设方面,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网络迅猛发展。目前,数字化制造技术正在深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正由2D向3D转变,形成以基于模型的定义/基于模型的作业指导书为核心的设计与制遣:二是并行和协同,通过产品、工艺过程和生产资源的建模仿真及集成优化技术,提高多学科的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性和并行性,实现产品和工艺设计结果的早期验证,三是数字化装配与维修;四是数字化车间与数字化工厂,这是数字化制造技术在车间和和工厂集成应用和高效运营的全新生产模式,为高效物流实施以及精益生产、可重构制造、元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提供铺助工具;五是工业百联网由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组成,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将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3D打印等结合。(二)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初见成效数字化制造其有柔性化和敏捷化的特征,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制造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转变,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发展初见成效。首先,我国制造业设计数字化方面的投人不断加人;其次,我国数字化制造快速发展,仪器仪表、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行业自主创新成效初现,3D打印等新兴产业发展迅迷,再者,我国制造业管理数字化成效显现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企业得到大量应用。(三)我国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产业结构呕待调整。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方面仍然处在追赶状态,许多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较弱,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大约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待提高。八、 营销调研的步骤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其次,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诚合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分析信息从已获取的有关信息中提炼出适合调研目标的调查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数据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然后借助多变量统计技术将数据中潜在的各种关系揭示出来,还可将数据资料列成表格,制定一维和二维的频率分布,对主要变量计算其平均数和衡量离中趋势。(五)提交报告调研人员向营销主管提出与进行决策有关的主要调查结果。调研报告应力求简明、准确、完整、客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能使管理决策减少不确定因素,则此项营销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九、 装备制造行业特性(一)折叠资本密集资本密集是指装备制造业企业需要很大的财力投入。装备制造业从生产通用类装备,如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到生产基础类装备,如机床、工装,再到生产成套类装备,如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套设备等,以至更高级的生产安全保障类装备和高技术关键装备,如航空航天装备等,其厂房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研发成本、人力成本等开支都十分巨大,投资规模动辄上亿,以十亿、百亿观,也不鲜见。所以装备制造业是实足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资本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投资节节攀高。200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累计近3万亿元投资,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4008亿美元,约占投资总额12%,同比增长了294%。在中国区域内,装备制造业全行业的三资企业产值过亿元的就有上千家。(二)折叠技术密集技术密集是指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对技术和智力要素的依赖大大超过其它行业。比如生产数控机床、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成套设备;民用飞机、高速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车、汽车、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和医疗设备;先进大型的机械装备,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装备等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精密,组织过程复杂,对研发水平、技术实力、知识产权投入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装备制造业又可谓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折叠劳动密集劳动密集是指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人力参与产成品的制造过程。一般来讲,生产过程对技术要素的依赖与对劳动要素的依赖成反比,即只有当技术程度低时,容纳的劳动力才会多,但装备制造业则不同,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同时存在。原因在于:装备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如矿产资源的井采及露天开采设备,石油化工成套设备,电力成套设备,船舶、地铁、航空航天装备等,其生产组织过程都非常复杂,主要是通过按单制造、非标制造、项目制造等模式进行的,而这些生产组织模式与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极为不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的产品多可进行批量化、流水线生产,而装备制造业几乎不存在由少数几个工人看管数条生产线便可以使生产过程运转顺利的情况。按单制造、非标制造、项目制造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的定制化采购、定制化设计、定制化生产组织、定制化装配工作,以及过程中的技术工艺变更、生产计划调整等事项,这些都需要靠人力介入进行解决,没有一成不变的、按钮式控制的傻瓜式生产过程。所以,装备制造业在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少有的对资本、技术与人力的需求都很旺盛的行业。也正因如此,装备制造业对投资、技术进步、就业的拉动效果极为明显,的确不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显而易见,装备制造业属于制造业的核心,也是经济的重头产业。十、 价值链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顾客忠诚,要求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为此,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传播和交付价值的各分工部门即企业价值链以及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的工作,达到顾客与企业利益最大化。(一)企业价值链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中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可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上部列出的是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基础结构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四个方面。辅助活动发生在所有基本活动的全过程中。其中,科学技术开发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等;采购管理既包括原材料投入,也包括其他资源,如外聘的咨询、广告策划、市场调研、信息系统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于所有部门;企业基础结构涵盖了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等事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但每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一般地说,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企业必须依据顾客价值和竞争要求,检查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经营状况,寻求改进措施,并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系统协调工作。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各部门都有强调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如企业财务部门可能会设计一个复杂的程序,花很长时间审核潜在顾客的信用,以免发生坏账,其结果是顾客等待,企业销售部门绩效受到影响。各个部门高筑壁垒,是影响优质顾客服务和高度顾客满意的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力投入和合作。核心业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新产品实现流程。包括识别、研究、开发和成功推出新产品等各种活动,要求这些活动必须快速、高质并达到成本预定控制目标。(2)存货管理流程。包括开发和管理合理储存的所有活动,以使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实现充分供给,避免因库存量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大。(3)订单一付款流程。包括接受订单、核准销售、按时送货以及收取货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4)顾客服务流程。包括使顾客能顺利地找到本公司的适当当事人(部门),并得到迅速而满意的服务、答复以及解决问题的所有活动。(二)供销价值链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将之称为供销价值链。要创造顾客高度满意,需要供销价值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与其供销链上的其他成员合作,以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提高竞争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企业之间的合作正在不断加强。过去,企业总是将供应商、经销商视为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对象;现在,它们开始仔细选择伙伴,制定互利战略,锻造更加高效的供销价值链,以形成更强的团队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三)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在一个企业价值链的诸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往往集中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经济学垄断优势原理表明:在充分竞争市场,竞争者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如果超额利润能长期存在,则一定存在某种由垄断优势引起的“进入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进入。价值链理论认为,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该行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即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是人事管理等,视不同行业而异。一般地说,高档时装行业的战略环节是设计能力,餐饮业是地点选择,烟草业则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保持企业的垄断优势,关键在于保持其价值链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而无须将之普及到所有的价值活动。精明的企业家总是将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将一些非战略性活动通过合作外包出去。这样,企业既能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战略环节,增强垄断优势,又利用市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和顾客满意程度。加强与供销价值链其他成员合作,相互“借力”,共同锻造高绩效的顾客价值网络,也是对上述“聚焦”战略的精妙运用。例如,人们涌向全球24500家麦当劳餐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喜欢其汉堡包,而更多的是喜欢麦当劳系统。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提供了被称之为QSCV(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高标准,并出色地协调了整个系统,使它不仅有效地与其特许经销商、供应商成功合作,而且与它们共同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对战略环节的垄断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垄断关键性原材料、关键性人才,也可以垄断关键销售渠道、关键市场等。如在依靠特殊技能竞争的行业(广告业、表演业、体育专业,等),需要垄断若干关键人才;在依靠产品特色竞争的行业,其垄断优势来自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如可口可乐的原浆配方,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包的专用配料配方);在高科,技行业,垄断优势通常来自对若干关键性生产技术的垄断。十一、 我国制造业数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必须促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生产方式转变,跨越难度大,面临严峻困难。(一)制造业数字化是长期的再造过程推广周期漫长从传统制造方式转向数字化制造方式,将是动摇现有制造流程的再造过程,从基于2D的传统制造方式向基于3D的新型数字化生产方式转换是一场长期的改节。举例而言,从美国战神航人飞行器数字化制造全流程看,突破出3D实体模型向可川于制造和车间转移的转折难点有:一是3D模型的可制造化,是3D设计向3D工艺的转换,三是将3D产品和一、制造业数字化的战略意义。工艺信息向制造作业的工人传递四是制造作业现场的数字化数据采集和反馈;五是数字化智能和依从性文档的管理。目前看,我国制造业数字化任重道远,主要原因是核心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是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有待提高;三是制造水平不够环境和成本的问题日益突出。(二)数字化制造的核心软件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品牌不足推广成本巨大我国缺乏自主品牌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和关键设备,核心软件和关键设备仍然主要依赖国外。现阶段,数字化制造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而言,采购软件和装备的投资成本要靠增量效益来消化,普通低附加值行业难以承受,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呕待发展自主品牌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和设备、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发展能够大规模推广的数字化制造软件和装备。(三)缺乏基础数据资源和共享管理机制专业化标准化艰巨,缺乏丰富的基础数据资源和共享管理机制,是中国制造业推广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难点。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在专业化、标准化等方面仍存在以下难点:第一,多数复杂制造企业没有数据标准这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进程中的阻碍;第二,丰富的数据资源是制造业数字化的基础,而现有数据资源的可利用率不高,降低了数字化的实用价值第三,缺少统一规划和认证,各行业系统数据之间缺乏统一标准,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数据开放度低,给制造业数字化发展造成阳碍;第叫,制造业数字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推动公共基础数据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法规仍需健全,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仍存在种种障碍;第五,数控设备利用率不高。(四)数字化生产方式将改变权力的本质关系面临改革阻力制造业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变革,还会导致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改变第一,制造业数字化将导致企业的主体结构从分层转向结网产业组织模式将转型为合作式、分散化的扁平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扁平结构的转变将改变企业管理模式,而且对商业模式也将产生影响;第二,伴随制造业数字化而来的是海量数据,大数据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发展更加透明,信息、知识进一步开放与流动;第三,制造业数字化将促进生产与消费的智能化;第四,制造业数字化将导致管理机制变革。十二、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传统研究法1、产品研究法产品研究法即对产品(商品),如农产品、机电产品、纺织品等的营销问题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其优点是具体实用,缺点是有许多共同的方面造成重复。这一方法的研究结果形成了各大类产品的市场营销学,如农产品市场营销学。2、机构研究法机构研究法即对分销系统的各个环节(机构),如生产者、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进行研究的方法。侧重分析研究流通过程的这些环节或层次的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结果形成了批发学、零售学等。3、职能研究法职能研究法即研究市场营销的各类职能以及在执行这些职能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将营销功能划分为交换职能、供给职能和便利职能三大类,并将之细分为购、销、运、存、金融、信息等内容,分别和综合进行研究。这一方法在西方学术界颇为流行。(二)历史研究法这是从发展变化过程来分析阐述市场营销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分析市场营销的含义及其变化,工商企业100多年来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过程,零售机构的生命周期现象等,从中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性。市场营销学者一般都重视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过程,但不把它作为唯一的研究方法。(三)管理研究法这是战后西方营销学者和企业界采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从管理决策角度研究市场营销问题。其研究框架是:将企业营销决策分为目标市场和营销组合两大部分,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其“不可控变数”即市场环境因素的要求,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企业可控因素),进行合理的目标市场决策和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管理研究法广泛采用了现代决策论的相关理论,将市场营销决策与管理问题具体化、科学化,对营销学科的发展和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四)系统研究法这是一种将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市场营销学研究的方法。在管理导向的营销研究中,常常采用这一方法。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许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如企业(供应商)、渠道伙伴(中间商)、目标顾客(买主)、竞争者、社会公众、宏观环境力量等。一个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和整合,使企业外部系统和企业内部系统步调一致、密切配合,达到系统优化,产生增效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也是这门学科的生命力源泉之一。十三、 装备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一)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过去几十年,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指数增长的增量时代,进入优化升级的存量时代。在当前阶段,装备制造业面临出诸多新的发展挑战: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环保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不仅要与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抗衡,还面临新兴技术型企业和数字巨头企业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制造强国仍具有高技术优势,国际产业呈现转移态势。无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面对行业增速放缓、内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引导,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以数字驱动企业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成为行业共识,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再思考是否需要做,开始思考和布局怎样做。(二)物联网应用日益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