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生政治总结

上传人:hh****0 文档编号:19937207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研究生政治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3年研究生政治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3年研究生政治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研究生政治总结 1、从严治党是我党的一贯立场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我们党成功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实现了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把从严治党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不仅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而且将其作为“四个全面”之魂,重中之重,使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更加系统化。 2、为什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现实依据) 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对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做出的战略判断。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依据 首先,是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不辱使命,执政党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全面从严治党。 其次,是党的历史任务决定的, 21世纪中华民族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愿景,并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是当前严峻的形势和共产党的现状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并且具体指出了党内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及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的性。 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 一是执政考验。这一考验与党的执政地位相联系,主要表现为权力的诱惑。 二是改革开放考验。主要表现为利益的诱惑。 三是市场经济考验。这一考验是随着中国的经济转型而出现的,主要表现为金钱的诱惑。 四是外部环境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诱惑。 党的建设面临“四大危险” 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内容 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担当责任,不辱使命,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和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大课题是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全面从严治党,要把纪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全面从严治党,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创新 主要是使党建理论和举措,更加立体化、系统化、明确化、制度化。 第一, 以 “全面”作为基础和布局。不仅使内容涵盖“五位一体”的党建总布局,而且注重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布局,也使党的建设系统化; 第二,把“从严”作为要求和主线,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要求在严字上下功夫。 第三,首次提出了“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具体说: 第四,从严治党举措系统化、明确化、制度化。 一是治标和治本相结合,二是集中教育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遵守政治规矩相结合。四是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和落实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灵魂,是战略军帐之帅 ,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根本所在。 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有利于赢得民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措施 第一,增强四种意识,将从严治党思想落到实处。 一是增强忧患意识。二是增强创新意识。三是增强宗旨意识。四是增强使命意识。 第二,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建党首先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方向; 第三,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建设一支执政骨干队伍,要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种具体制度; 第四,坚定不移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机制体制创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第五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当代中国国际战略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二、当代中国外交政策 努力构建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进公共外交,加强全球治理,承担国际责任。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提上日程: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挑战增多。 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球治理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中国路径:创新完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坚定支持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这一阐述包含着三重含义:制度体系;体制机制;法治化的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 什么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其一,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如家族政治就是非现代化的治理制度,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必定是公共政治。其二,国家治理权力的更替是平稳有序的。其三,国家治理组织架构是有效率的,是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其四,国家治理的成本相对较低。 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首先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民主化;三是法治;四是效率;五是协调。其中,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政治学家也将现代国家治理称为民主治理。 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主要表现为治理的措施、方针、方法的科学正确和高效率。 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1)形成四有状态:各个治理主体到位不越位,有为不乱为,市场主体竞争有序,调控主体主动有度,社会主体积极有位,个人主体创业有利;(2)存在一个局面: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 现代世界的公共管理活动则逐渐以“治理”为主要特色。它以合法性、参与性、公开性、透明性、回应性、法制性和责任性等为基本特征。 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处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首先,行使权力的主体变得更加广泛。其次,权力运行的轨迹变得更加多样。再次,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 总体状况评估 :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 2.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东西南北发展差距很大。 3.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聚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鼓励地方探索,推动政府创新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改革: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三)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1.发挥党对国家治理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统领作用。 2.要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系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4.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 (四)加强体制创新,完善制度体系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权力清单制度,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 (五)树立全球眼光,借鉴外国经验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须处理好两大核心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作用新定位 看不见的手”如何起决定性作用?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看得见的手”怎样更好发挥作用? “定好位”:政府当好国民经济的“掌舵人” 、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坚决放开 “补缺位”就是把该管而没管好的事坚决管好。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如何)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 3.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4.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5.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6.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7.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8.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9.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小结:社会治理创新就是要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其实质就是一场政府改革和一次社会重建,主要表现为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的转变,从权力政府到责任政府的转变;而社会则从被管理对象到自我治理与合作共治主体的建构,以及从“弱社会”到“强社会”的建构。 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PM2.5引发关注,雾霾天气遍布全国 (PM2.5:细颗粒物或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2.水污染问题突出3.土壤污染危及耕地红线 4.生态保护和农村环保亟待加强 5.环境风险不断凸显 二、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大生态环境压力 1.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 2.产业重型化短时期难以根本改变 3.资源能源过渡消耗 4.消费模式不可持续 (工业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弊病突出)5.城镇化面临的环境刚性约束难以回避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压力 一、GDP唯上的政绩观 二、环境法制不健全 三、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现象长期存在 四、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四、如何处理环境问题 一.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二.严格追究污染者的环境责任 三.强化环境执法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 五.实行谨慎原则,建立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估制度 1.明确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3.经济社会发展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4.首次明确“保护优先” 5.呵护公众健康 6.完善环境监测制度 7.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8.突出强调政府监管管理责任 9.没有进行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 10.重点污染物排放将总量控制 11.排污需取得许可证 12.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环境敏感区 13.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村治理 14.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15.“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 16.情节严重者将被行政拘留 民生问题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表现 1.教育发展极为不平衡,家庭教育支出比重过大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3.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二)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不高 2、体制机制不完善 3、发展理念跟不上 4、历史欠账太多 (三)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五有社会”,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或措施) (一)教育 第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第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二)就业 第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二,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第三,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第四,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三)收入分配 第一,实现“两个同步”、提高“两个比重” ,注重“两个公平” 第二,完善两个机制。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第三,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第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扩展投资和租赁服务等途径,优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机制,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四)社会保障 方针: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重点: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1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2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3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五)医疗卫生 1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2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3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4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5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指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短板,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 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 文化帝国-美国 调整国家总体产业布局,加大文化、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含量,修订、完善法律制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运用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文化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区域集聚非常明显,加大对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和文化人才的培养 动漫王国-日本 后起之秀-韩国 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动员社会资金,完善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等措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照搬,要适应时代及社会的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学习借鉴,丰富完善自己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夯实文化软实力根基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其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首要条件:三个自信 创造、表达、传播能力是中国话语建构能力的主要方面 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文化软实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渠道、交流平台、文化主体的控制力。-商务部长陈德铭,传播中国价值观,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结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青年学生是较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一部分人,应增强责任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怎样看待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及经济发展新常态 如何理解“新常态” (1)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旧常态、非常态而言的。 (2)新常态是一种“时常态”。如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发展消化产能过剩任务繁重、内生动力不足困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时代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3)新常态是一种“正常态”。中国潜在增长率7%9%,这是一种正常状态。所谓中国潜在增长率,简单说,就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实现的最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4)新常态是一种“优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型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结构深度调整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必然实现质量高、效益好的发展。 (5)新常态是一种“实常态”。 新常态不一味追求高速度,忽视质量,也不是推崇不要速度的质量,而是稳中求进与转型升级的结合,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有转,速度与效益两统 一、实干与实效两促进。 (6)新常态是一种“活常态”。新常态要求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发展,这必然给发展注入活力要求。 (7)新常态是一种“理常态”。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入“另一个轨道”。这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做出的理性、理智的判断。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1、经济发展新常态呈现新变化 新常态显现的新变化,可概括为以下三类新情况: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需求结构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二是微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等几方面。三是宏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宏观层面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方式几方面。 细节: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趋势性变化。1需求结构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 从消费需求看,我国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单一的、大规模的低级消费)阶段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2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全球总需求不足,我国低成本优势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二是微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1微观层面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和市场竞争特点等几方面。2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3从生产要素看,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来实现;4从市场竞争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而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三是宏观层面发生了趋势性变化。宏观层面主要包括资源环境、经济风险、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方式几方面。1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扩展空间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以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2从经济风险看,伴随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虽然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3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应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结论:当前 ,中国的消费模式、产业形态、贸易结构、信息经济等新的经济转型正在发生,,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2、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特征 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主要特点及给中国带来新的四个机遇。: 一是从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简言之,新常态的新特征,即速度、结构、创新。习近平的三个概括,宏观、凝练、精确。 具体看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1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即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换挡”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是新常态的基本特点。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最重要的特点。 3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新常态最根本的要求。创新驱动是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成为大势所趋。 四、中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的原因 1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济增长由快逐步变缓高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总量越来越大,要维持相等的经济增长率,每年经济增长的净值就会不断增加,因此很难始终保持高速增长2依靠大量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到极限,要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进步来推动。3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有着更大、更高、更全面的期待。这是我们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的推动力。4劳动力供应的变化。从劳动力供应的变化情况看,我国面临人口红利消失的局面。数据显示,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必须依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 第一,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 金融危机改变了外部环境呈现“两变”、“两不变”。两 变:西方变弱,中方变强;两不变: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不变,发展趋势不变; 第二,全球转型给我国形成倒逼机制,由此带来制度红利; 第三,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势头不变,将带来广阔国际市场; 第四,世界范围的工业革命启动将带来巨大技术红利。 从国内环境看 一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二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未变;三是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及基础条件没有变;四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积蓄力量。 具体看: 第一,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已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亮丽风景线 。第二,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第三,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 新常态孕育新机会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新机会主要有: 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现代元素的增多,法制建设的保障, 制度环境的改善。总之,机会依然很多很好。 1“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 “一带一路”战略,打通了联接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对外开放系统,大大缩短时空距离,深化交通区位经济优势,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2信息技术变革的机会,一个大数据时代扑面而来,将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一次根本性变革。为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带来无限潜力和动力 。 3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机会。新型城镇化,乃是今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机会。 5企业“走出去”的机会。 6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社会事业,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既是为了公益事业发展,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 7新兴业态加快推进的机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业态涌现出来,有的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 国际方面: 一是国际金融经济乱象纷呈,所谓全球治理、国际规则、力量真空等均可能造成风险; 二是西方危机频发,转嫁危机意识上升,我国面临被危机风险; 三是国际地缘经济变迁,引发地缘政治安全,尤其是亚太地区安全风险飙升。 国内方面 “三期叠加”的国内环境。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很难保持以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 生产成本上升,后发优势变弱; 内需支撑力相对下降; 外需提升力空间缩小。后危机时代欧、日、美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复苏之路艰难曲折,也成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部分; 五、适应新常态实现公平持续发展(如果适应新常态) 1、端正思想认识,破除两个极端 。认识上到位了,观念上适应了,方法上才对路、工作上才得力。 2、把握总体要求和发展大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突出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 总体要求是: 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从增长拉动看,要更好统筹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变革、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来打破供给瓶颈,多点发力,多向培育,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从产业结构看,要打破传统产业格局,向三产融合、高端高质、信息化引领和绿色低碳为主流发展。 从发展方式看,要打破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天花板”,突出创新驱动,实现提质增效的集约型、内涵式发展。 从发展动力看,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3、做到八个更加注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八个“更加注重”,即: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 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主要是六大具体任务: 首先,是满足广大百姓对于消费的需求 ;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第三,企业家的才能问题,人力资本问题 第四,知识产权的问题; 第五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方式转变重大任务; 第六,突出科技进步在整个创新驱动中重大作用。以上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任务,是实现公平可持续的目标具体行动的指导。 中国梦 2、对“民族复兴”含义的认识 “民族复兴”,是相对于历史的曲折而言的,是“使曾经衰落的民族再度兴盛起来”,民族复兴的标准和参照,一方面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另一方面是新的时代内涵。 两个重要参照系,一是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 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首先,民族复兴是全面的复兴,包括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外交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次,民族复兴根本上是文化和文明的复兴。中国的复兴是有根的复兴,有历史之根、文化之根、文明之根。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民族复兴为人类贡献更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梦打破了强国必霸的逻辑) 3、“ 中国梦”的特点 三个特点: 一是最广泛的民族共识。“中国梦”不属于某一个政党、不属于某一个阶层,它是深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一种集体记忆、集体意识、集体愿望,它不是某一个政党的梦,也不是某一个阶层的梦,而是全民族的梦; 二是最强烈的民族情怀。“中国梦”有全体中国人民最强烈的要求复兴、要求崛起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情怀; 三是最坚定的民族信念。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坚定不移、代代相传的信念。中国人民对于民族的复兴之梦,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中国梦”始终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4“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价值理念不同。美国梦是强调一个人只要辛勤工作就能有体面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中国梦,崇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和谐,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 思想基础不同。 “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个人主义,核心是实现个人的价值;“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核心是实现集体或整体的价值,是通过集体即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个人的梦想是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和组成部分,“中国梦”既是个体梦又是国家梦。 “中国梦”和“美国梦”应相互取长补短,不断优化 极端的个人主义让美国吃尽苦头后,不再完全排斥集体。实现“中国梦”也应借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借鉴“美国梦”对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 其次,吸收“美国梦”激励开拓、进取、独立精神的做法。 第三,学习“美国梦”对美国历史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忠诚,客观公正评价历史和伟人。“美国梦” 教育人们对美国历史伟人尊重,这是实现“美国梦”的根基。 第四,塑造更多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以及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中国梦”与世界 中国梦是追求和平、推进和平之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梦是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之梦。实现 “中国梦”不是关起大门、而是与世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要使国际合作可持续,就必须使其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三)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1、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中国梦”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地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挑战”。中国梦的实现将使世界和平的力量得到巨大增长;实现“中国梦”,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梦”的实现将在世界范围发挥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它为落后民族争取民族自强找到了一条新路,在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提供了新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新的范例(促进和平,推动新秩序,提供经验) 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世界话语意义 长期以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一直受西方话语主宰。中国梦是新形势下的话语创新,有着符合时代精神的双重内涵。 首先,它切合了时代主题,把准了时代发展脉搏,有着全球视野和世界话语意义。 其次,它遵循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时代性质的要求。中国梦的实现依托于中国道路,依赖于中国精神,依靠于中国力量,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内在统一。 2、“中国梦”的中国现实意义 (1)中国梦可以坚定理想 中国梦提出,就像一道普照之光重新点燃了人们内在的迫切渴望,并以此迸发出更大的理想与愿望。在新中国历史上,理想主义曾激励过众多国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但之所以一度退却,不仅在于这种理想离现实比较遥远,也在于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发展严重失衡。今日之中国梦是在物质条件比较富裕的情况下提出的,距离实现如此接近。它既跟国家、民族发展前途攸关,又跟个人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况且,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中国梦的实现都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赢。所以,中国梦深得民心。 (2)中国梦可以凝聚共识。 首先,它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了能被众多国人接受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就可以统一思想,引领行动;其次,它用理想形式使人们把目光从现实投向未来,这就可能使人们在发展中看到更多希望,取得更大共识,有利于人们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中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与目标。 (3)中国梦可以增强力量中国梦虽然是自上而下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党、国家与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得人民的喜爱与追捧。因此,它一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并自觉化为行动指南,就会汇成一股强大的物质洪流,有力推动我国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四)、“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实现中国梦) 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各族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现实选择。“中国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向全党和全国人民传递了实现民族复兴梦坚定信心。 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目标一致的;“中国梦”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是相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行动指南和基本保障。实现中国梦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同一目标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3、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干”,第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第二是勇于攻坚克难。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的藩篱和障碍”,为“中国梦”的实现清碍铺路。第三是善于开拓创新。在全新探索、全新实践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实现新梦。 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 细节: 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 首先,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次,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六大任务) 再次,突出宪法的治国理政的根基作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第四,强调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全面从严治党”是政治保证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意: 第一,“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第二,首次提出制度治党,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强调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明确治标就是既拍苍蝇又打老虎 ,治本就是巩固群众基础,也明确了治本的路线图和突破口。要求集中教育活动和思想教育的常抓、细抓和实抓工作相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遵守政治规矩相结合;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和落实追究领导责任相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决定其重要的特殊意义。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简单概括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4“全面小康”的新内涵 第一,实现了从“建设”到“建成”的跨越。从五大布局方面明确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如“两个翻番”。 第二,指出“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一是强调“一个都不能少“。二是 “一项都不能少”。三是“一步都不能迟”。 第三,确立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坐标,将之放入民族复兴的大坐标中予以定位。 第四,提升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本质,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习近平指出,建成小康社会,实质就是要解决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发展问题,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 2、“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方面是一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逻辑关系表现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在“四个全面”中具有统帅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和矛盾,所以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是方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的是政治保证。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离开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和法治将失去依托,小康社会目标必然落空。没有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没有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就会乱了阵脚;没有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就会半途而废甚至前功尽弃。因此必须是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 刘云山用列车妙解“四个全面”。 把中国比作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列车,改革是发动机,法治是稳压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也有人比喻,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鸟之主体,全面从严治党是鸟之头脑。它们的有机构成就是一个生命鲜活的鸟,飞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四个理论特征: 立场的人民性,精神的时代性,思维的辩证性,意义的实践性,精神的时代性。 “四个全面”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 “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是对当今时代新的阶段性特征的理论反映。当今时代新的阶段性特征是,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因子。 “四个全面”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坚持全面而不是片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观点。 “四个全面”坚持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观点。 “四个全面”坚持全局和重点辩证统一的观点。就“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所包含的要素看,既着眼全局又有重点。 “四个全面” ,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辩证思维的理论结晶。 “四个全面” 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引领。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就深刻阐明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意义。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1、构建了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2、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一是体现了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的新高度; 二是开辟了党执政兴国的新局面。 三是开辟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方式。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三、“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 第一,从战略目标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增强国力、凝聚人心夯实坚固基础。 “四个全面”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基础。 “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国梦是对上述目标任务的凝炼概括、形象表达和生动表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关系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撑和保障,从而夯实了实现中国梦的坚固基础。 第二,从战略布局言,“四个全面”能为实现中国梦理顺关系、落实任务打好坚固基础。 从实现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