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建共享项目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参考)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19849997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建共享项目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建共享项目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建共享项目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建共享项目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3二、 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背景7三、 必要性分析11四、 项目基本情况11五、 公司简介20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21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2六、 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22七、 工艺准备质量管理24八、 质量职能33九、 质量形成的过程36十、 进度计划4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40十一、 经济效益评价4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4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4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4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50一、 产业环境分析坚持工业主攻方向不动摇,深入实施“武汉制造2025”,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着力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一)聚焦发展三大优势产业集群信息技术。重点布局物联网、光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智能终端等领域,构建完整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加快推进武汉新芯大容量存储芯片、华星光电第六代多晶硅面板等重大项目,策划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基地,引进系统集成电路设计、智能平板电视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到2020年,信息技术产业产值6000亿元。生命健康。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与智慧医疗等领域,超前布局生命、信息、纳米等科技的融合创新领域,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新产品。加快推进湖北智慧医疗健康产业基地、基因测序仪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中心。到2020年,生命健康产业产值3000亿元。智能制造。重点布局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激光加工设备等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汽车、智能船舶、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基地。推进以商业航天为主导的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和武汉国家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建设,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航天产业名城。到2020年,智能制造产业产值4000亿元。(二)培育壮大成长型产业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石墨烯材料、新型轻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支持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优先发展燃料电池、氢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产业,打造全产业链体系,风电、核电、页岩气开采核心零部件及装备配套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产值1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水污染防治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与相关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推进产品与技术高端化、企业总承包运营一体化、设备制造与环保节能服务融合化。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1000亿元。(三)超前谋划未来产业着眼于未来510年全球产业发展前沿,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选准突破口,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各类资本持续投入支持,推进新型技术和新兴产品的研发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抢占发展制高点。(四)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以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烟草食品、家电轻工等支柱产业为重点,重点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等领域,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挥研发设计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引进产业链中高端环节核心企业、关键项目,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扩大先进产能,加快产业战略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完善企业退出机制。(五)实施制造智能化提升工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重点领域建设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改造,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七)实施“四基”强化工程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创新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加大对“四基”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向“四基”领域重点项目。(八)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柔性化、网络化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二、 卫生与健康发展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以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和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全面推进健康营口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一)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岁;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916/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3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412,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省前列。(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制定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评管理实施方案,控制区域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为1064%,以市中心医院为重点和试点,大力推进绩效考核改革,加快落实现代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推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重点抓好医疗卫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落实建立了以市中心医院10个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县区三级医院为主体、二级医院为载体、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组建2个城市医疗集团、4个县域医共体及2个专科联盟,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了分级诊疗制度。全市已基本建成三级综合医院1小时服务圈、二级综合医院半小时服务圈,以及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分钟服务圈,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卫健系统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精准发力,构建了覆盖城乡、层级清晰、功能明确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正式启用,成为辽宁中部城市首个全科医生培训教育示范基地。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综合诊治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市精神病医院升级为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并更名为市第四人民医院。市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名为市第五人民医院,填补主城区没有二级医院的空白。市精准医学检验中心工程已投入运行,填补我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等高精尖临床检验项目空白。新建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中心血站、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疾控中心新建实验楼已正式投入使用。市口腔医院增设口腔影像、口腔放射线、口外、老年口腔、种植、数字化美容等科室,极大提高我市口腔医疗诊疗水平。(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立中医院建设稳步推进,新建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已于2020年1月正式运营,大石桥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已完成主体工程。县级综合医院、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本设置中医科。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覆盖率达到94%。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六)互联网+医疗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大石桥市中心医院引进了以大数据为支撑,覆盖全院各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项目,结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依托市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打造公益性、专业性、智能化俱佳的区域医疗中心,实现医疗信息化的普及落实,更好地为老百姓就医服务。老边区人民医院对原有的医院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并正式运行,软件方面涵盖了HIS、PACS、LIS和EMR等管理系统,实现了医院门诊人手一台电脑,提高了工作效率,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全院软件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与医保、农合接口对接,实现了患者出院后实时结算。(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成效显著全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有序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95%以上,聚集性疫情处置率达100%,重点传染病连续多年保持低发状态。新生儿预防接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适龄儿童八苗全程接种率达9601%,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妇幼健康、计划生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两癌筛查和艾梅乙防控筛查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八)多种医养结合卫生与健康的模式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两方面资源,构建了医办养、养办医等多种医养结合模式。为鼓励现有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与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工作的通知,现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机构签约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及老年病科或门诊,印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服务绿色通道的通知关于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康复医院中设置老年病门诊的通知,现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设老年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康复医院全部开设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统筹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两孩生育政策。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相关单位积极性,在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设置母婴设施,并做好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开展一孩、二孩生育登记服务;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构建适应人口迁移和社会纵向流动的卫生计生政策制度,提升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切实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付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人人享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一)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动态调整、提前谋划医疗机构设置,及时填补医疗机构区域空白。以服务人口数量和构成特征、疾病谱等,精确测算地区医疗需求,科学配置资源。重点保障市级综合性中心医院、市级中医类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区)、传染病院、精神病院建设。深入推进城市医联体及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通过统筹协调、联通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效率,优化均衡资源布局。引导医疗资源富余区域内的二级医院、企业医院向专科医院、康复医院、长期护理和养老机构转型。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推进县级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加强急诊、创伤、儿科、呼吸、麻醉、重症医学等薄弱专科以及紧缺专业临床专科建设。推动社区医院建设发展,优化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二)加快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善县域紧密整合型医共体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加强资源统筹,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人、财、物、信息等优化融合,医共体管理体制、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考核体系更加健全,全面实行上下一体的行政管理中心,实施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集约管理。加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四方面共同体建设,促进患者有序转诊、信息互联互通、医防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扩容。强化医共体内部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绩效。(三)加快高水平临床卫生专科建设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科、精神等群众就医需求较大的核心专科建设项目为抓手,通过整合扶持政策、集中资源、强化绩效考核、严格目标管理,积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专科。持续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对口帮扶。深入推进卒中、创伤、胸痛中心和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推动三级医院日间手术等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推广门诊和住院多学科诊疗模式和一站式服务。(四)完善院前医疗卫生急救服务统筹规划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推动各级急救中心(站)、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达标、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加强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有序衔接,推进急诊急救信息互联互通。(五)加强无偿献血工作健全无偿献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加强血液检测、制备、储存、发放智慧化管理水平,健全血液质量安全体系,提高血液管理智慧化水平,推动临床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全面提升医用血液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地区间血液联动保障。(六)强化卫生医疗质量和安全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备。落实首诊负责制等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面规范诊疗行为,推进各级质控中心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深入实施用药监测和合理用药考核,到2025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降低到40%以下。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建立基于临床大数据的医师执业信用体系,进一步发挥医师定期考核的作用。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探索实施医疗废物处置在线监管。持续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七)提升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力实施卫生强基行动,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做优做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健康保障。建强一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设备配备。优化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采取上级派驻、主动巡诊、智慧随访等方式,重点加强基于居民个人的健康管理指导能力。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保持现有健康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健全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因病有返贫致贫风险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机制。(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7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项目建筑面积75064.32,其中:主体工程46350.00,仓储工程9309.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0765.32,公共工程8640.00。(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4358.8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658.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71%;建设期利息560.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流动资金4138.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99%。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9658.9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7190.3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988.90万元,预备费479.72万元。(七)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4358.81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1447.89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营业收入(SP):404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34007.11万元。3、净利润(NP):4660.54万元。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99年。5、财务内部收益率:12.83%。6、财务净现值:1716.01万元。(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十)项目综合评价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0000.00约75.00亩1.1总建筑面积75064.32容积率1.501.2基底面积30000.00建筑系数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56.662总投资万元24358.812.1建设投资万元19658.972.1.1工程费用万元17190.3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988.902.1.3预备费万元479.722.2建设期利息万元560.952.3流动资金万元4138.893资金筹措万元24358.813.1自筹资金万元12910.923.2银行贷款万元11447.894营业收入万元40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4007.116利润总额万元6214.067净利润万元4660.548所得税万元1553.529增值税万元1490.2510税金及附加万元178.8311纳税总额万元3222.6012工业增加值万元11464.2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8174.02产值14回收期年6.99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2.83%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716.01所得税后五、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付xx3、注册资本:11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5-6-57、营业期限:2015-6-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1457.559166.048593.16负债总额6717.655374.125038.24股东权益合计4739.903791.923554.9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4424.5819539.6618318.44营业利润3948.573158.862961.43利润总额3559.602847.682669.70净利润2669.702082.371922.1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669.702082.371922.18六、 生产制造的质量职能生产制造是以经济的方法,按质、按量、按期、按工艺要求,生产出符合设计规范的产品,并能稳定控制其符合性质量的过程。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实现设计意图、形成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企业质量目标的保证。1、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目标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目的就在于设计确定以后,经济地、高效地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一是要实现稳定的制造质量,制造过程的目标是不偏离设计、是保证对设计的符合性质量;二是要降低不良品损失。将一个理想的产品设计由图纸变成实物,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实现的。尽管当前不少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已经向设计和服务两个阶段转移,但产品的制造过程仍是产品质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说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一个基础。2、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职能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控制状态下的生产系统。所谓控制状态,就是生产的正常状态,即生产过程能够稳定、持续地生产符合设计质量的产品。生产系统处于控制状态下才能够保证合格(符合规格标准)连续性和再现性。为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职能应有效控制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包括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的质量职能和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的质量职能。产品在制造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并编制质量控制计划,即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它包括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选用设备与工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装备,编制工艺规程,选定工序质量控制点,制定质量工序表,提供各种技术文件,编制操作指导卡,等等,保证上述工作的质量优良之外,其质量职能还应包括组织质量攻关活动、组织工序能力测定并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等。(2)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职能就是保证制造出来的产品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其中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全面掌握保证产品质量的工序能力。组织好质量检验工作,如正确规定检验点,合理选择检验方式,建立好专群结合的检验队伍,等等。掌握质量动态。为此必须系统地、经常地、准确地进行质量动态的统计与分析,健全原始记录,并由专人负责,严格进行。加强不合格品的统计与分析,实行工序质量控制。如对于需要加强监督的、需要特殊技术的、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应设立管制点,进行质量控制;有条件的工序采用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改进活动,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七、 工艺准备质量管理当产品设计定型之后,工艺准备工作的质量对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新产品从开始设计到正式投产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艺准备的周期,已经成为十分重要与现实的课题。1、工艺准备工作的任务产品设计与开发解决了生产什么样产品的问题,而生产工艺则是解决怎样制造的问题。工艺准备工作的任务就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适宜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材料、设备、工装、操作工艺、测量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设施等资源,系统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整套用于指导操作和控制的工艺文件,确保产品的制造质量稳定地符合设计规格和内控标准的要求。使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2、工艺准备工作的质量职责工艺准备工作的总体策划由工艺部门(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品管、采购、仓库等部门参加,策划的结果应形成必要的产品制造质量控制计划。产品制造质量控制计划实际上是一系列文件的组合,包括工艺规程、检验文件、培训计划、设施和设备计划等。在总的产品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编制各类分计划,如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检验计划、采购控制质量计划等。(1)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使工作人员在各道工序里正常工作并加以调节,以便达到各项标准要求。一般只针对关键工序编制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应控制的质量特性;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文件,包括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工序质量因素分析表和作业及检验指导书等。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可作为制造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不必单独编写。(2)质量检验计划。对于比较复杂或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一般要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其内容包括:编制必要的检验流程图(说明检验程序、检验站或点的设置、采用的检验方式等),合理设置检验站(点),编写检验用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表,编写检验作业指导书,确定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配置,人员调配、培训、资格认可事项的安排,其他需要做特殊安排的事宜。质量检验计划可并入制造质量计划中,质量检验计划的具体内容见第5章。3、工艺准备过程的质量管理内容工艺准备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产品投产之前的生产技术准备阶段,但并不局限于这一阶段。工艺准备几乎涉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向前可延伸至新产品设计调研过程的工艺调。研和产品设计后的工艺会签活动:向后可延伸至生产过程的现场技术服务、工艺更改控制和工艺改进等活动。(1)工艺调研及先行试验。工艺调研及先行试验可以放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如在设计调研过程中进行)。工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用户意见及本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先行试验,预先掌握新工艺的关键,为提高工艺水平创造条件。(2)产品工艺性审查。产品工艺性审查,是指新设计的产品(包括改进的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符合工艺性指标要求,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并便于使用和维修。产品工艺性审查在设计的各阶段都要进行,产品工艺性审查是生产技术准备和产品开发设计两个职能的接口,并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工艺性审查的内容如下。材料选择是否符合标准规定,选用是否合适,是否经济。零件的结构形状是否合理和便于加工。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是否符合产品功能要求,是否经济合理。零件设计是否考虑工艺技术的选择。装配、拆卸是否方便。是否可利用现有设备、工具及仪表进行加工和检测。产品的结构和零件的通用化、标准化程度是否高。质量特性值是否便于测量和判别。结构的继承性是否合理。继承性的衡量指标是继承性系数,即旧零件数量与全部零件数量之比。(3)编制工艺方案。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它是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除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简单产品外,一般都应编制工艺方案。新产品样机试制的工艺方案。提出样机试制所需的各项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包括:对产品结构工艺性的评价和对工艺工作量的大体估计;提出自制件和外协件的初步划分意见;提出必需的特殊设备的购置或设计、改装意见;必备的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意见;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规程设计意见;有关新材料、新工艺试验意见;主要材料和工时的估算。新产品小批试制的工艺方案。新产品小批试制的工艺方案指在总结样机试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批试前所需的各项工艺技术准备。内容包括:对样机试制阶段工艺工作的小结,对自制件和外协件的调整意见,自制件的工艺路线调整意见,提出应设计的全部工艺文件及要求,对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意见,对专用设备的设计或购置意见,对特殊毛坯或原材料的要求,对工艺、工装的验证要求,对有关工艺关键件的制造周期或生产节拍的安排意见,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所需的其他内容。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批量生产的工艺方案应在总结小批试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批量投产前需进一步改进、完善工艺、工装和生产组织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包括:对小批试制阶段工艺、工装验证情况的总结,工艺关键部件和零件质量攻关措施意见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意见,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专用设备或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意见;有关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意见,对生产进度的安排和投产方式的建议,装配方案和车间平面布置的调整意见。老产品改进的工艺方案。老产品改进的工艺方案主要是提出老产品改进设计后的工艺组织措施,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的内容可参照新产品的有关工艺方案办理。(4)编制工艺文件。工艺文件是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检验、工艺管理的技术文件,是企业安排生产计划、实施生产调度、劳动组织、材料供应、设备管理、质量检查和工序控制等的主要依据。常用的工艺文件有以下四种类型。综合型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方案,产品工艺性审查记录,工艺路线表。工艺路线表,是用来描述产品全部零(部)件(外购件除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经过部门(科室、车间、班组)的工艺流程,供工艺部门、生产计划调度部门使用。工艺规程。工艺规程主要有工艺过程卡(工艺路线卡)、工艺卡、工序卡、检验卡、工艺守则等形式。工艺过程卡规定了零件(或产品)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所要经过的车间、工序等总的路线,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工艺路线是指从零件的加工、装配、检验、试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和制造部门、小组的分工。工艺卡是针对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它规定了零件在这一阶段的各道工序,以及使用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加工规范。如冷冲压工艺卡、电气装配工艺卡等。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工序卡规定某一工序内具体要求的工艺文件。工序卡的主要内容有;操作步骤,质量要求,所选择的作业(工艺)参数,使用的设备、工装,必要的简图等。检验卡(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根据产品标准、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规范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特性、检测内容、要求、手段作出规定的工艺文件。主要用于关键工序的检查。工艺守则是某一专业应共同遵守的通用操作要求。如切削加工工艺守则。工艺卡、工序卡、检验卡、工艺守则等统称为“作业指导书”。工艺装备文件。含专用工艺装备图样的设计文件。工艺管理类文件。包括工艺文件更改、材料代用通知单、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表、外协件、工艺装备等明细表、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记录、工艺验证书、工艺文件目录等。(5)工装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工装(工艺装备)是指按工艺规程制造产品所需的各种工具、夹具、模具、工位器具、辅助工具的总称。使用工艺装备的程度,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具有重要作用。工装分为通用工装、专用工装。通用工装一般通过外购获得,专用工装由企业自行设计制造。工装购买或制造完成后,要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现场验证。(6)检测手段的配备和检测方法的确定。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器具、理化设备、测试仪器和设备。检测手段的配备一般由质量管理部(质检部)工程师负责。质量管理部(质检部)QE工程师还应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明确检验方法和要求。(7)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和主导因素。可以以质量特性值、影响工序因素(5MIE)等为对象来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全部的关键质量特性和少数的重要质量特性及关键部位;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实施要求。用文件形式明确质量控制点:用工艺流程图或质量控制点明细表等文件形式明确质量控制点,确定需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和主导因素。编制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和多种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设备定期检查记录卡、设备日点检记录卡;工装维护保养规程;工装定期检查记录表;质量检查工具调整与维护保养规定,量检具周期校准记录卡;检验作业指导书;控制图等。在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工序能力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和验收。质量工序表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都纳入有关部门进行控制。应有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八、 质量职能质量职能,是对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面进行的全部技术、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总称。在一个企业内部,质量职能就是对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各部门应发挥的作用或应承担的任务和职责的一种概括。正确认识质量职能的含义是认识并理解质量形成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必要前提。1、质量职能的主要内容质量职能所包括的各项活动,既有在企业内各部门所进行的,也有在企业外部的供应商、顾客中所进行的。所有这些活动,都对产品质量有贡献或影响作用。因此,对于制造业其质量职能的主要内容如下。(1)为保证产品质量,企业业务部门、各级各类人员所应承担的质量任务、职务和权限。(2)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制定的各种标准、工作程序、规定使用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3)对质量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2、各级部门的质量职能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设置与组织的产品特点、组织体制、规模、运作方式及市场环境有关,在各部门、各类活动中都应当存在质量职能,而这些分散在各部门中的质量职能是需要进行管理的,所以需要有质量职能的归口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向顾客提供符合或超出他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一个企业必须正确理解质量是组织的目标。站在整个组织系统的层面上,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考察质量职能。(1)组织层的质量职能。在这一层上,对应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如何符合外部顾客需求,如何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将顾客需求输入系统中。通过以下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层次的质量职能。比如,现有的哪些产品和服务满足您的要求?哪些是不合格的?哪些是您不需要的?您还有什么样的要求?以顾客为导向的绩效标准,应该作为基础在这一层面上建立起来。(2)运作层的质量职能。在这一层上,企业的生产单元通常是按照职能划分的,比如营销、产品设计、开发、生产、财务及采购等。知道产品质量的形成要跨越各个职能部门,那种只注重本部门利益的行为,很有可能是以整体质量的受损为代价的。以下这些问题是这些部门的管理者应该理解的。哪些产品和服务是顾客最需要的?哪些过程提供这些产品?本程序的关键输入是什么?你的内部顾客是谁并且他们的需求是什么?(3)实务层的质量职能。实务层次直接的任务便是提供合格产品的输出,而产品合格的标准是基于质量和顾客服务的要求做出来的。这些是在组织层和运作层中规定好的。这些标准可能包括产品的精确性、完整性、创新性及成本等。对于这一层次中每一个员工的输出,必须通过以下问题来检查。顾客(内部或外部)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测量产品要求?每项测量的特别要求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推动了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发展。通过在三个层次上来考察企业各级部门的质量职能,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散布在各个质量职能部门中的质量职能通过质量职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同一致地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3、质量职能的主要环节对于制造业而言,其质量职能的主要环节如下。(1)市场调查研究质量职能,主要是进行市场调查,掌握用户需要;分析市场动态,掌握竞争形势;研究市场环境,进行市场预测。(2)产品设计质量职能就是把顾客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3)采购质量职能就是为产品质量提供一种“早期报警”的保证。(4)生产制造质量职能就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方法、测量手段和环境等过程变量的控制,稳定而经济地生产出符合设计规定质量标准的产品。(5)检验的质量职能是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报告、监督和预防。(6)使用过程(包括包装、运输、库存、销售、安装、使用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质量职能主要是积极开展售前和售后服务,收集使用现场的质量信息等。九、 质量形成的过程产品质量有一个从产生、形成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产品的质量。1、朱兰质量螺旋所谓质量螺旋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该曲线把全过程中各质量职能按照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在朱兰质量螺旋中,将质量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分为12个阶段。作为一个产品质量系统,系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环节质量职能的落实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质量螺旋曲线的特点如下。(1)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包括12个环节,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这12个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系统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环节质量职能的落实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因此,必须对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2)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2个环节构成一轮循环,每经过一轮循环,产品质量就有所提高。产品质量在一轮又一轮的循环中,总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进、有所突破,且连绵不断、永无止境。(3)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外部环境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有直接的(质量螺旋中箭头所指处),也有间接的。如采购环节和物料供应商有联系,销售环节和零售批发商有联系,售后服务和用户有联系,此外,市场研究环节需要研究产品市场,几乎所有环节都需要人来工作,而人力资源主要由社会来培养和提供,等等。所以,产品质量的形成和改进并不只是企业内部行为的结果,质量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4)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依靠人去完成,人的素质及对人的管理是过程质量及工作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人是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因素。现代质量管理十分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其理论根源正在于此。2、基于生产系统观的质量形成过程实际上,由于有形产品类型的不同,质量形成过程及控制要求也不同,但有着客观的共性规律。产品的质量要同时满足来自顾客和制造两个方面的双向要求,对质量管理目标来说,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们始于消费者的需求,终于消费者的使用,消费者是产品质量形成这个螺旋上升过程的交汇点,它也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市场,企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设计和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因此,从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来看,质量职能的归口,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能否成功地完成它预定的使命取决于四个主要质量职能过程的转化。(1)市场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通过市场调查等方法来判断顾客的需求,将顾客需求转化成对产品的要求过程。这个过程通过设计质量职能体现出来。设计质量是指产品设计符合各项质量要求的程度,最终通过设计图和技术文件的质量体现出来,即将技术规范转化为对生产及产品的过程。(2)制造质量。生产人员将设计要求转化成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的制造质量职能。制造质量要通过对制造过程诸因素的严格控制来保证,是通过检验职能把关的。检验质量是对制造出来的产品进行检测而获得的实测质量。制造过程受所用设备的能力、工人的技能、培训和激励、设计所考虑的生产过程的范围(程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的监控过程及必要时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例如解决出现的问题)等因素的影响。(3)销售和售后服务质量。销售过程是产品进入流通阶段,经由销售人员将产品转化到顾客手中的过程,而售后服务则是由产品保障的结果所形成的质量。销售和售后服务直接面对顾客,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可以通过顾客的满意度体现出来,顾客对企业提供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是否满意,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影响,良好的服务,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顾客是企业一项最宝贵的资产。(4)使用质量。使用质量是产品质量的最终体现,它应符合和满足用户所要求的所有质量特性。使用户使用起来感到方便并提供用户使用指南都是重要的。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可以保证产品得以正确使用,同时,增加了在正确使用产品的前提下安全地持续发挥其功能的机会。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的基本属性(功能、质量、成本、个性特征),还特别关注产品的环境属性,如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这就要求企业在提供个性化产品的同时,提供相关的环境属性信息。同时,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也要求企业综合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十、 进度计划(一)项目进度安排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单位:月序号工作内容246810121416182022241可行性研究及环评2项目立项3工程勘察建筑设计4施工图设计5项目招标及采购6土建施工7设备订购及运输8设备安装和调试9新增职工培训10项目竣工验收11项目试运行12正式投入运营(二)项目实施保障措施施工中应遵照执行下列工期保证措施,按合同规定如期完成。1、项目建设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2、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该项目施工。3、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4、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5、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工作业计划,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参与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十一、 经济效益评价(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年,其中建设期2年(24个月),运营期8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三)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400.00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所示。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1营业收入0.0030300.0032320.0040400.002增值税0.001280.411365.771490.252.1销项税0.003939.004201.605252.002.2进项税0.002658.592835.833761.753税金及附加0.00153.65163.89178.833.1城建税0.0089.6395.60104.323.2教育费附加0.0038.4140.9744.713.3地方教育附加0.0025.6127.3229.80(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