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岭南特色文物考古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9756281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13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岭南特色文物考古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xx岭南特色文物考古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xx岭南特色文物考古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xx岭南特色文物考古项目建议书报告说明岭南特色文物考古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5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5二、 结论分析5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6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9一、 文物保护的价值9二、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面临的问题10三、 文物保护成效14四、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16五、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科技结合19六、 广东省文物保护亮点20七、 文物保护的价值21八、 市场定位的步骤23九、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面临的问题24十、 文物保护成效28十一、 顾客忠诚31十二、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31十三、 体验营销的概念34十四、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科技结合35十五、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36十六、 广东省文物保护亮点40十七、 竞争战略选择41十八、 竞争者识别45十九、 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49第三章 公司治理51一、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51二、 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与实施57三、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67四、 专门委员会68五、 债权人治理机制74六、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78第四章 人力资源分析82一、 薪酬体系82二、 企业培训制度的执行与完善86三、 选择人员招募方式的主要步骤87四、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88五、 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89六、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89七、 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96八、 薪酬管理制度98第五章 企业文化分析101一、 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101二、 企业文化的选择与创新103三、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107四、 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118五、 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128六、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130七、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133第六章 财务管理分析142一、 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因素分析142二、 分析与考核144三、 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类型144四、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46五、 财务管理原则147六、 对外投资的目的与意义152第七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5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6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8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60四、 偿债能力分析16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61五、 经济评价结论162第八章 项目投资分析163一、 建设投资估算163建设投资估算表164二、 建设期利息16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65三、 流动资金166流动资金估算表166四、 项目总投资16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67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6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68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xx岭南特色文物考古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16.5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41.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4.14%;建设期利息21.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7%;流动资金1453.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5.19%。(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216.5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333.0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83.56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3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082.31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508.83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63.65%。5、全部投资回收期(Pt):3.1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243.12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216.571.1建设投资万元1741.511.1.1工程费用万元1390.051.1.2其他费用万元316.091.1.3预备费万元35.371.2建设期利息万元21.651.3流动资金万元1453.412资金筹措万元3216.572.1自筹资金万元2333.012.2银行贷款万元883.563营业收入万元135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0082.315利润总额万元3345.106净利润万元2508.837所得税万元836.278增值税万元604.879税金及附加万元72.5910纳税总额万元1513.7311盈亏平衡点万元3243.12产值12回收期年3.1113内部收益率63.65%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6526.66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和行业分析一、 文物保护的价值通过文物中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对其周边环境的整理,包括相关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引导,以实现对文物社会价值的引导、提升与展示,使文物周围形成文化空间,借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文物周围的文化活动,从而使文物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激发。价值是人们衡量事物的一个标准,文物建筑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及这种信息受众群体的多少,决定了文物建筑价值的高低。一般传统认为,文物建筑的绝对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价值主体的客观意志的变化而转移。另外,文物建筑的的价值还包括它的相对价值-一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需求,这两种价值也呈现出日益凸显的特征。尤其是文物的社会价值更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不断追求。(一)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我国的文物建筑大都是木结构,耐火性能非常差,再加上自然老化和认为破坏留存下来的非常少。文物建筑大都有千百年的历史,伴随风雨洗礼的是多次的修复甚至重建,所以当前大量文物建筑的本真性和完整性也需要专门的考察论证。因此,文物修复要根据对其历史文化的挖掘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维修的部分中材料本身虽暂时不具备历史价值,但是制作工艺及建筑构件形式都与文物建筑相符,它对文物建筑的流传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保留了文物建筑的艺术价值,是对文物社会价值的保护和恢复,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二)对文物依托环境的整理文物建筑的保护并不单单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还包括对文物周围环境的整理它与文物建筑本身共同组成了历史文化遗迹与场所,并与人们活动关联,是整体的记忆场所。在文物保护建筑的社会价值中,文物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包括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大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文物依托环境的整理可以激发人们强烈的文化体验需求,完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精神熏陶,提升其社会价值。二、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自身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现阶段我国文物保护体系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完整确立,文物保护规划的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也还不够完善。目前,虽然具有文物保护规划的资质单位较多,但从业人员多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只有少数是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各类人员由于知识背景、专业知识的各有长短,在规划编制中关注的问题和对文物保护理念的认识良莠不齐,直接造成文物保护规划的一次性通过率较低。据国家文物局编审部门统计数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平均一次性通过率不足30%;另一方面,规划成果仍然存在大量的照搬抄袭现象,对规划对象的价值和内容研究不足,或者是缺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素养,直接导致规划成果价值取向的严重偏离。专业人才的缺乏,专业知识和文物保护规划理论框架构建的不完善,已经制约了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专业水平的发展。(二)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和编制技术的创新文物保护规划应该加强科技支撑,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向城市规划编制技术的学习,加强多学科合作,加强空间信息技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运用,加强数字信息管理平台在规划实施管理中的运用。通过规划研究和实施,探索为文物价值认知、保护修复和传统工艺科学化、大遗址展示利用、文物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再反作用于规划编制本身,提高文物保护规划相关专项措施的制定水平。应尽快修编现行的2004版编制要求,建立文物保护规划的分层次、分级别、分深度编制机制,进一步细化规划成果要求,加快针对不同遗产类别、重要和亟须的标准制修订和编制。进一步实践完善文物保护准则要求,大力推广文物保护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不断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水平。(三)规划协调,多部门协同管理文物保护规划与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等等都存在相互协调要求,多元多头混杂的管理模式对于规划的贯彻实施尤为不利。今后应力求将文物行政部门作为城乡规划协调决策机制成员单位,按照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对于文物保护规划确定的紫线控制范围、保护要求和限制指标,应该纳入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体系内,将其作为相关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一样成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的必备指标。应该探索将多元管理模式统一至一个操作平台,将历史文化遗产信息纳入城乡管理数字化网络平台,纳入智慧城市OA管理系统,实现相关建设活动的实时监控、管理。(四)提高文物保护规划贡献值,发挥基础研究效力文物保护规划因为自身资源的各种原因,主要规划的内容是研究和控制限定,长期以来文物保护规划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并不高,在各方面的利益的博弈中总是一让再让,其技术措施最后一般会采用底线式保护技术方法。但控制的初衷不是创造对立面,而是为了合理保护、规范发展、协调矛盾。但是底线式的保护,造成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孤岛式状况,缺乏融入,缺乏协调,长久以来,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文物保护规划应有作用的发挥与实施。文物保护规划对遗产价值和特色的研究较为深入,应该发挥其基础性研究的指导作用,将其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从中获取营养,或许才是特色之路产生的途径,特别是在即将大范围开展的城市设计过程中,文物保护规划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五)规划实施效力和规划实施评估文物保护规划的实施是贯彻规划要求、落实规划任务的关键,根据浙江省的调研摸底情况来看,文物保护规划真正有效实施的比例不足三成,且往往存在规划公布后束之高阁、重规划轻实施的现象。在已实施的规划中,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长期以来也一直缺失,严重制约了保护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管理者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把握与判断。作为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规划的实施评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探索指导意义,通过对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整体回顾,对实施情况系统梳理,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正保护方法和措施,为后续规划修编及规划深化、编制提供切实的依据。(六)民生改善和公众参与2014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比例仅为171%,遗产保护意识和公众认知程度依然很低。或许普通人并不知道,那些村民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屋或者是其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已经是某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了。浙江省就曾经出现过村民为了儿子结婚扩建住房,拆除自己的住宅而锒铛入狱的事件,只因他的住宅已经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不是制造社会不和谐因素,广大的私有产权拥有者、使用者的利益在保护过程中如何体现,传统生活如何延续、居住质量如何改善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物保护成果应该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与改善民生、提高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三、 文物保护成效(一)全国备案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服务大局成效明显,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列入国家专项发展规划。与此同时,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金瑞国介绍,全国已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加115%、58%、88%。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根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金瑞国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我国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表现在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大美亚细亚唐宋八大家万年永宝何以中国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参观博物馆成为社会新风尚。(二)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也是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金瑞国介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跨国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此外,我国文物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等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文物考古机构普遍加强,考古野外津贴将有明显提高。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四、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一)文物保护规划的初始阶段(19901996年)我国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这之前我国基本没有独立的、专业的文物保护规划。初期的文物保护规划没有独立的规划体例和规范,缺乏规划理论与先进文物保护理念的支撑。有的只能算是文物修缮工程计划,也有的是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专项环境整治设计,还有的是服务于旅游和展示要求而编制的展示方案,其规划内容、深度和规划文件的表达方式、成果形式各不相同,且极不规范统一。规划编制者有考古工作者、文物管理部门、建筑师等,由于各自的专业背景不同,关注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二)文物保护规划的探索阶段(19962004年)1996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大遗址保护问题,199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CHINA与美国盖蒂保护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开始编制准则,其中第一次系统陈述了文物保护规划在文物保护总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规划策略。2001年我国关于文物保护规划、特别是大遗址保护的任务进一步突出,在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制定的保护规划列入了重点加强的基础工作。在国家文物保护事业重点发展项目的工作要求下,我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人员在国家文物局、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规划专家、遗产保护专家等多学科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展开了一系列以大遗址为重点的规划编制,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技能、文本体例、规划方法上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为以后文物保护规划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三)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国内科研院所不但自己实践和摸索,同时美国盖蒂保护所和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先后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在我国文物保护规划的国际合作方面也做了初步尝试。在自身实践和国际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文物保护规划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成熟阶段。2003年开始,国家文物局针对文物保护规划的规范与体系建设也获得明显进展,有效推动了全国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2004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实施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配合编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也一同实施,200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要求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贯彻实施准则。至此,文物保护规划基本走上了统一、规范、规划理念明确、目标清晰的发展成熟阶段,形成了以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为基础,依托城市规划技术手段,结合生态资源保护模式和要求的专业规划类型。为配合文物保护工程管理要求,国家文物局设立了规划资质管理制度,自2004年起至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核准的甲级规划资质单位已达66家。近10年来,我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也由原来的750处,激增为4296处,三普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已超过76万处。按照规范要求,原则上所有的国保单位均应编制保护规划,其他文保单位视需要编制规划。配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的相关规划工作也在积极开展。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进入了最繁忙和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五、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科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的成功案例实质上便是传统制造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在出土的文物中,纸质文物属于其中较为脆弱的文物种类,由于其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对其的保护工作需要格外重视。纸质文物在保护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纸张变质,而产生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纸质文物自身的酸碱性失衡,其内酸性的增多导致纸张纤维素水解速度的加快,降低纸张的机械强度。现阶段对纸质文物使用最为广泛的去酸方法为:干去酸和湿去酸。湿去酸的方法是指将纸张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浸泡,使其内部酸碱中和,提高纸张的pH值,以此达到降低纸张酸性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会造成水溶性字迹材料的损伤,且容易造成纸张质量的下降,因此不建议使用湿去酸的方式进行纸质文物的去酸处理。干去酸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湿去酸法中出现的问题,其主要方式为使用氨水以及吗啡啉对纸张进行熏蒸,此方法对纸张本身和字迹不会产生影响。并且也可以对纸张使用浸渍和喷洒结合的方法,即将纸张在有机溶液内进行数分钟浸泡,之后取出将其晾干。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通常由以下九个方面进行:第一,清洗去锈;第二,加固处理;第三,稳定处理;第四,整形复原;第五,连接完型;第六,补配缺块;第七,做色做旧;第八,缓蚀处理;第九,表面封护。以青铜文物去锈操作为例,传统青铜文物去锈方法为工作人员使用砂纸打磨或刀具去除等手工去锈。而使用现代技术进行青铜文物的去锈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激光去除仪、超声波振动仪以及等离子体除锈机等设备进行青铜文物的去锈工作。在这一保护文物方面上,传统手工工艺的实用价值不断被降低,但是在文物整形复原中,传统复原方法中使用外力将器物恢复原状的模压法、锤击法以及顶撑法等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将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进行有机结合,在二者共同配合下,我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六、 广东省文物保护亮点(一)革命文物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广东共有14处革命文物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入选的革命文物类型涵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目前,广东革命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前五,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有力彰显了广东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新中国近现代革命历程所做突出贡献。(二)南粤古驿道沿线文物多处入选作为近两年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重要成果的乳源西京古道、青塘遗址、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中国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红色交通线旧址等多处文物入选,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助力广东入选国保单位成效显著。南粤古驿道是跨越时空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南粤大地上各个历史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南粤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地域性,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多元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三)古文化遗址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六曾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青塘遗址、磨刀山遗址以及东莞村头遗址、狮雄山遗址、石望铸钱遗址、乳源西京古道、西樵山采石场遗址等7处古文化遗址悉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不懈努力的成果,同时也见证古代广东人民的精彩生活。七、 文物保护的价值通过文物中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对其周边环境的整理,包括相关非物质文化活动的引导,以实现对文物社会价值的引导、提升与展示,使文物周围形成文化空间,借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文物周围的文化活动,从而使文物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激发。价值是人们衡量事物的一个标准,文物建筑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及这种信息受众群体的多少,决定了文物建筑价值的高低。一般传统认为,文物建筑的绝对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价值主体的客观意志的变化而转移。另外,文物建筑的的价值还包括它的相对价值-一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需求,这两种价值也呈现出日益凸显的特征。尤其是文物的社会价值更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不断追求。(一)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我国的文物建筑大都是木结构,耐火性能非常差,再加上自然老化和认为破坏留存下来的非常少。文物建筑大都有千百年的历史,伴随风雨洗礼的是多次的修复甚至重建,所以当前大量文物建筑的本真性和完整性也需要专门的考察论证。因此,文物修复要根据对其历史文化的挖掘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维修的部分中材料本身虽暂时不具备历史价值,但是制作工艺及建筑构件形式都与文物建筑相符,它对文物建筑的流传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保留了文物建筑的艺术价值,是对文物社会价值的保护和恢复,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二)对文物依托环境的整理文物建筑的保护并不单单是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还包括对文物周围环境的整理它与文物建筑本身共同组成了历史文化遗迹与场所,并与人们活动关联,是整体的记忆场所。在文物保护建筑的社会价值中,文物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包括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和大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文物依托环境的整理可以激发人们强烈的文化体验需求,完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们的精神熏陶,提升其社会价值。八、 市场定位的步骤市场定位通过识别潜在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和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三个步骤实现。(一)识别潜在竞争优势识别潜在竞争优势是市场定位的基础。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两方面: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能够以比竞争者低廉的价格销售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的价格水平销售更高一级质量水平的产品。产品差别化优势是指产品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利益与顾客需求相适应的优势,即企业能向市场提供在质量、功能、品种、规格、外观等方面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为实现此目标,首先必须进行规范的市场研究,切实了解,目标市场需求特点以及这些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这是能否取得竞争优势、实现产品差别化的关键。其次要研究主要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可从三个方面评估竞争者:一是竞争者的业务经营情况,如近三年的销售额、利润率、市场份额、投资收益率等;二是竞争者核心营销能力,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水平等;三是竞争者的财务能力,包括获利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偿还债务能力等。(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定位核心竞争优势是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在产品开发、服务质量、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所具有的可获取明显差别利益的优势。应把企业的全部营销活动加以分类,并将主要环节与竞争者相应环节进行比较分析,以识别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三)制定发挥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不会自动地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表现,必须制定明确的市场战略来加以体现。比如通过广告传导核心优势战略定位,逐渐形成种鲜明的市场概念,这种市场概念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与顾客的需求和追求的利益相吻合。九、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一)自身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现阶段我国文物保护体系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完整确立,文物保护规划的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也还不够完善。目前,虽然具有文物保护规划的资质单位较多,但从业人员多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只有少数是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各类人员由于知识背景、专业知识的各有长短,在规划编制中关注的问题和对文物保护理念的认识良莠不齐,直接造成文物保护规划的一次性通过率较低。据国家文物局编审部门统计数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平均一次性通过率不足30%;另一方面,规划成果仍然存在大量的照搬抄袭现象,对规划对象的价值和内容研究不足,或者是缺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素养,直接导致规划成果价值取向的严重偏离。专业人才的缺乏,专业知识和文物保护规划理论框架构建的不完善,已经制约了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学科专业水平的发展。(二)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方法和编制技术的创新文物保护规划应该加强科技支撑,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向城市规划编制技术的学习,加强多学科合作,加强空间信息技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运用,加强数字信息管理平台在规划实施管理中的运用。通过规划研究和实施,探索为文物价值认知、保护修复和传统工艺科学化、大遗址展示利用、文物预防性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技术创新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再反作用于规划编制本身,提高文物保护规划相关专项措施的制定水平。应尽快修编现行的2004版编制要求,建立文物保护规划的分层次、分级别、分深度编制机制,进一步细化规划成果要求,加快针对不同遗产类别、重要和亟须的标准制修订和编制。进一步实践完善文物保护准则要求,大力推广文物保护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不断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水平。(三)规划协调,多部门协同管理文物保护规划与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等等都存在相互协调要求,多元多头混杂的管理模式对于规划的贯彻实施尤为不利。今后应力求将文物行政部门作为城乡规划协调决策机制成员单位,按照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的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相关内容纳入城乡规划。对于文物保护规划确定的紫线控制范围、保护要求和限制指标,应该纳入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体系内,将其作为相关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一样成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的必备指标。应该探索将多元管理模式统一至一个操作平台,将历史文化遗产信息纳入城乡管理数字化网络平台,纳入智慧城市OA管理系统,实现相关建设活动的实时监控、管理。(四)提高文物保护规划贡献值,发挥基础研究效力文物保护规划因为自身资源的各种原因,主要规划的内容是研究和控制限定,长期以来文物保护规划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度并不高,在各方面的利益的博弈中总是一让再让,其技术措施最后一般会采用底线式保护技术方法。但控制的初衷不是创造对立面,而是为了合理保护、规范发展、协调矛盾。但是底线式的保护,造成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孤岛式状况,缺乏融入,缺乏协调,长久以来,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文物保护规划应有作用的发挥与实施。文物保护规划对遗产价值和特色的研究较为深入,应该发挥其基础性研究的指导作用,将其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从中获取营养,或许才是特色之路产生的途径,特别是在即将大范围开展的城市设计过程中,文物保护规划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五)规划实施效力和规划实施评估文物保护规划的实施是贯彻规划要求、落实规划任务的关键,根据浙江省的调研摸底情况来看,文物保护规划真正有效实施的比例不足三成,且往往存在规划公布后束之高阁、重规划轻实施的现象。在已实施的规划中,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长期以来也一直缺失,严重制约了保护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管理者对规划实施工作的把握与判断。作为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规划的实施评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探索指导意义,通过对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整体回顾,对实施情况系统梳理,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正保护方法和措施,为后续规划修编及规划深化、编制提供切实的依据。(六)民生改善和公众参与2014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同比例仅为171%,遗产保护意识和公众认知程度依然很低。或许普通人并不知道,那些村民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屋或者是其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已经是某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了。浙江省就曾经出现过村民为了儿子结婚扩建住房,拆除自己的住宅而锒铛入狱的事件,只因他的住宅已经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不是制造社会不和谐因素,广大的私有产权拥有者、使用者的利益在保护过程中如何体现,传统生活如何延续、居住质量如何改善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物保护成果应该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与改善民生、提高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十、 文物保护成效(一)全国备案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意识持续深化,服务大局成效明显,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列入国家专项发展规划。与此同时,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金瑞国介绍,全国已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加115%、58%、88%。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根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金瑞国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我国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表现在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91%,年度举办展览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加119%。大美亚细亚唐宋八大家万年永宝何以中国等展览成为社会文化热点。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古韵新声等电视节目引爆大屏小屏,参观博物馆成为社会新风尚。(二)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也是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金瑞国介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跨国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18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此外,我国文物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等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文物考古机构普遍加强,考古野外津贴将有明显提高。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3026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3家;世界遗产56项,位列世界第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列世界第一。十一、 顾客忠诚高度满意是达到顾客忠诚的重要条件。不过,在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竞争环境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会有差异。所有市场的共同点是,随着满意度的提高,忠诚度也在提高。但是,在高度竞争市场(如汽车和个人电脑市场),满意的顾客和完全满意的顾客之间的忠诚度有巨大差异;而在非竞争市场(如管制下的垄断市场本地电话市场),无论顾客满意与否都保持高度忠诚。尽管在某些场合,顾客不满意并不妨碍顾客忠诚,但企业最终仍会为顾客的不满付出高昂代价。企业如果没有赢得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是难以留住顾客和得到顾客忠诚的。除了简单地吸引和保留住顾客,许多公司还希望不断提高其顾客占有率。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赢得大量顾客的部分业务,而是争取现有顾客的全部业务。例如,通过成为顾客购买产品的独家供应商,或说服顾客购买更多的本公司产品,或向现有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交叉销售别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得所属产品类别中更大的顾客购买量。十二、 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一)文物保护规划的初始阶段(19901996年)我国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这之前我国基本没有独立的、专业的文物保护规划。初期的文物保护规划没有独立的规划体例和规范,缺乏规划理论与先进文物保护理念的支撑。有的只能算是文物修缮工程计划,也有的是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专项环境整治设计,还有的是服务于旅游和展示要求而编制的展示方案,其规划内容、深度和规划文件的表达方式、成果形式各不相同,且极不规范统一。规划编制者有考古工作者、文物管理部门、建筑师等,由于各自的专业背景不同,关注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二)文物保护规划的探索阶段(19962004年)1996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大遗址保护问题,199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CHINA与美国盖蒂保护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开始编制准则,其中第一次系统陈述了文物保护规划在文物保护总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基本的工作方法和规划策略。2001年我国关于文物保护规划、特别是大遗址保护的任务进一步突出,在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制定的保护规划列入了重点加强的基础工作。在国家文物保护事业重点发展项目的工作要求下,我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人员在国家文物局、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规划专家、遗产保护专家等多学科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参与下,展开了一系列以大遗址为重点的规划编制,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技能、文本体例、规划方法上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为以后文物保护规划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三)文物保护规划的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国内科研院所不但自己实践和摸索,同时美国盖蒂保护所和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先后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在我国文物保护规划的国际合作方面也做了初步尝试。在自身实践和国际交流、学习的基础上,文物保护规划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成熟阶段。2003年开始,国家文物局针对文物保护规划的规范与体系建设也获得明显进展,有效推动了全国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2004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实施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配合编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也一同实施,200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要求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贯彻实施准则。至此,文物保护规划基本走上了统一、规范、规划理念明确、目标清晰的发展成熟阶段,形成了以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为基础,依托城市规划技术手段,结合生态资源保护模式和要求的专业规划类型。为配合文物保护工程管理要求,国家文物局设立了规划资质管理制度,自2004年起至2015年,经国家文物局核准的甲级规划资质单位已达66家。近10年来,我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也由原来的750处,激增为4296处,三普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已超过76万处。按照规范要求,原则上所有的国保单位均应编制保护规划,其他文保单位视需要编制规划。配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管理的相关规划工作也在积极开展。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进入了最繁忙和成果最丰富的时期。十三、 体验营销的概念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向消费者提供一定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对事件、情景的安排、设计,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让消费者产生内在反应或心理感受,激发并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体验营销建立在对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认真研究、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其以激发顾客的情感为手段,使整个营销理念更趋于完善,目的是为目标顾客提供超过平均价值的服务,让顾客在体验中产生美妙而深刻的印象或体验,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体验营销并非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确切地说它是一种营销心理、一种营销文化、一种营销理念。在消费需求日趋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顾客关注产品和服务的感知价值,比以往更为重视在产品消费过程中获得“体验感觉”。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很多产品的时候,如果有“体验”的场景和气氛,那么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购买服装时,如果一家服装店不能让顾客试穿的话,有很多顾客就会马上离开;购买品牌电脑时如果消费者不能亲自试试性能,感觉一下质量,大多数消费者就会对其质量表示怀疑;购买手机时如果销售人员不太愿意让顾客试验效果,顾客马上就会扬长而去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提供充分的体验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的机会。十四、 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和现代科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的成功案例实质上便是传统制造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在出土的文物中,纸质文物属于其中较为脆弱的文物种类,由于其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因此对其的保护工作需要格外重视。纸质文物在保护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纸张变质,而产生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纸质文物自身的酸碱性失衡,其内酸性的增多导致纸张纤维素水解速度的加快,降低纸张的机械强度。现阶段对纸质文物使用最为广泛的去酸方法为:干去酸和湿去酸。湿去酸的方法是指将纸张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浸泡,使其内部酸碱中和,提高纸张的pH值,以此达到降低纸张酸性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会造成水溶性字迹材料的损伤,且容易造成纸张质量的下降,因此不建议使用湿去酸的方式进行纸质文物的去酸处理。干去酸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湿去酸法中出现的问题,其主要方式为使用氨水以及吗啡啉对纸张进行熏蒸,此方法对纸张本身和字迹不会产生影响。并且也可以对纸张使用浸渍和喷洒结合的方法,即将纸张在有机溶液内进行数分钟浸泡,之后取出将其晾干。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通常由以下九个方面进行:第一,清洗去锈;第二,加固处理;第三,稳定处理;第四,整形复原;第五,连接完型;第六,补配缺块;第七,做色做旧;第八,缓蚀处理;第九,表面封护。以青铜文物去锈操作为例,传统青铜文物去锈方法为工作人员使用砂纸打磨或刀具去除等手工去锈。而使用现代技术进行青铜文物的去锈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激光去除仪、超声波振动仪以及等离子体除锈机等设备进行青铜文物的去锈工作。在这一保护文物方面上,传统手工工艺的实用价值不断被降低,但是在文物整形复原中,传统复原方法中使用外力将器物恢复原状的模压法、锤击法以及顶撑法等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将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进行有机结合,在二者共同配合下,我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十五、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十六、 广东省文物保护亮点(一)革命文物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广东共有14处革命文物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入选的革命文物类型涵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目前,广东革命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全国前五,是革命文物延续年代最长、序列最完整、种类最齐全的省份,有力彰显了广东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新中国近现代革命历程所做突出贡献。(二)南粤古驿道沿线文物多处入选作为近两年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重要成果的乳源西京古道、青塘遗址、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中国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红色交通线旧址等多处文物入选,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助力广东入选国保单位成效显著。南粤古驿道是跨越时空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南粤大地上各个历史时代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南粤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地域性,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多元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三)古文化遗址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六曾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青塘遗址、磨刀山遗址以及东莞村头遗址、狮雄山遗址、石望铸钱遗址、乳源西京古道、西樵山采石场遗址等7处古文化遗址悉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不懈努力的成果,同时也见证古代广东人民的精彩生活。十七、 竞争战略选择竞争者的反应模式、实力等特征决定了本公司竞争战略选择。1、竞争者反应模式与竞争战略选择竞争者反应模式指本公司对竞争者的攻击战略实施之后竞争者的回应方式。竞争者常见的反应模式有以下四种。(1)从容型竞争者。从容型竞争者指竞争者对某些特定的攻击行为没有迅速反应或强,烈反应。这类竞争者“从容不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是认为自己的顾客忠诚度高,不会转换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