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导管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19732823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球囊扩张导管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球囊扩张导管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球囊扩张导管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球囊扩张导管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一、 药物洗脱球囊行业概况(一)药物洗脱球囊的作用机理药物洗脱球囊以球囊导管为输送平台,将抑制细胞增殖药物送达病变部位,在球囊扩张过程中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能够迅速、高浓度、均匀且足量的释放并渗入血管壁而有效发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药物洗脱球囊无金属网格残留、无聚合物基质残留,能够减少炎症反应;其药物非长期缓释技术可加速靶病变愈合和内皮化,从而降低晚期血栓风险并缩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时间;保存血管内原有解剖形态和生理收缩舒张性能,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二)药物洗脱球囊适应症及临床应用药物洗脱球囊可以实现介入无植入主张,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的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领域,并表现出很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其在脑血管和血液透析通路狭窄病变等介入治疗领域也开始逐步应用。随着医疗器械研究取得进展和临床研究实施获取的循证医学证据积累,正进一步解决尚不明确的临床难点问题,同时更多的临床应用也推动制作工艺改进,未来通过技术和平台不断更新,药物洗脱球囊可满足更广泛的临床需求。1、冠脉药物洗脱球囊临床专家共识与展望药物洗脱球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已有近十年的经验,近年来已被多个专家指南推荐。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学(EACT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推荐使用药物球囊治疗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支架再狭窄,证据等级为IA级。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推荐药物洗脱球囊作为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支架相关的再狭窄病变、多层支架病变、大的分支病变及不能耐受DAPT的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根据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认为药物洗脱球囊适用于支架内再狭窄治疗、分叉病变和小血管病变治疗,以及高出血倾向风险患者、不耐受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患者、近期进行外科手术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既往有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史患者和拒绝体内植入异物的患者。2、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药物洗脱球囊是介入无植入的创新治疗方法,具有无延迟内皮化、无慢性炎症及支架贴壁、膨胀不良的优势,且治疗效果更佳,其在冠状动脉领域临床应用十余年,已经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植入支架后,由于长期存在金属异物,对血管壁形成机械性牵拉,可诱发炎症反应和新生内膜增生,导致血管支架阶段内发生再狭窄,称为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管内膜增生是局部血管对机械性损伤的一种过度修复反应,是造成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机制。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独特的优势,可避免多层支架植入及其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得到专家建议和指南的推荐。2014年ESC指南与2016年中国PCI指南中均推荐药物洗脱球囊为治疗ISR的首选。2016年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与普通球囊和药物支架相比,药物洗脱球囊在治疗ISR时显示出了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冠脉小血管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常见的病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小血管病变参照血管直径275-30mm的血管。由于小血管病变独特的解剖学特点,血管内径狭小,支架植入后轻度的新生内膜增生即可导致明显的管腔丢失,而且对内膜增殖的代偿作用(正性重构)有限,导致小血管病变的支架介入治疗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如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小血管病变多发生于糖尿病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高危患者,多与迂曲病变、弥漫性病变、钙化病变等复杂病变共存,且多位于血管远端,支架植入治疗困难且治疗效果不佳。药物洗脱球囊介入无植入的治疗方式避免了植入支架,是治疗小血管原发病变的有效方案,拓展了PCI手术的适应症范围。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推荐单纯药物洗脱球囊或可作为药物支架的替代疗法治疗小血管病变(血管直径为20275mm)。冠脉分叉病变是指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毗邻和/或累及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血管分叉处由于血流涡流及切变力的增加,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金属支架无法完全和准确覆盖分叉开口部位,且分叉处的斑块负荷较一般病变严重,介入治疗会导致斑块移位、分支血管开口弹性回缩甚至闭塞等,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介入手术的操作成功率,具有更高的再狭窄发生率,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分叉病变一直以来都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难点。由于复杂的双支架术在分叉处易出现支架重叠,破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术后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临床疗效不佳,因此传统治疗方案处理分叉病变主要采用单支架术,即主支支架植入、边支使用普通球囊扩张的治疗方案,但单支架术边支血管远期治疗效果不佳。药物洗脱球囊的应用为分叉病变治疗带来新的选择,可减少支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手术方式也相对简单,再次发生再狭窄的概率也较低。目前,临床实践中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分叉病变主要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主支植入支架,边支应用药物洗脱球囊;另一种是单纯使用药物洗脱球囊,即主支及边支均应用药物洗脱球囊处理。单纯使用药物洗脱球囊策略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简化手术术式和操作时间,对开口的保护会更好,且无异物植入,真正实现了介入无植入。2013年德国共识小组的更新建议,对于分叉病变,使用普通球囊充分预扩张后,主支和边支使用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安全、可行,但是如果在药物球囊扩张过程中出现严重夹层,则需植入支架,该建议强调对于不同类型的分叉病变选择不同的处理策略,采用单纯使用药物洗脱球囊策略的前提是病变预处理效果满意。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推荐单纯药物洗脱球囊或可作为药物支架的替代疗法治疗分叉病变。目前,药物洗脱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的使用率在提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单纯药物球囊策略治疗Denovo病变安全有效,其晚期管腔丢失更低,有晚期管腔正向重构(管腔轻度扩大)趋势,且需要紧急补救支架的比例较低。根据临床经验,对于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变充分预处理后血管的造影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如满足药物洗脱球囊使用的前提条件,应最优先考虑使用药物洗脱球囊,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患者。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常用介入治疗方法是植入多个药物洗脱支架,主要有点支架、串联支架覆盖全部病变两种方法。串联支架可完全、充分地覆盖病变,但由于支架总长度更长、支架重叠段增加,增加了不良事件风险。因此,点支架相比长支架具有优势。药物洗脱球囊与点支架的结合理论上可能更适合弥漫性病变,目前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尚无指南推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式,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洗脱支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管往往斑块破溃中心较大且有大量血栓形成,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导致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化延迟和血管壁局部毒性的反应可能更为严重,造成晚期支架贴壁不良,使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为患者留下隐患。药物洗脱球囊由于无植入物,减少了内膜炎症反应,缩短了内皮愈合时间,减少血栓形成风险,理论上可能是可选方案,目前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尚无指南推荐。冠状动脉开口病变是指距主动脉或主支冠状动脉开口部3mm以内的严重粥样硬化性病变,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植入支架难度系数增高、风险大、稳定性较差,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增高。药物洗脱球囊是治疗开口病变的可选方案,目前研究样本量较少,仍需更多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是冠脉介入治疗面临的临床难点之一,病变局部炎症、增生负荷比较重,药物洗脱支架作为长期植入物形成促炎环境诱导新的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出现弥散性再狭窄、支架内皮覆盖延迟和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等问题。药物洗脱球囊可保留血管的积极重塑,技术上是可行的替代方案,但目前仍需要大量临床研究的数据来证实。(三)药物洗脱球囊产品市场规模目前,可用于PCI手术的器械包括裸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完全可降解支架、药物洗脱球囊。裸金属支架已逐渐被药物洗脱支架取代,完全可降解支架在材料选择、产品设计、技术工艺等方面仍存在限制。目前药物洗脱支架为主流支架,药物洗脱球囊的临床应用正迅速增加。药物洗脱球囊由于无植入物而具有多项潜在优势,其临床应用正迅速增加,加之行业政策对创新产品的支持(如鼓励和加快审查创新医疗器械等),其处于更有力的竞争位置。未来随着更多竞争对手和竞品进入药物洗脱球囊市场,将进一步加强行业的市场教育,且病变精准充分预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可选择应用的病变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促进市场渗透率提高。随着近年来介入无植入理念的推广,药物洗脱球囊使用量快速增长,并且预期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药物洗脱球囊首次在中国获批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后,使用量从2016年的7,500个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290万个。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1000万个,2030年预计将达到2042万个。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国内冠脉药物洗脱球囊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5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2009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4386亿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5933亿元。二、 医疗器械行业进入壁垒(一)医疗器械行业准入壁垒我国对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严格的监管,如药物洗脱球囊获批前需要进行广泛的临床前研究,并需完成临床试验。完成产品临床试验所需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未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相关产品的标准。相关产品成功获批以上需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产品注册审批、生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相关法规及政策,并在人才建设、研发、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等方面具备经验。新进入者可能难以应对及满足该等法律法规要求,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二)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和人才壁垒血管介入医疗器械是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及制造需高度复杂的先进技术及实用知识。成功研发相关产品需要储备专业人才,并具备精湛的产品设计及制造技术,同时需要长期积累工艺及经验。新进入者通常缺乏相关经验,其迅速掌握相关技术经验或获得相关研发人才的难度较大,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人才壁垒。(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渠道壁垒药物洗脱球囊与传统疗法相比具有介入无植入的种种优势,其临床应用正逐步扩大,因此厂家仍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市场教育和推广。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建立完善的市场渠道,难以具备进行有效市场教育及推广的能力,难以负担市场教育及推广的成本。(四)医疗器械行业品牌壁垒医疗器械行业的品牌体现了其质量水平、产品稳定性、产品设计水平等因素,使用者在做选择时,知名度高的产品更受青睐,品牌形象已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知名品牌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长期投入。新进入者需要较长时间树立品牌形象,行业品牌壁垒高。(五)医疗器械行业资金壁垒医疗器械行业是高投入行业,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进行产品研发以及后期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需要不断投入资金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企业需要大规模资金支持,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难以持续发展。三、 创新发展迈出新步伐(一)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加快推进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建设,出台了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标准体系的覆盖面、系统性和国际协调性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共计1919项,覆盖了我国医疗器械各专业技术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已达90%。其中,国家标准260项,行业标准1659项;强制性标准284项,推荐性标准1635项。(二)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提速202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55件,同比增长5714%。自2014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189件,更多的创新高科技医疗器械正快速受惠于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三)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大幅增长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高技术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量为15962件,同比增长2839%。近三年来,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均以30%左右的速度大幅增长。(四)研发强度整体呈现稳定且小幅提升趋势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研发强度为639%,近几年均保持在6%以上水平;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为397%,近几年保持近4%水平,高于整体高技术产业25%的平均水平。四、 介入医疗器械技术发展趋势冠状动脉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其一,介入无植入器械进一步替代介入有植入器械,实现无异物滞留的绿色治疗;其二,对现有产品的技术改进,以期实现更优的性能,帮助医生和患者对冠脉疾病进行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例如球囊和支架产品涂层技术的改进;其三,拓展现有产品的适应症范围,如将药物洗脱球囊产品向脑血管等领域拓展,以实现更广泛的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药物洗脱球囊疗效的三个关键因素包括:输送过程中的药物损失率低,即药物涂层不易被血流冲洗;球囊送至病变处可迅速将药物从球囊表面转移至血管壁内膜,从而缩短球囊扩张时间;药物送至病变处之后起到有效抑制内膜增生的效果。随着药物洗脱球囊的研究逐步深入,更多的球囊制备工艺、药物涂层工艺被成功研发并应用,同时对药液配方中活性药物选择及赋形剂选择的研究也不断成熟。(一)药物洗脱球囊制造技术发展趋势药物洗脱球囊经介入手术进入人体血管,到达病变部位前要经过血流冲刷,导管、导丝及狭窄病变的摩擦,多种因素导致药物损失。药物洗脱球囊产品技术发展方向包括通过增强球囊输送平台的推送力,提高产品的通过性,减少输送过程中药物损失率;通过改进药物涂层技术及球囊表面改性工艺,提高药物涂层牢固度;通过改进球囊折叠技术,提高通过性的同时减少药物输送过程的损耗。(二)药物涂层活性成分选择发展趋势药物洗脱支架及药物洗脱球囊使用的常见药物包括雷帕霉素及紫杉醇,两者都能有效抑制内膜增生,但作用机制不同。不同于药物洗脱支架携带药物长期缓慢的释放,药物洗脱球囊局部药物传递的关键是组织快速摄取药物和药物在血管壁中的持久性,以补偿较短的接触时间,因此要求药物更具亲脂性。紫杉醇具有高亲脂性和组织保留特性,可以在短时间内以单纯扩散的方式从高浓度一侧快速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迅速被血管壁组织摄取,进而起到抑制细胞分裂、迁移、增殖的作用,且与血管壁附着后更难清除,药物在组织留存时间长,在短时间接触下仍能维持对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有效抑制。雷帕霉素较紫杉醇而言亲脂性低,组织吸收率较低,稳定性差,难以黏附在球囊表面,输送过程易脱落,且药物在组织中保留的时间较短。(三)药物涂层载体选择发展趋势药物涂层载体有助于药物的附着和释放,并能调节药物向血管壁的转移。将活性药物与赋形剂组合,可以实现药物分布更加均匀,载药量精确可控,从而可实现扩张时快速转移并且在血管壁附着更加牢固,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更好。五、 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1、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发展针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国家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各项政策鼓励医疗器械改革,加紧规范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生产、流通管理,同时鼓励和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发展。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针对创新医疗器械设置特别审批通道,加快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提出对诊断或治疗罕见病、恶性肿瘤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医疗器械、诊断或治疗老年人特有和多发疾病且目前尚无有效诊断或治疗手段的医疗器械、专用于儿童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医疗器械、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医疗器械实施优先审批。预期鼓励医疗器械的政策可进一步支持拓展药物洗脱球囊产品市场。2、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空间具有增长潜力(1)医疗器械行业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率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加之居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突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预计中国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带来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器械的旺盛需求。(2)医疗器械行业居民医疗支付能力提升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居民医疗支付能力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医疗开支增加,将令患者在接受危及生命的手术时愿意选择最优化的治疗解决方案。伴随着全国医保体系覆盖人群的增加,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激增,相关政策明确提高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大病保险试点、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对血管介入器械的市场需求逐渐放量。(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量提升空间大介入治疗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日益获得临床青睐,且随着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的医师介入治疗等标准化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专业医师数量将进一步提升,加大介入手术的可及性,介入手术市场的需求将被大大释放,中国经皮冠状介入治疗手术量有较大增长空间。(4)药物洗脱球囊市场空间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药物洗脱球囊在PCI手术领域临床应用十余年,可用于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分叉病变及不适合植入支架的病变或患者,且随着预处理技术的进步及临床证据的积累,其临床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药物洗脱球囊相对传统手术治疗方案操作更为简单,未来将有更多的基层医院可实施介入手术,提高介入手术的可及性,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可能选择介入无植入的治疗方案,提高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率。3、高端介入医疗器械加速国家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自主创新,鼓励医疗机构在质优价廉的前提下购买国产医用耗材。随着分级诊疗等政策的推行,基层医院基础类手术入院人数有明显提升,基层医疗市场对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器械需求增加;国家医保倾向对国产器械提高报销比例,增加对国产器械的需求。在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国内企业不断投入研发,在血管介入领域逐渐取得技术突破,将进一步增加国产器械临床普及程度,加快实现国产化进程。(二)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挑战1、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起步晚国内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且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现有产品种类较少,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较少。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国内企业的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并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层面给予较大扶持力度,鼓励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加快创新。在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若未来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导向发生变化,例如国内医疗器械招标政策、医保政策等,而企业不能及时根据变化做出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会受到不利影响。3、医疗器械行业企业规模效应国外大型医疗器械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在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明显规模效应,在研发投入、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国内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格局分散,较难拥有国外大型企业的影响力。六、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持续高增长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分析,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规上+规下数据)达1156万亿元,同比增长为1124%,从2015年6297亿元增长到2021年115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5%,高于我国总体制造业增长水平。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13万亿元,增速12%左右,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新冠检测试剂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常态化,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和抗原检测试剂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促使相关企业业绩大幅增长。此外,医疗新基建和千县工程的推进,促进了医疗设备市场扩容和加速。七、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近三年,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于2022年突破3万家,截至2022年9月达31503家。从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类别来看,可生产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数量19025家,快速增长;可生产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数量14119家,平稳增长;可生产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数量2412家,有较快增长;三者之比约为8:6:1,比值与上一年保持一致。截至2022年9月,我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数量达116万家。近几年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都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2021年突破了100万家,达108万家,同比增长2088%。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促进了整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八、 营业利润率较疫情前有明显增长我国规模以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949%增长到2019年的1280%,2020年达到1745%;2021年为1507%,略有下降,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较为明显的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