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及建议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508959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及建议叶珊提要 桐城小花是桐城本地的特色知名农产品,近年来已初步形成从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但在产业和营销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桐城小花”营销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建言献策。关键词: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对策基金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1610383041)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9月28日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茶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生活象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国内,茶叶广泛散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安徽省桐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西靠大别山、南抵长江,是产茶的好处所,桐城小花已有五百余年产制历史。桐城小花于1991年荣获“七五”星火成果博览会银奖,并且获得了“安徽名茶”等各类优秀称号。其茶叶色正、形雅、香清、味醇,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糖,增强免疫力及控制体重,且有除烦去腻、清心明目、提神益思之功效。可以说,在应用和文化价值上,桐城小花都有极高的市场开发潜力。项目组通过实地调研,对桐城小花产业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且制定营销发展策略,以期拓宽茶叶销售渠道,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桐城小花”营销现状分析近年来,大众茶消费悄然崛起。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数据显示,2014年,桐城采摘园面积约4.05万亩,比去年增长4.7%,茶农茶叶量生产总值达1.5亿元;2015年,茶叶总产量达440吨,产值达1.76亿元,人均茶业收入4,000余元,全市茶叶加工厂增加到350家,加工产能达1,000吨水平,产值和人均收入超过了“十二五”规划指标;2016年,干毛茶产值1,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亿元,增幅12.6%,同期相比增速降低;干毛茶产量228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增加9%,同期对比增速基本持平。这些数据都表明桐城小花年产值增速显著。(一)产业与营销现状。2012年,国家正式限定三公消费,茶行业的市场消费进度受到阻碍,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休整期。由于行业的增速逐渐放缓,大众茶消费逐渐走进市场,并且带领茶行业走向新的成长。桐城小花作为品牌茶叶之一,其发展有较大上升空间。1、产业发展前景良好。近年来,桐城小花茶生产开发的龙头企业不断增多,并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线的引进,不断打造和提高“桐城小花”的质量和品牌。桐城市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凭借桐城小花茶核心产区的生态优势、地理优势,从供应优质茶苗到销售干茶,为入社社员提供“一条龙”服务;实行订单收购、保护价收购,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社员”的经营模式;注重绿色生产、质量立社、科技兴茶、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促进“强社富农”,社员茶叶纯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连续三年获得“优秀龙头企业”称号。2、品牌营销初具规模。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伴随着桐城派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茶行业的崛起,桐城市重点发展桐城小花茶,财政每年拿出近百万元资金用于生态茶园示范建设和品牌推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桐城市茶产业的发展和茶产业的开发,“桐城小花”已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品牌效应,并逐渐为更多人所知晓。3、发展目标任务艰巨。按照桐城茶叶“十三五”规划建设思路,至“十三五”末,实现山区茶园总面积3,666.7hm2,总产1,000吨,茶产业总产值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5,000元的目标。要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桐城小花茶任重道远,必须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着力提质、稳量、强牌、增效,打开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升桐城小花茶产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4、营销渠道狭窄。桐城小花的开发利用力度不够,在宣传方式上只注重小花茶的荣誉,不注重形象、文化广告宣传,且促销渠道狭窄,经营者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对科技的投入不足、开发新产品意识不强,产品缺乏知名度、包装档次低,统筹发展的能力薄弱。全市省内设有专卖店的企业较少,在省外设立专卖店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网络销售规模尚未形成,企业形象宣传、茶文化宣传力度不足,随着新建茶园的不断扩建,桐城小花产量的不断增加,桐城小花的销售问题必将成为其发展中极大的挑战。5、产业扶持政策不完善。当前,桐城市委市政府对茶叶产业不够重视,缺乏对茶叶产业的投入,茶园承包给农户后,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是一家一户独立生产,没有形成联合,由于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致使茶叶生产和经营太过分散。同时,茶农一味地狠抓产量而忽略了面积,导致无法扩充规模,因而无法引进资金、人才、技术,最终无法开拓市场。(二)存在的问题。桐城现有大小茶厂共有200多家,70%是家庭式茶厂,由于桐城小花尚未建立规范的茶叶交易市场,缺乏有效监督,价格变动性大,市场竞争无序。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扩量不足。桐城小花现在的产量已经到达了最高峰,然而由于桐城市是劳务输出大市,现有劳动力300多万人,每年有110万外出务工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40%。在山区的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茶農大多为中老年人,他们无力承受重体力活,茶园茶季采茶工价高难找,开发一亩标准茶园需投入资金1,000元上下,贫困山区的茶农工价也已发展至茶园难以承受的高度,致使产量暂时难以提升。2、品质不高。目前,从整体上来说,桐城小花的质量已达产业标准。可是由于桐城小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存在许多个体小茶厂,大部分设备不够先进、卫生条件不佳、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致使茶叶生产力过低,无法保证茶叶的质量卫生,而且茶农的自律机制尚未建立,少数茶农不按要求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茶厂的标准化尚未实行,QS认证意识薄弱,产品批量品质难以保证。endprint3、增效不高。随着桐城小花的不断发展,其某些附用价值已逐步被广大厂商开发并利用。然而由于夏秋茶没有被及时开发,全市约有百分之七十的茶量有待开采,桐城小花茶的附加值没有获得有效的提升。同时桐城茶园管理相对粗放,历来基本上只采一季春茶,茶厂不收夏秋茶原料,不开拓夏秋茶销售市场,不拓宽营销渠道,导致茶园单产低。4、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桐城市目前已有许多领军的龙头型茶叶企业,但他们与茶农之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以茶叶购销为主的交易关系,并没有组成密切的统一利益体。同时,这些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行业竞争力不强,带动茶产业成长的能力有限,需要进一步壮大、完善产业。全市现有大小茶厂200余家,加工茶叶的技术水平不一。最大的生产厂家年加工销售量也只在4,000公斤左右,多数在1,0002,000公斤,少则几百斤。二、“桐城小花”产业发展建议(一)加强对夏秋茶原料的开发利用,提升产业整体效益。为了增强夏秋茶方面的科技创新力度,茶叶生产企业应加强与高等学府、科学研究单位的交流和合作,及时推广并示范其研究的茶叶科研新成果。同时,从茶树品种选育、栽培及生产加工工艺过程等方面对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出夏秋茶新产品。另外,夏秋茶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因此可从中提取茶黄素、茶多酚等来进行茶饮料以及一些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有效地提高夏秋茶的利用率。政府通过制订提高夏秋茶资源附加值的政策和方法,并在夏秋茶的深加工综合利用方面上加以政策引导,使得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地推动茶叶发展进程,极大地提升茶产业的整体效益。(二)严抓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生产和管理标准化。坚持高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山区建设无性良种茶园,扩大基地规模;发展绿色产业,在茶园的种植与管理方面,把“扩量”与“提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发展与改造并举,质量与效益并重。加强对茶农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科学管理茶园的水平,特别要注意对茶树病虫草害的合理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慎重使用农药,努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可以拟定一套包含文字标准以及实物标准的企业标准,在生产检验时使用,使其能够充分地评估茶叶的质量;茶叶的种植、收获到生产加工和包装上市要有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执行标准,形成自己的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以确保桐城小花茶的优质和安全,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扶持茶业龙头企业,加强品牌整合能力。加强对现有茶厂加工环境的监管,帮助培训加工人员,贯彻桐城小花茶地方标准,规范加工工艺。由桐城市茶叶办申请注册桐城小花证明商标,允许环境条件和机械设备达到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操作人员培训合格的加工企业使用桐城小花证明商标。督促中小企业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并进行QS认证。在众多的加工厂中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带动性较强、有创新意识的企业扶持发展,逐步建立一批龙头企业,鼓励和帮助龙头企业采取茶园、土地有偿流转或联合的方式,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的联合体,使茶叶生产现代化和规模化营销构建成品牌型、标准化的深加工体系。(四)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特色茶叶品牌。塑造桐城小花品牌效益,首先应加大科技投入,内抓质量。科技兴茶已使桐城的茶产业初步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只有通过开展茶叶实用技术推广及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培育茶叶科技示范户、强化宣传效果等措施,才能为桐城小花名茶开发工程打好基础;其次应外树形象,创立品牌。通过加强对桐城小花茶文化宣传、产品展销展示和媒体推介等方式,开展茶乡旅游活动,让桐城小花茶成为大众品牌;此外,应美化产品包装,创新营销手段。产品的外观与包装上应融入一些“桐城派”文化的因子,使商业包装与文化包装相结合。在营销上要树立“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态度,既要做好传统手段的营销,建立好自己的营销网络,也要适当运用桐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营销”。三、“桐城小花”营销建议(一)产品策略。一是注重包装。对桐城小花进行适度包装,可以桐城派文化为主题,设计环节加入桐城派文化代表人物的元素,凸显桐城小花的文化底蕴,同时以精致的纸盒包装能存留住茶韵厚香味;二是严把质量关。严格要求桐城小花的质量;三是品种要齐全。企业应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尽可能做到品种齐全,层次多样,此外还应该积极改良品种,优化播种采摘炒茶等工艺,满足市场需要。(二)价格策略。价格因素将对桐城小花茶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桐城小花在定价时可以以中低价格为主、高档茶礼品为辅。一是普通包装桐城小花茶和散茶,都是为单一产品,价格宜以50100元为主,茶量以100克、250克为主;二是礼品茶。礼品茶宜为综合茶产品,价格宜为100250元、350400元,茶叶量以50克、100克、150克为主;三是高档茶礼品价格宜以850900元为主。要有合理的价格弹性;四是严格价格调控。(三)促销策略。茶叶市场促销应把区域市场、目标消费群及信息反馈放在第一位,分析消费者心理、茶叶消费水平、发展潜力、消费传统或倾向。一是网上集体议价。消费者可以加入“集体议价”。依据购买团体数量,制定相应的优惠策略;二是采用会员优惠策略。通过扫二维码或者办理会员卡,享受不同服务;三是销售促进。在节假日推出特价促销活动,通过低价吸引顾客购买;四是公共关系策略。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活动,如参加环境卫生、关心留守儿童。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以及经销商创建普遍的公共关系,增进公共采购。(四)渠道策略。茶叶的时令性强、储存苛刻、种类众多,经营者在进货时要按照经营范围的大小、上年度的销售量,了解市场动态,预测当年的销售情况,适当进货,采取少进勤进。一是行业销售。春节和中秋节时,在各个行业及重点行业做好桐城小花茶的促销;二是增加网络销售,在网上购物平台开设网络茶叶专卖店;三是节假日销售,在五一、中秋、国庆等中国传统节假日以及情人节、双十一、圣诞节等西方流行节日期间,综合运用广告、公演、现场售卖等营销手段,进行桐城小花茶的促销活动,打造桐城小花的发展前景。主要参考文献:1彭玲,钟洋.试论地域文化因素对桐城小花茶发展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22.2许咏梅.中国茶叶价格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2.3和君.数字会说话:中国茶叶品牌塑造的规律和发展趋势N.济南日报,2016.12.15.4王凯.桐城茶產业“十三五”规划建设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15.15.17.5袁自春,汪钧,耿其明.当前安徽省茶产业问题及对策简析J.茶业通报,2013.2.6刘秋彬.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J.福建茶叶,2014.36.4.7李晓东.抚宁传统支柱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探讨J.统计与管理,2014.10.8何小庆.夏秋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9六尺香桐城小花茶叶官方网站.茶香桐城桐城小花茶当下的发展(一)EB/OL.http:/www.liuchixiangtea.com,2013.6.10.endpri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