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古文习题精选习题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9342168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古文习题精选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习题精选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下册古文习题精选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句子分为-和-,单句又分为-和-。主谓句是由 -构成的。根据谓语的不同构成情况,主谓句分为-、-、-、-。非主谓句是由-构成的。非主谓句分为-、-、-。2、 说话的最终目的是-。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的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和-。直言是-。婉言是-。3、 屈原全剧分五幕,虽然只写屈原一天的生活经历,却具有高度的-。这五幕分别是-,-,-,-,-。4、 句子的成分是指-,包括-、-、-、-、-、-。它们的表示符号依次分别是-、-、-、-、-、-。主语是-谓语是-宾语是-补语是-定语是-状语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二、-。5、 句子成分在句子的结构上是有主次之分的,有的是句子的-,他们决定这句子结构的-,有的是-对主干起-作用。6、 对小孩或同龄人说话要-、-。对老年人或者是自己的师长,则要尊重他们,让人感觉到你是-、-的晚辈。也就是说,说话要看-。7、 分析句子可以采用-法,它能使句子结构-的显示出来。分析句子的整体可以采用-法。8、 精读一篇文章要做到-,-,-。古时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是-。9、 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10、 复述分为-和-两大类。-又分为详细复述和摘要复述两种。-就是转述。11、 宋濂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等。他与-、-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刘基赞许他-,四方学者称他为-。著有-。12、 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与-沟通的方式,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就是-的重要开端。课外古诗词背诵1、赠从弟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是作者是 -。3、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知情的句子是 -。4、终南别业的作者是-,名句是-。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句子 ,出自李白的-一诗。此首诗中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的句子是-。赞美主客双方才华与抱负的句子是-。6、-的诗中能说出那春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又若隐若现的情形,这句诗是-,出自-一诗。7、李商隐的无题中表现爱情坚贞的诗句是-。现在这句诗一般用来表现-。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是-,题材是-,抒发诗人离愁的句子是-。9、王安石是-(朝代)人,他的登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10、范仲淹是-(朝代)人,他在苏幕遮一词里的名句是-,此词选自-。名著导读1凡尔纳的三部曲依次分别是-、-、-。第二部主要讲述-潜艇的故事。文中生物学家是-仆人是-船长是-。这艘潜艇的特点是-。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就在于-,-,-。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的人。他还被公认为-。他的许多科学幻想如-、-、-已经成为现实。2罗曼罗兰是-世纪上半叶-国著名-作家。他痛感19 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的社会。他为此写作了-。叙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和-的精神。他指出人生是-,生活了充满了-、-、-和-。他还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它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和-。名人传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短语结构类型有-、-、-、-、-。综合性学习1、 与母亲有关的俗语-2、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3、 与母亲有关的诗句-4、 与母亲有关的歌曲-5、 自传是-。小传是-。-,可叫做传或传略。-叫做小传或事略。6、 写出二十四节气歌-、-、-、-。7、 依次写出“春雨惊春清谷天”一句中包含的六个节气-。8、 默写惠崇春江晚景-,-。-,-。9、 写出两句描写春景的诗句- -10、 科学的定义-11、 科学的内涵-12、 你是如何看待科学的-13、 汉语方言有七大类,即-14、 举出五个我国的传统节日-15、 指出下列词语所指的年龄:总角- 垂髫- 及笄- 豆蔻- 弱冠-。16、 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举五例)-17、 分别举一个例子。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18、 读万卷书,-19、 对联的基本特征-、-、-、-、-、-。与朱元思书练习题一、文学常识。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文学家。字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二、给加点字注音。 湍( ) 鸢( ) 戾( ) 嘤( ) 庠( ) 泠( )三、重点词语。 从流飘荡:顺,沿 天下独绝 :妙到极点 百叫无绝 :停止 急湍甚箭:胜过 猛浪若奔:奔马 互相轩邈:高远 负势竞上: 凭依,凭借 千转不穷:同“啭”文中指蝉鸣 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水皆缥碧: 青绿色 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五、问题探究。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3、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 、 的特征。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 以及 的思想感情。六、经典语段阅读。 (一)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二)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蝉则千转不穷(尽) B、负势竞上(凭依) C、横柯上蔽(隐蔽) D、好鸟相鸣(美丽)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A、从流飘荡 B、任意东西 C、互相轩邈 D、天下独绝3、下列加点字不是虚指的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下列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全”或“都”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互相轩邈( ) 鸢飞戾天( ) 望峰息心( ) 负势竞上( )2、翻译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4、从写景方面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5、从抒情方面来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9、填空:(18分)(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是_代 家。字_,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5分)(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的特征,从 、 两个角度写景状物。(10分)(3)本文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 体;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 。(3分)10、用原文填空。(10分)(1)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 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 。(3) 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缥( )碧 轩( )邈( )泠( )泠 千转( )不穷 柯( )鸢( )飞戾( )天 经纶( ) 窥( )嘤( )嘤成韵( )12、在正确的译句后面画“”,在错误的译句后面画“”。(4分)猛浪若奔 译句:凶猛的波浪好像奔跑一样。( )直视无碍 译句: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天下独绝 译句:世上独一无二。( )窥谷忘反 译句:偷看山谷忘却返回的路。(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 ) 一百许( )里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 )不穷 窥谷忘反( ) 横柯( )上蔽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 )天者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5选择题:(6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6结合文中的语句,简析作者的志趣和情怀:(3分)(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可以看出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17、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2分)1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19、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20、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4分)诗词曲五首习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烂柯(k) 酬乐天(chu) 折戟(j)、干戈(g) 认前朝(cho) 宫阙(qu)、琼楼(qing) 贬谪(zhi) 零丁(dng)、婵娟(chn) 踌蹰(ch) 绮户(q)、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选出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酬乐天(以诗答谢) 长精神(振作) 自将磨洗(将要)、折戟(古代兵器) 铁未销(销蚀) 叹零丁(孤苦无依)、丹心(比喻忠心) 不胜寒(承受、经受) 干戈寥落(指代战争)、经行处(经过) 共婵娟(指月亮) 照汗青(指史册)、默写或理解性填空。_,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的名句是_。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_。水调歌头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一句是_。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曲人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_。、说出你对下面名句的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下列几句划分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极妙,妙在何处?_、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试分析。_【能力题】、下面这幅画中包含着刘禹锡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请读画写出诗句并完成文后问题。这句诗是_,它出自刘禹锡的_一诗。这首诗的颔联是_。诗题中含有唐朝另一大诗人的字是_。诗中概括其被贬谪的地方是_。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一句是_。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分别是:_,_。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诗中写归来感受的一句是_。 、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创新题】语言的创新与应用。、请写出你知道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两句。_、默写。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其中一句是课外的)。_,_。_,_。_,_。、举出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不少于三例。五柳先生传马说习题一、基础知识 3、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不以千里称也(A、称赞 B、称呼 C、物名) 故虽有名马(A、虽然 B、即使 C、如果) 一食或尽粟一石(A、有时 B、或者 C、可能) 其真不知马也(A、知道 B、识别 C、懂得)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食:食民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 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其:其直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能:虽有千里之能 晏求其能千里也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才美不外见_ 食之不能尽其材_ _ 其真无马邪_ 二、阅读并回答问题 1、下列各句中的“食”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是_和_;_和_。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3、本文采用的写法是_。文中的“伯乐”是比喻_; “千里马”是比喻_;“食马者”是比喻_。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 4、文中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句子是:_。 5、本文论证的中心是:_。 6、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7、“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9、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B、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 D、本文就有马无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他是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写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 一、诗词曲默写、填空:(22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酬”的意思是_,“乐天”是_。7、苏轼,_代杰出的_家,号_。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8、水调歌头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 诗五首优化测控 一、积累与运用、给加粗的字注音:金樽()投箸()突兀()大庇()岑参()狐袭()布衾()己亥()、默写:采菊东篱下,_长风破浪会有时,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忽如一夜春风来,_。瀚海阑干百丈冰,_。落红不是无情物,_。二、阅读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从诗中找出描写的诗句,并对其分析。、从诗中找出叙事的诗句,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诗中找出抒情的诗句,并对其分析。、诗人杜甫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解释词语:铁衣:_ 锦衾:_、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它译成白话。、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填2字)、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限字)、下边一段文字是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看看人家是怎样进行赏析的。请就“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写一点赏析文字。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梨花盛开比拟雪压枝头,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叙事散文。诗五首同步达纲练习、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挂罥()布衾()金樽()庇护()突 w()ln 干()风 ch 红旗()、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结庐在人境(房屋) 问君何能尔(语气词,同耳)、高者挂罥长林梢(挂) 下者飘转沉塘坳(水边低地)、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将军角弓不得控(拉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掩护)吟鞭东指即天涯(吟诗)、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将登太行雪满山。、心远地自偏。、中军置酒饮归客。、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其中的真意不可言说,也无须言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言外之意是劳碌奔波于官场的过客,也应该远离世俗,寻找自己美好的归宿)、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和战绩,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角体现“歌”的特点。诗五首习题精选 己亥杂诗、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作者拿_自况,表达了_。、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行路难(其一)、“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答:_、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答:_、“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答:_、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答:_饮酒、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关系。、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_,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_。、“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答:_、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_、“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原文的语句回答。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诗中写送别情景的句子是_,_。诗中写分手情景的句子是:_,_。、将诗歌划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说说画根线的诗句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释下面的多义词:、高高者挂罥长林梢()八月秋高风怒号()、安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向秋天漠漠向昏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理解:这句话说明南村的儿童思想素质不高。、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理解:布衾多年未换,以致被子冰冷似铁,说明家境贫寒。娇儿睡相不好,多少也与“布衾冷似铁”有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理解:前一句写作者自“安史之乱”以来,因为心系家国,早已不能熟睡。后一句一语双关。“长夜”既是实指当天的情景,又暗指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何由彻”,意味深长,写出了诗人深深的叹息:深重的灾难啊,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岳阳楼记习题精选(一)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1)滕子京( ) 谪守( ) 浊浪( ) 怒号( ) (2)属予作文( ) 朝晖( ) 隐曜( ) 波澜( ) (3)衔远山( ) 樯倾( ) 忧谗( ) 沉璧( ) (4)汀兰( ) 楫摧( ) 锦鳞( ) 虎啸( ) (5)骚人( ) 宠辱( ) 淫雨( ) 潜形( ) 2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前人之述备矣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是进亦忧,退亦忧 (8)后天下之乐而乐 3“记”是一种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 之意。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C衔/远山,吞/长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一词多义现象在本文中较多。请给下列句中加黑的多义词一一作解。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 未几,夫齁声起。( )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4)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5)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 6反复阅读课文,参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尤其要注意加黑字的落实。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 (2)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译: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 7用原文回答问题。 (1)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 (2)从空间上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 (3)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 。 (4)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 (5)表明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6)“进”指: ,“退”指 。 8范仲淹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