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读书笔记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19178883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概况1.1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一、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信息素养的概念从国外引入的,强调的是对人的内在素养的一种描述。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迅速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逐步为大家接受。对信息素养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层面,国外许多研究者还开展了实验研究。最著名、影响最大“Big6技能”。The Big6 方案信息素养确定任务1.1确定信息问题1.2确定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搜索策略2.1确定信息来源范围2.2 选择最适合的信息来源检索获取3.1检索信息来源3.2 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信息的使用4.1在信息来源中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信息4.2筛选出有关的信息集成5.1 把多种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5.2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出来评价6.1评判学习过程(效率)6.2评判学习成果(有效性)由于Big6方案为成功的信息问题解决指明了必需的六个主要技能领域,因而该系统方案又得名“Big6技能”,它不仅被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校应用,而且普及领域引申至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二、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国内学者也对信息素养有不同的见解,主要集中在信息的获取,加工,评价,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关于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该书讲述2003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的体现和落实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在最新2012年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民间版)认为:信息素养在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均有体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在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内容各不相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水平上各有侧重。如下表所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强调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以基础入门为标志,以感悟信息文化为目标;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 的培养,以迁移应用为标志,以顺应信息文化为目标;强调领域应用,以多样化的应用技术领域的能力训练为主,既可以强调学生在不同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可以强调某特定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即以个性化能力培养为标志,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2012年版推出的是民间版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包含了小学部分、初中部分、高中部分。内容更加具体,明确,是国家课程标准体系(2003年版)的补充。 由此可见,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强调的信息素养与最早的定义相比,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课程的产生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要准确认识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首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在此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这些都影响着我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践行,影响着历次教育纲要中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时间发展历史目标和内容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文化论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试的能力;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计算机文化论”的影响,课程目标中充分体现出对语言学习及与之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计算机工具论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电子计算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进行使用计算机时的道德品质教育在“工具观”的影响下,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了计算机技能以及态度、道德等相关内容。继“计算机文化论“之后,“计算机工具论”是对课程意义认识的一次升华,它对学以致用的倡导在推动计算机课程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是促进课程发展和课程认识的一个重要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世纪末文化论再升温高中阶段的目标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以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与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比较熟练地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等。随着对计算机认识的加深,课程目标趋向于重视信息意识,强调信息能力及合作精神,这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理论认识上的提升。20世纪末至今信息文化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更是超越唯技术领域,着眼于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定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文化论”再升温、“信息文化观”等几个阶段。相应地,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则经历了计算机素养(以程序设计能力为核心)、计算机工具素养(以应用工具能力为核心)、信息素养(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等几个时期。第二章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教育。 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并且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没有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推出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该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诠释。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中,有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地方性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第三章 课堂教学方法什么是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就是指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一、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二、教练法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以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为主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三、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 四、任务驱动法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以完成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五、基于问题的学习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和真实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六、范例教学法以典型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经过实例学习,感受到教学方法的要从教师的“教法”向学生的“学法”转移,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追求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第四章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实施教学评价,是比较被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也比较肤浅,经过学习,对教学评价有了新的感触。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形式和操作方法,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评价时机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前置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 前置评价前置评价又称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确定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准备程度而进行的评价。前置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调查问卷法、了解以前的相关成绩、模拟测试、智力测验、访谈等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根据任务要求分析问题、收集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信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工具有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用用信息工具来有效地表达相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等等,这些能力覆盖了信息素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目标,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参照此培养目标重新认识、重新分解,形成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的评价标准,作为实施评价的参考。对于过程性评价来说,评价标准一般以评价量规的形式出现及应用。所谓量规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评价表是评价量规的具体体现,怎样设计一个合理的评价表呢?(1) 确定评价的重点。(2) 描述与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过程。(3) 描述成功地完成任务的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和过程。(4) 决定多少级表现对该任务来说是合适的。过程性评价可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及时反馈的信息。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始终,但也要清晰地意识到每个任务都要教师一一评价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过程性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展自评和互评。虽然过程性评价需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当我们决定运用过程性评价时,应确保其评价结果在阶段性考核或期末成绩中占合理的比重。三、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作为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是在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学年、学段等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在组织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以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成绩评定中的比重。第五章信息技术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地认识和提高。从教师教学及学习技能发展的角度,按教师个人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教师发展概括为站稳讲台、魅力讲台、品牌讲台三个阶段。一、站稳讲台(一)备课备课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序幕,备课不仅仅是熟悉要讲授的内容,还必须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哪些教学方法,重难点是什么,哪些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是一般了解的。对于重点、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考虑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实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1 教案的编写科目信息技术课程日期授课日期课名课的名称姓名执教者姓名班级授课的班级课时所需课时教学方法本教案需用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等教学目标可从三方面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点难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学媒体本教案需用到的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时间安排评价量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2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一般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要求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二)教师专业成长之路1 从模仿开始 教学模仿可以分再造性模仿和创造性模仿两类。再造性模仿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是模仿的初级阶段。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是从整体风格方面去模仿。只有当教师的再造性模仿积累到一定时期,掌握了娴熟的教学技巧和名师的教学风格之后,然后才能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改革,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这就是创造性模仿。 2从读书开始作为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但更需要经常读大师作品、经典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 3从网络开始教师除了可以在网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促进自己专业成长。4从课题开始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是一条可行之路。在课题实践中,遇到问题进而广泛阅读、相互探讨,有助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使教育视野得到开阔、教学方式得到改变。二、魅力讲台当一名教师从入职阶段的站稳讲台、逐步熟练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经验、进而达到了业务熟练,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成长为具有一定特色和魅力的教师,是需要在专业水平、学识广度和深度、心理素质、人格魅力等方面多做准备。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如愿的,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才有可能实现。一、 熟练教师的教学特征(一) 能够自主设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培养。(三)能够主动设计实验,让“教学”和“学习”融合。(四)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利用语言艺术创造最佳教学时机。 二、教师走向成熟的基本要求(一)全方面的备课(二)分层次的设计任务(三)学习教学的艺术这些成熟教师的要求可以通过开设公开课、积极开发校本选修课、撰写教学反思与论文的途径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品牌讲台经历了站稳讲台、魅力讲台的磨砺,这一阶段的老师具备了更多成功的经验和对教学阵地的感悟,工作重心更多地想教学研究专业。学习、借鉴、反思、探索、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学习是基础、借鉴是策略、反思是关键,探索是动力,创新是灵魂。信息技术要有创造,有所开拓,必须夯实基础,在模仿借鉴上狠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最终是想自我超越。如果站稳讲台的关键词是学习和借鉴,魅力讲台的关键是探索,那么品牌讲台的关键词是创新。杰出教师的素质特点是:第一,具有创新性素质第二,能够进行探索性活动第三,在成果上,注重里理论总结工作,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杰出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品位和品质,以及通过讲座交流,课题研究的途径来塑造杰出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