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读书报告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737702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式识别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模式识别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我在网上找的论文是王守觉院士的仿生模式识别(拓扑模式识 别) 一种模式识别新模型的理论与应用和基于仿生模式 识别与传统模式识别的人脸识别效果比较研究。仿生模式识别是 2002 年中科院半导体所王守觉院士提出的一种 模式识别理论的新模型。它是基于“认识”事物而不是基于“区分” 事物为目的。与传统以“最佳划分”为目标的统计模式识别相比, 它更接近于人类“认识”事物的特性 ,故称为“仿生模式识别”。 它的数学方法在于研究特征空间中样本集合的拓扑性质 ,故亦称作 “拓扑模式识别”。 “拓扑模式识别”的理论基点在于它确认了特 征空间中同类样本的连续性(不能分裂成两个彼此不邻接的部分) 特 性。既然是一种新的模型,那就会跟传统的模式识别有不同之处,也 会有它的方便之处,我来说一下我读完这两篇论文的看法。在仿生模式识别(拓扑模式识别) 一种模式识别新模型 的理论与应用一文中,我理解为就是在讨论“误识”与“拒识” 的问题,王守觉院士在文中列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设想农村中 的一孩子,能认识牛、羊、马、狗、树林、房子等等农村中所有的一 切,但没见过汽车;如果有一辆汽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试问他会怎 样想呢? 他会把汽车与以前见过的牛、羊、马、狗 等一件件比较, 看与哪件最相像吗? (传统模式识别正是这样的) 不,他绝不是这样 想的,而是认为“我没见过这种东西”“我不认识这种东西”. 这正 是人类认识事物与传统模式识别的差别. 人类侧重于“认识”,只有 在细小之处才重视“区别”(例如要区分狼与狗或马与驴等等) ,而 传统模式识别则只注意“区分”,没有重视“认识”的概念。传统模式识别中对于不识的事物,就去比对与已识的哪个最像, 那个最接近。但是事实上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去了解学习他,下次再 遇见这种事物就可以正确识别。这就是王守觉院士提出仿生模式识 别的原因,也是传统的和仿生的最为本质的差别。在论文中,作者详细的讲解了两者的本质区别(我没看懂)。 从基本数学模型看仿生模式识别与传统模式识别的本质差别: 传统模式识别其基本数学模型的基点在于如 Vladimir N Vapnik 著,张学工译的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中第 12 页所述的: 所有 可用的信息都包含在训练集(1 - 1) 式中的情况下(注:原文(1 - 1) 式即训练集坐标( x1 , y1) , ,( x1 , y1) ) 这就是说在同 类样本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先验知识存在,因此,一切都只能 从特征空间中不同类样本的划分出发了. 然而在自然界实际规律中 并非如此;本文所提出的仿生模式识别就在于引入了同类样本间存在 的某些普遍的规律性而建立起来的“多维空间中非超球复杂几何形 体覆盖”的识别原理。在两篇文章中都有写到仿生模式识别的优点:(1) 仿生模式识别对于未经过训练的任意对象决不会误识(无一次误 识,即使动物模型的后影是十分相似的) 这正是人们识别功能的特点, 也是传统模式识别的致命弱点.(2) 仿生模式识别是一类一类分别训练“认识”的,对新增加样本的 训练不会影响原有识别知识,这是一大优点.(3) 正确识别率99175 %,剩下的 0125 %全部是拒识(而不是误识) , 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没有影响,只要重复一次即可,不会造成错差。 由此可见,仿生模式识别再见来的应用中一定会有大的发展。PS:我在对论文之前,仔细的看过王守觉院士的生平事迹,我觉得看 他的生平事迹让我有很多的收获,有他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有他对 知识的热爱,有他的学习经历和方法,也有他对我国的各种奉献。 我觉得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