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8499433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章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章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编排人:冀庆涛课前导学知识回顾1.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它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分为和两种类型。2. 反射弧是完成的结构基础。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传导,传导的方向是,与的方向一致。4.写出反射弧模式图中标号结构的名称、G.的功能,是整个反射弧的新知预习5. 突触的结构突触A. B. C. 其他结构: D.、E.、F._6. 反射中枢担负着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 二元反射弧:最简单,中枢由传入与传出神经元的和构成,如反射的反射弧。 三元反射弧:在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增加了一个,如反射的反射弧。 具有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反射弧:绝大多数反射弧属于此类,中间神经元 ,反射中枢分析和综合能力就越强。课中探究探究点一:反射弧的构成和反射中枢 归纳提升1. 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必须保证反射弧的五个环节完整,所以仅靠一个神经元是不能完成的,至少需要2 个 神经元(1个感觉神经元和1个运动神经元)。2.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根据脊髓灰质中的突触结构: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仅仅是感受器受损,刺激传入神经,效应器也会有应答反应,但这不属于反射。“吃糖感觉到甜”也不属于反 射。精讲精练【例 1】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 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实现B反射弧完整是反射发生的基本条件C. 任何反射弧中都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D. 反射中枢分析能力的强弱与参与的神经元数量多少无关 【选项分析】:探究点二:突触和突触传递归纳提升1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1) 突触的类型:轴突一胞体型 轴突_树突型飞 轴突腺体型 轴突肌肉型(2) 神经递质:类型:兴奋型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型递质(如多巴胺)。递质释放过程为外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由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识别。(3) 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两种细胞器的含量较多。(4) 突触传递的信号转换: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5) 兴奋传导过程:轴突f突触小体f突触小泡f递质f突触前膜f突触间隙f突触后原下一个神经元)。 2突触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延搁: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 即需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突触间隙即组织细胞间隙,因此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变化的影响。典例精析【例2】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 若分别刺激 b、 c 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 b 点 2 次, c 点 1 次B b 点 1 次, c 点 1 次C b 点 1 次, c 点 2 次D b 点 2 次, c 点 0 次选项分析】:1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 “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2兴奋在下列传递过程中,不需要递质参与的是( )A. 个神经元的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C.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腺体细胞D. 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到同一个神经元的轴突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 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4右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5关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突触是由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的B.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迅速分解C. 在突触小体部分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一电信号D.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课后练习一、基础题 1可以与突触小体共同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同一神经元的树突 其他神经元的树突细胞 心肌细胞A.B.C.)同一神经元的细胞体 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 骨骼肌D.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 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AC3)B.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D.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现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B. a、 b、 D. a、 b、右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图中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经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内的递质只能经释放再作用于、提高题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图甲表示反射弧结构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兴奋在处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兴奋在处以化学信号形式传递 表示兴奋部位的是b,其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 给予处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2次偏转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 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最可能是(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b和c处 c、 d、 e 和 f 处AC4ABCD5ABCD6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CD7、a、b、a、c和d处c、d、e 和 f 处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在图甲中 在图甲中 在图乙中 在图甲中A.B. C.D.8. 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B. 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 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负电位一正电位D. 若ab=bd,如果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1次9、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 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感受器和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或或B.或或C.或或D.或或10.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一OV”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 元模式图),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 回答下列问题:(1) 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2) 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图中点可产生兴奋。(3) 若刺激d点,图中点可发生兴奋。(4) 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个。(5) 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其原因是。11、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的名称是。(2) 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3) 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4) 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的变化。课前导学知识回顾I. 反射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2反射3电信号(局部电流)双向膜内电流新知预习4.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中枢5.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小体6. 分析归纳 整理 核心 突触联系 传出神经元的胞体 膝跳 中间神经元 缩手 越 多课中探究探究点一:反射弧的构成和反射中枢 例 1:B探究点二:突触和突触传递例2: A自我诊断1. B2. D3. B4. B 5.C课后练习1 . D2.C3.C4.D5.A6.D 7. D 8. C 9. C10. (1)神经中枢(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c、d、e(3)c、e(4)树突或胞体3(5) 双向的 单向的 神经递质总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II、解析:由图可知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包括痛觉在内的感觉均产生于大脑皮层。神经纤维某一部 分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内正外负。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所以间 隙注入乙酰胆碱可引起膜电位变化而产生兴奋。答案 (1)突触 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 膜电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机械电气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