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841724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普通生物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生命的层次:元素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命的性质有几大共性:1. 化学成分的同一性2. 严整有序的结构3. 新陈代谢(基本属性)4. 应激性5. 稳态6. 生长发育7. 遗传变异和进化8. 适应生命所需的重要元素(C,H,O,N,S,P,Ca)96%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生物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蛋汤,脂肪酸甘油等脂质(lipid/lipin)脂类是指生物体内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各种小分子。固醇(甾醇sterol)固醇类内核有4个环组成,是人体重要维生素和激素成分,细胞必要成分。血清中胆固醇过多会促使形成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蛋白质(protein)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的聚体。核酸(nucleic acid)贮有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DNA和RNA)其中RNA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DNA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决定蛋白质的功能。细胞核(cell nucleus)是遗传物质储有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染色体(chromosome)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转变成的特定的结构形态、由遗传物质DNA和RNA构成的大分子,是遗传基因载体。染色质是分裂剑气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每条染色体是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的。细胞学说(1) 结构一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二是由原核细胞来构成的原核生物;三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没有细胞核的活细胞有植物筛管细胞,红细胞)细胞膜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的薄膜,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构成。在细胞膜的中间,是磷脂双分子层,这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这些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流动的,可以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个极性亲水头部和两个非极性失水的小尾巴。(2) 周期细胞周期中各期的变化特点: G1期(DNA复制预备期):细胞体积扩大,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尤其是与 DNA复制有关的酶明显增加; 间期 S期(DNA复制期):DNA大量复制,早期复制的DNA富含GC碱基对,晚期复制的DNA富含AT碱基对 G2期(分裂准备期):与M期有关的物质大量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等。 细胞的有丝分裂(mitosis)前期:核膜裂解;核仁消失而染色体出现,且数目恒定,成对;两对中心粒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纺锤体逐渐形成。 中期: 染色体逐渐集中到细胞中部的赤道面上,着丝点连着纺锤丝,姊妹染色单体彼此逐渐分开。后期 微管收缩,姊妹染色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末期 染色体形态消失;核膜及核仁重新出现;壁膜形成,细胞器进行分配,细胞质分裂。减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 胞分裂一次。第二次减数分裂:DNA不复制,细胞再分裂一次。29.总结: 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遗传物质总量由 2n 变为 n。 总之,减数分裂就是 DNA 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由一个 2n 细胞分出 4 个 n 细胞。减数分裂丰富基因组合 减数分裂的特点: 一是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二是子细胞基因组合大为丰富。基因组合的丰富由两个原因造成。1体细胞的染色体实际上是由两套同源染色体组成。人的细胞有 4 条染色体,实际上可以看作 2 对同源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配对和染色体交叉,造成基因重组细胞分化的定义:发育过程中细胞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癌细胞: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素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叫癌细胞。(3) 连接(cell junction)1. 桥粒相邻细胞间形成的纽扣状结构 通过质膜下的致密斑连接中间纤维、2. 紧密连接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结合,没有缝隙作用: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防止溶液中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内,构成脑血屏障和睾血屏障。3. 间隙连接基本单位称连接子可允许分子量小于1.5kd的分子通过,但通透性是可调节的。影响细胞分化 协调细胞代谢 电兴奋传导4. 胞间连丝(植物)通透性可调节 在相邻细胞间起通讯作用、(4) 物质扩散作用:简单扩散(方向:高低)(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易化扩散(方向:高低)(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方向:低高)(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渗透:水分子从低浓度一侧穿过膜而进入高浓度一侧的扩散。物质的跨膜运输应该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就是扩散作用,渗透作用,主动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主动运输:1. 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并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2. 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都是对于液体环境中的,它们细胞内K的浓度高于细胞外,Na的浓度低于细胞外。胞吞胞吐: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称为胞吞作用。废物从细胞表面排除称为胞吐作用。细胞器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无膜(核糖体,中心体)组织(tissue/histamine)来源详谈,形态结构相同,具有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植物组织:分生组织:植物体捏能持续或者周期性的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由这种组织衍生的细胞,经生长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而其本身始终保持分裂能力。(顶端,侧生,居间)1、 分生组织(tissue/histamine):种子植物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在植物体一生中持续地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这种具有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分生组织和次分生组织。存在:胚胎全部,成熟植物体细胞特定部位(根尖,茎尖)永久组织:在器官形成时,由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发展而成的组织,称为成熟组织。输导组织(维管组织)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导管,管胞,木纤维,薄壁细胞单向运输。韧皮部(运输有机物):筛管,筛胞,伴胞,韧皮纤维,薄壁细胞双向运输。筛胞(有筛域,无伴胞)伴胞(有细胞核与筛管共用,共生关系)植物器官:营养器官(根 茎 叶) 生殖器官(花 果实 种子)系统(organ)不同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生命的同一功能,构成系统、植物系统:皮系统(表皮 周皮)基本系统(各类薄壁组织 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维管系统动物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分泌,神经,淋巴,运动。反馈(feedback):一个系统本身工作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系统工作。内环境:生物细胞不直接与外环境接触而浸浴在细胞外液中,这些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稳态(homeosis):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与稳态(internal environment/milieu interne/(稳态)homeostasis)生物系统不直接与外界接触,而浸泡在液体中稳态只有通过细致地协调生理过程才能得到稳态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可变的但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靠完善的调节机制抵抗外界环境变化来维持的(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营养与呼吸自养(autotrophy/heterotrophy/autotrophism):绿色植物和化能细菌能够分别利用太阳能和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光合自养,化能自养)异养(heterotrophism/heterotrophic):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营养类型叫做异养营养分为腐食性营养和吞噬营养气孔: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蒸腾作用是保持呼吸细胞膜外湿润保障。影响气孔开关的因素 水量 : 水量充足,气孔开,干旱缺水,气孔闭 CO2的浓度 浓度高,闭;浓度低,开; 保卫细胞中K+的浓度 保卫细胞中淀粉水解的机制。栅栏组织:紧靠上表皮,细胞呈柱状,并列成栅栏,含叶绿体,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海棉组织:栅栏组织之下,紧靠下表皮内面,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松散,细胞间多间隙,成为叶肉细胞气体交换的场所。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细胞壁相邻细胞之间和上下面之间一部分加厚,并且木(木全)化,木质化,形成一层围绕细胞的环带,不适水。24.*水和矿质元素的摄取(1)根毛区的吸收根毛及根毛区是根的主要吸收区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渗透(2)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共质体:植物组织中,细胞以胞间连丝互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叫做“共质体”共质体途径:水和无机盐离子在互相连返的共质体中,顺离子的浓度梯度穿过胞间连丝向根的中部运输,这一途径即是共质体途径,水液从共质体途径可直达内皮层之外。质外体途径:土壤中的水液渗浸到根毛及根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在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而不是细胞质中)运行的途径即是质外体途径。3)菌根植物根系周围有多种细菌和真菌生活其间有些真茵的菌丝进入植物根的皮层中,和根形成特定的结构,即是菌根肝脏的功能 对体液有调节作用: 调节糖类代谢,糖原和葡萄糖之间转换 调节脂类代谢,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调节氨基酸代谢,负责转氨及脱氨的器官 2、合成多种蛋白质及其他物质的功能; 血浆蛋白,胆固醇 3、储存多种营养物质的功能,如各种维生素(占90%)、铁、肝糖元等; 4、解毒作用,氧化和分解有毒物质; 5、吞噬功能,肝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