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378502 上传时间:2020-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探讨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认为,中韩货币互换是东亚金融合作的深化,只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格外引人注目。中韩货币互换对双方克服金融危机造成的进出口贸易困难将会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推动作用。但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仍然是处于起步阶段。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货币互换;双边贸易;人民币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116(2010)02-0058-05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协议,同意建立初定期为三年(可展期)的两国货币互换安排。这是此次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外第一单货币互换协议,也是人民币首次以官方姿态迈出国门。此举对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影响将是多角度的。虽然这并不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份货币互换协议,但对于这一事件的发生,国际社会及国内的专家、学者仍是评说纷纭:例如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杨涛在半月谈上撰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萌芽阶段四大难题有待破解”;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指出“央行这个做法非常聪明,即对区域经济及金融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也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可喜的一步”(张斌,2008)。不过,多年从事外汇研究的谭雅玲却认为,中韩双边货币互换更多是基于两国有贸易需求,双方产业有一定的互补性。“仅凭这次货币互换就将人民币提高到国际化的高度上,太过于乐观了”(谭雅玲,2008)。本文将从这一事件的背景出发,探讨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及地区性贸易的改善作用,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影响。一、中韩货币互换的背景和内容(一)中韩货币互换的背景近年来,各国央行开始将货币互换用于区域金融合作、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而这次金融危机引发的流动性紧张,已经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困难。韩国曾是一个经济实力相当强的小国,因受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对外向型产业高度依赖的韩国经济已进入下降通道,经济显现严重的衰退风险。本次金融危机,令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以单一美元为国际货币进行结算及当作储备的缺陷越来越大。在反思危机产生根源的同时,各国都提出了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及扩大国际货币种类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美国输出危机、战胜危机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在不引起世界经济巨幅震动(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不断印发美元。美元的坚挺,已经为美联储再次大发钞票创造了条件。如何屏蔽美元滥发、贬值的危险,已经成为各国不得不紧迫面对的问题,货币互换或是有效的措施之一。此时,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中国义不容辞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协议签订后,韩国政府将可以更鲜明地向外界展示其资源调动能力,也将有助于韩元贬值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给韩国政府推出更多有利于其经济基本面改善的政策创造条件。(二)中韩货币互换的内容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宣布签署一个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双方可在上述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签署互换协议意味着双方承诺一定的互换额度,在危机深化的特定情况下随时启动。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通常是指市场中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约定在期初交换等值货币,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双方的事先约定就是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主要是在商业机构之间进行,目的在于相互利用比较优势,降低各自融资成本,锁定各自汇率风险。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或资产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货币互换的特点:(1)交易双方所支付款项的货币种类不同;(2)交易中要发生本金的交换;(3)交易双方的利息支付可以同时采用一种计息方式,如双方都以浮动利率支付或都以固定利率支付。货币互换的基本步骤是交易双方先以约定的协议汇率进行本金的互换,再按照原债务的利率进行利息支付的互换,最后在互换到期日,双方以协定汇率换回原本金。通俗说来,货币互换就是两国进行贸易和投资时,不使用第三国货币,而是直接使用本国货币来计价和结算,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汇兑损失。在一定时期内,累计到一定额度时,由两国央行之间进行汇总结清。在货币互换协议中,双方通常承诺一定的互换额度。一旦启动货币互换,两国将可通过本币互换,相互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从而为本国商业银行在对方分支机构提供融资便利,并可促进双边贸易发展。此次的中韩货币互换协议实施的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方同意探讨将互换货币兑换成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及比例。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目的是向两个基本面和运行情况良好的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并推动双边贸易发展。这表示只是在对方缺乏本币流动性的情况下,为其提供的一个应急性的支持,暗示着还是一个非常规融资的举措,而不是日常行为。此次签订的协议也可以看作是对“清迈协议”的补充。所谓的“清迈协议”是指2000年5月的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协议,旨在探索通过区域货币金融合作防范区域性金融危机。中韩在“清迈协议”框架下已签署了规模为40亿美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我国领导人在最近的“10+3”会议上提出,积极推进包括“清迈协议”多边化在内的灵活多样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中韩货币互换是央行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启动更加便捷,与“清迈协议”的主要精神一致,并与其相互补充、配合。二、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具有重要作用(一)中韩双边贸易互有需求中韩两国自1992年正式建交以来,双边贸易以务实的态度稳中求胜,通过贸易关系进行国内资源整合的需求不断提升。韩国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其发达的产业与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通过贸易等渠道输送出去并获得更大的发展。我国庞大的市场、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大型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对韩国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韩国的资金技术、出口加工商品零部件和市场也正是我国改革发展所需要的。中韩两国通过贸易关系进行国内资源整合、增强经济实力的需求不断提升,互为贸易伙伴地位也同时得到巩固。从下页表1可以看出,中韩两国进出口贸易额在逐年增加,对韩国来说中国也一直是其顺差大国。另据韩方提供的数据,2000年我国成为韩 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全年贸易额达184.5亿美元,占韩国全年外贸总额的10.7;2001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一位;20032007年,我国连续5年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对我国贸易额从2001年的181.9亿美元迅速增至2007年的819.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8.5,大大高于同期韩国对外贸易年均16.3的增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投资合作伙伴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可见,在外贸领域中国对韩国的意义非同一般。(二)金融危机以来中韩贸易受到明显影响2008年,中韩两国贸易继续稳步增长,全年贸易额为1861.1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2。其中,我国对韩国出口739.5亿美元,增长31.8,自韩国进口1121.6亿美元,增长8.1。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无论从进口额还是出口额来看,2008年中国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而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国、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见表4)。全球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集中爆发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华外企均受较严重的影响。图1显示,2008年第4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其进出口总值为5942.8亿美元,较第3季度下降18.8。2008年下半年.中韩贸易额为800亿美元左右,而2008年下半年,中韩贸易则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2月17日,韩国产业银行经济研究所发表的韩中进出口动向及展望称: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韩贸易额将大幅下降,特别是韩对华出口今年可能下降30。由此可见,中韩双方的进出口贸易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双方都面临着改变这种现状的压力。(三)中韩货币互换对双边贸易的改善作用首先,金融危机下美元流动性扩张,必然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或动荡,对各国汇率和外汇资产都是严峻的挑战。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按照相对固定或稳定的汇率进行双边尤其是多边(交叉)货币互换,进行双边和多边贸易计价、结算,并进行信用证开立业务,可以大大减少美元的外汇储备和顺差。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通过货币互换协议这些金融创新可推动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并促进经济增长。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的进口商品。这样在双边贸易中,出口企业可收到本币计值的货款,可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再次,央行运用货币互换手段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能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与急需资金的国家签订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最大受益方是面临困境的中国出口企业。金融危机令亚洲各国出口大幅缩水,中国央行此时与一些贸易往来紧密的周边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可以让这些国家用人民币购买中国产品,消减美元汇价波动的风险,并刺激区域内双边贸易的复苏。最后,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与有关央行货币当局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付诸实施,新兴市场央行操作的自主性及灵活性将大为增强。这标志着新兴市场央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与手段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维护区域以及全球金融稳定,对推动贸易投资增长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三、中韩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来说,看到危机,更要看到机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称,美国通过大量的货币发行进行次贷危机的救援,为未来美元泛滥留下了隐患,也增大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性。他认为,这次对与韩国达成的货币互换,不仅为韩国提供了流动性,也令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颇具难度的课题,在举重若轻间走出了第一步。人民币与韩元在两国间互换,令人民币首次以官方姿态登上国际舞台,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开端。(一)人民币区域性国际化进程渐进货币国际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货币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货币的区域化,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三是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早在1993年,央行就和8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2003年,央行分别为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银行开办的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2004年底,央行动用2.22亿美元储备资产,认购了亚洲债券基金二期,利用其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启动了国外央行间接对人民币债券的投资;2007年,又允许中资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2008年12月底,国务院正式提出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同时,中国又开始频繁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至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始提速。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其国际信誉的迅速提升则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目前在越南、泰国、缅甸、朝鲜、蒙古、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作为支付货币和结算货币被普遍接受;中国台湾、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接受人民币存款和办理人民币其他业务。在一些发达国家,人民币也成为当地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逐日公布与当地货币的比价。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2003)曾表示“境外流通的人民币估计已经超过300亿元,不仅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甚至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有人民币兑换点”。可见,人民币的境外滞留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且在逐年增加,人民币走出国门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当前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并在部分发达国家实行有限度自由兑换的现实看,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仍然实行管制的情况下,已初步具备了国际化的一些特征,从某种程度而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超越了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显得较为独特。(二)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人民币国际化,或者即便是区域性的国际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实体经济,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强大到足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地步。另一点是中国的金融体制也还不足以支撑人民币的国际化,包括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金融管制,特别是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以及资本项目管制问题。非居民投资者与金融资产交易者对国内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信心必然受到影响。这些都抑制了境外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限制了人民币流通的范围,也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未来在中国和其他一些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中,选用人民币计价可能越来越被普遍接受。这次中韩货币互换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当看到,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参考文献:1凌慧珊人民币开启国际化破冰之旅OL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081217content412031htm:200812202王云中日韩将探讨联手救韩元N经济参考报2008一12123王泰平,中日韩合作迈入新阶段N,半月谈。200901124马继鹏中日韩扩大货币互换规模应对危机N国际金融报,200812165陈文彬东亚货币互换机制的进展及其前景J东南亚。2003(3):23306范爱军,金宁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0(2):12207郑宝银,林发勤中韩两国贸易的均衡分析J亚太经济,2009(2):37428杨涛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萌芽阶段,四大难题有待破解N半月谈,2009一02109张瑜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N?t望东方周刊2009-041910于永定,何帆,李婧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J国际金融,2002(2):51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