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82846870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城市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半城市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半城市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化过程中的“半城市化”现象LIU Zhengbing一、引言一、半城市化定义二、半城市化地区相关概念、界定、主要特征及类型三、半城市化研究内容及现状四、评价引言 半城市化(peri-urbanization)现象源于20世纪中、后期,早期的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与城市边缘区研究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欧美国家的城市边缘区成为研究热点,针对城市和乡村的交界区域,提出半城市前缘(peri-urban fringe)概念,并集中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但是,以城市边缘区为焦点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是以城市为中心,带有强烈的城市偏向(urban bias),对乡村发展和源于乡村的驱动力考虑不足,且局限于城市周边地区,忽视了原农村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动的中产阶级主导并形成了一种高度分散分布的城市发展模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区域而非地方的城市功能空间。欧美等国的研究重点转向边缘城市或后郊区景观。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城市快速增长,工业向边缘区扩散,使得城市的空间地域扩大,形成扩展大都市区。在这样的区域内出现了明显的半城市化特征。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地区差异较大。现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超过50,其并没有真实体现中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半城市化”问题亦变得突出,其普遍存在于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仅仅体现在概念上,亦体现在空间实体之上。在新时期,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注重质量的提升,探索适合本土的城镇化道路,需要对半城市地区进行明确的定位与深入的研究,并揭示城市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半城市化定义 就城市化而言,在对其进行定义时主要分为地理学派与社会与经济学派,地理学者认为城市化为人口、社会、经济、空间等方面的城市化,包括城市发展的内涵优化与外延扩展。社会经济学者认为城市化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系统层面的整合,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四者相互衔接,而不是脱节的,二是社会层面的整合,即农村流动人口在行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不存在明显区隔;三是从心理上认同于城市社会,对城市有着归属感。半城市化最早由国外地理学家提出,国内经济学者将半城市化引入社会经济领域进行研究,加之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导致一系列问题与矛盾,由此,为该问题与现象提供科学的界定与研究提供了名词解释,强调的是一种人口社会经济系统。其定义如下所阐释:“半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过程中一种不完整的状态,一种介于去农村化与相对完善的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部化”。“半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些制度的解禁与另一些制度的约束共同作用的产物,或者说一种“制度挤压”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半城市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结构性问题,是农村人口向非农、城市化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现象;以牺牲农村人口利益的一种畸形城市化,是不可持续的、终将过渡的一种城市化形态。从城乡体制、人口结构变化方面解释了半城市化现象,即所谓的“虚假城市化”。人口制度结构 地理学者将半城市化引入特定区域的地理现象与问题研究,注重的是实体空间研究,与半城市化区域相关联,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社会经济区域系统或“人地关系”。此类认为: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标准化的生产在面上的广泛布局,使得出现了大量基本脱离农业的人口在原农村地区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了“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即半城市化现象。半城市化,是指一种在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景观上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非正规的城市化形态,即在对城市化的需求刺激之下出现的一种城市化的过渡性地域空间和经济社会环境。半城市化可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过渡类型,也可能是乡村发展的一个阶段,属于非稳定和非定式的现象和过程。从而在区域背景的角度上,解释了半城市化的区域活动与人地系统的变化。总结两类性质的定义,我国半城市化可以归纳为: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城市化与乡村工业化推进的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形成的区域各类系统的不完备状态,表现为本地城镇化的不完善与非异地城镇化的持续,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地域形态 就定义来说,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半城市化实质为城市化发展的不完整阶段,地理学者着重半城市化空间性,对空间范畴内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社会、经济学者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强调经济与社会系统的“脱离-嵌入”关系,即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描述与阐释,不需考虑太多的区域问题。半城市化地区相关概念、界定、主要特征及类型 对于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先后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量涌现出与传统的城乡二元景观截然不同、城乡职能与景观混杂交错的新型地域或景观类型,传统的城乡结构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等对此难以解释。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索,提出了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边缘城市(edge cities)、都市扩展区(extended met ropolitan regions)、城乡一体化(urbanrural integration)等理论概念或范式,来阐述这种城乡职能与景观混杂交错的新兴地域类型,它们在理论诠释和实践指导能力等方面呈现各自的特色。1 城市边缘区 国内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与城市建成区毗连,具备乡村与城市的某些功能,但行政上属于郊区乡(镇)管辖,(2)它的非农产业发达,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3)人口密度介于城市建成区与一般的郊区乡村之间。顾朝林认为:“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从社区类型看,它是从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从经济类型看,这一地域自然成为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渐变地带。城市边缘区又分为内缘区和外缘区”2 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是本土研究产生的概念,这是 1980 年代中期由国土、规划部门提出的便于规划和管理的概念。主要应用于城市土地研究和规划、行政管理服务方面,体现了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联系的特点,在国内已普遍接受,也比较容易理解和表述,但是在国际研究中“城乡结合部”主要还是对应“城市边缘区”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城乡结合部只是城市边缘区的一部分。城乡交错带 城乡交错带是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位于市区和城市影响带之间,可分为内边缘区和外边缘区。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又可分为城市边缘带和乡村边缘带,二者共同组成了“城乡交错带”。有学者认为城乡交错带为景观生态学研究范围。3 郊区 周一星认为,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包括围绕中心区的城市建成区。郊区原意是指外围地区,它既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城区的概念。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郊区用地是指城市规划区的外围,即城市发展需要控制的区域,郊区用地是指位于城市规划区的外围但需要控制的地区,是城市周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上与市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在我国的行政划分上,郊区则是一个具有明确行政界线的地域。它同时具有功能、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意义,而且在大众心理上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4 边缘城市 由圈层结构理论扩展而来,中心城市外围存在的等级层次较低,深受中心城市辐射与影响的城镇或集聚中心。5“Desakota”模式(参见34)1987年,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基在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时,发现了一类分布在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与城市相互作用强烈、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服务业和 其他非农产业增长迅速的原乡村地区。他认为这是一种与西方大都市带类似而发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空间结构,将这种空间结构称为“Desakota”模式。亚洲国家并未重复西方国家通过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向城市集中,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别,并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而是通过原先的乡村地区逐步向“Desakota”转化,非农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在“Desakota”集中,从而实现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该模式实质上反映了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相对分散的城市化道路,并重视城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双向交流而引起的地域空间变化。显然,这种模式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是开展我国半城市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不过,我国半城市化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东南亚各国相比,更为复杂,受政策及体制的影响更大。6 城乡一体化 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 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形成城市同乡村组成的区域 自然 一 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在中国运用较广,在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统筹城乡发展中,注重从制度上对城乡社会经济空间进行整合,实现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在经济学上研究较多,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个区域,而是对半城市化地区各主体关系进行优化的一种理论色彩较浓的措施。事实上,城市边缘地区包含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地带、边缘城市、城乡蔓延区,其他概念都是对城市边缘区的延伸,麦基“Desakota”模式是作为半城市化研究的提供一种经验模式,城乡一体化为区域整合提供理论模式。关于半城市化地区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Phillips采用定性指标,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城市边缘的一种地带或区域,在此区域内城市和乡村发展过程交汇、混合并且相互作用,它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具体区域,而是一个只能用特征和现象的组合来描述识别的扩散型地域类型,往往是大城市内部的活动驱动下产生的。其区域内表现为城乡土地利用混杂、土地利用变化迅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水平较高而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的积聚程度仍较低等特点。Webster增加一定的量化指标,认为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其GDP构成中,制造业占40%以上并且不断增加,但农业比重也不低于10%,但是逐渐减少;在地理景观上,农业用地(如稻田)与工厂、工人住宅、新开发区等城市、工业用地“犬牙交错”。Joe Ravetz等认为半城市化地区不仅仅是城乡的过渡地带,而是拥有复合功能的区域,低人口密度、分散的居住点、高度依赖往返交通、破碎的社区、缺乏空间管理(乡村城市区域交错区)社会体制上:半城市化地区通常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向城市化地区转变的初级阶段和过渡类型,正处于城乡社会转型阶段,原有的乡土型社会已经瓦解,而新型的城市型社会尚未形成。区域效应上:位于城市建成区以外,一种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的特殊经济地理空间,其发展受到城市中心扩散效应和远郊乡村向城市集聚效应的双重影响,同时还具有自身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在中国主要是城乡交接处、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空间分布上:半城市化地区既出现在大城市周边,又分布于城市化地域之间,也可能出现在城市内部,如城中村;既可以是一片连续分布的区域,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实体地域。总之,半城市化地区较多强调的是一种状态在空间上的投影,既存在于城市边缘地区,又存在于城市内部地区;既有乡村型社区,又有城镇型社区;既有连续的扩展,又有非连续空间地域的穿插。在中国主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所主导的城市化质量不高,城镇化受推拉力的影响,社会结构变化加快,与城市化地区有着巨大联系的功能的地域,从某种意义来说,半城市化地区没有指定性的特征。半城市化地区的主要特征 半城市化地区的过渡特征,促使产业、人口、社会、景观、土地利用等要素变化强烈,在原有的落后管理与规划体制下,半城市化地区出现与城市化地区的“城市病”相对应的“半城市化病”。半城市化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与盲目性,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干扰。半城市化地区也普遍存在土地利用违法与秩序混乱、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建筑混杂、环境景观质量下降、治安混乱、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程度低和行政管理滞后等等问题。受分散式的乡村工业化,以及“离土不离乡”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模式的影响,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在其发展中存在着村庄无序分散发展、整体空间布局散乱、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人口混杂、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景观凌乱和乡村传统文化消逝等诸多问题。半城市化类型城市区域系统组成分类:城郊型半城市化:扩散型城郊半城市化、集聚型城郊半城市化乡村型半城市化城市化组成要素系统分类:人口半城市化(显著)经济半城市化社会半城市化空间半城市化 总之,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注重中心与外围、核心与边缘、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等关系的讨论与区域的协调发展,由中心向边缘发展,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而发展成对半城市化的研究。在研究半城市化的同时,催生出与半城市化相近的区域概念,各类概念即为“半城市化”现象的客观反映。它体现了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地域结构理论研究的深入,除中心以外,都强调了一种过渡性质。半城市化地区由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过程中而来,既囊括了城市边缘区的某些特性,更强调了一种本土性。学者一方面将半城市化与其他相似的区域概念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在具体研究某区域的半城市化现象时并没有真正区分开来,从这方面来说对半城市化研究主要是学者们的一种学术思想与观念的体现。研究内容及现状 对半城市化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区域之上,即以“半城市化”对半城市化地域相关地理现象与事物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实证研究,对特定的区域研究并分析半城市化形成机理。1 半城市化地区识别与形成机制研究 从水平、结构、发展和体制等 4 个层面来选择判别指标,识别出半城市化地区与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根据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确定各指标的判别标准,再采用逐项剔除和空间聚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半城市化地区。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学者主要对地图影像进行空间的解译,实地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半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空间状况,并利用相关指标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在半城市化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上,国内学者在对发达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分析得出半城市化驱动因素包括:(1)大城市辐射:深受大城市的影响,产业的扩散,使得在基础较好的地区依托自身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受到于原有的制度压缩,管理体制易受原有模式的束缚,原有居民或因经济集聚吸引来的外来人口更享受不到城市化带来的与市民的平等权利,出现“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现象。(2)自下而上的本土乡村工业化(3)外资驱动。区位条件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外国投资涌入、大都市辐射与扩散、乡村工业化等工业化驱动力是其形成的推动力;而农村型管理体制的阻碍则是其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另外,短缺经济的长期存在、国内投资驱动、靠近市场、廉价的生产要素供应,亦被认为是半城市化形成的驱动因子。2 半城市化地区社区及其人居环境与其特征、演变规律、评价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 学者们将聚落形式分为三大类:城镇社区、乡村社区、城乡过渡社区,进一步将城乡过渡型社区按照离城市地区距离由近到远划分为城中村、城市建成区边缘村、城市建成区近郊村、小城镇4类社区。并对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机理和重建路径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类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类型进行阐释(城镇化整理型、迁建型和保留发展型),乡村地理学对此研究的成果较多。对半城市地区区域内存在的住区进行系统识别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各种形态的住区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且由于半城市化地区的过渡性,这一地区的住区也相应具有过渡性。目前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居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建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标的构建,人居环境评价及人居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由于半城市化地区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增长最为迅速,区域具有显著的过渡性和动态性,因此其社区人居环境呈现多样化、多变化等特点,是研究城市化如何影响社区层次人居环境及其影响规律的范例。通过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的人居环境指标的构建,比较分析各类社区的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3半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研究 作为一个各类要素混杂的地域空间,具有乡村与城市双重功能,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急剧转变,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较城市化地区并不彻底。空间异质性较为突出,生态系统较城市化地域复杂,包括自然要素与人口、制度等社会要素。(1)研究半城市化地域的生态环境更能够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与演变。国内学者对于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始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主要是对某一自然要素的非正常变化进行研究。另外,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等研究。(2)半城市化生态景观研究主要从社会自然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与演变规律及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半城市地区生态景观的破碎程度较高。半城市化地区城乡协同城市化的态势明显,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和农用地景观的破碎化是半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表现。4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研究城市化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半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矛盾更突出。半城市化地区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一方面,城市的快速发展要求建设用地的向外扩张,其必将成为城市扩展用地首当其冲的选择,往往成为城市建设新型工业区、卫星城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它本身也需要足够的非建设用地数量,来确保实现其为城市承担起生态涵养以及应季生活资料供应的功能。(1)学者们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特征判别和要素演变剖析,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从半城市化过程的驱动力入手来进行问题诊断和作用机理分析,并提出对土地利用进行整合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尤其是对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分析,表明半城市化地区各类土地利用结构混杂,两类土地利用或各类功能用地交错混杂,呈现无规律性,没有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这源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这在客观上要求统筹城乡规划与管理。(2)构建半城市化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特定类型的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以期为半城化地区的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5半城市化地区的社会问题(社会民生、权利保障问题)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角度对半城市化进行研究,特别是有关农村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与权利保障(就医、入学、居住等),农村民主,户籍制度的管理,土地制度,人口结构,失地农民权利保障(“土地换社保”)等问题。(1)农民工问题,学者指出半城市化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殊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一方面,农民可以离开农村自由地通过劳动力市场进入城镇的现代产业部门就业;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地锁定在农村原籍,与农民一样拥有义务和权利:承包集体的耕地,向集体尽各种义务,拥有宅基地,取得集体分红等等。但是由于不能把户籍迁入工作所在地的城镇,因而不能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的各种权利,农民工仍然被关在城门外,进不了城,只能称“半”进城,不是彻底的进城。(2)“二元矛盾”问题,“老二元结构”没有消除,城市中又在增加了农民工和市民这一对新二元结构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相互交织,纷繁复杂,成为我国改革发展中的一道难题。另外,“用工荒”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是来自半城市化未能实现农民工权利的要求的一种结果(新一代),“用工荒”证明“半城市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3)房地产确权问题,主要对半城市化地区的房地产权利问题的处理进行研究,小产权房是半城市化地区管理体制下的一个较大的利益纠纷问题。6研究现状 地理学研究“半城市化”现象主要集中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范围的识别和类型识别,以及对其中的地理事象与机制进行阐述,半城市化相关的理论解析并没有太大的成果。在实证方面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福建厦门等),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现状、特征及机制。我国半城市化地区正处于不同发展情景的十字路口,动力机制更趋复杂多样,空间重组更为活跃。各地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情况不同,对特定地区半城市化的演变机制、规律及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应该强调的是一种对本土城市化过程中半城市化研究。半城市化的理论框架并不明确,大多是建立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周边的功能、景观、社会结构等类似于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与其他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区分,使得在研究过程中既有开阔的空间,又有点模糊地理事象的嫌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半城市化地区在概念上相对较为抽象,有其他有关的名词概念既有混淆又有共同性,在界定时或对对其进行研究时又受其他有关半城市化地区的思想禁锢,只能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或既有的行政区内。另外,研究半城市化有较强的实践特征,能够很好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价值,为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是,关于半城市化与城市化的判断标准问题,尤其是在对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描述,涉及到可测量的指标无法实现,且进行定量描述能力有限。既然存在半城市化,那如何对城市化进行界定?半城市化为不完全的城市化状态,完全的城市化是何种状态?如何进行评价?评价1于北溟,郭东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溯源及其存在价值研究J.理论观察,2006,04:60-61.2朱青,赵瑾,姜兆瑞,李红军.山东南部地区的半城市化现象及问题探讨以滕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6,09:42-47.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05:107-122+244.4黄靖,蔡建明.东莞半城市化地区发展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02:65-69.5叶可.北京大兴区: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布局及变化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7,08:64-66.6常学礼,陈雅琳,崔步礼.半干旱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区域沙漠化的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7,03:321-327.7车生泉,马晓星.上海半城市化区域自然景观生态格局优化设计的途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03:194-202.8刘伟,刘百桥,苏睿先,陈振楼.上海郊区中心小城镇半城市化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实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06:252-255.9杨昕.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09:6-10.10赵国玲,秦兰英.农户半城市化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呼和浩特市的调查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06:89-92.11李景刚,何春阳,李晓兵.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半自然景观空间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以北京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8,01:33-47.12袁弘,陈田,谢婷.半城市化地区非农土地利用及整合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1:88-93.13李曦,张宇,曾小波.半城市化区域违法用地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39-42.14王开泳,陈田,王丽艳,袁弘.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8,02:173-178.15张敏,甄峰,张晓明.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以福建莆田为例J.地理研究,2008,04:927-937.16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04:2-10+95.17刘盛和,张擎.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J.地理研究,2008,05:982-992.18杜红亮,刘盛和,宋金平.半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绍兴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04:9.参考文献19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半城市化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呼和浩特市的调查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4.20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21陈立.关于青岛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22蔡慧.陕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23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24李学.虚假城市化现象治理研究D.中山大学,2006.25宋海蛟.新兴城区发展指数:破解“半城市化”困局N.金融时报,2008-01-16005.26曹卫东.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半城市化的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27张丽.成都市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2828葛红卫,黄向荣,周东方.城市化发展对安庆气候要素的影响评估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7,02:114-119.29胡希军.城市化主导的景观结构演变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30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06:760-768+812.31傅小锋,曹卫东,曹有挥,潘坤友.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以成都新津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3:80-83.32刘盛和,叶舜赞,杜红亮,陆翔兴.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5,04:601-610+656.33叶舜赞,刘盛和,杜红亮,陆翔兴.浙江省绍兴县的城市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5,06:13-20.34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J.地理学报,2004,S1:101-108.35郑艳婷,刘盛,陈伟.东莞市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研究J.珠江经济,2005,09:48-53.36陈恺龙,彭震伟.上海半城市化地区小城镇透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3:15-17.37贾若祥,刘毅.中国半城市化问题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02,02:19-23.38季小妹,陈田,郑芳.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79-158639黄宁,崔胜辉,刘启明等.城市化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社区人居环境特征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32(06),201240周捷.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武汉市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41Joe Ravetz,Christian Fertner,Thomas Sick Nielsen.The Dynamics of Peri-Urbanization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