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承天诗夜游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185081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0.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记承天诗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7记承天诗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7记承天诗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苏苏 轼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题目交代时间和地点题目交代时间和地点苏轼苏轼:字子瞻,字子瞻,号东陂居士,北宋号东陂居士,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大文学家、书画家。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东陂居士的由来:苏轼贬谪黄州后俸禄减半,家里人多生活负担重。为维持生计,他将每月4500钱分为三十份。每份穿在麻神上挂在梁上,早上分给妻子日常生活用。每日有结余就高兴地将钱放在一只罐子里用老招待拜访的客人。一日,老友马正卿从扬州来看他,目睹“先生穷到骨”的生活,不禁心生难过。便找到其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猷,求他将过往驻兵的荒地拨给苏开垦,以解决吃饭问题。徐欣然应允。苏很开心的开垦这片荒地,因这地在黄州的城东,是一块坡地,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当年植树种花的忠州“东坡”相似,而且白居易诗苏轼敬慕的人,于是他效法白居易,将其地称为“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l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欲睡,月色入户入户,欣然欣然起起行行。念念/无无与乐者,遂与乐者,遂(sui)/(sui)/至承天寺至承天寺/寻寻张怀张怀民。怀民民。怀民亦未寝亦未寝(qinqin),相与步于中,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藻(zaozao)、荇、荇(xingxing)交横,盖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吾两人者耳。记承(cheng)天寺夜游游 苏轼苏轼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很高兴的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che)透明,水中水藻、荇(xing)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记承天寺夜游叙事夜深人静,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寺庭赏月与张怀民,步于中庭写景庭下入积水空明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月下庭中景色 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抒情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点睛之笔合作探究一“停下如积水空明,水中澡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几句话是如何描写月色的?与作者的心情有何联系?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比,短短三句,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澡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这几句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合作探究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闲”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这句感慨,看似平淡,意在点睛。“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这句话是说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砖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作者的感慨表现了他安闲自适的心境,其中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合作探究三:“和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实际生活中,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没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作者反问的呢?分析: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月光虽然并非夜夜有,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寻,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生活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并填空1.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是:,。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的语句是:,。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由景及人情,表露作者旷达心境的语句是:?。4.这篇游记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第一段以()为主,第二段以()为主,第三段以()为主。一词多义寻张怀民(寻找)解衣欲睡(将要)寻病久(不久)吾欲辱之(想要)相与步于中庭(结伴)遂至承天寺(于是,)似与游者相乐(跟)遂迷,不复得路(竟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数量词)少时,一狼径去(不多时,一会儿)1.元丰六年:公元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年。元丰,宋神宗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2.解:解开,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来。解:解开,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来。3.欲:想要。欲:想要。4.月色:月光。月色:月光。5.入:照入,映入,插入。入:照入,映入,插入。6.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7.起:起身。起:起身。8.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的样子。9.行:出行。行:出行。10.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与为乐者,没有可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共同游乐的人共同游乐的人)。者:。者:的人。的人。11.遂:于是,就。遂:于是,就。12.至:到。至:到。13.寻:寻找。寻:寻找。14.张怀民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作者的朋友。名梦得梦得,字怀民,字怀民,清河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承天寺。1.亦:也。亦:也。2.寝:睡,卧。寝:睡,卧。3.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在。中庭,庭院里。4.如积水空明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庭院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庭院.空明:清澈透明。空明:清澈透明。5.藻荇藻荇(xng):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水草总称。荇,荇菜水草总称。荇,荇菜,一种一种多种生水草多种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叶子像心脏,面绿背紫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夏季开黄花.6.交横(交横(hng):交错纵横。):交错纵横。7.盖:表示推测,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盖:表示推测,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大概”,这里解释为,这里解释为“原来是原来是”。8.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也:原来是。)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仅。10.闲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闲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闲人”。首先首先“闲人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的苦闷心境。11.耳:语气词耳:语气词,“罢了罢了”。5-61.亦:也。亦:也。2.寝:睡,卧。寝:睡,卧。3.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在。中庭,庭院里。4.如积水空明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庭院这里是形容月光充满庭院.空明:清澈透明。空明:清澈透明。5.藻荇藻荇(xng):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水草总称。荇,荇菜水草总称。荇,荇菜,一种一种多种生水草多种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叶子像心脏,面绿背紫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夏季开黄花.6.交横(交横(hng):交错纵横。):交错纵横。7.盖:表示推测,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盖:表示推测,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大概”,这里解释为,这里解释为“原来是原来是”。8.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也:原来是。)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仅。10.闲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闲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闲人”。首先首先“闲人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的苦闷心境。11.耳:语气词耳:语气词,“罢了罢了”。5-6一词多义一词多义遂:遂:遂至承天寺。(于是)遂至承天寺。(于是)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狼寻:寻:寻张怀民。(寻找)寻张怀民。(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桃花源记古今异义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而已”“”“罢罢了了”;今义:名词,耳朵。;今义:名词,耳朵。闲人:古义:闲人: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清闲的人;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月色入户与事无关的人月色入户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念无与为乐者户:古义:多指门;今义:窗户、人家念无与为乐者念: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念:古义:想到;今义:纪念,思念,读,读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例句:相与步于中庭。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主旨句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的抑郁。分层赏析分层赏析全文分三层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时苏轼因“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被贬至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空潭一般,一般,更妙的是,更妙的是,“水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气氛地渲染了景色的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气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幽美肃穆。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所谓“闲人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