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方区域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

上传人:桂梅 文档编号:18040472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地方区域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不同地方区域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不同地方区域麻黄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天然麻黄碱生产国,麻黄为 我国特产中药。我国麻黄的主要产地是内蒙古, 其次是新疆、山西、吉林、辽宁、宁夏、甘肃、 陕西、河北、河南等地。草麻黄产量最大,麻黄 商品主流;中麻黄次之,木贼麻黄产量最小。其 他药源:丽江麻黄 产云南,四川,贵州。表面 具较粗深的纵沟纹。膜质叶先端 2 裂。麻黄碱含 量不少于 0.6。每年仅新疆地区,消耗麻黄草的用量在810万吨左右。由于生长麻 黄草的主产区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方。而麻黄草又是这些地区 的主要固沙植物,所以,近年来麻黄草的过度采挖,已经对这些地区 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以化学合成手段生产符合市场要 求的麻黄碱将是减少麻黄草的采挖,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市场需求的 有效途径。目前,化学合成手段生产麻黄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低 成本地得到光学纯的产物。后面合成的时候我们再具体介绍。 三种麻黄的性状比较:草麻黄(1)呈细长圆柱形,略扁,少分枝, 直径l2 mm。(2)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线,触之微有粗 糙感。(3)节明显,节间长2 6cm 。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连合成筒状,红棕色。(4)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近圆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中央髓部红色或红棕色,类圆形。(5)气微香,味涩、微苦。选择时:以干燥、茎淡绿、内心充实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 佳。中麻黄:(1)多分枝,直径1.5mm3mm,有粗糙感。(2)节间长2cm 6cm。(3)膜质鳞叶长2mm3mm,裂片3 (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 部呈三角状圆形。木贼麻黄:(1)较多分枝,直径l1.5mm,无粗糙感。(2)节间上1.5cm3cm,膜质鳞叶长1 2mm,裂片2 (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三种麻黄的共性: 均具节与节间。 表面具纵棱线。 叶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 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断面髓部红棕色(玫瑰心)。 味苦涩(生物碱、鞣质)。【采收加工】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阴干或晾至七成干时晒干。曝晒过久则色易变黄,受霜冻则色变红,均影响药效。本实验对不同溶剂提取麻黄的方法进行比较,采用HPLCc4法测定不 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为制剂越婢加术颗粒的麻黄药材来源提 供可靠保障。一,麻黄与麻黄碱的来源之异同: 麻黄的来源:麻黄是一种药用植物,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 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是一种与麻黄碱同效的草药, 而麻黄碱 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5中国药典6 规定麻黄草中麻黄碱 ( C10H15NO) 的含量018% 以上才符合药用标准。麻黄碱的来源:麻黄碱可以从麻黄植物中提取麻黄碱, 也可以有机合 成法合成麻黄碱、微生物发酵生成麻黄碱、细胞培养法生成麻黄碱。 二,麻黄的化学成分:麻黄主含生物碱主要是1-麻黄碱、d-伪麻黄 碱、麻黄次碱及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等, 另含少量的挥发油、 有机酸等成分。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麻黄碱是植 物麻黄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三,麻黄与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之异同: 麻黄的药理作用:(1)发汗作用:麻黄发汗作用已为几千年临床所证 实, 古人也正是利用其发汗作用, 治疗风寒束表、发热无汗的表实 证。实验证明, 麻黄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 也曾有人观察到在一般情 况下, 麻黄虽不能诱发人体出汗, 但当人处在温热环境中, 用麻黄 50 60 mg、经015210h后,汗腺分泌确比未用麻黄者更多、更快。 其发汗作用, 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麻黄阻碍了汗腺导管对钠的重吸 收而导致汗液分泌增加。现已发现, 麻黄根的生物碱部分能抑制低热 和烟碱所致的发汗, 此与临床经验相吻合。(2)平喘作用 麻黄平喘 作用, 沿用千年, 但其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直至21 世纪30 年 代始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 麻黄碱是平喘的有效成分。其平喘 机理主要是通过以下环节实现的。( 1) 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肾上 腺髓质嗜铬细胞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而间接发挥拟腺素的 作用。( 2) 因其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 亦可直接与支气管平滑 肌上的B-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3)阻止过敏 介质的释放。(4)直接兴奋A-肾上腺素受体,使末梢血管收缩,从 而可缓解支气管粘膜的肿胀, 对哮喘的发作和预防有效。麻黄碱的平 喘作用与肾上腺素相比, 其特点是显效较慢, 而作用温和、持久, 且 口服有效。(3)利尿作用 麻黄有一定的利尿作用,以d-伪麻黄碱作 用最显著。利尿作用的机理, 有人认为是由于其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 增加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是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缘故。(4) 升高血压 麻黄碱能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而使心跳加快, 心肌收缩力 增强,心输出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其同时兴奋A、B-肾上 腺素受体。故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明显, 其升压特点是缓慢、温和、 持久, 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体。(5)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麻黄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以麻黄碱最为突出, 治疗剂量即能兴奋 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引起精神兴奋、失眠等症状, 并可缩短巴比 妥类催眠作用时间, 亦能兴奋中脑, 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6)解热、抗病毒。麻黄碱的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影响麻黄碱 通过激动B受体,加快心率,增加收缩力。(2)对血管及血压的影 响麻黄碱激动A受体而收缩动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均有升高血压、 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对胃肠道、气管、输精管等平滑活动的影响麻 黄碱激动A受体增强小鼠输精管的自发收缩活动,同时麻黄碱作用于 突触前膜受体,而增强电刺激致小鼠输精管的收缩1, 2。激动B 受体, 舒张气管平滑肌, 且麻黄碱与异丙肾上腺素有交叉脱敏现象。 对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 低浓度麻黄碱可通过选择性激动 B2 受体, 而拮抗高K去极化引起的大鼠膈肌麻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麻黄 碱兴奋中枢神经系统。1仪器与试药1. 1仪器 岛津(SHIMADZU)LC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LC20AT 多功能紫外检测仪,SHIMADZUSPD一20A型泵,LC solution Lite色谱 工作站,海尔冰箱,万用电炉(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电热恒温 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 仪器有限责任公司),110万分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厂),超声 波清洗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型号KQ一500E),回流装置。1.2 试药 甲醇(上海沃凯)色谱纯,乙腈(上海沃凯)色谱纯,甲醇, 磷酸二氢钾,三乙胺,磷酸,95乙醇,盐酸均为分析纯,娃哈哈纯 净水,氢氧化钠,盐酸麻黄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批 号1241200102,含量99.9),蒸馏水。1.3 药材4种麻黄药材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中药标本馆, 经该校生药研究室魏东华教授鉴定均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e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2方法和结果2.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柱(4. 6 mnlX150 mm, 5 m),检测波长:205 nm,流动相:乙腈一(0. 02 mol/L磷酸二氢钾 +0.02三乙胺+0.2磷酸水溶液)(10:90),流速:1 mlmin, 进样量10 l。2.2 溶液制备2 . 2 .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盐酸麻黄碱标准品4 mg ,置50 m l 量瓶中,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得80 g/ml对照品溶液。2.2.2 样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产地为山西、河北、陕西、内 蒙的麻黄粗粉各5 g,各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70%乙醇50 ml 回流lh,过滤,重复回流3次,合并滤液,最后制成每100 ml相当麻 黄生药l g的4份不同产地的麻黄样品溶液。对照品和样品色谱图 如图1。表2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現含产地麻黄破含M(mg/g)RSD(%)山西13 . 2?LOT河北10.370-97内蒙8.970.91陕西6. 15L711. 盐酸麻黄碱图1对照品(A)样品(B)HPLC色谱图2. 3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80 g/ml对照品溶液l0、8、6、5和2. 5Tnl分别置10 m 1量瓶中,甲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 80、64、48、40和20g/IIll的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 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各10 l进样,记录色谱峰峰面积,以盐酸麻黄 碱对照品的含量(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l,为纵坐标进行回归, 得回归方程为Y=5 E+0. 6 X+119 445(r=0. 999 7),线性范围为0. 2 0. 8g02. 4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分别自上述色谱 条件下,连续进样5次,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峰面积积分值, RSD值为0. 71%。理论塔板数为2354,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2.5 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山西样品溶液,于配制后0、2.5、5.0、 7. 5. 10. 0和12. 5 h自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共测定5次, 记录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峰面积积分值,RSD值为1. 53%。表明 山西样品溶液在12. 5 h内稳定。2. 6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 麻黄碱含量的山西麻黄5份,每份2. 5 g,分别准确加入盐酸麻黄碱 标准品适量,依照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成5份样品,按上述色谱 条件进样,记录麻黄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平均回收率(r / ,=5)为 98. 21%,RSD值为0. 79%。2.7 提取方法的确定本实验在考察含量测定的同时,注重提取方法 的研究。本实验对水蒸气蒸馏法,酸水回流法,乙醇回流法,盐酸乙 醇回流法,半仿生法进行了对比引。2. 7. 1水蒸气蒸馏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100 ml 水,冷浸10 min,回流3次,分别为1、0. 5和0. 5 h,每次过滤,合 并滤液,浓缩,于60C干燥,称重。2. 7. 2酸水回流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100 ml水,0. 75 ml盐酸,冷浸10 min,回流3次,分别为l、0. 5和0. 5 h,每 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C干燥,称重。2. 7. 3乙醇回流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100 ml,回流3次,每次1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C干燥, 称重。2. 7. 4酸水乙醇回流法取麻黄粗粉l0g,置圆底烧瓶中,加60%乙 醇100 ml,0. 75 ml盐酸,回流3次,分别为1、0. 5和0. 5 h,每次 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C干燥,称重J。2. 7. 5半仿生法取麻黄粗粉10 g,置锥形瓶中,力口 100 ml水,加盐 酸调至pH=1,煎煮0. 5 h,过滤,滤渣加80 ml水,加氢氧化钠调至 pH=10,煎煮2次,每次0. 5 h,每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于60C 干燥,称重。精密吸取按上述5种方法提取的麻黄浸膏适量,分别加入甲醇适量制 成每100 ml相当麻黄生药1 g的样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上 述5种样品溶液各10 l,按照“ 2. 1 ”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记录 色谱峰面积,计算麻黄碱含量,结果半仿生法从麻黄中提取的盐酸麻 黄碱含量最高,乙醇回流法次之,其次为盐酸乙醇回流法,酸水回流 法,水蒸气蒸馏法。考虑到乙醇回流法较半仿生法差距不甚显著,且 半仿生法对实验器材要求较高,由此确定了乙醇回流法为提取麻黄较 好的方法,其原因在于游离的麻黄碱在提取和干燥的过程中易蒸发损 失,水的沸点比乙醇高,因而损失较多,乙醇可减少蒸发损失,提取 量也较高 引。见表1。表1 提取方法结果比较表提取方沬结果比较提取方迭提取粉fi(g)麻黄碳含量(巒处十水熱气薫帽法h96+12酸水提取崔3,68.57乙諄回流法2.010. 82盐酸乙静回流法3.28,84半仿生法2.410.9628样品含量测定结果精密吸取“222”项下方法制备的四种不同产地麻黄样品溶液10 1,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注入液相 色谱仪,每份测定3次,记录峰面积,计算样品溶液中麻黄碱含量。结果见 表23讨论:HPLC法测定麻黄碱含量的报道较多,色谱条件多样,本实验分别考察 了5种流动相:甲醇一水、乙腈一水、乙腈一01磷酸水溶液、乙 腈一0. 2%磷酸水溶液、乙腈(0. 02 mol/L磷酸二氢钾+0. 02% 三乙胺+02磷酸水溶液),前4种流动相均有不同情况的拖尾或基 线漂移现象。结果流动相为乙腈一(0. 02mol/L磷酸二氢钾+0. 02% 三乙胺+0.2%磷酸水溶液)(10:90)基线平稳,可使色谱峰较好分离, 加入三乙胺试剂可防止拖尾现象发生 1叫。在麻黄提取工艺中,乙 醇回流法为较好的提取方法。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含量差异较大, 以山西的最高,其次为河北,再次为内蒙,陕西麻黄最低。说明产地 因素对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有重要影响。(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