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砂成因及防治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8033696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砂成因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流砂成因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流砂成因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当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 往往会出现一种称为“流砂”的现象,即土颗粒不断地从基坑边或基 坑底部冒出的现象。一旦出现流砂,土体边挖边冒流砂,土完全丧失 承载力,至使施工条件恶化,基坑难以挖到设计深度。严重时会引起 基坑边坡塌方;临近建筑因地基被掏空而出现开裂、下沉、倾斜甚至 倒塌。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对土体作用的结果。动水压力G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即水位差愈大,D渗透路径 L 愈短,则 G 愈大。当动水压力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颗D粒处于悬浮状态,土颗粒往往会随渗流的水一起流动,涌入基坑内, 形成流砂。细颗粒、松散、饱和的非粘性土特别容易发生流砂现象。2、防治方法由于产生流砂的主要原因是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当动水压 力方向向上且足够大时,土颗粒被带出而形成为流砂,而动水压力方 向向下时,如发生土颗粒的流动,其方向向下,使土体稳定。因此, 在基坑开挖中,防治流砂应从“治水”着手。防治流砂的基本原则是 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其 具体措施有:1)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小,就不易产生流砂。(2)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分段抢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 度,在挖至标高后立即铺竹、芦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 将流砂压住。此法适用于治理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3)设止水帷幕法将连续的止水支护结构(如连续板桩、深层 搅拌桩、密排灌注桩等)打入基坑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封闭的止 水帷幕,从而使地下水只能从支护结构下端向基坑渗流,增加地下水 从坑外流入基坑内的渗流路径,减小水力坡度,从而减小动水压力, 防止流砂产生。(4)冻结法将出现流砂区域的土进行冻结,阻止地下水的渗流, 以防止流砂发生。(5)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采用井点降水法(如轻型井点、管 井井点、喷射井点等),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的 渗流向下,则动水压力的方向也向下,从而水不能渗流入基坑内,可 有效地防止流砂的发生。因此,此法应用广泛且较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