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8031539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学习,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了解我国是如何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使学生东得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1、过渡时期总路线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课时分配】 4 课时第一、二课时【教学课题】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施教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2、理解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3、理解掌握农业和手工业谁注意改造的基本经验【重点难点】 1、过渡时期总路线 2、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教案、电影活着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949 年 3月5日13日,在中国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在第三章,我们学习了贸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这一章,我们来学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看一看我们党是如何领导人民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讲授新课】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间 1949195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过渡性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来说,毛泽东曾经设想中国的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这两个革命的一个中介和桥梁,在这个阶段,我国社会既存在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又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因素,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1、 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 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主要来看一下几经方面的特征: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集体经济的来源,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个体经济(不具有某种社会性质)集体经济的来源,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来源,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工商业,民族资本部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性质)国营经济的来源,私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形式从以上分析看出,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师过渡形式的经济,故当时社会经济成分主要有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3、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解放前中国社会的主要阶级官僚资产阶级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消失地主阶级19491952年土地改革后消失民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改造后消失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社会还存在着三种基本的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五)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和阶级构成来看,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19491952:中国人民与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19531956: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 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何时过渡?怎样过渡?(一) 党对过渡时期的认识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在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与此同时,开始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这主要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在调整工商业过程中,采取对私营工商业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发展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二) 过渡的条件1、 时间上:用15到20年的时间2、 条件上:先工业化后集体化3、 方式步骤上: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三) 总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1952年9月,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就是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从历史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是适应推进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加快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为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原因:一方面,就当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却又分散、脆弱的个体经济来说,在土地改革以后,由于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农业生产在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而且在私营企业和国家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私营经济和国营经济之间,以及私营企业内部资本家与职工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只有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毛泽东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的内容的局限性。教材指出:“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因为宣传提纲一方面强调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认为总路线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而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而且越来越觉得社会主义改造的步子慢了。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两翼”的社会主义改造,越来越走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主体”的前面。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小脚女人”的批判,直接导致了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等急于求成的偏差。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标志就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正是由于这种认识,导致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所有制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从而对后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总之,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正确的。(四) 总路线实现的可能性1、 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了发展生产、地域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又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4、 有利的国际形势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民问题的认识1、积极引导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491952年中国的土地改革的结果全体农民平均占有土地的私有土地制度,中国农民从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身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一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而是走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互助合作的必然性小农经济存在的缺点: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民普遍比较分散和贫穷,无法采用新技术,使用机械化,这种状况会拖社会主义的后腿,生产力低下,无法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要求,易产生两极分化,经不起天灾人祸。所以党中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一方面不要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提倡农会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2、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自愿互利,就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在经济上平等互利。典型示范,就是各地都要先搞试点,树立典型,起到示范作用。用事实来教育农民,使农民亲眼看到合作社确实能增产增收,互助合作比单干好,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自愿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国家帮助,则是指在合作化的过程中,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帮助农民。如向农民提供大量的农用生产资料,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帮助农民掌握和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培训合作化管理干部等等。3、正确的阶级政策:4、方针和步骤: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步骤:循序渐进,逐步过渡互助组是农民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集体劳动组织。由几户或几十户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共同劳动,换工互助,以解决个体农户间缺少劳力、牲畜和农具的困难。在互助组的形式中,土地、牲畜、农具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农民私人所有。互助组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起点,这种形式已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是农民建立起来的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社员将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交合作社统一经营和使用,由合作社付给适当的报酬。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分配,在完成上缴和扣除以后,所余部分按土地报酬、劳动报酬的形式分给社员。这种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已经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高级社取消了土地报酬,将社员私有土地无代价地转归集体所有。高级社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组织。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个体手工业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个体手工业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供应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重要经济力量,也是进行货物流通与贸易不可缺少的环节。工农业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60%80%都是手工业者生产的,他们还从事这农产品、工业产品的加工,为国家培养技术工人,为城乡居民升昌日用品,为城乡就业提供机会,很多手工业者还行握着传统的手工技艺,生产一些创痛的工艺美术作品,是国家的财富和资源。个体手工业者主要依靠手工劳动,他们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劳动率低,有类似农民的特点,靠手艺吃饭,遵循一定的行业和帮会传统。2、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经济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供销的含义:供应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销售各种产品的商业机构。手工业供销小组:向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购买原料,推销产品,接受加工订货手工业供销合作社:若干个体手工业着,几个手工业生产小组,为解决原料采购、产品推销的共同困难组织起来。存在问题,淡季来,旺季去,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生产上组织起来,身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统一经营,入股分红。 到1956年年底,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0万多个,入社的手工业者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基本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对民间运输,小商小贩等个体劳动者也基本实现了合作化。【小结】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布置作业】如何看待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三、四课时【教学课题】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施教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2、正确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失误和偏差【重点难点】1、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2、正确评价和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失误和偏差【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教学准备】教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希望大家在学完这一部内容后,能够对社会主义改造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评价。 【讲授新课】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马恩的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将利用政权的力量,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产。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于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它不是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非劳动者的私有制,其生产资料是剥削而来的,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对这部分生产资料或是采取没收的方式直接剥夺,或是进行赎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的实际,认为马列主义关于和平赎买资产阶级的设想在中国可以变成现实。对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应该赎买而且可能赎买,其原因在于: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族资本仍具有两重性,民族资产阶级仍具有两面性。民族资本在旧中国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新中国建立后,它一方面具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具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也具有两面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有革命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它有剥削工人获取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正是基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使得我们有可能对它进行和平改造与赎买。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有着长期的统一战线关系,建国以后,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多数人又参加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因此,对这样一个长期有着朋友关系的民族资产阶级应当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第三,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日益巩固,同时,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特别是土改的完成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工农联盟的进一步巩固,割断了民族资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系,堵塞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因而实行和平改造,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发挥他们的知识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步骤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等。这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基本上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但它已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起了较密切的联系,并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经济一定程度的依赖。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表现为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两种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整个改造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年底以前,主要实行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通过这一形式,使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下半年,这期间开始实行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通过这一形式把国家同资本家的合作由企业外部深入到企业内部。第三阶段,1955年秋到1956年,这一阶段实行的是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业合营后,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已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使用、管理和调配,资本家失去了对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人事调配权,企业的管理完全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到1956年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都实现了公私合营,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的政策也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现的。是通过付给资本家一定数量的股息、红利、高薪的办法实现赎买的。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前,资本家从企业利润中获得一定的红利。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国家实行定息制度,即对资本家私人占有的股份,按年息5厘逐年发给股息。当时国家决定付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总计从1949年到1966年,资本家从定息、红利和高薪中共得32亿多元。毛泽东说,出这一点钱,就买了这样一个阶级。这是符合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4、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我们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的同时,对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则采取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1957年7月,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改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制度的改造,一方面是对人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一方面是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包括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最终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由工人群众当家作主的、实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国家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是对人的改造,即把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他们,政治上不剥夺选举权,享有公民权利,对他们中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的并在改造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政治上的恰当安排,让他们参与对国家的管理。在工作上,采取“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对资方人员安排适当的工作,以发挥其特长。在生活上给予妥善的照顾。以企业为基地,通过劳动和工作以及耐心的教育,以改造阶级成员的方式和途径最终达到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这样大规模地把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过程,是在没有发生社会动荡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证明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有两个方面”的思想是正确的,这也说明社会主义改造是理有固然,势必所至,是大势所趋,当然,这与资本家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的有益配合也是分不开的。一句话,即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方式,逐步改造直至从整体上消灭资产阶级的目的。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它的成功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了一个不同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典范。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历史经验:(一)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道路把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起来同步进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双重任务,这是把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加以考虑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这一调整和变革无疑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共产党抓住并充分利用了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这一大好时机,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建设,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和其他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建设成就。(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一条经过多种形式、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道路。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创造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方式,即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办法,最终完成了农业合作化任务。 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同样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具体改造过程中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一条和平改造的道路基于对个体农业和小手工业者的分析,从他们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这一实际出发,确定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要本着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进行,成功地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制定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方式,避免了暴力和流血冲突,在与民主党派和平共事中,成功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和平地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在没有破坏生产力和引起社会震荡的条件下,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赎买之路,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四)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进行的道路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中,随着农业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大量涌现,小农和个体手工业者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集体劳动者。 在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国家所有制企业,即进行企业制度改造的同时,也进行着人的改造,把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五)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对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缺点和偏差我们也不能忽略,应当从这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1、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改造中的缺点和偏差任何事物在它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留下某些历史的遗憾。50年代中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有其难以摆脱的历史局限。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的决议对此的论述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决议用了四个“过”,总结当年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客观的。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所谓“要求过急”,“改变过快”,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下半年后明显地过急过快,不仅广大农村由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的转变过急过快,而且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间也过于短促。结果原来设想用三个五年计划,也就是15年左右时间逐步完成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只用了3年多一点(加上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也才6年多)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而且几乎主要是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完成的。所谓“工作过粗”,是指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被搁置一边,出现了“一窝蜂”的局面。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是一场群众运动。但在初期的几年里,还是基本上按照自愿的原则,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地由低级形式逐渐向高级形式发展。但到了高潮期间,原来提倡的相对细致的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等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被简单的行政命令所取代。急风暴雨式的政治性压力扑面而来,结果,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到处都“一窝蜂”式地盲目升级,盲目合并,一合了之,一并了之,工作简单粗糙。所谓“简单划一”,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在农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在城市,又几乎是清一色的全行业的公私合营。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形式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了。随着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出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迅速扩展到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并将它固定化、绝对化,实际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不相容;在经济体制方面,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不相容;在分配结构和方式上面,把按劳分配当作惟一的分配方式,而在实践中又把绝对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混淆起来,使按劳分配被歪曲为平均主义的“大锅饭”。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偏差。这主要是在后期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把大量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和小业主错定为资本家,混淆了劳动者与剥削者的界限;公私合营后,对企业的改组合并过急,使企业产品单调,质量下降,商业网点撤消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安排也有不当之处,使他们不能发挥所长为社会主义服务。 3、正确认识“三大改造”出现的偏差和问题我们对三大改造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必须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加以正确的认识,不可一概而论、以偏概全。(1)三大改造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也不是在实现社会主义方向、路线和最终目的上的问题,也不是总路线本身所造成的,而是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由于领导人的认识同正在变化中的实际相脱离而造成的。其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正如邓小平所言,是在改造完成后很长时期内,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2)在三大改造的高潮中虽然出现了上述缺点和偏差,但是,有两条基本的事实必须看到: 这一改造是在保证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的。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完成了改变私有制这样一个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变革,其间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这一改造是在得到人民群众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一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与关系的大调整、大改变不仅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是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所以从总体上讲,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成功的。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结束。这一转变有如下特点:第一,这个革命转变是直接的,中间没有插入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个直接转变有一个准备阶段,不是新政权一成立就开始消灭资产阶级,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着同盟关系。第二,这个转变是通过国家政权至上而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人民至下而上的支持,特别是作为革命对象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参加政权合作共事的条件下,以和平改造的不流血的方式完成转变的。第三,这个转变是经过3年的充分准备,是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实施的。不但没有引起社会的动荡,生产的破坏,反而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时,中国社会便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得以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从而确立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将长期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三)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帝国主义被赶走;官僚资产阶级被消灭;地主、富农被改造成新人;民族资产阶级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四)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矛盾。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小结】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前提。【布置作业】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