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汇总

上传人:达2 文档编号:1796073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式汇总:1、物料衡算法计算通式为:工 G 二工 G +SG(1-1)投入产品流失式中:工G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投入工G 产出产品总量产品工G 物料流失总量流失2、经验排污系数法A=AD X MAD=BD(aD+bD+cD+Dd)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aD 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3、水平衡取水量Q物料带入水量AQ + A 二 H + P + L污水回用量W* 耗水量H* 挂水量P* 漏水量L重复用水量C图1-1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的关系4、恒定均匀流u 二 cJRiQ =u - a式中u断面平均流速,m/s;C 一谢才系数,常用丄Ri/6表示,n为河床糙率;nR水力半径,m;(过水断面积与湿周之比即为水力半径。)i水面坡降或底坡;Q流量,m3 / s ;A过水断面面积,m25、非恒定流基本方程为:dA dQ dt dx+ q(u -u)q字+2 f H+( gA - A B 星 一 gSf+A HB河道水面宽度,m;dAdx| 相应于某一高程z断面沿程变化; zz河底咼程,m;S 沿程摩阻坡度; ft时间;q单位河长侧向入流;v厂侧向入流流速沿主流方向上的分量,m/s6、河流断面流速计算Q U =A有足够实测资料的计算公式:A = Bh h = FBu =aQ p经验公式:h = rQsB = Q(i-P-s)ar一式中u断面平均流速;Q流量;A过水断面面积;B河宽;h平均水深a、B、丫、& 经验参数,由实测资料确定7、一般水质因子式中S 水质评价参数i在第j点上的污染指数;ijC 水质评价参数i在第j点上的监测浓度,mg / L; ijC 水质评价参数i的评价标准,mg / Lsi8、DO溶解氧DO - DODO DOjsDODOjsS =fjDOj DO 一 DOfsDOS = 10 - 9 jDOjDOsDO = 468/(31.6+1)f式中DO饱和溶解氧的浓度,mg/L;DO溶解氧的评价标准,mg/L;sDOj点的溶解氧浓度,mg/L ;jt水温,C。9、PH 值u _ 7. 0 pH 沁 一 7. 0 pH:W _pHj-7.0亠气一 pH. 0pH,7. 0式中pH河流上游或湖(库)海的PH值;jpH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值;spH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值。su10、内梅罗法计算公式为:+ C2均2式中c某水质监测因子的内梅罗值,mg/L;C极一某水质监测因子的实测极值,mg/L;极C均一某水质监测因子的算术平均值,mg/L均11、标准指数法 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式中:P.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1C i 第1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C .第1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Si12、标准指数法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pH - 7.0 观一 7pH 7 时式中:PH pH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pHpH pH监测值;pH 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pH sd 标准中pH的下限值13、声压声源振动时,空气介质中压力的改变量。单位:牛顿/米2或帕(Pa)P = P -P1 0式中:P 平均大气压;0P弹性介质中疏密部分的压强114、声压级Lp=10lgP2/P2=20lgP/P0 0式中:L 声压级(dB);pP声压(Pa);P基准声压,为2X10-5Pa,该值是对1000Hz声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15、声功率级L =10 lgW/WW0式中:L 声功率级(dB);Ww声功率(W);w基准声功率,为10-12W16、斑块势度值(Do)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其数学表达式如下: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Xl00%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Xl00%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X100%Do=0.5X0.5X(Rd+Rf) +Lp X100%17、等标排放量P (ms/h)iP=Q/C X109i i oi式中Q 第i类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t /h;iC 第i类污染物空气质量标准,mg / m3oi18、ISEISE=c Q /(c -c ) Qpi pisihihi式中ISE水质参数的排序指标;C 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mg/L;piQ 含水污染物i的废水排放量,m3/s;piC 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siC 河流上游水质参数i的浓度,ms/Io;hiQ 河流上游来水的流量,m3 / shi19、排气筒的有关参数按下式公式计算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Q=Ql+Q2式中:Q等效排气筒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Q、Q2等效排气筒1和排气筒2的某污染物的排放速率,kg / h0 等效排气筒高度计算公式:L),可以采用一维模型;在混合过程段(xWL),应采用二维模型。(0.4 B 一 0.6a) Bu(0.058H + 0.0065B式中:L混合过程段长度,m;B河流宽度,m;a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m;u河流断面平均流速,m/s;H平均水深,m;g重力加速度,9.81 m/s2;I河流坡度23、河流稀释能力的方程c= (cp Qp+ChQh)/ (Qp+Qh)式中:C污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C排放口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pQ排放口处的废水排放量,mg / sopC河流上游某污染物的浓度,mg/L;hQ 河流上游的流量,mg/sh24、非点源方程计算河段污染物的浓度q + c+匕Q 86.42Q = QP + Qh + 纟兀式中:W 沿程河段内(x = 0到x = x )非点源汇入的污染物总负荷量,kg/d; ssQ下游x距离处河段流量,ma/s;Q 沿程河段内(x = 0到x = x o)非点源汇入的水量,ma/s;ssx 控制河段总长度,km;sX沿程距离(OWxWx ) ,kms25、分配系数KP分配系数K的物理意义是在平衡状态下,某种物质在固液两相间的分配比例。PK Xp c式中:c溶解态浓度,mg/L;X单位质量固体颗粒吸附的污染物质量,mg/mg;K分配系数,L/mgp26、溶解态的浓度溶解态的浓度可用考虑吸附态和溶解态污染指标耦合模型计算:cc 二T-1 + K - S X10 - 6p式中:c溶解态浓度,mg/L;c总浓度,mg/L;TS悬浮固体浓度,mg/L;K分配系数,L/mgp27、湖泊、水库水质箱模式v 学=Qcr(it.式中V湖泊中水的体积、m3,Q平衡时流入与流出湖泊的流量,m3/a;Ce流入湖泊的水量中水质组分浓度,g/m3;c湖泊中水质组分浓度,g / m3;Sc如非点源一类的外部源或汇m3;r (c)水质组分在湖泊中的反应速率28、Vollenweider (沃伦伟德)负荷模型F| = :_ -V 1 + JT 此)式中P磷的年平均浓度,mg/m3;L 年总磷负荷/水面面积,mg / m2;pq年入流水量/水面面积,m3/m2;T 容积/年出流水量,m3/m3R29、Dillon(迪龙)负荷模型肝卜 5厂1 一品丑匚1式中】P春季对流时期磷平均浓度,mg/L; :一磷滞留系数;一为平均深度,m; q 湖泊出流水量,m3/a;0P0 出流磷浓度,mg/L;N入流源数目;q 由源i的入湖水量,m3 / a;iP入流i的磷浓度,mg/Li30、下水影响半径计律公式适用条件备注潜水承压水5.(2/ - J,)1g 料一(2H c 低|(S-S - SiS1-S2有二个观察完整井抽水时确宦R值较可靠的方法之-,c-S)lgri-51(2/ -SL)lgrr忙站lg R =(Sa-S)(2H -5-St)Sil- S 1有-个观察孔完整井抽水时精度较式(C D 和CC 2)差,般備大,1366(2/ 乩)乩 ,Ig R =+ 1 g 几(C.5 D 2-73/ljjiSwrlg /? =+lg(c-6)尢观测乱完需 芥抽水时祐度较式(CJ ifli m 差,般偏大R=2d(C.7)近地表水体单 孔抽水时可得出足够粘 确的RdR = ISHKtc.fi)计舁松散含水 层井群或基坑 矿山巷道抽水 初期的R值对直径擬衣的 井群和单井算 岀的R值过大: 计穽矿坑基坑R毡偏小R = IOSVF(C.9)计弹承压水抽 水初期的R值得出的R值为概略值R - yjaat a =2.25-jt(C.12)含水隔觥乏补 给时.根据单孔 比稔定抽水试 验确定R值6J为系数同定 流量抽水时収 小值:同定水检 抽水时为大值R =-0.5)r u = 2.25-4.0 (C.1L)/e - L73-(C.I3)含水层没有补 给时.确定排水渠的影响宽度含术层有大气降水补供时,确定排水渠的燈得出蚯似的惟响掘度值响宽度表中:S水位降深,m;H潜水含水层厚度,m;R观测井井径,m;S 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wr 抽水井半径,m;wK含水层渗透系数,m/d;m承压含水层厚度,m;d地表水据抽水井距离,m;“一重力给水度,无量纲;W降水补给强度,m/d31、均衡区进出水量的平衡关系。补一0排=土“0储式中:Q 规定时段内,均衡区(某一地下水系统或某一局域)各种补给量的总和,ma;补Q排一规定时段内,均衡区各种排泄量的总和,ma;排Q储一规定时段内,均衡区内部储存量的变化量,ma储当Q Q时,AQ取“+”号,此情况称水量正均衡;当Q Q时,AQ取“一”号,补 排储补 排储此时称水量负均衡 32、一维弥散解析法 瞬时污染源解析式匸(兀F)二芒2n/iDLt式中: x距注入点的距离,m; t时间,d;C(x, t)t时刻x处的示踪剂浓度,mg/L;m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w横截面面积,m2;u水流速度,m/d;n有效孔隙度,无量纲;D 纵向弥散系数,m2/d;Ln 圆周率。 连续污染源解析式Q 2八2血2八2亦式中:x距注入点的距离;m;t时间,d;Ct时刻x处的示踪剂浓度,mg/L;C0注入的示踪剂浓度,mg/L;u水流速度,m/d;D 纵向弥散系数,m2/d;Lerfc()余误差函数(可查水文地质手册获得)33、噪声级的相加对数换算:-叶能量加和:合成声压级:L =10lg(l0L1/10+10L2/10)1+2|s = ioig(y io1:)合成声压级:一若上式的几个声压级均相同,即可简化为:L总讷式中:L 单个声压级,dB;PN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34、噪声级的相减Li =101g(10-1L _10広山)35、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AL 101g( l/47rr2 )式中氐L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在距离点声源ri处至r2处的声级衰减值:rAL 二 20lgfr2当r =2r时,AL= 6(dB),即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6(dB)2 136、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L(r)=L(ro)201g(r/ro)式中L (r), L (r)r, r处的声级0o37、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按严格要求,当r/1 l且r l时,公式可近似简化为:0 o 0Ep (厂)=S (心)一 20 lg()即在有限长线声源的远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 当rV l /3且ro l /3时,公式可近似简化为:0 0mrm)_ioig 匚)即在近场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作无限长线声源处理。 当l /3r1时,表明液体将全部蒸发成气体,这时应按气体泄漏计算;如果F很小,则可VV近似地按液体泄漏公式计算53、闪蒸量的估算热液体闪蒸量可按下式估算:Qi = F Wy/1式中:Q闪蒸量,kg/s;WT 液体泄漏总量,kg;闪蒸蒸发时间,s;F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F= 5厂式中:Cp液体的定压比热,J/(kg. K);Tl泄漏前液体的温度,K;Tb液体在常压下的沸点,K;bH液体的汽化热,J/kg54、热量蒸发估算当液体闪蒸不完全,有一部分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并吸收地面热量而汽化称为热量蒸 发。热量蒸发的蒸发速度Q2按下式计算:Q1 = 旅怎式中:Q2热量蒸发速度,kg/s;T0环境温度,K;Tb沸点温度;K;bs液池面积,m2;H液体汽化热,J/kg;入一表面热导系数(表2-10), W/(m. K);a 表面热扩散系数(表2. 10),m2/s;t蒸发时间,s55、质量蒸发估算当热量蒸发结束,转由液池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称之为质量蒸发。 质量蒸发速度Q3按下式计算:= a X p X M/(R X 托)X 恥S x /仆(T式中:Q3质量蒸发速度,kg/s;a, n大气稳定度系数,见表2-11;p液体表面蒸气压,Pa;R气体常数,J/(mol. K);T0环境温度,K;u风速,m/s;r液池半径,m56、液体蒸发总量的计算附卩二01“十Qih十03巾式中:W液体蒸发总量,kg;pQi闪蒸蒸发速度,kg/s;Q2热量蒸发速度,kg/s;闪蒸蒸发时间,s;t2热量蒸发时间,s;Q3质量蒸发速度,kg/s;t3从液体泄漏到液体全部处理完毕的时间,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