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产品设计教案(9.12)1

上传人:gb****c 文档编号:1796059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织产品设计教案(9.12)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针织产品设计教案(9.12)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针织产品设计教案(9.12)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提花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提花织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分析提花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提花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二、基本知识、定义提花织物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浮线 、分类:单面提花组织、双面提花组织均匀不均匀单面提花 线圈指数不成圈次数=后面浮线数完全(规则)不完全(不规则) 双面提花均匀提花组织 不均匀提花组织双面提花: 反面纵条纹 完全提花组织 反面横条纹不完全提花组织特殊提花:正面有凸凹花纹,反面为素色平纹组织。单胖: 正面 反面 单胖组织单面线圈较自由,易凸出在织物表面;双面线圈受约束易凹进. 正面 反面 双胖组织 提花组织特点:1、由于提花组织中存在有浮线,因此延伸性较小,单面组织的反面浮线不能太长,以免产生抽丝疵点。对于双面组织,由于反面织针参加编织,因此不存在浮线的问题,即使有也被夹在织物两面的线圈之间;、由于提花组织的线圈纵行和横列是由几根纱线形成的,因此它的脱散性较小。这种组织的织物较厚,平方米重量较大;3、由于提花组织一般几个编织系统才编织一个提花线圈横列,因此生产效率较低,色纱数愈多,生产效率愈低. 三、实验用具 提花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不破坏织物的分析、看外观初步确定织物类别、组织类别、花型大小、摸手感初步判断材料和后整理、确定织物的正反面将分析针拨起某一圈柱,若该圈柱与原来的与其接触的线圈越来越紧则为织物反面,因为线圈与圈柱紧紧地缠在一起,随圈柱拨出而被带起。若拔起的圈柱与相连线圈分开则为织物正面。、测密度:用照布镜和分析针数出WPI和CI,在不同的地方各数5次,求平均值.、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其它如光泽、线圈形态、某种特征、伸缩性、风格、颜色等。2、破坏织物的分析、标记:正反面、纵向标记、每个或0个纵行标记(为测线圈长度)。、拆散-边拆散边观察织物中线圈的结构和配置形式,并用合适的方式记录该组织(用意匠图或编织图)。、利用纺材知识判断纱线的组成、纤维之种类、纱线的细度、配色等。、初步确定各织物的编织设备与编织工艺条件。、分析和比较各种织物的弹性、厚度、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物理机械特性。 实验二 集圈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集圈织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集圈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集圈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二、基本知识 1、集圈组织是一种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其结构单元由线圈与悬弧组成。、分类、单针、双针、单列、双列、多列、 单面:多在纬平组织上进行集圈双面:多在罗纹、棉毛组织上进行集圈3、单面特点、网孔效应:蜂巢效果,网孔较移圈网孔小、网孔图案效应、绉效应网孔排列不规则反面、阴影效果-反面、正面、织物表面有明显凹凸不平、色彩效应4、双面半畦编(单元宝) 集圈面圈高较另一面高 弹性较其本组织小 如图示 通常作保暖面料畦编(双元宝)圈高较高 正反面效应一样弹性不如半畦编5、总特点脱散性小易抽丝基础织物比较、厚度大横向尺寸大,横向延伸小强力低,多针多列强力更低三、实验用具 集圈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分析织物的正反面观察织物的两面,有明显花纹效应,有凹凸不平的小孔的一面为正面,布面平整的一面为反面。2、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逆编织方向.3、测定织物的经纬密、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5、作出编织图6、分析织物效果 实验三 衬垫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衬垫织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衬垫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衬垫织物的密度、厚度,了解各种衬垫织物的特性如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二、基本知识1、定义 衬垫组织是以一根或几根衬垫纱线按一定的比例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悬弧,在其余的线圈上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其基本结构单元为线圈、悬弧和浮线2、分类 、平针衬垫组织(单卫衣):以平针为地组织, 、添纱衬垫组织(双卫衣):面纱和地纱编织平针组织,衬垫纱周期地在织物的某些圈弧上形成不封闭的悬弧。、特点平针衬垫:强力较(添纱衬垫)低添纱衬垫:、地纱强力若大,织物强力大、保暖、横向延伸度小、仅逆编织方向脱散、横向尺寸大、地纱比面纱线圈长5-、台车上垫纱比和路数、针数间关系垫纱比K:11 K=2 12 K=3、垫纱方式:直垫式和位移式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织物的两面,确定织物的正反面和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逆编织方向.、测定织物的经纬密。3、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4、作出织物的意匠图,编织图,分析衬垫比。5、分析织物正反面效果。 实验四 衬纬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分析衬纬织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分析衬纬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衬纬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二、基本知识 。定义 衬纬组织是在纬编基本、变化或花色组织的基础上,沿纬向衬入一根不成圈的辅助纱线而形成的.衬纬组织一般多为双面结构,纬纱加在双面织物的中间. 2、 衬纬组织的特性、衬纬组织的特性取决于地组织和纬纱的性质.、当纬纱采用弹性纱线时,可增加织物的横向弹性,织物用来制作无缝内衣、袜品、领口、袖口等,但裁减时易回缩,不适合做裁减缝制的衣服。 、当采用非弹性纬纱时,织物结构紧密,尺寸稳定,延伸性小,适宜做外衣;若纬纱处于正、反层夹层空隙中,织物的保暖性好。 3、平针衬纬罗纹复合组织平针-衬纬-罗纹复合组织,习惯称为绗缝织物,该组织与单胖组织相似,也是一路编织平针,另一路编织罗纹组织,仅是形成的花纹图案有所不同,上针均参加编织,一般形成菱形花纹,罗纹正面线圈较少,使菱形花纹更加凸起,在生产中一般会再增加一根衬纱纱线。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织物的两面和编织方向在花纹清晰的一面可以看到明显的孔眼效果。则集圈的大的孔眼两边的圈柱分别属于2个线圈,则可以判断出编织方向,因为花纹清晰的一面的线圈,在花纹不清晰的一面进行集圈,则在花纹清晰的一面的针有4种选择.只有在针筒针上才可以编织,针筒针上的每一根针都由选针机构单独控制,而针盘针只有2种编织方式,即高低踵针,因此,花纹不清晰的一面为织物的编织正面,即工艺反面为服用正面.2、测定织物的经纬密.3、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4、作出织物的意匠图和编织图.5、分析织物的原料组成,并在编织图上注明纱线原料.6、分析织物效果。 实验五涤盖棉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涤盖棉织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分析涤盖棉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掌握分析各种涤盖棉织物的密度、厚度、了解涤盖棉织物的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二、基本知识涤盖棉织物一般是复合组织,在织物的两面由不同的的纱线形成不同的风格,由于这种织物一面有涤纶低弹丝或锦纶弹力丝或腈纶纱形成,另一面由棉纱形成.目前习惯称这种织物为涤盖棉或称两面织物或叫两面派织物。两面之间常用集圈的形式连接。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观察织物的两面,有明显花纹效应,有凹凸不平的小孔的一面为正面,布面平整的一面为反面.2、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逆编织方向。、测定织物的经纬密、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5、作出编织图6、分析织物效果 实验六 胖花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掌握分析胖花织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分析胖花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胖花织物的密度、厚度.二、基本知识、定义:胖花组织是按照花纹要求将单面线圈架空地配置在双面纬编地组织中的一种双面纬编组织。这种组织的特点是形成胖花的单面线圈与地组织的反面线圈之间无联系,因而,单面胖花线圈成架空状凸出在织物的表面形成凹凸花纹效应。2、分类、 单胖组织针筒针在织物一个完整线圈横列中仅有一次单面编织. 由于胖花线圈浮在罗纹地组织上,凸出在织物表面,故有胖花之称。 、双胖组织 针筒针在织物一个完整线圈横列中连续两路单面编织,根据色纱数多少也可分为素色和多色。与单胖组织图相比,每一横列中,双胖组织的平针线圈比单胖组织多编织一次,因此,双胖组织的凸纹效应、立体感就比单胖组织明显。双胖组织的克重、厚度比单胖组织高。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织物的两面,有明显花纹效应的为正面。、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编织末端。在花纹的一面可观察出明显的V字形圈干,也可判断出编织方向。有明显凹凸效果和菱形花纹的一面为工艺正面。3、测定织物的经纬密、花高和花宽。5、作出意匠图和编织图。6、分析织物效果 实验七 横条效应织物的分析与设计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横条织物的基本方法。2、学会分别先染后织和先织后染。3、通过分析横条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4、掌握分析各种横条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 、学会横条织物的设计方法.二、基本知识1、利用色纱或不同纱线交织、不同颜色、细度、材质的纱线形成横条纹 HM、调线机构2、利用组织结构的变化A、罗纹式复合组织B、双罗纹复合组织形成横条纹C、衬垫组织形成横条纹00 地纱线圈00 衬垫纱悬弧有衬垫 -衬垫纱浮线无衬垫D、单面集圈形成横条纹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织物的两面,确定织物的正反面、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逆编织方向。3、测定织物的经纬密4、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作出编织图6、分析织物效果 实验八 纵条效应织物的分析与设计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分析提花织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分析提花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提花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二、基本知识利用色纱编织和织针排列1、单面纵条纹 2、双面纵条纹 利用组织结构的变化1、集圈组织(1)单面畦编 (2)饰带组织: 网眼、凹进 凸出 2、罗纹复合组织(1)5+1纵条双胖 (2)胖花变化 绣纹 正双:P正单P反=22 (3)罗纹抽针浮线组织 尺寸稳定有凹条 3、双罗纹抽针集圈和浮线形成 4、衬垫组织:3 、13直垫式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观察织物的两面,有明显花纹效应,有凹凸不平的小孔的一面为正面,布面平整的一面为反面。2、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逆编织方向。3、测定织物的经纬密、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5、作出编织图6、分析织物效果实验九 格形效应和网眼效应织物的分析一、 目的与要求二、 、掌握分析格形效应和网眼效应织物的基本方法;2、通过分析格形效应和网眼效应织物,学会判断织物的正反面,编织方向,分析出织物组织并记录组织循环路数。3、掌握分析各种格形效应和网眼效应织物的密度、厚度、弹性、延伸性、卷边性、脱散性等的方法。二、基本知识方格效应织物方格效应可以在纵条纹的基础上编织形成,可以有彩色方格条纹,凹凸方格条纹,或彩色与凹凸相结合来构成的方格效应。常见的方格类织物有:中空方格织物:方格织物的正反面之间除了各色块的交界处之外,其余地方均没有联系,形成口袋形的中空状态,织物富有弹性,手感柔软,保暖性好。凹凸方格织物:采用一种颜色的纱线,通过线圈结构的变化在织物表面形成凹凸格子效应,织物富有弹性,手感柔软,透气性好。华夫格织物(双面凹凸格子织物):方格效应是在罗纹的基础上进行集圈形成,织物富有弹性,手感柔软,透气性好。具体的形成方式有一下几种:、利用织针排列和色织-编织 -不编织2、利用组织结构的变化、单面集圈白集圈红 细白 粗红格形效应白红相间凸凹相间BBBAAABBAA 砖形花纹 “”编织 “”集圈 纱比B纱粗,效果更明显 网眼效应织物1、单面集圈网眼 扩大的菱形网眼 菱形网眼:拉考斯特组织 单珠地60双珠地15菱形网眼织物:第、路高弹锦纶,其它涤纶,可形成菠萝状织物。 变化珠地9B 78A36B12A费兰特组织:网眼所包围的菱形凹凸。 “-编织“”不编织“”集圈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观察织物的两面,有明显花纹效应,有凹凸不平的小孔的一面为正面,布面平整的一面为反面.2、确定织物的编织方向能拆散的一端为织物的逆编织方向。3、测定织物的经纬密、确定织物的花高和花宽、作出编织图6、分析织物效果实验十满穿双梳经编织物的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编针织物的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经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画出织物的垫纱运动图和垫纱数码图。3、掌握链块的排列方法。二、基本知识经编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性质及花色效应通常取决于经编机的机号、梳栉数、梳栉的穿纱及对纱规律、色纱排列和排序规律等,并与纱线类型、颜色、支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分析经编织物时,应根据这些条件以及各种配置情况来分析。1、 经编针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线圈结构图线圈结构图的画法与纬编基本类同,不同的是在纬编织物中用沉降弧连接的纵行改由延展线代替。 垫纱运动图即用“点列图”来表示。图中横向的点表示织物的横列,“点行”则表示经编织物的线圈纵行,每一个点表示编织每一横列时的针头投影。把点下看作针背后,点上则看作针钩前. 垫纱数码 在针间用数字号码0、1、2、3由左往右顺序标注,或在针间用数字号码0、2、4由右往左顺着偶数顺序标注,然后按各横列导纱针在针前移动的情况,记录下来,每一横列用逗号分开。A、两梳满穿组织1、后梳先做针背垫纱,前梳延展线在反面表层;2、前梳先做针前垫纱,且趋向于较低垫纱位置,因此趋向于在正面最表层;3、前梳纱在正面显露的条件: a、 较低的安装位置;b、 较短的针背垫纱;c、 较大的送经量;d、 开口垫纱.4、两梳同向垫纱,后梳纱有可能部分显露在正面;5、反向垫纱,线圈直立;6、前梳编链,织物纵横向尺寸稳定性好;前梳长延展线,反面光泽好,织物弹性较好,且呈现卷边性;组织分析1、双梳经平:反向垫纱闭口线圈密度小时有“拉链特征2、经(后梳)平(前梳)绒: 反向垫纱 闭口线圈反面光滑3、经平斜组织:反向垫纱:起绒、反面光泽好; 同向垫纱:易于起绒、结构更稳;收缩404、经斜平组织:常用做印花织物5、经斜编链组织:比经斜平更硬挺,收缩6%,正面线圈倾斜6、双经缎组织:可构成几何图案 7、缺垫经编组织:间歇送经:褶裥织物和多速送经:正面花纹效应。8、衬纬经编组织、衬纬纱必须是后梳;、衬纬纱必须有针背横移(不动时即衬经);、当衬纬纱与编织梳反向(针背垫纱),正常垫纱;、当衬纬纱与编织梳同向(针背垫纱),少一个针距;如果和地梳同向同大小垫纱,衬纬纱将避开编织梳延展线的末端,在反面表面滑动; 、二梳无法衬经横移时,地纱无法形成对其的束缚,不会进入织物; 、衬纬纱经向衬入的条件是至少3梳;、衬纬梳多把时,其在织物中的位置也符合前梳覆盖的原则。9、衬经经编组织10、压纱经编组织(衬垫)编织条件:(1)压纱梳加压纱板前梳 上下运动、处于压纱梳和地梳之间(2)舌针机组织特点:可以使用花色纱或粗纱;可以任意穿纱;立体感强,浮雕效应1、缺压经编组织编织条件:(1)花压板或普遍压板缺压,(2)钩针机 有横移运动复杂花纹的获得:1)更复杂的垫纱运动;(2)使用多把梳部分穿经;(3)连续的针前垫纱而不压针;(4)重经组织;()带平压板;结节花纹生产要求:a、前后梳垫纱时,平压板工作,中梳垫纱时,花压板工作;b、中梳编织的结节线圈凸生在织物正面形成浮雕效应;c、当不编织时,后梳必须避开中梳,中梳必须避开前梳,否则正面会有垂直的缺垫纱线。、色纱满穿双梳组织(一)纵条纹效应1、前梳编链且按规律穿两种或两种以上色纱-清晰的纵条。2、前梳经平且穿色纱纵条边缘不清晰。3、前梳变化经缎曲折的纵条。纵条宽度取决于穿经完全组织。(二)对称花纹组织双梳对称垫纱穿色纱-几何花纹如对称菱形、六角形花纹。三)非对称花纹组织双梳不对称垫纱规律。但每个线圈必须反向垫纱。三、实验用具基本经编针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圆点意匠图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确定织物的正反面及原料的性质;2、确定织物编织所需的梳栉数;3、确定梳栉的穿纱情况;观察法 延展线分析法脱散法拆散法4、分析织物组织结构,简述织物的外观效应;5、用垫纱运动图和垫纱数码记录该组织;6、确定上机有关参数(机号、送经比、线圈长度、多梳时的送经比。等);7、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十一 带空穿经编织物的分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经编针织物的基本分析方法;2、掌握经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掌握链块的排列方法.、了解常用的抽花织物和网眼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网眼形成的原理.二、基本知识目前经编织物中常见的形成网眼织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利用梳栉上部分穿经,使某些相邻纵行间在特定横列中减少或没有延展线,从而形成网眼,即所谓抽花组织。应用得较多的这种组织是两梳织物,大多数情况下两梳的穿经规律相同,对称垫纱。一把地纱梳栉空穿的经编组织,如 :带空穿B:满穿。形成织物效应:(1)单线圈和双线圈;(2)凹凸和孔眼。两把梳栉空穿的双梳组织的原则、保证每横列每根针至少垫到一把纱;、无延展线连接的相邻纵行不能无限延伸.、两纵行之间无延展线形成孔眼;、水平间距等于穿经数和空穿数之和;、孔眼的高度与连续无延展线横列数相对应;、对称排列的孔眼要求两梳完全对称垫纱;、穿经数=空穿数时,至少有一把梳栉的垫纱范围要大于两数之和;、单线圈和双线圈的大小和倾斜程度均不同。2、利用前梳作编链运动(纵行之间无延展线),后面一把或二把梳栉按一定规律作不同针距数的局部衬纬。这样,在作一针距局部衬纬的那些横列的纵行就没延展线存在,从而形成孔眼。三、实验用具织物、照布镜、剪刀、大头针、记录纸、笔、尺。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确定完全组织的大小2观察织物的对称性3各把梳栉线圈延展线的分布规律4.判别各把梳栉编织的线圈类型5,确定经编穿纱方式物。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