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赏析课件.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7694033 上传时间:2020-12-0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意象赏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诗歌意象赏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诗歌意象赏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诗歌意象 感知诗人情感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 学习目标 1、认知意象,了解意象的重要性。 2、掌握评价意象的方法,积累常见意象, 把握意象组合方式。 3、能够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体会诗词的思 想情感。 意 象 - 情意 - 形象 ( 物象、景象、事象)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 之色彩。 -王国维 由“象”寻“意” 意在哪里,情归何处? 常见意象 送别类意象 思乡类意象 愁苦类意象 抒怀类意象 爱情类意象 战争类意象 闲适类意象 柳 柳:以折柳表惜别。柳因其缠绵柔长的特点而 成为多情之物。 渭城朝雨浥轻尘, _ 今宵酒醒何处, _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 月:月圆总易让人想起团圆的话题,所以月便 成了思乡的代名词。月皎洁无瑕,高悬空中, 常为诗人自喻,或喻君子、志向 。 _,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 _。 _,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片云天共远, _。 举头望明月 月是故乡明 明明如月 永夜月同孤 梧桐 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不耐寒冷,秋 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 人易生悲秋之意。再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 滴纷坠,令人肠断。 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梧桐更兼细雨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猿猴 猿猴:叫声哀伤,凄厉,引人伤怀 。 _,渚清沙白鸟飞回。 _,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里是反其意而行之 ) 谢公宿处今尚在, _ 。 风急天高猿啸哀 两岸猿声啼不往 渌水荡漾清猿啼 雨 雨: 绵长细密,如愁绪;点点滴滴,如眼 泪。雨是言情造势之首选 。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_。 君问归期未有期, _。 自在飞花轻似梦, _。 梅子黄时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 无边丝雨细如愁 落花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花,又 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 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_,天上人间。 夜来风雨声, _。 花自飘零水自流 流水落花春去也 花落知多少 芳草 芳草:喻离恨。芳草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 处不生,恰似离别的愁绪。 试问闲愁都几许, _,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_。 一川烟草 萋萋满别情 梅 6、 梅:坚强,不屈不挠,在逆境中抗争。 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 遥知不是雪, _。 零落成泥碾作尘, _。 为有暗香来 只有香如故 菊 5、 菊:喻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笑傲风 霜,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 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 结下了不解之缘,几 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_,悠然见南山。 _,此花开尽更无花。 雨尽已无擎雨盖, _。 采菊东蓠下 不是花中偏爱菊 菊残犹有傲霜枝 鸟 鸟: 飞鸟可任意飞翔,象征自由。鸟声清脆明 亮,又是春天的写照,或是幽静的反衬 。 _,池鱼思故渊。 山气日夕佳, _。 春眠不觉晓, _。 _,时鸣深涧中。 羁鸟恋旧林 飞鸟相与还 处处闻啼鸟 月出惊山鸟 雁 雁: 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 情和羁旅伤感。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 怀念故人之意。 _,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 _,月满西楼。 雁过也 雁字回时 流水 流水: 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水。再 加上流水悠悠不断,也喻愁怀别绪 。 无边落木萧萧下, _ 问君能有几多愁, _ _,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不尽长江滚滚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柔情似水 云 云: 一是来去自由,喻游子、飘泊、自 由。二是遮蔽光华,喻小人 。 行到水穷处, _。 _,落日故人情 _,只缘身在最高层。 _, 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游子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 总为浮云能蔽日 坐看云起时 其他 要了解物象的寓意,关键是了解物象自身的特性, 结合语境来大胆推测。 露: _(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草木: _(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松 : _(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长亭 : _(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夕阳: _(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杜鹃(子规) _(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白发: _(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的短促 荒凉,兴衰之感 清幽、隐逸 送别,依恋 暮年,衰老 哀伤 衰老 托物言志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 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答: “孤鸿”这一意象的特点是:惊恐不安,心怀幽恨, 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宁愿归宿于荒冷、寂寞的沙洲。一 个孤独寂寞但心念非常坚定的形象。在“缺月”“疏 桐”“断漏”意象写出的幽独凄清的环境中, 人而似鸿, 鸿而似人,托鸿以表达诗人孤高自赏也不愿与世俗同流的 生活态度。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 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问:本诗中孤鸿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 来?缥缈 孤鸿 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 “大漠”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的气势。“孤” 写出了烽烟的醒目单调,而“直”字又体现出它的劲拔和 坚毅之美。“长河”突出了黄河横贯大漠的壮美景象。 “落日”本给人以感伤,而“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 感觉。这些意象结合起来展示了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 问:本诗颈联历来被诗家称为千古壮句,分析其中意象特点。 借景抒情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怀古伤今 答: 野草野花滋蔓在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畔 更显其荒凉冷落,斜阳残照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 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飞燕恋旧如一,历史沧 海桑田,物是人非中暗含着对李唐王朝的日趋衰 微的深沉感叹,可谓怀古诗中上乘之作。 乌 衣 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分析本诗意象特征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乌 衣 巷 朱雀桥 边 野草花 , 乌衣巷 口 夕阳 斜。 旧时王谢堂前 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意 境 - 意象 - 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 高格,自有名句。 - 王国维 意境的概念 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 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 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 “ 意 ” (思想感情)与客观的 “ 境 ” (自 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象 境 情 古典诗歌中意境常用语: 1、清幽明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雄浑壮阔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悲壮苍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 滚滚来” 4、萧瑟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 鸟飞回” 5、凄苦悲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6、旷远孤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孤寂凄清 “摇落暮天迥,清风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8、荒芜冷清 “芳树无人花自落,青山一路 鸟空啼” 9、和谐静谧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10、幽独寂落,冷清荒凉 “素艳明寒雪, 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 11、哀伤惆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 标过五溪” 13、静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4、开阔宏丽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5、绚丽清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16、静谧闲适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 鱼拨剌鸣” 17、恬静淳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8、明净绚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9、清幽闲适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 鸥日日来” 20、迷离恍惚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21、热烈欢快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 取尽馀杯” 22、欢快愉悦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3、萧瑟暗淡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 客楚山孤” 24、落寞孤独 “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 寂寞终自香,孤帧见幽姿”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 “ 情 ” 和 “ 景 ” 的角度对某首诗或 词作一赏析。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 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 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 现景物的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 体。比如光答 “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 是 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 感伤 ” 。 一 般 表 达 式 本诗通过描写 等景物,营造 了 氛围(描绘出一幅 的 图画) ,表达了 的感情。 特别提示 :题目中如要求 结合 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 原诗中的意象 进行具体阐释。 【 答题步骤 】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 出来( 绘景 ) 。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 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 ,不必每句、每个 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 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析景 ) ,或幽静,或萧瑟, 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 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 情。( 悟情 ) 绝句二首 (其一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 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 情。 应答出为什么而 “ 感伤 ” 。 由“象”寻“意” 解读诗歌意象,感知诗人情感 得“意”不忘 “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 09宁夏卷)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 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注 】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 青布做的幌子 。 问:简述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 样的感情?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桑树 萌新,蚕卵孵幼,山坡铺绿,黄犊鸣叫,夕照晚林,乌 鸟栖枝。 意象 特征 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 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 情感 实战练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