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4919187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筑建筑消防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基础知识培训本章内容本章内容 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 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 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以及进行各种文化、体育、社会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以及进行各种文化、体育、社会活动的房屋和场所活动的房屋和场所 (一一)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可分为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可分为建筑物建筑物和和构筑物构筑物。1 1建筑物建筑物: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建筑物建筑物”,如厂房、住宅、学校、影剧如厂房、住宅、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院、体育馆等。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一一)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可分为建筑物和构筑物。按建筑物内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可分为建筑物和构筑物。2 2构筑物构筑物: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为称为“构筑物构筑物”,如隧道、水塔、桥梁、堤坝等。如隧道、水塔、桥梁、堤坝等。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二)按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类 1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建筑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场馆、客运车站候车室、办公楼、教学楼等。2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是指工业生产性建筑,如生产厂房和库房、发变配电建筑等。3农业建筑:农业建筑是指农副业生产建筑,如粮仓、禽畜饲养场等。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结构分类 1木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是指承重构件全部用木材建造的建筑。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结构分类 2砖木结构建筑:砖木结构建筑是指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结构分类 3砖混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是指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结构分类4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如采用装配式大板、大模板、滑模等工业化方法建造的建筑,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建筑。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结构分类 5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是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建造,多用于工业建筑和临时建筑。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 1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一般多层建筑常采用砌体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 (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 2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该结构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满足各类建筑不同的使用和生产工艺要求,且梁柱等构件易于预制,便于工厂制作加工和机械化施工,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四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 3 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墙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采用浇注或现场为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采用浇注或现场吊装的方式。这种结构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吊装的方式。这种结构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筑中。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 (四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 4 4特种结构特种结构:特种结构是指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如影剧特种结构是指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如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会堂等大跨度建筑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建造。院、体育馆、展览馆、会堂等大跨度建筑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建造。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五五)按建筑高度分类按建筑高度分类1 1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指高层民用建筑指1010层及层及1010层以上的居住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建筑高度超过过24m24m的的2 2层及层及2 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指建层以上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超过筑高度超过24m24m的的2 2层及层及2 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层以上的厂房、库房。2 2单层、单层、多层建筑:多层建筑:单层、多层建筑是指单层、多层建筑是指9 9层及层及9 9层以层以下的居住建筑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建、建筑高度小于等于筑高度小于等于24m24m的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的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24m的单层厂房和库的单层厂房和库房。房。3 3地下建筑:地下建筑是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地下建筑:地下建筑是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无外部空间。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六六)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 一、建筑物的分类一、建筑物的分类(七七)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别分类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二、建筑物的构造二、建筑物的构造构成建筑构成建筑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物的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构成。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构成。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建筑火灾发展规律有它的客观过程,在一定原因下发生,在一定建筑火灾发展规律有它的客观过程,在一定原因下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衰减,甚至熄灭。条件下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衰减,甚至熄灭。研究建筑火灾的发展与蔓延,目研究建筑火灾的发展与蔓延,目的在于掌握其内在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的在于掌握其内在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消防对策,保证建筑消防安全。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火灾火灾初起初起阶段、火灾阶段、火灾成长发展成长发展阶段、火灾阶段、火灾猛烈猛烈阶段、火灾阶段、火灾衰减衰减阶段阶段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 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一一)火灾火灾初起初起阶段阶段 O-A O-A段段 火灾燃烧面积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存在高温,而室内平均温度不高;火灾发展速度缓慢,一般在5mim-20min之间。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二)火灾火灾发展发展阶段阶段(图图6-26-2中中ABAB段段)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 (B B点)点)轰燃是室内火灾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具有突发性。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从轰燃是室内火灾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其具有突发性。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从成长发展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成长发展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一、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三三)火灾火灾猛烈猛烈阶段阶段(图图6-26-2中中BCBC段段)(四四)火灾火灾衰减衰减阶段阶段(图图6-26-2中中CDCD段段)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二、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一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1 1热传导热传导2 2热辐射:热辐射: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防热辐射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防热辐射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3 3热对流热对流 第二节第二节 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二)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1 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1)(1)未设防火分区未设防火分区 (2)(2)洞洞口分隔不完善口分隔不完善 (3)(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4)(4)火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2 2火灾通过竖井蔓延:(火灾通过竖井蔓延:(1 1)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 (2 2)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3 3)火灾通过其他竖井蔓)火灾通过其他竖井蔓延延3 3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4 4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的分类一、建筑材料的分类 (一一)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 建筑材料按材料的化学构成不同,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建筑材料按材料的化学构成不同,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1 1无机材料无机材料 2 2有机材料有机材料:有机材料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类、有机涂料类、装修性材有机材料包括建筑木材类、建筑塑料类、有机涂料类、装修性材料类、功能性材料类等。料类、功能性材料类等。3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的分类一、建筑材料的分类 (二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 建筑材料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不同,分为建筑材料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不同,分为结构材料、构造材料、防水材料、地面材料、装结构材料、构造材料、防水材料、地面材料、装修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卫生工程材料、修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卫生工程材料、防火等其他特殊材料。防火等其他特殊材料。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一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或)化化学变化。学变化。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依据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依据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它是评焰传播性、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它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二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材 料 及 制 品 燃 烧 性 能 分 级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材 料 及 制 品 燃 烧 性 能 分 级(GB86242006)(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1、A2A2、B B、C C、D D、E E、F F七个级别。七个级别。1 1A1A1级材料级材料:A1:A1级材料是指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级材料是指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作出贡献。如无机矿物材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作出贡献。如无机矿物材料等。料等。2 2A2A2级材料级材料:A2:A2级材料是指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级材料是指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它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如金它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如金属材料等。属材料等。3 3B B级材料级材料:B:B级材料是指在受到单一燃烧物的热攻级材料是指在受到单一燃烧物的热攻击下,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其本身单独不会击下,产生少量的横向火焰蔓延,其本身单独不会导致轰燃。如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导致轰燃。如用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等。等。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二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4 4C C级材料级材料:c c级材料是指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级材料是指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5 5D D级材料级材料:D D级材料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级材料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此外,它还能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此外,它还能承受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伴随产生足够承受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伴随产生足够滞后且有限的热释放量。滞后且有限的热释放量。6 6E E级材料级材料:E E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7 7F F级材料级材料:F F级材料是指未作燃烧性能试验的材料级材料是指未作燃烧性能试验的材料和不符合和不符合A1A1、A2A2、B B、C C、D D、E E级的材料。如各类级的材料。如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等。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等。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由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来决定的。因此,性能来决定的。因此,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取决于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取决于制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成建筑构件的材料的燃烧性能。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根据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三类:分为以下三类:1 1不燃烧体:不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不燃烧体:不燃烧体是指用不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砖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或楼板、钢屋架等构件。件。如砖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或楼板、钢屋架等构件。2 2难燃烧体: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难燃烧体: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做成而用不燃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经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木龙骨板条抹灰隔件。如经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木龙骨板条抹灰隔墙体、水泥刨花板等。墙体、水泥刨花板等。3 3燃烧体:燃烧体是指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燃烧体:燃烧体是指用可燃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构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等构件。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一)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含义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含义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一般用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一般用小时表示。小时表示。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二)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1失去稳定性:失去稳定性,即构件失去支持能力,是指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自身解体或垮塌,使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2失去完整性:失去完整性,即构件完整性被破坏,是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隙,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火面可燃物起火。3失去隔热性:失去隔热性,即构件失去隔火作用,是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三)主要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 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柱的耐火极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柱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及截面尺度有关。限与其材料及截面尺度有关。钢柱虽为不燃烧体,但有无保护层可使其耐火极限差别很大。钢筋混凝土柱和砖柱都属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是随其截面的加大而上升;现浇整体式肋形钢筋混凝土楼板为不燃材料,其耐火极限取决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第五节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 一、建筑耐火等级的含义一、建筑耐火等级的含义 建筑耐火等级指根据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建筑耐火等级指根据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材料所应达到的耐火性分级。材料所应达到的耐火性分级。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标准,它是由组成建筑的墙体、柱、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第五节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 二、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二、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一一)建筑耐火等级划分的目的:即安全、又节约建筑耐火等级划分的目的:即安全、又节约(二二)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依据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依据 我国现行国家有关标准选择楼板作为确定建筑构我国现行国家有关标准选择楼板作为确定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基准。件耐火极限的基准。因为在诸多建筑构件中楼板是最因为在诸多建筑构件中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它作为直接承受人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它作为直接承受人和物的构件,其耐火极限的高低对建筑物的损失和室和物的构件,其耐火极限的高低对建筑物的损失和室内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有极大的影响。在制定分内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的疏散有极大的影响。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他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极限,然后将其他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者,其耐火极限应高于楼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者,其耐火极限应高于楼板;比楼板次要者,其耐火极限可适当降低。板;比楼板次要者,其耐火极限可适当降低。(三三)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 按照建筑设计、施工及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并参按照建筑设计、施工及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外划分耐火等级的经验,我国建筑耐火等级的划考国外划分耐火等级的经验,我国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情况如下:分情况如下:现行国家标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GB50016)将建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以下四类:一级耐火等级、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以下四类:一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三级耐火等级、四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三级耐火等级、四级耐火等级。现行国家标准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GB50045)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耐火等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耐火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两类。级和二级耐火等级两类。第五节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三、建筑构件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与建筑耐火等级之三、建筑构件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与建筑耐火等级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 在同样厚度和截面尺寸条件下,不燃烧体与燃烧在同样厚度和截面尺寸条件下,不燃烧体与燃烧体相比,前者的耐火等级肯定比后者高许多。体相比,前者的耐火等级肯定比后者高许多。不同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概括起来是:一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概括起来是: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主要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主要建筑的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耐火等级的主要建筑的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其余构件都是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吊顶和隔墙体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为不燃烧除吊顶和隔墙体为难燃烧体外,其余构件为不燃烧体;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防火墙体;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除防火墙(防火墙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为耐火极限为3.00h)3.00h)体外其余构件有的用难燃烧体,体外其余构件有的用难燃烧体,有的用燃烧体。有的用燃烧体。第五节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四、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四、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 建筑耐火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耐火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的高度和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确定,建筑物的高度和其在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确定,具体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如具体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如一类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于二级,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第五节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五、建筑耐火等级的检查评定五、建筑耐火等级的检查评定 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及板墙结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及板墙结构、砖混结构,可定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构、砖混结构,可定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用木结构屋顶、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组成的砖用木结构屋顶、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可定为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以木柱、木木结构,可定为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以木柱、木屋架承重,难燃烧体楼板和墙的可燃结构建筑可屋架承重,难燃烧体楼板和墙的可燃结构建筑可定为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定为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第五节第五节 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第六节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一、建筑选址一、建筑选址 (一一)周围环境选择周围环境选择 各类建筑在规划建设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工厂、仓库选址时,既要考虑本单位的安全,又要考虑邻近的企业和居民的安全。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一、建筑选址一、建筑选址(二二)地势条件选择地势条件选择(三三)考虑主导风向考虑主导风向(四四)划分功能区划分功能区 第六节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二、防火间距二、防火间距 (一一)防火间距的含义防火间距的含义 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称为防火间距。离称为防火间距。(二二)防火间距的影响因素防火间距的影响因素 (三三)防火间距的确定防火间距的确定第六节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 三、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三、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一)消防车道 1设置消防车道的目的 2消防车道的设置第六节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三、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三、消防车道和消防扑救面 (二二)消防扑救面消防扑救面 1 1消防扑救面的含义消防扑救面的含义 消防扑救面是指登高消防车能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救人和灭火的建筑立面。2消防扑救面的设置 第六节第六节 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要求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建筑防火、防烟分区一、建筑防火分区一、建筑防火分区(一一)建筑防火分区的含义建筑防火分区的含义 所谓防火分区是指在建所谓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蔓延的局部空间。一、建筑防火分区一、建筑防火分区 (二)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 建筑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建筑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元。在建筑物内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就在于发生火灾时将火控制在局部范围内,阻止火势蔓延,以便于人员安全疏散,有利于消防扑救,减少火灾损失。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建筑防火、防烟分区(三)建筑防火分区的类型 建筑防火分区分水平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1 1水平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 2 2垂直防火分区垂直防火分区(四)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1分区的划分必须与使用功能的布置相统一;2分区应保证安全疏散的正常和优先;3分隔物应首先选用固定分隔物;4越重要、越危险的区域防火分区面积越小;5 5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当局部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当局部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建筑防火、防烟分区二、建筑防烟分区二、建筑防烟分区(一一)防烟分区的含义防烟分区的含义 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防烟分区是指在建筑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分隔而成,且具有一定蓄烟的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分隔而成,且具有一定蓄烟的空间。空间。(二)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 (三)防烟分区划分构件 防烟分区划分构件可采用:挡烟隔墙、挡烟梁防烟分区划分构件可采用:挡烟隔墙、挡烟梁(突突出顶棚不小于出顶棚不小于500mm)500mm)、挡烟垂壁、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建筑防火、防烟分区二、建筑防烟分区二、建筑防烟分区 (四)防烟分区的划分原则1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2每个防烟分区所占据的建筑面积一般应控制在500以内,当建筑物顶棚高度在3m以上时允许适当扩大,但最大不超过1000。(汽车库8.2.2 8.2.2 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3净空高度超过6m的房间,不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面积等于防火分区的面积。第七节第七节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建筑防火、防烟分区51绵阳华安消防职业培训学校绵阳华安消防职业培训学校Thank You!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