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普小知识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491814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科普小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动物科普小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动物科普小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科普小知识动物科普小知识大全动物科普:捷足先登的海龟现在的海龟终生生活在大海之中,体型较大,长达1 米以上,体 重超过 100 公斤,最大的可达 2 米以上,体重有 500 公斤。四肢已 经从适合于陆地生活的腿和脚演变成适合于游泳的、桨状的鳍脚, 前前肢大于后肢。和许多陆生的龟不同,它们的头和四肢都不能缩 入巨大的龟甲内。海龟的潜水能力也特别长,有的能够在水下呆上 一昼夜或更长的时间。海龟每年都沿着一定的回游路线,作长距离的往返游行,从不迷 失方向。就连从未出过门的幼龟也能沿着母亲走过的路,游回到原 来的栖息地,据专家研究,海龟的这种本领是由海龟体内的生物钟 所控制的,它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参照海流和水温来校正它们的 前进方向。科学家正在努力探索这一奥秘,以便根据它的原理来研 制新的导航仪器。我国北起山东沿海,南至南海诸岛都有海龟的分布。海龟的龟板 及脂肪可以入药,血液和胆汁也有药用价值,是一种珍贵的保护动 物,严禁捕杀。动物科普:蓝血活化石-鲎鲎,是曾经和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动物,但是庞大的恐龙最 终没有逃过白垩纪末期的大灾难,全部的灭绝了,而这个怪模怪样 的动物,历经了地球的沧桑却生存了下来。根据化石资料研究,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身体的结构却没有 多大的变化,所以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另外,从鲎的发育过程 来看,它的幼虫与几亿年前在海洋中繁盛的三叶虫长得十分相似,于是可以推断鲎与三叶虫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很可能鲎就是 三叶虫的后代。鲎,是海洋中一种的节肢动物,最大的有60 厘米长。一般生活 在海底的泥沙当中,主要吃一些蠕虫和没有壳的软体动物。从外表 上看,鲎的整个身体像个瓢,全身棕褐色,灰不溜逑的,惟独有一 个长长的,好像剑一样的尾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鲎的身 体仔细看可以分为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在头胸部长有6对 足,其中后5 对围绕在嘴巴周围,当它吃东西的时候,这5 对足就 像“牙齿”一样,帮助它咀嚼食物。所以,把它们归属于节肢动物 门、肢口纲。在鲎的腹部长有坚硬的腹甲和腹足,这样它不仅可以 用胸足在泥沙上爬行,还可以利用腹足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行并 且借助剑尾的帮助钻入泥沙中。它那长长的剑尾不仅是一种有利的 工具,还是它防御敌人的有利武器。坚硬的剑尾就像宝剑一样,可 以刺入敌人的身体,给敌人重重的一击,至敌人于死地。鲎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以上介绍的这些,最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棗 它的血液是兰色的!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红色 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血液当中含有铁离子,当铁离子和氧结合后, 形成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而鲎的血液当中含有铜离子,当铜 离子和氧结合后,形成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而且,这种蓝色 的血液一旦接触细菌,就会凝固。这种血液应用于医学当中,能马 上检查出病人是否有细菌感染,为急症病人的诊治做出快速诊断。这就是奇特的蓝血活化石,有机会大家来博物馆领略一下它的风 采吧!动物科普:美丽的珊瑚珊瑚是腔肠动物门里的一个大家族,称为珊瑚虫纲,也叫“花虫 纲”,它们生活在温暖的海洋里,拥挤地固着在岩礁上。新生珊瑚 虫就在死去的珊瑚骨骼上生长,有的成树枝状,枝条优美柔韧,有 象一个个蘑菇的石芒珊瑚;有象人的大脑一样的石脑珊瑚;有象鹿角 的鹿角珊瑚;有似喇叭状的筒状珊瑚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五颜六色 其实,人们平时看到的各种珊瑚,只不过是珊瑚虫的“住室”,由珊瑚虫的外骨骼构成。珊瑚虫本身很小,呈 小短管子的形状固着生长在海底,向上边开的口既是它的口,又是 它的肛门,这个口周围有许多触手,珊瑚的触手很小,触手的数目分 别为6或8 的倍数,因此,珊瑚被分成两大类:八放珊瑚和六放珊 瑚。它的“肚子”里被分隔成若干个小房间(消化腔),房间的数目和 触手的数目是相对应的。当海水流过时,食物被带进消化腔吸收。 珊瑚虫有从海洋里吸收钙质制造骨骼的本领。日积月累,它们的石 灰质骨骼就形成了珊瑚礁、珊瑚岛。如我国的西沙、南沙群岛就是 珊瑚岛、珊瑚礁组成的。动物科普:提灯女神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这里说的提灯女神可不是那位著名的护理学 家一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我说的是,在自然界中总是举着一把小 灯笼的鮟鱇鱼。(音:安康)鮟鱇鱼,别看名字好听,它可是一种长得很难看的鱼。胖胖的身 体、大大的脑袋、一对鼓出来的大眼睛、大嘴巴里长着两排坚硬的 牙齿,相貌十分丑陋。它不仅长相难看,就连它发出的声音也好象是老爷爷咳嗽一样,所以,海边的渔民也称它为“老头 鱼”。它全身惟一的亮点就要算头上的那盏小灯笼了。那么这个小 灯笼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漆黑的海底,一群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动,无忧无虑地寻找着食 物,只见深海处一闪一闪的亮光,吸引了鱼儿们的目光,“好奇心” 的驱使,使鱼儿游向发光处,它们却不知道这时危险就在它们的面 前。鮟鱇鱼正在深海中休息,头上的小灯笼时不时地发出亮光,这 时发现远处一群小鱼向这边游来,它不动声色,当小鱼游到面前时, 就突然张开自己的“血盆大口”,把这群小家伙吞到了肚子里。这 回大家知道了吧!这个小灯笼是它“垂钓”用的“诱饵”。但是在生 物学上把这个小灯笼称为拟饵。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前段好象钓 竿一样,末端膨大形成“诱饵”。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 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 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有利武器。但有的时候也会给 它惹来一些小麻烦。闪烁的灯笼不仅可以引来小鱼,还可能吸引来凶猛地敌人。当遇 到一些凶猛的.鱼类时,鮟鱇鱼就不敢和它们正面作战了,它会迅速 的把自己的小灯笼塞回嘴里去,顿时海洋中一片黑暗,鮟鱇鱼趁着 黑暗转身就逃。本身冲着鮟鱇鱼来的大鱼,在黑暗中也无所适丛, 只得悻悻离去。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鮟鱇鱼都有这个小钓竿,雄鮟鱇就没有。一般 雌鮟鱇的体形较大,而雄鮟鱇却相反,只有它的六分之一大。当它 们结为夫妇后,雄鱼就会吸附在雌鱼的身体上一起生活,而且当它 们相亲相爱久了,有的雄鱼还可能与雌鱼连为一体,这样即使雄鱼 没有钓竿,捕起食来也不用太费力起,这回知道我们为什么把它称 为“提灯女神”了吧!动物科普:天生的“科学家”不起眼的小昆虫身上,却蕴藏着无限的科学道理,来看看这些天 生的“科学家“吧!蜻蜓-飞机。第一架飞机诞生的时候,人们发现它在空中飞行的 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翻转的现象。原来是因为飞机的机翼在飞行中 出现了有害的振动。飞翔的蜻蜓使科学家眼前一亮。蜻蜓透明翅的 前端有一块小黑痣,叫做翅痣。它能够保证蜻蜓在飞行中的平稳。 于是科学家模仿蜻蜓的翅痣在机翼前端处加厚重量,终于克服了颤振,使人们可以安稳 的坐在飞机中飞翔在蓝天里。人造丝的发明家蜘蛛。它虽不是昆虫,可是算得上是位小有 名气的“科学家呢!蛛丝的强度和出色的弹性,使其成为世界上最 好的防弹衣的原料。可是蛛丝的来源极为有限,加拿大的科学家们 经过研究,将山羊乳液与蛛丝蛋白联系起来,成功的模仿了蜘蛛吐丝的最新技术。研制出的这种新人造丝!即可以制成盛装洗发液的高 强度塑料,也可以用于编制海洋捕鱼的拖网。建筑家-蜜蜂。蜜蜂的家-蜂巢,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讲究的建 筑物了。它们的家冬暖夏凉,而且每间屋子的大小都是一样的!仔细 看看,这些房子是由许多六角形的柱状体按照严格的顺序构筑的。 六角形在建筑学上是一种最经济的形状,具有最小的面积和最大容 量的特点。所以建房子用的材料也是最少的,它给人们在建造房子 时的收益非浅。生活中的昆虫“科学家”还有很多,比如蝴蝶翅膀的散热功能帮 助人们研制电脑芯片的散热装置;气步甲放臭屁,为人类解决过氧化 氢的保存提供了帮助;以及“跳远冠军”跳蚤,轻轻一越能就达到身 长的100倍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中,这些昆虫“科学家”能给你 什么启示吗?动物科普:鸵鸟鸵鸟是现在世界上生存着的最大的鸟。但是它们却不会飞。鸵鸟 坚硬的脚爪补偿了这一缺陷,鸵鸟每小时可以奔跑70公里。鸵鸟的 腿长而健壮,它的双翼却很小。由于它们象骆驼那样,可以在热带 沙漠中奔跑,所以它们被称做“鸵鸟”。尽管大自然的进化“剥夺了鸵鸟飞翔的权利”,它们还是凭借强 有力的双腿,在生存竞争中争得了自己得生存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