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蚜的培育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7485679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蚜的培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倍蚜的培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倍蚜的培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倍蚜的培育 角倍蚜的培育 藓圃的营建1、圃地选择圃地的选择对藓圃的培育效果至关重要,圃地的选择正 确,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圃地的选择实际上是对 环境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选择当地有侧枝匐 灯藓自然分布的地块,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掌握;二是 根据侧枝匐灯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来选择,这种方法需要丰 富的经验知识,技术要求高。实际操作时先从大环境看,选 择角倍的自然分布地或自然分布地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其 次是在雨日多、云雾多、日照少、湿度大的半山或谷地,周 围有稀疏常绿林分布的地段内,选择阳坡中下部背风湿润地 或阴坡的湿润露地,以林缘或稀疏的林下,水源方便,林下 有藓类自然分布的地块较好。2、圃地整理圃地的整理方式要根据种藓的方式和地形地势决定,由 于各地的生产惯和自然条件不同,目前生产上主要有鲜盘养 蚜、地面养蚜和地埂养蚜等方式。圃地选好后,除去林地内 的灌木和杂草,把林下地面顺势铲成斜坡或平地,开沟筑垄, 平垄或1530度的斜垄,垄宽11.5米,长度依地势和方便 操作而定。床面宽4060厘米,床间步道宽20厘米,深510 厘米。床面和步道要求土面平整,土粒细碎。3、藓种采集倍蚜对冬寄主藓有一定的专一性,每一种藓或某几种藓 上有较高的寄生率并生长良好,我们称之为优良冬寄主。已 经报道的角倍蚜冬寄主藓类有16种,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 种类只有侧枝匐灯藓,这些冬寄主藓类形态特征非常相似, 自然分布也常常交叉重叠。因此采集时一定要准确辨别,藓 种错了,可能前功尽弃。在倍蚜培育中就有将藓种弄错,导 致培育失败的例子。比较可靠地办法是先请技术人员或有经 验的倍农采集藓种的样本,对照样本进行辨别和采集。4、藓的种植种藓的目的是为了培育越冬蚜和收集春迁蚜,因此种植 时必须从下以下4个方面考虑呀藓的管理和收蚜的需要;一 是采用竹条、杉木皮等编成一定大小的块,上面覆盖薄土后 种藓,便于蚜藓的搬运和春迁蚜收集。二是支撑藓盘的材料 要轻便透水,并且有足够的硬度,便于藓圃的日常管理和减 少搬运过程中对蚜虫的损伤没。三是种植时间合适,让藓枝 的生长萌发与蚜虫迁飞的时间相适合,不能太早或太晚。四 是藓盘间要留有步道,方便操作和管理。根据各产区的生产 习惯,目前主要有藓盘种植、地面起垄种植和地埂种植等方 式,也可利用营养体、塑料瓶等种植。容器种植:采用直径为812厘米、高1015厘米的容 器,也可定制大小合适育苗盘,在容器侧面约1/3高处的不 同方位打34个小孔用于排水。选择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 或砂土壤,将土块打碎,去除草根、石硕等杂物,必要时过 筛。将备好的细土装人容器内,高度约为容器的1/3,厚度 35厘米,超过排水孔的高度,使容器内的土壤有足够的水 分,同时藓不被水淹没。种植时间:种藓时间在蚜虫迁飞前3045天左右,通常 在8月中下旬种植。种植太早容易感染病害和生长杂藓,而 且生长时间过长,藓枝密度过大,不利于越冬若蚜的寄虫。 种植太晚则藓枝萌发不够,越冬若蚜缺乏充足的寄生场所。 藓圃管理保持蚜藓正常生长的基本要求是遮阴保湿。推荐采用遮 阳网遮阴,在藓圃上方50100厘米处覆盖遮阳网,网的密 度根据当地的光照强度确定,遮阳率65%75%较为合适, 以藓枝生长正常而不萎焉为好。也可依地型地势搭建遮阴棚 架,对光面略倾斜,用树枝、稻草等编扎成宽约1.5米的草 编覆盖在上面,便于揭开或覆盖,疏密度以透过30%左右的 散射阳光,不漏雨水为合适。棚的作用是为藓圃提供一个遮 阴避雨、湿度合适的小环境。棚为单面倒水,高边向外,矮 边向里,棚的高度和倾斜度。,视场的光照和湿度而定,光 照强、湿度小,可矮些、平缓些,光照强,湿度大,可高些、 陡些。一般高边为1米,矮边为2030厘米。地埂搭棚时矮 边可直接搭在地埂上,通过高边的高度调节斜面的倾斜度。 如果环境的空气湿度不够,可以在藓圃表面覆盖塑料薄膜, 每57天揭膜1次,避免土表或藓株生霉。经常清除鲜块上 的杂藓、地钱、杂草、落叶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藓枝的 正常生长。倍蚜的培育倍蚜的培育是指瘿外世代的培育。基本流程是:从成熟 的种倍中获得有翅秋迁蚜,散放在藓圃上,通过人工管理保 证倍蚜的正常生长,提高倍蚜的成活率。第2年春季从藓圃 上收集春迁蚜,挂放到寄主树上,让干母爬行上树,或将蚜 藓分散到倍林中,让春迁蚜自然迁飞上树,实现五倍子的高 产稳产。种倍的采收在营建藓圃的同时,要根据当地倍子的结倍数量和分 布,确定种倍的来源和数量。一般每平方米藓圃用种倍 0.30.5公斤。种倍主要来源于种倍林或野生倍林,按产地又 分为本地采种和外地调种。来源不同,采收种倍的时间和方 法也不一样。对本地种倍林,可以在爆裂中期采摘颜色黄绿 或黄绿泛白、个头较大的倍子作种倍。种倍的采摘应将连着 的叶柄一并摘取,避免破裂和暴露。批量采集的种倍要进行 挑选,拣出已经爆裂、露孔、有病虫害几个头小的倍子后, 放入竹筐或其它有孔的硬质箱内,倍子表面有水时应先晾干 再放入。种倍在通风保湿的条件,一般可以保持15天以上, 只要倍子不萎不烂,倍子内的干雌仍可取食发育成有翅蚜。 秋迁蚜散放秋迁蚜散放方法有多种,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自然 迁飞散放法和人工收蚜方法。自然迁飞散方法:种倍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将种倍单层 放置在通风的室内或棚内的湿润地面上,盖上湿润、宽大、 含水量较多的片。每天检查倍子的发育情况,收集裂口的倍 子,平铺于竹木筐内,均匀放置在藓圃上不要覆盖,晴天有 翅蚜从倍子的裂口自然迁飞到藓圃上。藓圃上不要覆盖,晴 天有翅蚜可自然迁飞,一般每平方米放种倍0.5公斤,放虫 810天后,检查藓块上蚜虫蜡球的数量,若没平方厘米平均 少于20头时,需要补防。若蚜寄生效果调查若蚜个体微小,颜色一般为浅黄色与藓枝颜色接近,直 接调查较为困难。根据若蚜在藓枝上形成白色蜡球的习性, 可以通过调查单位面积藓圃上的蜡球数量来评价寄生效果。 蚜藓管理蚜虫和藓对环境要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光照和水分上, 藓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是少量散射光,光线太强会导致藓枝枯 萎,而蚜虫需要一定强度的散射光,光线太弱不利于蚜虫的 生长。在阳光不强时,可适当揭开遮阳网,接受一定量的散射 光,促进蚜虫的生长。水分的管理要求是湿润而不积水,以 保持藓株不萎焉即可。如果遇到连续干旱,散射光太强,藓 株出现萎焉时,可采取喷雾保湿,喷雾方法为少量多次,每 次喷雾以藓枝上有水但没有水滴下落为止,干后再喷。越冬 若蚜形成蜡球后,抗水能力增强,水湿管理可粗放一些,但 仍要坚持遮阴保湿的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要经常清除藓 块上的杂藓、地钱、杂草、落叶等,防治人畜践踏,保持蚜 藓的正常生长。春迁蚜的收集角倍蚜羽化迁飞的时间一般在每年3月中旬,基本技术 路线是利用春迁蚜的趋光性和性蚜不取食的特性,人工收集 春迁蚜,分装到纸袋内保存,让春迁蚜在职袋中产下雌雄蚜 并交配,待雌性蚜开始干母时,将纸袋挂放到寄主树上,让 干母自然上树形成倍子。收蚜场地的选择根据角倍主产区春季多低温阴雨、阵雨较强的气候特 点,春迁蚜收集场地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开阔、坡度缓、日照 时间长的阳坡,最好是南坡或西南坡,以利于快速升温,能 选择到平地或晒谷场更好。场地内无乔灌木,平整地面,去 除杂草。为了缩短搬运藓盘的距离,收蚜场地要尽可能靠近 养蚜藓圃。收蚜方法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收蚜方式有收蚜棚和收蚜房收集。可 根据当地具备的材料和生产习惯灵活选用,但需要满足以下 要求:收虫面采用透明材料,保湿效果好,通风透气,密封 性号,大小适度,操作简便,省工省料,成本低廉。双层薄膜保温收蚜棚收蚜棚搭建:在平整好的平地上,用木柱、木条和竹子 搭建高2米,宽1米的棚架。长度依地势而定,每两米分为 1格,分格数可根据地势而定。棚架从地面向上分层67层, 层间高2025厘米,每层间现在前后立柱间用较粗的竹木条 固定横条,横条间再放4根竹木条平铺,间距30厘米,绑 扎固定。在两根木柱顶端上横架3米长的竹木条,两端分别 挑出1米,横条顶端用竹木条相连接,横条中间竖一根竹木 条,高出木柱50厘米。藓盘上架:在春迁蚜迁飞前,清除藓块上的杂草、枯枝、 落叶等杂物。抽样观察藓枝上的蜡球,当发现蜡球破裂,越 冬若蚜在藓枝间爬行,体色变深或翅蚜形成时,将藓盘搬上 架。藓盘上架时从上层开始放,逐层放满。取竹片或粗钢丝 分别插入顶层上下相对竹笆的竹筒内,中间向外完成弓形, 弓形弧度尽可能一致,以便更好地支撑收蚜薄膜。春迁蚜收集:收蚜棚的顶部和外侧全部用塑料薄膜覆 盖,与地面相接的地方斜着埋入土中,形成棚架的外膜,主 要起保温和防风防雨的作用,两横头挂深色编织布等材料, 保温防风,方便人员进出。内层顶部和两头用深色材料如牛 皮纸等覆盖,两侧悬挂塑料薄膜,上边用2.2米长的竹竿卷 边悬挂在横条上,下边反卷成兜状,用图钉固定在立柱上, 将边口封严。薄膜在弓形竹片的支撑下呈弧形,春迁蚜从藓 盘上起飞后,向两侧的光亮处迁飞,撞到薄膜后落入下边的 反兜内。收虫膜一般早上悬挂,每天下午16: 0018:00点收 集。收虫时两人配合,先从上而下取下固定的图钉,一人提 兜的一端,一端提高,春迁蚜从另一端顺兜滑出,倒入盆、 盘等光滑容器内,蚜虫堆积的厚度不要超过1厘米。根据天 气变化情况,若遇到连续的低温阴雨或气温骤降,可采用加 热灯、电炉等加热提高棚内温度,确保收虫效果。春迁蚜包装和运输春迁蚜的包装是提高性蚜成活率、增加干母数量的关键 步骤环节,直接关系到五倍子的产量。春迁蚜在虫袋中,要 经历产性蚜、雌雄性蚜交配和雌雄性蚜产干母的过程,历时 2545天。虫袋制作:选择70克80克的单光牛皮纸,在光面印刷 上标识,包括:蚜虫数量、收虫日期、地点、海拔高度、收 虫人姓名等。裁剪成10厘米X12厘米大小,折成三角状或 柱状,光面朝外。填充物准备:虫袋内的填充物具有支撑虫袋、给性蚜提 供附着点的作用,对性蚜数量和存活率影响较大。生产上试 验过的填充物种类有棕丝团、皱纹卫生纸、玉米苞皮和盐肤 木树皮等,其中棕丝和卫生纸在生产上应用较广。蚜虫装袋和运输:每天傍晚从收蚜棚或收蚜房内收集春 迁蚜,盛放于倍锈钢盆内、瓷碗等光滑容器内。春迁蚜一般 迁飞2小时后开始产若蚜,产蚜待续12天,因此收集的春 迁蚜应在当天装到虫袋中最迟u能超过第二天早上。大规模 收蚜时,如果装蚜时间较长,部分春迁蚜已经产下若蚜,此 时应该将连同容器底部的若蚜一起装到虫袋内。虫袋内应装 入合适数量的春迁蚜,一般每袋为100头。如果需要运到外 地,应在装袋后710天,待春迁蚜产完性蚜及雌雄蚜交配 后,用竹筐或代孔的硬纸箱存放运输,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 放,避免高温和挤压。图5-2虫袋挂放方法(壬绍云 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