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案例分析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739621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工作报告(陈春燕 社会工作本科2006级)一,一般资料姓名:李某 性别:女 年龄:21生理特征:身体健康、身材姣好、整个人看上去比较没有精神性格特质:性格外向,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自我观念差、家庭职业背景:父亲是砖匠,母亲卖水果,还有一个哥哥在外打工家庭感情:家庭比较不和谐,李某时而会与她母亲争吵。而与父亲感情较好。并且李某与她的哥哥从小就不合,基本上每天都会吵。教育经历:李某从小学成绩就不好,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打工。工作经历:2004年外出打工,现在在家,没有工作。社会关系:由于李某性格比较暴躁,很喜欢与人斤斤计较。因此,她没有几个可以信任的朋友,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二,背景资料李某,女,21岁。出生在湖北的一个贫困县,初中毕业后,由于没有考上高中,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就放弃了读书。到外打工去了。在外打工期间,她结交了一个男朋友,两人相处了几年。但是女方的家长考虑到男方是外省人,离家太远,反对他们交往。但是案主在这期间却一直和他在一起,两人感情挺好,但是她男朋友比较喜欢上网玩游戏,为此他们还会经常吵吵闹闹,这也使得李某很郁闷,常常觉得人活着没有意思。但是就在去年,案主的父母叫她回去,并准备让她结婚。结婚的对象不是她自己选的男朋友,而是别人介绍的。那人长的一般,也没有什么技术。在李某眼里这人是又矮又丑,且没有什么本事。但是由于李某本人缺乏主见,父母又坚持。最后她还是同意结婚了。但是结婚以后两个人过的并不是很开心,每天都在打打吵吵。而且男方的母亲也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什么都要听他母亲的。但是案主却受不了那样的。因此,结婚不到两个月,案主因为和她丈夫打架就又到外地打工去了。而且李某很想离婚。但是问题就在于她不知道怎么处理她个人的问题。她又去找她以前的男朋友,但是别人鉴于她已经结婚就只是告诉她离婚之后在说他们两之间的事。因此,案主想在很矛盾。她想和以前的男朋友在一起,但是别人却不理她了,同时她想离婚,却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总之,案主想现在过得十分矛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三、主要问题1、家庭问题:家庭比较不和谐,时常会与家人吵架。李某与母亲想法不太一样,时常会为一点小事吵。同时与自己的哥哥合不来,经常被自己的哥哥骂。2、心理问题:李某心理比较消极,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意义,对将来的生活没有目标。太看重爱情,有时候还有轻生的想法。3、人家关系问题:李某性格不好,与周围的人相处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尤其是与我母亲,和婆婆的关系计较紧张4、经济问题:由于李某打工回家以后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什么工作,并且她的丈夫也没有工作,两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则是和她的婆婆一起吃。5、婚姻问题:由于两人都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还得依靠父母。两人关系不是很好,经常因为小事吵架。婚姻也不太稳定四、问题分析 李某家庭不和谐,不是现在出现的。而是一直就存在的。李某小的时候只要做事不符合她母亲的要求,她就会被骂。由于她的母亲没有文化,骂人也总是一些很粗俗的话,这就使得李某从小就很害怕母亲,对母亲的映像也不好,从小就觉得长大以后一定要比她强。李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从小父母忙碌,缺少对她的关爱,加之家里有哥哥,或多或少受到重男轻女的影响。导致她缺乏关爱,以至在成人以后,在交往男朋友的时候就希望时常被呵护,但是有时候自己想法落空的时候,就会产生轻生或者自残的行为。李某人际关系紧张很大程度上是他自身的问题,他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友好,而且她本人也很自私,宁愿她负天下人,也不允许一人付她。因此,她对人总是很苛刻,说话也很难听,以至周围的人都不怎么喜欢她。婚姻问题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李某不喜欢他,她还是忘不掉前男友,还是希望和前男友在一起。因此,她总会找借口吵架。婆媳关系不好可能原因是由于他两都没有经济来源,一切都还得靠父母。这也就是的李某有时候就觉得她婆婆很难伺候,总觉得自己是他们家的佣人。五、服务模式:人本治疗法和家庭治疗法人本治疗法是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认为人本质上是善良的、理智的、可信赖的。这种方法强调的重点是案主的自我实现,要求社工要有真诚一致的态度,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案主,尊重案主表达任何意见与情绪的权利,同情和理解案主。基本概念:自我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个人在其成长生活的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交感互动时由所得经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一整套自我看法和评价体系。理论假设:1.人的本性是善良、理智、仁慈的。2.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动机、需求)和潜能。3.所以,要对人的本性、潜能抱有乐观的态度、十足的信心。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挖掘、发展自己的潜质,要以当事人为中心,使案主独立自决,达到自我实现。4.案主的问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她)拥有一个偏低的自我观念。不能接纳自我、袒露自我、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我形象感拙劣,自我评价较低;“理想我”与“真实我”、自我感觉到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不一致而内心冲突矛盾、焦虑困苦,而自我否认、掩饰、逃避、防卫,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囚徒困境。因为,自我概念决定人的心理(思想、知觉、意识、动机、需求、心情、情绪、态度、观念等)和行为(记忆、学习、社交、活动、适应、习惯等)。家庭治疗法以整个家庭为治疗单位,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交往方式以发挥家庭的功能,从而使个别家庭成员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理论基础1.以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2.相信个人的问题是家庭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反映;3.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的结构不合理,通过改变家庭的结构与组织,可以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4.不把个人行为问题作为治疗的焦点,而把改变家人的交往方式作为治疗的手段与中心;5.治疗不采用直接的、单对单的谈话方式,而是多元化、多层次地介入到家庭成员的交往过程中;6. 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情况,而不注重对家庭历史的回顾与家庭问题成因的追溯 六、服务计划1.目标:总目标:帮助案主实现人格独立,有自信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首要目标:同时帮助案主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建立正常的关系。让案主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总是回忆过去。尽可能让案主去找份工作,解决经济问题。正确对待夫妻感情问题,不要盲目离婚。2、具体工作计划:第一阶段:与案主初步接触,取得案主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目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确定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会谈法过程:通过温暖、尊重、真诚、共情和理解等技术与案主建立良好咨询关系,争取案主的信任与合作,尽可能地让案主毫无顾虑的倾诉心中烦恼,宣泄被压抑的情绪,在此基础上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收集尽量多的临床资料,与案主共同确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帮助案主建立自助态度,使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目的:通过人本主义疗法的理论在咨询中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帮助案主重建认知结构,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改变其焦虑情绪和消极行为。方法:人本主义疗法过程:1、采用人本主义疗法探究案主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过程,使案主识别自己的困境所在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2提出建议与意见:(1)让案主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建议案主学一点人际沟通的技巧。(2)建议案主积极主动与家人和朋友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相信人是善良的,放弃以往的敌对想法,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家人。(3)鼓励案主多参加社交活动,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转移对自己情绪的过分关注,以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4) 由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强调的事重视人的自觉。因此,针对案主本人对事情缺乏主见,不能自己觉得。社工尽可能的帮助案主学会人格独立,学会自己决定,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阶段:家庭治疗目的:通过与案主的家人,让案主的家人能够理解案主的想法,同时对案主的生活不要过多的干预。其次,要提升案主母亲的素质,希望她能够主动的与案主交流。尽可能的的支持案主自身的想法,而不是替案主决定她的生活生活方式和择偶标准。方法:家庭治疗法过程:利用家庭成员的帮助,让案主感觉到其实自己并不是没有人关心,只是以前不知道而已。同时,让案主与母亲敞开心扉的交流自己的想法,让母亲知道自己的想法,并告诉母亲希望她不要过多的替自己决定问题。其次,让案主与自己的丈夫也好好交流,让彼此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面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两人都有必要好好反思,到底是什么方面出现了问题,以今后到底该何去何从。第四阶段:结束和巩固阶段目的: 了解案主面临的新问题并巩固工作效果。方法:会谈法、人本主义疗法过程: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了解案主的变化和案主面临的新问题。对案主的进步给予正性反馈与强化,帮助案主把咨询过程中学到的认知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处理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鼓励案主正面评价自己,减少焦虑,学会客观对待别人。七、方法评估针对案主自身的情况,本案主要采用的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法,尽可能的使案主能够实现人格独立,案主自决。同时利用家庭成员的帮助,让案主尽可能的走出困境,摆脱生活的烦恼。由于本案还没有实施其效果还很难说,因此,也不多加评估。 九、个案反思 由于案主本身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来自自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由于从小缺少关爱,遇事也不能自己决定。以至她现在也还不能决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作为社工,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案主学会自决,让他们能够正常的与人交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