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

上传人:达2 文档编号:17388198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学校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国际学校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国际学校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学校项目可行性商业计划书目录第一章总 论 2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5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9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6第五章工程方案 31第六章环境影响与保护 41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3第八章工程招标46第九章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48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评价 52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X 国际学校1.2 项目承办单位X 教育集团有限公司1.3 项目拟建地点X1.4 编制单位X1.5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4)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5) 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6)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7) X 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8) 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9) 国家及 X 省有关政策法规;(10)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和关于项目的构想。1.6 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X国际学校规划占地300亩,按国内知名国际学校要求进行 规划,规划招生6000 人,其中幼儿园学生约800 人,小学生约1440 人,初中生约1440 人,高中生约1980 人,国际部约300 人。校区将新建教学大楼(国际部、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幼儿 园)、教师公寓楼、学生公寓楼、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图书馆、 科学楼、国际交流中心、英语培训中心、培训公寓楼等,总建筑面积 约 149402 。1.7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 67597.55 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工程 费用44809万元,设备购置费60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107万 元,预备费用2645万元,建设期利息6035万元。1.8主要结论及建议(1) 本项目拟建于X,拟建地的供电、给排水、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在2014年下半年将会非常齐全,建设条件具备。(2) 本项目建成后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有助于解 决外籍人士子女教育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教育国际交流 与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为国际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 下坚实基础。(3) 本项目建设将产生显著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将会大大提高X城的品质,更加吸引优质项目的进驻。项目也会使X市乃至X省的 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更上一个台阶,缩小X省教育事业与国内先进 省市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差距,是配合 X 省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鉴于本项目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及显著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 给予大力支持,尽快批准建设,早日建成,早日发挥作用。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培养和开发人的心智与潜能,以提高人的创造力的社会活 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或者 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的存在,而且随着人的社会实践在深 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领域与教育的功能也都有了相应的 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历史条件下,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 与社会发展联系日趋紧密的国际环境下,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不断 向外扩散的特点,形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教育国际化首先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各国的联系与交往的增 多,进而产生的广泛的国际合作现象;而这种国际合作又必将导致教 育资源的跨国流动,并且会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加以整合, 最终形成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各国教育呈现一体化 和全球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在经济全球 化影响日益扩大的前提下,更加快了步伐。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 的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虚拟财富的拥有上,而 知识、信息等大都又是由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所拥有。因 此,20 世纪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各国就已经把综合国力的角 逐逐步转移到对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争夺上;与此相对应,各国所 制定的竞争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越来越明显地转向了作为人才 培养基础的教育发展方面。从 1990 年代开始,全球教育大发展的势 头愈加强劲,在教育领域内,国际交往与国际合作日益增多,教育的 发展对世界许多方面都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同时,经济的全球化 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在世界范围蔓延,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经济领域中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不仅带动了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 带动了人才在更大的地域流动,也带动了各种生产资源在世界领域的 调配。同时全球化也使各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全 球性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恶化、贫困继续加深、社会歧视加重以 及恐怖主义猖獗等。这些又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共 同研究的必要性。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并促进教育,特别是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步伐的加快,导致教育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的趋势日 益明显。在 199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 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及其行动纲领;以后在 1994 年 10 月,第44 届国际教育大会召开,以“国际理解之教育的总结和展 望”为主题,进一步阐明了教育在国际范围内合作的意义,也促进了 世界各国对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而到 1998 年 10 月在巴黎召开的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不仅发布了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 行动世界宣言,也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和发展战略, 在更大范围推动了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面对这一切,中国的教育要 发展,必将无可选择地要汇入世界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之中.2.1.2 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更应受到重视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越来 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我国教育的国际性活动在 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教育的国际研究、交流、借鉴与合 作已成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作为一个为人类 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文明古国,一个人口众多的教育大国, 中国有必要在已经取得的教育对外开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教 育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培养既有世界眼光又有民族精神的21 世纪新型人才,必须从基 础教育抓起。为此,重视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直接凸现了教育 国际化的重要性。教育国际化体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从“表 层”和“深层”两个维度分析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不难看出:就表层 而言,教育国际化标示了“面向世界、研究他人”的基本取向。似乎 可以认为,任何民族和个人都是浸润在特定的教育和文化传统之中。 因此,任何民族和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习用特定的观察角度和理 解模式,也常常会对其他教育和文化传统及其发展视而不见,或者不 理解其他的观察角度和理解模式。要突破这种理解和思考问题上的盲 点甚至误区,了解、研究其他教育和文化传统,确立跨文化的国际教 育视野,是颇为有益的。从深层次来看,教育国际化反映了中国的“教 育自觉”,内涵了“取人之长、发展自我”的底蕴。在当今不同民族 的教育和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与交流、融合的态势下,通过教育自觉 这一认知与反思过程,有助于我们对本民族的教育和文化形成较清晰 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加强相互交流,进而推动 各国、各民族教育由“互识”走向“共识”,由“互证”趋近“确证”, 由“互接”实现“互补”,由“共存”求取“共赢”。对包括中国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利与弊,存在诸多 论争。有人认为,当教育变革具备了诸如智能化、全民化、国际化等 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时,就表明它完成了现代性的深化。即是说, 教育国际化是信息社会的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有人认为,教 育与国际接轨,不宜强调“单方面适应”,采用“教育的国际性、民 族性与地方性相结合”比“教育与国际接轨”更为可取。也有不少人 顾虑,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可能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 观、人生观的形成,甚至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人类跨越教育的时空障碍,既在世界这一空间 范围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在时间这一尺度上共同面向未来、 描绘明日世界教育图景的一种自然进程。对教育国际化可以有不同看 法,但不宜把原本连贯一体、以“育人”为本质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 育绝对分离,认为只有高等教育才能国际化;更不能对教育国际化的 趋势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端倪熟视无睹。伴随经济、文化等领域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朗,包括基础教育在内 的教育国际化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承认 它,与其明朗之后再作应对研究,莫如未雨绸缪,主动回应,力争趋 利避害。观念上应“重心下移”,使国际化理念从高等教育下移至基础教 育。客观地说,中国基础教育尽管有其不足,但在注重学习方式循序 渐进和基础知识系统扎实等方面却颇具特色,让他人认识这些特色, 无疑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应有之义。从长远看,人类教育的 目标与价值可能是多元的,但终极目标与普遍价值则应当是同一的、 统一的。中国基础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只会有助于中国学生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任何“真理”都是同各种“谬 误”在“共存”的初始状态下,通过不断比较、鉴别、选择而存在、 发展和完善的。方法上强调平等交流,寻求平等对话的“元点”。在国际教育的 交流与对话中,尊重每个民族教育发展的传统和个性,反对教育霸权, 促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教育的共同发展,乃是教育国际化命题的重要 内容。纵观中国和西方对话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的国际化 进程中,任何民族都不能再“独语”,任何一种教育和文化都不能在 自己原有封闭的系统中获得长足发展。同时,任何民族也都不能再拥 有“话语霸权”。在国际化进程中,人类当然会有其共同的话语和共 同的价值标准,而且有些话语和标准的确是来自西方,但这并不能证 明西方教育或文化可以取代一切。每个民族的教育和文化都有着存在 的依据,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同样是人类普遍价值的源泉。如从孔子就 开始提倡的“因材施教”,就是对人类教育规律的证明。又如在联合 国大厅里,不就赫然写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吗?思路上注重研究东西方教育的差异,进而“明辨短长”。改革开 放以来,人们在不断认识、比较东西方教育差异的同时,也日渐形成 共识:东西方教育在许多领域,包括在基础教育的若干方面都具有很 强的互补性。西方教育有所长但也有所短。如近年来德国等西方国家 强调基础教育应当加强基本的读写算训练,即为明证。中国的基础教 育亦然。杨振宁教授曾比较过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他认为, 中国传统的、注重扎实训练的教育方法和美国注重广泛知识的教育方 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长短,并主张中国学生应该多学习美国学生 擅长的“渗透跳跃”方法,美国学生则应该多学习中国学生惯用的“按 部就班”方法。操作上应“扩大开放”,并选择其“优先区”。当前,应不断从中 心城市、重点学校扩大到中小城市、普通学校;尤其应重视加强中国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使这些“优先区”的基 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得到超常规提升,成为实现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 展”的重要“支点”。此外,还可将目前已开始实施,但比较单一的 “教师交流”扩大到学生、教材、教学计划等“多元交流”。可以预 言,随着中国基础教育在21 世纪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其国际化走 向将为这一“快车”的“行驶”提供有益的参照。2.1.3 海南省教育国际化进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海南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建省办大特区 20 年的努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 76 倍,地 方财政收入增长了 50 多倍;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迅速 成长,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环岛高速公路、 粤海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先后设立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洋 浦保税港区;成功举办了七届博鳌亚洲论坛,承办了三届世界小姐选 美比赛,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2007 年 4 月,经过长时调查研究、周密论证,省委书记卫留成 在省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决策。 2008 年 4 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时要求海南当好全国改革开放 排头兵。今年 4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海南时要求海南把建设国际旅游 岛作为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海南省委、 省政府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中,更加坚定了信心,明 确了方向。省委书记卫留成指出: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是海 南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成果。是海南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化危为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 大举措,也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海南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崛起的战略选择。海南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抢占这新一轮改革 开放的制高点,打开突破口。努力争取把国际旅游岛建设列入全国 “十二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从加快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海南迫切需要引进大量的具有国际 视野和复合型知识的人才,特别是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提出,需要一大 批的外籍专家、海归精英等高素质人才和大量的外来资本注入,除了 基本的硬件建设外,软环境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客观上要求必须配 套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国际学校,改善海南在基础教育上的投资环境 满足企业投资们的子女教育需求。而创建国际学校,构建海南基础教 育国际交流平台,大力提升海南基础教育水平,无疑是实现这一战略 目标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此客观市场背景下,为配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一步改 善投资环境,提升海口教育水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学校。2.1.4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的建设 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明确要求全 面加快以海口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建设,并以园区建设为核心,重点 扶持产业发展,将产业园区建设放在今后海口发展的重要位置。为加快海口实体经济发展,增强中心城市发展实力,海南省委省 政府与海口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美安科技新城”,并于 2012 年 3 月开始了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的总体规划工作,亥规划提出将美安发 展成为环北部湾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中 心,海口市创新型核心产业园区和综合性生态科技新城。为落实和深 化规划发展目标和要求,尽快推进美安科 技新城的全面建设,特编 制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当前,海口市工业用地趋于饱和,产业园区布局分散,为了破解 海口当前产业发展瓶颈,海口市在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增加规划了 面积50平方公里的美安科技新城,整个项目建成后,高新区的发展 空间将由17平方公里扩展到70平方公里,打破长期困扰海口“有项 目无法落地”的局面,做大园区经济,夯实产业基础,壮大现有优势 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有利于增强海口对全 省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计划举全市之力用 10 年时间建成一座以绿色新型工业为主导的 科技新城,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按照产城一体的规划原则打造我 省“绿色崛起”的示范区。美安科技新城位于海口市的西南侧,北至南海大道、西至海口市 界,东至粤海大道和雷琼地质公园边界,东南角以中线高速公路为边 界,规划用地总面积59.29 平方公里。该园区将建设两大公园区、两大商业商务区、四大研发产业园、 四大生活居住区和五大产业功能区。并且,将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三航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海口传统优势产业为辅助,形成以南海资 源为依托的海洋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为主的健康产业基地,最终建成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以及海口市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作为海口国家高新区的重要园区,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正式动工, 该项目将打造成海口市产值过千亿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成为海口市 产业发展主要平台。据介绍,海口国家绿色科技产业国际创新园日前 成立,将成为美安科技新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吸引更多的绿色科技产业项目到海南建设。同时,海口国家高新区管 委会还积极储备美安科技新城产业项目,目前已初步引进储备了海南 联通云计算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和物联网产业园等多个产业项目, 以及市内原有优势企业的异地技改、增产扩容项目。美安科技新城分为两期,今年启动一期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实 施范围内的土地收储和整体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为 115 亿元, 建设期为 2013年至 2015 年,目前已完成一期土地利用总规调整,已 启动土地预征收工作。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促进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首先要确立好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这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海南美安国际学校的建设 并不是赶时髦,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好海口市乃至辐射全省教育事业 使具有民族化和地方特点的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换 句话说,是一种促进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手段。海南美安国际学校建成 后,一是力求把握住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立足点,正确处理好国际化和 民族化与地方化的关系。要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 的战略相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教育改革的长 远规划相结合、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相结合、与各自教育 机构的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相结合;二是力求处理好学习借鉴和参与 竞争的关系。学习与借鉴发达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找准 我们在基础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学习他人的长处,参与教育 和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三是力求抢占我省教育国际性竞争的制高点 这是教育国际化竞争的具体体现。只有及时地抓住了教育国际化的机 遇,领先实现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才能获得了参与教育国际化 竞争的资格,就有抢占教育国际制高点的优势,就能使教育事业更好 的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2.2.2 配合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2007 年 4 月,经过长时调查研究、周密论证,省委书记卫留成 在省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决策。 2008 年 4 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海南时要求海南当好全国改革开放 排头兵。2009 年 4 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海南时要求海南把建设国际 旅游岛作为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开放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第一个层次是大格局的形成,第二是 产业层面,第三是生产要素层面。国际旅游岛也对应地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以国际旅游岛为由头,带动区域开放,实行某些自由贸易区 的政策,这是一个理想状态,是格局上的改变,是海南建立自由贸易 区最具现实性、最具实质性的一个行动步骤,应该尽量争取;第二层 是希望国际旅游岛带动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 疗、文化娱乐等产业;第三层就仅仅局限于旅游业的开放,比如,大 量地引进海外旅行社,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等等。旅游业是我省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大力发展以 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带动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 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海南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面系统启动国际学校的规划建设,推进教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积极改善海南省的投资环境,是配合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的 具体措施。随着海南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外籍学生受教育问题已经成为 吸引和留住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为在海南居住的外 籍人员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当前不少投资精英,特别是 国外投资者最看重的投资环境就是自己的子女能够有怎样的就学环境,获得哪一种质量的教育,教育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投资者们重要的 考察面。2.2.3 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空间的需要 海南美安国际学校争取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省级重点建设配 套项目,打造成为海南省基础教育的国际交流平台,立足海南,面向 国内,争取世界性的交流。学校还将引进国内外战略资本,与国内外 著名教育机构合作,组建具有海南特色、多方合作、形式多样的国际 学校;建立“海南国际基础教育交流基金会”,争取海南侨胞、企事 业单位和国际慈善机构等的支持,发展海南教育事业;与政府教育机 构、国内外知名学校、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共同组建国际教育交流研 究所;与美国著名中学结成战略性合作伙伴,进行课程交流、学生交 流、教师交流、文化交流,学校毕业生颁发中、美两国学历双文凭, 高中毕业生具有申请中美两国大学报考的学历资格;建成中国学生学 习外国文化和外国学生学习中国国学的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与美国大 学合作,打开签证通道,建立中国高中生“走向世界”、赴外国留学 的快捷通道;与社会慈善机构等结成友好关系,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实 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海南中小学校教师、出国留学人员的省级 英语培训基地。随着海南的经济水平持续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海 南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扩大教育的国际交流与 合作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准的一项 重要指标。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势必带来人才的流动、交流与 合作,而流动人才是教育国际化过程的重要载体,他们的流动带动着 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对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 作用。海南美安国际学校的建设,将致力于促进海南省教育国际化, 以人员的流动、交流与合作为载体,扩大教育事业在国际间的交流与 合作,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空间,提升海南的国际知名度。2.2.4推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课程国际化与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是教育国际化具体实施过程 中的三个核心,三者相互联系。海南美安国际学校建成后,将大力实 施课程国际化,一是做好课程分类,提出不同课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 二是开发灵活多样的国际化课程形式,可以由国内的一个教育机构单 独设计开发,也可以由国内的几个教育机构联合设计开发,还可以由 国内的教育机构和国外的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开发。学校还将不断加强 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业务培训,给他们创造获得国际经验的机会,聘请 外国专家参加,争取国际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三是课程与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密切联系。课程国际化需要现代的教育思想作指 导,国际化课程知识需要适当的、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 传输,国际化课程内容需要教材作载体。反之,课程国际化必须以教 育思想的改革为前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 求教材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就推进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改革 创新,使我省教育事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2.5引进市场机制,增强教育机构自身运转的行为能力的需要 加入 WTO 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政策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 化的需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逐步落实办学自主权。政 府依法对教育机构实施管理和监督,学校依法办学,政府与教育机构 的关系和职责范围日趋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育机构要增强 依法办学的责任感,使自身的教育和教学行为对政府和受教育者负责 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善于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 责任,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引入国际通行的教育发展的市场模式,是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 内容,也是教育国际化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 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念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教育国际化要为教育产 业与市场相匹配。从市场范围来看,有的涉及到国际市场,有的涉及 到国内市场,有的二者兼而有之。教育发展的市场模式呈连环关系, 一种需求关系是另一种需求关系的基础或前提,并推动或牵制另一种 需求关系的发展。海南美安国际学校的建设正是本着推进教育产业国 际化的初衷,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发展市场模式,增强民办学校自身 运转的行为能力,适应教育市场的需求,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需求分析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统计,2008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 17.98 万人,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6.16万人,占当年出国留学 人员总数的 90。另据统计从 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75 万人。在2008 年出国留学规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教育部进 一步加强了对国内 401家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引导与监督,促进了留 学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与繁荣。3.1.1 “国际化教育”低龄趋势分析中国社会急需国际化人才。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性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份额加大,同时,国内实力雄厚的公司开 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也大幅度提升,引起近几年来社会对全球化人才需 求量的大量增加。“培养世界公民”的世界教育主题,加强团队协作、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中国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据教育专家指出,在世界日益缩小为“地球村”的时代,国际间 人员大量流动、各种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趋 向于国际化,要求较强的国际融合能力,具备积极的合作意识和协同 能力。然而,以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用应试教育来全面培养国 际需要的人才有相当难度。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社会对国际化人才需 求和教育制度之间,已经形成巨大的矛盾。这使得部分家长已经开始 让孩子出国进行学习,以适应国际和中国社会人才趋势。“国际化教育”向低龄儿童延伸,少儿留学问题重重。基于中国 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70” 后一代家长着重思考子女教育规划问题。据调查,近两年国内留学生 低龄化趋势有明显加强。据权威教育专家调查分析表明,孩子的学习 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尤其是语言能力。经研究,3-15 岁是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的 记忆力最好、模仿能力最强。在语言习得能力方面,由于母语发音尚 未定形,口腔肌肉弹性好,对于外语的掌握有巨大的优势。就像很多 在幼年时期出国的孩子,对于外语的接受能力比成人后出国进行外语 学习的效果明显。因此,不少家长为了子女将来更加适应国际化要求, 从低龄期就选择到国外进行学习。但是,随着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加大,关于低龄学生在国外的各 种问题也相继出现。由于低龄留学生在国外完成学业需要很长时间, 花费更多金钱,经济压力导致不少小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 的迫于生活压力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专家指出,未成年人在没有形 成完善的判断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之前,并不适宜出国独立学习。随着去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孩子出国的支出成了很多家长考 虑的问题,同时,国内的传统英语教育机构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 方式上,都不能满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在此教育问题凸显 之时,学校引入国际办学模式,与欧美教育接轨,实施从幼儿园到大 学预科教育体制,进行美国教育机构认可的基础教育的办学方法就显得非常及时。海南省自费出国留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自 费出国深造的约有五六百人。在我省目前具备资质的 6 家留学服务机 构中,仅省留学服务中心,从 1992 年到现在就输送了近 1000 名学生 出国留学深造。在这些自费出国留学生中,虽然大学本科生居多,但 中学生出国现象也很普遍,年龄最小的才6 岁。3.1.2 生源面分析 海南不仅因独特优质的人居环境成为旅游度假天堂,也因其独特 的自然资源环境成为投资创业者的乐园。随着韩国三星集团等世界 500 强的进入、中海油等数十家央企对海南的投资,中信泰富等上百 家集团对海南旅游度假产业的开发,喜来登等十几家五星级酒店入驻, 石油及石油化工、天然气和天然气化工、汽车、造纸、医药等逐步形 成产业群,新一代火箭发射场、七星级酒店等多个大项目落户与带动, 海南土地稀缺性和投资增值性日渐显现。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启动,势必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和 外商进住海南,国际学校的生源面将不断扩大。(1)外籍子女。外籍子女在琼就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外企 外籍员工子女,二是外国专家子女。据省商务厅统计,截至 2006 年 底,海南省审批的外资企业达到9705 家,来琼投资的国家达到 80 多 个,对应来琼工作外籍员工数呈 100%年增长率上升。此外,我省外 国专家也有上百名。可以设想,只要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有数百名外 籍学生进入国际学校就读。(2) 本地生源。考虑到外省就读国际学校海南籍学生,以及每 年海 南省 内登 记的 500-600 人 自费 出 国留学生,可以 预测 有 1000-2000 本地学生等待入读国际学校。其中在美安科技新城的工业 人口也可能会成为生源的主力。(3) 泛珠三角区域、北部湾地区生源。相比泛珠三角区域及北 部湾地区其它省份和地区,海南居住环境优势和发展潜力相对突出, 因此,周边地区学生也可能成为国际学校的潜在生源。(4) 国内其它地区生源。海南是我国第二理想居住地,省外不 少老人在海南购房养老。而目前许多孩子因父母工作繁忙而寄宿祖辈 一家。若国际学校落户,孩子随祖辈来琼就学的可能性将增大。此外 海南较低的教育成本和优美的居住环境也可吸引国内其它地区学生。(5) 其他潜在生源。随着大项目的落户,重视科技知识和国际 文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将不断落户我省,而这些人才往往希望子女享 受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因此,高层次人才子女将可能成为国际学校的 重要生源。(6) 未来发展生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学习消费也将得到快速增长,出国留学已逐渐形成社 会时尚和潮流,出国留学已逐渐形成向高中甚至初中发展的趋势。同 时国内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对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也将促进出国留学热。(7) 海外侨胞生源。国际学校的成立,降低出国留学成本到在 国外上学的四分之一,加上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将吸引部 分海外华侨来琼投资的同时,其子女来琼就学。(8) 世界生源交流。通过与国际其它著名中学合作,对有愿望 学习国学的学生,通过国际交流平台,进行学生交流,扩大影响力, 吸引国际生源。3.1.3市场、消费定位分析(1) 总体定位 海南首家符合国际标准的国际学校“美安国际”。学校将立足海南,面向国内,世界交流,拓展生源市场。国际部 的开办,将开创海南首个实行完全西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施差异 化战略,确立美安的定位,吸引市场关注。(2) 市场定位双班模式对应双需求高档客户群。双班模式指国际部和国内部。国际部将完全采用美国某州教育机构认可的教材,以英语教学。国内 部将采用中英双语模式进行“双文化”教学。国际部主要满足在琼投资或工作的外籍人士,港澳台人士,具备 外国户籍的中国人等,这些高管精英子女上学。在高中部,都可以选择读取国外高中文凭,直接考取国外大学; 也可以选择读取国内高中文凭,参加国内高考。(3) 消费者定位两大主力阶层为主导,覆盖整体中高收入阶层。 两大主力阶层:在华投资或工作的外籍人士、集团管理高层人士。 为国际学校打市场、建品牌、创影响力的主导层。中高收入阶层:1、各类私营业主,创业型业主;2、经营管理领域:职业经理人,管理顾问,专业代理(商),高 级营销人员;3、专业技术领域: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电脑程式设计师、 高级会计师、高级医师、证券高级从业者、高科技产业研究人员、高 级贸易从业人员;4、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律师、记者、演员、艺术家、画家、音 乐家、教授;5、政界人员。(4)市场竞争定位同品质竞争与差异化竞争并存一一以大连枫叶国际学校为同品 质竞争对象,以省内各著名学校为差异化竞争对象。3.2建设规模3.2.1 建设规模及内容海南美安国际学校设有国际部、国内部、国际基础教育交流研究 所(或基金会)和英语培训中心,学校面向岛内外招收1.5 至 18 岁 学生,实施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预科)的全日制寄宿 制基础教育;对全省中小学校教师和出国留学人员进行英语加强培训根据国内部分国际学校市场发展水平的调查,以及未来教育国际 化发展需求。学校拟规划招生6000 人,其中幼儿园学生约 800 人, 小学生约 1500 人,初中生约1500 人,高中生约 1800 人,国际部约300 人。校区将新建教学大楼(国际部、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幼儿 园)、教师公寓楼、学生公寓楼、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图书馆、 科学楼、国际交流中心、英语培训中心、培训公寓楼等,总建筑面积 约20万ms3.2.2 项目建设目标海南美安国际学校建成后,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的、有影响的“美 安国际”教育品牌,与美国著名中学结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建成中国 学生学习外国文化和外国学生学习国学的基础教育和文化交流平台, 成为海南中小学校教师、出国留学人员的英语培训基地,中国高中生 赴外国留学的绿色通道。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 地震、水文条件 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选址位于美安科技新城南片区。 海口市城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故本区域地震烈度应按 8 度设 防。海口市区建设场地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钢筋无腐蚀性。4.2 气象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海口市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暖宜人,日照时间 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225小时,辐射量为1222kcal/cm2 ; 年均气温23.8C,最高平均气温28.0C,最低气温平均气温18.8C, 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8.4C,最冷平均温度17.2C,极端最咼温度 38.9C,极端最低温度2.8C,年无霜期346天,年平均降水量1691mm, 日降雨量在0.1mm以上,雨日150天;年平均蒸发量1847mm,干燥 度 1.08度,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为 8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为 85%, 平均年总降水量为1681.7mm, 一日最大的降水量为283.0mm,年雷暴 日数112.7天,夏季平均风速为2.8m/s,冬季平均风速为3.3m/s,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向,冬季主导风向,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33.5m/s。4.3 地形、地貌、地震和地质条件 建设地点位于海口市北部,为琼北断陷盆地,其基底主要断裂为 近东西向展布的新村林鸟断裂、金牛岭断裂,北西向的长流 仙沟断 裂。他们均为新生代以后形成的新构造,并有迹象表现他们有不等的 活动性。根据海口性地形、地貌特征,构造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及地震效益分析,该区广泛分布饱和松散沙层流软塑状泥、泥质土, 属高压缩性土壤。触变性强,强度低,地震时将会产生严重液化和震 陷。初步评价本项目拟建场地处于很不稳定区。本项目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2008取为标准 设防类。根据GB500112010,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值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风压W0=0.75KN/m2,地面粗糙度B类,体形系数1.4。4.4公共设施条件4.4.1交通状况海南美安国际学校交通十分便利。东边有绕城高速公路;北边有 美安环路,西边有美安大道;南边有美安大二横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 和快速道,从详细规划看,区域交通条件优越,多条交通干道从周边经过,外部交通便利。4.4.2 给排水状况1、现状水厂永庄水厂现有供水规模1 0万立方米/日,而且三期扩建工程(1 0 万立方米/曰扩至 20 万立方米/日)已完成立项,其服务范围主要是 西部城区。2、现状管网老城给水厂目前尚未无管网敷设至美安科技新城。3、扩建管网永庄水厂二期管网工程将 2013 年初开工建设敷设至美安科技新 城东北侧(南海大道与粵海大道交叉口),椰海大道西段开通后,永 庄水厂三期扩建项目场区水源由附近新修市政管网提供,的配套管网也计划沿椰 海大道敷设至美安科技新城。供水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该场地周边将按城市市政规划要求铺 设管径为e 1000mm e 1500mm的排水管网,本项目可方便与其管网连 接,排水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排水需要。4.4.3电力规划区范围内新建1座220KV变电站(那盈站),其变电容量一 期(2X180MVA),并预留远期(3X180MVA)的用地,采用半 户外型式, 占地面积 2.0 公顷;3 座 110KV 变电站(分别为:美造站、好山站、 文明站),其变电容量一期均为(2X50MVA),并预留远期(3X50MVA) 的用地,采用半户外型式。行政办公电源由规划建设的开闭所直接接入,实行双回路供电, 其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用电需要。4.4.4 通讯1、通信管网规划电信管道按三网合一和接入网考虑,管道孔同吋考虑市话业务、 有线电视及互联网等需要。主干线沿快速路、主干道西、 北侧采用 地埋铺设,另外在新建的道路西、北侧均预留电信管道的管孔。美安科技新城(一期)规划设置两个中心通信机房,规划区通信 线路分别由这两个中心机房提供,通信中心机房规划建筑 面积 1000 平方米。2、移动通信基站规划一个通信基站主城服务半径约为 1.0 公里,本规划区规划建设 7 座移动通信基站,基站一般采用附设式,需建筑面积 60、0 平方米, 宜选在有适当高度的建筑、高塔和有电源的地方,并优先考虑设置在 非居住建筑物上;在尚未开展建设或不允许建设 建筑的片区或路段, 基站可单独占地,占地面积部宜超过 100 平方米。移动通信基站的设置应符合国标GB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4.4.5 邮政规划 根据美安科技新城用地发展规划,城区内主要办公及居民区邮政所按服务半径为 1.21.5 公里配置 1 座邮政局所。美安科 技新城(一 期)规划5 个邮政所,能够满足本规划区居民的需求,邮政所建筑面 积 500 平米,可附设于公共建筑内。4.4.6 燃气工程 规划区内尚无完善的管道燃气,目前沿椰海大道距离本规划区大约 4 公里处已建有一条 DN350 的燃气管道,能提供燃气量 为 15000 立方米/小吋。4.4.7 施工条件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的市区内,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比较完美,完全 具备施工用水、电、材料运输等条件。三大建筑材料基本可在市内或 岛内购到。施工条件良好。根据以上分析,该项目建设条件在规划建设中,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运营。第五章 工程方案5.1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在学校校区规划设计中,应在总体环境和谐发展,有机统 一的原则下,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 五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整体协调,营造出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使之符合学生、教师学习和生活的规律。(2)应着重对校园总体空间环境和氛围的塑造,本着以自然为 本,从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坏境的角度出发,依托现在自然环境和条件, 充分利用原有水系,原有地形高差,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营造出独 特的校园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风貌的和谐交融。(3)遵循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结合当今规划学科最新理念 的表达成果,以建设全国一流,面向国际与世界接轨、符合现代教育 发展趋势的园林化、花园式学校为目标,体现现代国际学校的文化特 色及良好形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4)在校园整体环境和建筑形态语言上注重反映国际性、现代 性,在体现出国际性的同时适当融入海南的建筑特色,既能体现出中 外文化的交流,又能体现整体协调性,充分诠释国际学校的设计理念。(5)交通组织人车分流,车行道环绕校园形成外环向内放射至 各学部,通过交通组织将各学部和谐的统一起来。环路以内步行空间 为主,步行建筑最大限度的保证便捷畅通,做到各单体建筑紧密联系, 注重学生的步行可达性设计。(6)各学部功能分区上精心调配教学活动区、师生生活区、运 动活动区、绿化美化区等四个区之间的关系,做到布局合理,距离适 宜,能很好地方便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7)国际学校的建设,应考虑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要适应所处地区的发展,一方面要适应自身发展。5.2 总平面布局5.2.1 布置原则1、校区设计总体和单体均应体现新时代的办学精神,既要适应 当前教学的需要,又要适当留有空间,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要 体现先进的教育模式,并能够满足先进教学设备使用的需要。2、校区总体格局应充分体现优质教学区域的专业特色,学术氛 围浓厚,朴素、大方、开阔、流畅,在建筑造型、色彩等方面富有时 代气息,且具有国际性、现代性的建筑风格,在主入口建筑立面、校 门等设计方面,应具有标志性建筑的特征。平面和空间的布局应讲究 整体性与和谐性,用广场、道路、绿化、灯饰、雕刻、喷泉、小品等 贯穿起来,既有校区的共性,又有单体的个性。5.2.2 总体规划方案(1)规划特色1、将各学部的主体功能建筑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各自的功能 核心,布置在校园各分部位置,形成校园标志性建筑群,大可体现整 个校园的标志性特色,小可体现各学部的独有特色,创造独特的校园 形象特色。2、便捷通畅,以人为本交通组织。整个校园基本上规划为车行 在外,人行在内的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保证学生在校园中的步行安 全环境,强调人的活动空间,步行系统可以方便到达每一栋建筑而不 受干扰。入口及校园环道布置,限制机动车深入教学区内部。3、依据自然环境元素坡地、水体、植被,构筑校园绿地景 观系统,采取点、线、面结合方式,根据学部不同,重点营造若干个 内涵不同的景观空间节点,以景观轴线将各节点沟通联系。以团蔟状 绿化分隔各建筑组群,突出校园“组群”发展模式。(2)道路交通组织 校园交通组织贯彻“步行优先”、“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追 求合理、互利与高效。根据校园用地布局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采用 校园内对机动车流进行有效组织,使校园内行车畅顺,保证机车能顺 利到达各功能区。注意人性系统设计,提供无障碍设施,为学生提供 安全的步行空间,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在各分部内部设计紧 急车行路线,以保证紧急情况下人流疏导和救援车辆及时达到。学校大门作为入口,开放式设计。进大门设一个前庭广场,校园 的不同学部以及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联系主要是由校园的主干道路向 各建筑辐射。(3)景观设计 设计具有动感的校园,设计景观随着时间可以变化。设计丰富多 彩的空间,设计多姿多彩的群体活动场所。这是融汇“时间空间 人”的景观设计理念,以景观设计的手法为布局规整的校园创造丰富景观环境。绿化环境采用分层分布,从生态主轴和环形道路延伸到各功学部 内部的中心绿地,再从组团块绿地达到各庭院内部。在校园内刻意营 造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的公共绿地,使整个校园镶嵌在园林式的绿色 园野中。5.3 建筑方案5.3.1 项目组成表 5-1 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建设内容单体数备 注1教 学 楼国际部两栋高中部一幢初中部一幢小学部一幢幼儿园一幢2学生公寓楼五幢3教师公寓楼一幢4学生活动中心一幢5图书馆两幢6体育馆一幢7国际交流中心一幢8英语培训中心一幢9培训公寓楼一幢10行政、办公两幢11科技实验楼一幢12食堂三幢13标准塑胶运动场一个14篮球场15个15羽毛球场10个16排球场10个17网球场5个18游泳池2个19其他配套设施工程总建筑面积20 万5.3.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5-2 项目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用地面积亩3002在校学生人60003建筑占地面积m24总建筑面积m220万5建筑容积率1.06建筑密度7绿地率50%5.3.3 平面设计化繁为简,流线分离,模块化处理才能将平面上的功能合理区分 在建筑平面上注重流线的连贯,模块的标准化设计,学生在每一座单 体建筑里面设有专门楼梯,在有特殊功能要求的交通部位设有电梯。 在教学楼每一层相同的位置设置相同的功能。5.3.4 立面设计(1)创造刻意与自然风光想媲美的建筑景观,通过运用透明玻 璃形成建筑纯净、明亮、清澈外观。(2)造型突出平面、里面构成的立体效果,通过向室外延伸的 墙面、架空的构架形成许多虚的空间,产生了通透、生动的造型效果。(3)通过各种设计元素的使用,来避免建筑形象的单调和枯燥, 为学生提供愉悦的视觉感受,为未来创造一个开放的文化建筑,尊重 自然,运用自然的要素,形成于自然和谐的建筑里面。5.4 结构设计5.4.1 设计依据(1) 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2004(7) 基本风压W0 = 0.75KN/m2,地面粗糙度按B类考虑。(8) 抗震设防烈度为VIII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g。(9)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但具体设计时仍需按提供工程地质勘 察报告作为设计依据。(10) 结构设计与计算:均按照现行国家规范及规程执行。 5.4.2结构形式拟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结构。5.4.3 地下人防工程按每人防隐蔽面积为1.0计,应设置地下人防工程,建筑面积 约6500,平时用于机动车停放。5.5 给排水工程5.5.1 设计规范(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2006)(3) 建筑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2005)5.5.2 给水系统(1) 给水水源拟采用市政管网供水,水质、水压符合设计要求。校区内按供水半径 350m 分区,分为国际部、高中部、初中部、 小学部、幼儿园等五个区,每个区分别设置生活水泵房及各自独立给 水系统,五层及五层以上的建筑采用二次加压变频供水,下行上给式。 五层以下采用市政江东水厂高质自来水直接供水。(2) 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采用低压系统,接校区内给水环状管区,室外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5.5.3 消防给水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 时间2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区域集中临时高压系统。屋顶设18m 3消防水 箱(初期灭火水量)。建筑物内每层(每防火分区)按规范要求设置 消火栓,保证同层二股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室内消防管形成 环网。5.5.4 排水方案(1) 污水量估算办公区污水量按办公区用水量的 90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