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3)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7297734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 (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 (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 (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陶渊明陶渊明陶渊明(陶渊明(365-427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先生,浔阳柴桑(今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江西九江)人。著名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的黑暗,“不为五斗不为五斗米折腰米折腰”,隐居农村。,隐居农村。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公元405405年,陶渊明担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即日授印去职 。离开官。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生活。归园田居一共有五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二年,这是第三首第三首。n晨兴晨兴(xng):早起。):早起。n理:治理。理:治理。n荒秽(荒秽(hu):杂草丛生。):杂草丛生。n带月:顶着月亮。带月:顶着月亮。n荷(荷(h)锄:扛着锄头。)锄:扛着锄头。n草木长(草木长(zhng):草木丛生):草木丛生 n道狭:道窄。道狭:道窄。n沾:沾湿。沾:沾湿。n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口头翻译诗歌:口头翻译诗歌:自读课文,弄清诗意,回答问题?自读课文,弄清诗意,回答问题?(1)从诗中能获取哪些信息?)从诗中能获取哪些信息?(2)诗人面对平淡与名利,是怎样选择的?)诗人面对平淡与名利,是怎样选择的?(3)用诗中的一个回答?)用诗中的一个回答?解题,进一步理解诗文n从诗人选择了“归”,你能提出哪些问题?n从何而归?n为何而归?n归向何处?n归去如何?诗的末句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但使愿无违”的的“愿愿”具体指什么?具体指什么?这里的这里的“愿愿”具体指要按照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为五斗米折腰”强。强。种豆种豆/南山南山/下,草盛下,草盛/豆苗豆苗/稀。稀。晨兴晨兴/理理/荒秽,带月荒秽,带月/荷锄荷锄/归。归。道狭道狭/草木草木/长,夕露长,夕露/沾沾/我衣。我衣。衣沾衣沾/不不/足惜,但使足惜,但使/愿愿/无违。无违。诵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1)诗中的)诗中的“南山南山”有什么用意?有什么用意?(2)有人说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有人说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不是沉溺于悲愤、怨恨之中,而是不是沉溺于悲愤、怨恨之中,而是寄情于山水之,尽情抒发对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之,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消人生态度;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于此,你怎么看?极避世的态度,于此,你怎么看?合作探究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拓展阅读:拓展阅读:归园田居归园田居用语用语平淡自然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之语不见丝毫修饰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一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