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186226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 【内容提要】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际服务中得到发展。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正确、更全面和更深刻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就要把握其理论。本章简要地阐明了心理学四大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并重点介绍了其最新的发展及新理论。【学习目标】1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2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新进展。3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4符号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观及其进展。5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新进展。【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场论群体动力学认知相符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人际行为三维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角色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四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四大学派是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或认知学派)及符号相互作用学派。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中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具体问题的研究总是十分具体而生动的,其论说也往往是就事论事的,但如果人们知道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属于某一学派,并把这一具体研究与学派理论体系联系起来并纳入其中,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意义。比如,当我们看到拉坦内和达利的“癫痫发作”实验(见本书第22页),只能了解到或接受责任扩散的事实;但如果把这一研究和“场论”、“社会作用力论”(见本书第375页)联系起来,其理解的深度就大不一样。又比如,知道津巴多的监狱模拟实验是一回事,但把这一实验与“角色理论”联系起来加以理解,则又会进入新的境界。理论还可以使各项具体研究摆脱零散与孤立状态,构成系统加以理解。第二,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理论是对特定现象内各种关系的一般表述或设想,它虽不能代替其中许多细节的具体研究,却能从全局中指出某些知识的空缺与亟待检验与实证的部分,因而能促使人们去作进一步填补性研究或验证性探讨。任何研究在开题前,必须有理论上的设想,然后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加以实证。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可以从各个学派的理论中寻找立脚点,也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合理部分加以综合构成新思路。有无一定理论作依据或参照,往往决定着一篇论文报告及其讨论的深浅度。第三,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每一种理论都有一批拥护者,表明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或吸引力;但任何一种理论都会有批评者或质疑者,并带来争论,表明它们并非都尽善尽美,也总含有片面性甚至错误。理论的评析争辩有助于推动开展各自的理论性研究,同时也能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第一节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它最初是由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始创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都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故也叫联结理论(theories of connection)。桑代克最初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猫想逃出迷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旦偶尔碰上门栓而成功后,继续实验时无益动作会逐渐减少,并学会了很快开门。他认为,这就是学习,就是获得自由的情境(动机)和碰门栓反应在头脑中构成联结的例证。他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练习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多次重复就得到加强,即使用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若是长期不被使用就会削弱,即失用律。效果律刺激引起反应时,若伴随满足状态,联结则会加强;若伴随烦扰状态,则联结会削弱。准备律当一个神经传导单元有了传导的准备时,让其传导就产生满足,不让传导就产生烦扰;如果神经传导单元没有传导的准备时,迫使它传导就产生烦扰。后来他又对练习律和效果律作了修订:认为练习只有知道反应的结果是对或错时,才有助于改进;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由于这里强调强化作用,所以也称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后来他们把这种联结理论或强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的学习,认为联结不仅有动作之间的联结,还有观念之间的联结,也有动作与观念之间的联结,一切联结的总和就是心理行为的总体。桑代克说:“学习就是联结,人之所以善于学习主要是因为他能形成大量的联结千千万万的联结。”既然学习能“使人成为异常复杂而精致的联结系统”,“那么,教学就是安排情境,使其能导致良好联结的形成,并使那些联结产生满足的效果。”(美桑代克著,陆志韦译:教育心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6,205207页。)斯金纳也看重强化,他进一步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S型的条件作用(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联结理论不仅是行为主义理论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而且也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下面不妨介绍几种具体的理论。二、模仿论模仿(imitation)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六十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道拉德(NEMiller & JDollard,1941)在社会学习和模仿(NEMiller & JDollard(1941)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儿童很小时就会仿效家人的某些动作、言语,当这种行为受到奖赏,就会继续或扩大仿效的领域,所以模仿反应也是一种泛化现象。后来,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现象。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由班杜拉和沃尔特斯(ABandura & RHWalters,1963)等人提出与发展起来的,以刺激反应的观点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扩大探讨社会环境(如他人、群体、文化规范或风俗习惯等)如何影响人产生某些习得行为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观察学习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1)对信息的注意;(2)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represented),即转换成意象(images)和言语符号(verbal symbols)加以贮存,它不必都需要直接强化,或仅需替代性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示范行为受到强化而产生自身的强化作用)和自我强化(即依据本人所建立的标准、信念或预期进行内部语言的评价);(3)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4)动机通过结果的信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预期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观察学习论比经典的联结说有许多新进展,第一,它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acquisition)和执行(performance)加以区分。人们通过一次观察常常可以获得示范行为的表象或符号,但不一定即刻表现在行为中,而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在某些诱因条件下忽然再现出类似的行为。这对解释儿童忽而出现某些令父母吃惊的言行是有帮助的。第二,发展了“强化”的概念。它认为行为学习在最初,需要有外部直接的或瞬时的强化,但当形成自我评价和内在诱因之后,这种强化就并非是必要的手段。这时,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自我奖赏和自我惩罚)常起着更大的作用。发现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则对人的社会行为学习特点有更大的说服力。班杜拉还提出了环境(E)、人(P)和行为(B)三者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他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人的认知不仅会影响行为的组织,而且行为的反馈又会使人产生结果的认知与调节功能的提高;人的行为不仅改变着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所以,人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实体,因为他受制于环境与社会;但同时,人又不是完全被动的反应者,因为他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以认知为中介的自我调节系统,它们是交互决定的。教育在促使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若能为他们展示规范行为的榜样与提供评价行为的信息,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使他们通过活动反馈形成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的系统和能力,它就是有成效的。社会学习论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尽管它被某些学者如帕文(LAPervin,1973)看作“是近年来最进步,最受注意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且代表着近代心理学发展的一大主流,但也有人批评它在借用认知的概念时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等。不过这个学派的实验研究很有创造性,其结果常被用来讨论与解决电视中的消极影响的问题,这些研究将在本书的后面许多章中予以具体介绍。四、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ies)是霍曼斯(GCHomans,1958)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最大奖赏、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因此,人的特定行动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这种行动;如果一个或系列刺激越是在人受奖时出现过,而目前的刺激越是和过去相似,人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但奖赏过多,也会使人感到厌足,其价值相对减小,这种行动也会减少。(2)人的社会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会交换规律。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商人的行为宗旨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如果产品销售收入(报酬)-成本0就会有利润,于是这种商业行为便会继续下去,否则就会中止。社会心理学中所讲的社会交换是指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这里的报酬与成本不限于物质财富,成本可能是体力与时间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报酬也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与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如果一个人以行动带给别人以好处,并迫使对方做出互惠的行动,造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相互作用的行为与关系就会得到继续与发展,否则就会减少、疏淡或停止。西鲍特与凯利(JThibaut & HKelley,1959)还认为,人们彼此接近时,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这种交往行为和关系便会保持下去;如果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接近行为和关系就难以持续。这里也都涉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这一公式的适用性。如果双方所得的后果都是正的,关系将持续;如果双方或一方所得的后果是负的,关系将出现问题。(3)由此也引出了分配公平原则(principle of distributive justice)并为亚当斯(JSAdams,1965)沃尔斯特(EWalster,1978)等发展为公平理论(equity theories)。他们认为,每人所得到的收益(报酬)与他的投入(代价)遵循一定的比例,即收益越多,投入也越高。但在双方交往中,人若发现自己的收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对方两者之比大致相同,则会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心理上就比较平衡,交往也会继续。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低于对方,则会产生抱怨或愤怒等消极情绪,并会采取行动(如减少投入)或中断交往;如果他发现自己两者之比远高于他所应得的或别人的,则会体验到内疚感,于是也会设法采取补偿行为,如将多得的拿出一部分付给对方或充公益之用,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尽管社会交换理论也和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且不像社会学习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本身把人看得过于实惠,似乎更多地只适用于私有观念较重的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情况,但由此引出的人际相倚作用理论,对策与决策研究、社会比较的探讨,引起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第二节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理论格式塔学派的理论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最初侧重于研究知觉现象(如似动现象、对象与背景、常性、定势等),接着又考察动物的顿悟(insight)学习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后来又提出“心理物理场”的概念去研究社会行为和人格问题。或说,它是从“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这个公式出发,把完形的观点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全野的理论体系,而它的着眼点是认知(cognition),即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因此,它也成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学派。其早期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901943)、苛勒(WK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等。没有必要在本书中对格式塔学派的理论作全面介绍,但需简述一下它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psychophysical field)、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而作出的。什么是心理物理场?在考夫卡看来,心理物理场包括环境与自我两个方面。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前者是实际的环境,后者是指意想中环境,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比如,覆盖着冰雪的湖面是地理环境,但夜骑者竟把它看成是可以行走的平原,从而驰骋而过,知情后才感害怕;又如一片平原上的小丘(地理环境)常被侵略者当作是埋地雷或有陷阱的伪装地(行为环境),因而踌躇不前或绕弯而行:后面的行为都是依据行为环境(而不是地理环境)而发生的。而自我则是一个人以自己为中心,跟个人的需要、希望、认知、情绪与态度等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人格系统。不同的人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往往采取不同的行动,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为环境与自我两方面力量的交互使用,或称做“对象自我”的关系。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举过一个例子:两个人在路上行走遇到一个暴徒,地理环境相同,而采取了不同的行动。一位是文弱的作家,他通过面相(physiognomy)在心理物理场中出现了一个可畏的对象或有威胁性的行为环境,同时在自我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抵抗就会吃亏,由于这两种应力的交互作用,产生了负诱发力(negative valence),于是他出现了回避意向和采取逃走行为。而另一位是个拳师,他则给对方迎头一击,因为在他的心理物理场中,自我是一个魁伟有力的人,其行为环境是遇到了一个不堪一击的小人物和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局面,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正诱发力(positive valence),故有上述行为表现。格式塔学派理论家们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由于认知被看作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认知活动方面。二、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应用格式塔认知理论进行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并发展了场论、创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是先在德国后到美国任教的心理学家勒温(KLewin,18901947)。图2-1生活空间模式图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和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B=f(P,E)=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勒温还采用了拓扑学的方法对某些纯例的心理动力场的内部关系以图式加以陈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资料。(美勒温著,高觉敷译述:形势心理学原理,正中书局,1944;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46页。)勒温把上述公式加以推广来对群体过程进行研究。他把P看成是许多人,把E理解为准社会的心理环境,这样就构成了群体的生活空间。由于群体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交互作用,群体为满足共同的需要也在寻求与确定各种准社会的目标,于是便会出现各种能量的会聚、冲突、平衡与失衡以及群体行为的趋向和拒斥等现象,即群体的心理动力场。个人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空间(LSP),而且也受群体心理动力场(如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气氛等)的制约。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一个已经建立的群体(团体)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价值标准,因此会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纽带把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使个体的动机和群体的目标混为一体,所以,引起群体变化而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习惯比直接一个个地去改变个体要容易得多;只要群体价值观没有改变,就很难使个体放弃群体标准来改变原有的主见。勒温及其同事还通过实验,试图既能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印证其理论。比如,1947年,勒温进行“群体决策与社会改变”的实验:因战时物资缺乏为动员人们少食牛肉多食牛内脏,他把家庭主妇分为六组,前三组采用专家演讲与说服法由个人自愿执行,后三组采用群体讨论,并要求作出执行的决策,使其改变饮食习惯。结果,未组成群体的主妇们只有3%的人发生了行为的改变,而经过群体讨论的主妇们却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与饮食习惯。这说明参与群体的主妇比分散的主妇拥有较大主动性,有较多执行决议的义务感,感受到较大的群体压力,经反复讨论对问题的性质有较多的了解。1940年他在“领导与群体生活的实验”中使三个8岁儿童群体的领导人分别采取民主、专制与放任的领导方式,发现三组的气氛与孩子的侵犯行为的数量不同;如果把一个孩子从专制型群体转入民主型群体,其攻击行为很快会减少。反之,若把一个孩子从民主型群体转入专制型的群体,其攻击行为也会迅速增多。上述实验不仅说明群体对个体有更大影响力,而且也说明群体内各种力量与因素的互动作用,并决定着群体运作的方式与方向。勒温于194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创建了“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从而推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特别是群体心理研究领域的发展。三、认知相符理论和一致性理论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e theory)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圭尔(WJMcGuire,1960)首先提出认知相符的概念。他在一项实验中提出不少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三段论式命题(如,你相信石油供应不会增加,你认为人们看来不会减少石油的消耗,你会期盼石油不足现象出现),最初被试对三个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常与理论上的概率值不相符,如果给予不相符的暗示,过10分钟到7天期间,他们在下次的回答就更接近理论值。麦圭尔认为,人有一种动力倾向性,其信念、观点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或行为有矛盾,只要他意识到,他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去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这种认知相符倾向的观点是把人作为理智人的见解。在这一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并统称为认知相符理论。这里包括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58)和纽科姆(TNewcomb,1961)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海德(FHeider,1944)和凯利(HKelley,1967)等人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它们在本书有关章内均有专门而详细的阐述,这里仅就其中的两个未提到的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作一简要介绍。“一致性理论”(congruity theory)或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CEOsgood & PHTannenbaum,1955)CEOsgood & PHTannenbaum(1955)The principle of congncity in the prediction of attitude changePsychological Review,62。这个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肯定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须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同样,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为在心理上达成一致,人的内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或肯定后者,或否定前者。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意识到。这种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一致性理论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因此在调整时,虽然各种评价都有所改变,但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比如,一个人是时装迷,她仅仅道听途说地知道新老师是个有学问的人,因而有点喜欢,现在听到这个新老师反对打扮的评论,她可能不会改变对打扮的态度,而变得不大喜欢这位新老师。一致性理论和平衡理论在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它在态度方向上加上强度变量,并自编“态度语义分化量表”(见本书第六章第四节“态度的测查”。),制定态度调整预测公式及从事验证理论假设的研究,则是一种可喜的进展。“认知感情相符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affective consistency)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感情相符的论说。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有关信息决定我们的情感,这个观念是千真万确的。假如我们知道一个医生坐过牢和谋杀过许多他的对手,我们就不会喜欢他。但反过来也一样,有时我们对事物偏爱的感情也会影响着我们对事情真相的相信、“知识”和深信不疑。罗森伯格(MJRosenberg,1960),关于人对态度对象在感情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认知上的变化,提供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论证。研究者先从白人被试那里获知他们对黑人、对种族隔离以及对黑人与白人关系方面全部问题的态度的综合陈述,而后对他们进行催眠,并告诉他们对黑人进入他们社区已有和先前情况相反的态度(假如被试先前是强烈反对不同种族在同一社区合居的,那么告诉他现在对合居有好感。如果先前是赞成合居的,则告以现在对合居很反感)。这就是说研究者在催眠中改变了被试对种族合居的感情。重要的是,在催眠中改变其感情时没有提供某些新的认知或去改变其旧有的认知,但被试在从催眠失神和暗示他现有对黑白人合居的态度中醒悟过来后,发现被试有关合居的认知紧随催眠中发生的感情而产生戏剧性的变化。例如,在询问中,先前曾反对合居的被试,开始相信合居对于消除种族不平等是必需的,对于维持种族和谐是必需的,认为这是唯一该去实施的公平合理的事,等等。这种分叉性的改变都是倾向于去减少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由于诱使感情变化而造成与原认知不相符合而产生的。正如认知相符理论预言,一旦感情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派理论主要是探讨认知活动或过程及其在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中作用的一种学说,它极少涉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情感、意向和动机),而“认知感情相符理论”超越了上述界限,并采取巧妙的实验设计来获得证据,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和进展。第三节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及其新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创始并由其追随者阿德勒(AAdler,18701937)和荣格(CGJung,18751961)等的推动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其早期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性的后面是一种叫“里比多”的性潜力,它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因此人在婴儿期是服从快乐原则的。本能欲望常不为社会习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相容,因此必须去适应现实,服从现实原则。当欲望与规范发生冲突,前者常被压抑(suppress)而成为被遗忘的“无意识”(unconscious)或称潜意识(subconscious),潜伏在深层中。它不能通过记忆被召唤到意识中来,表现出抵抗(resistence),有时往往以梦的伪装形式再现,但它仍对人发生影响,如表现为变态或失常行为。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它寻求满足本能欲望冲动的途径,并调节无意识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正常人所具有的行为。到1920年后,弗洛伊德提出一些修正的观点,称做后期理论。它认为:人有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即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s),同时也有表现为求杀欲望的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s),当它向外表现时成为破坏、损害、征服等侵犯倾向,当这种侵犯受到挫折时,就表现为一种向内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及自杀等自毁倾向。此外,他还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本我或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构成,它们不断发出冲动要求得到满足。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自我,即通过与感知觉等心理活动有关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去找到对象物。自我是意识的重要部分,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它不仅使人知道自己具有认识现实并依据现实通过活动去满足欲望的能力,而且也为了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大力地去对本我进行控制与压抑。随着儿童的成长,就会出现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自我理想是习俗要求与社会规范教育的产物,是用来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良心则是负责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内心的惩罚。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因此个人就会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适应周围环境。如果三者之间或它们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当自我占上风,能使人意识到过度纵欲必生恶果(如“酗酒必生事”)、过于理想的自我不符合实际(如“不能人人都当大总统”)或告之以社会可接受方式使欲望得到宣泄,或采取自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就会使之有所缓解。如果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他还认为,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在这个理论中,阿德勒提出的向上意志补偿(upward-compensation) 说具有更明显的社会性。他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的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upward)的内驱力。幼儿由于体小而力弱处处不如成人,残疾者由于身体有缺陷并受到歧视,就会发生自卑感。他们越是意识到这种不足与缺陷,就越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而设法奋力向上,如通过活动来增强体力与智力,发挥特长来弥补缺陷,或采取特殊行为方式(如顺从、取悦、粗暴、反抗、固执等)来摆脱困境,久之,还会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如人的向上力遇到外界强大阻力无法实现时,也常会以幻想、虚构的目标、病态的方式来求得满足。阿德勒还以同样的观点来不正确地解释“妇女争取男权”和“人们联合起来依靠集体力量来实现社会主义”等现象。精神分析理论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而不是以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无疑是不正确的。其论说特别是泛性论有不少主观色彩,也是需要清理的。但它敢于冲破禁区,抓住潜意识这个中心进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有许多启发。二、新精神分析(neo-psychoanalysis)中的社会学派别这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部分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他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医疗实践的理论探讨中,开始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18921949)、霍妮(KHorney,18851952)、弗罗姆(E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Erikson,1902)等。下面只将其中两位的主要观点略作介绍。(一)卡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霍妮采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压抑、抵抗等概念,但不同意他的“伊谛普斯”情结说(oedipus complex)和里比多说。她认为性力说完全歪曲了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新生儿由于弱小无力,就有寻求安全避免威胁的需要。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友爱、被人接受的家庭中,就会有安全感,使心理与行为得到正常发展。假如儿童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与情爱的家庭中,或由于父母时常争吵甚至拿孩子出气,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恐惧,导致基本焦虑(anxiety)。这种焦虑若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使他们感到社会上的人都对他有敌意,从而成为神经性的焦虑。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采取许多防御策略,如趋向他人(moving toward others)作出讨好、依从等行为;避开他人(moving away from others)表现出孤独、退缩等行为;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others)产生猜忌、敌视、伤害等行为。这种行为方式的重复使用,固定下来,不仅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精神病式的防御需要。一旦建立这种行为模式,人们也会经常出现“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用以掩饰真正的自我。前者的出现虽然能暂时缓解内心的焦虑,但它和现实的自我之间难免要发生冲突,从而使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增加困难和受到新的挫折,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她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因此也是可防治的。此外,她还认为,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她还从精神分析的治疗中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因素。霍妮的理论已经觉察到畸形社会对人的心理、行为和人格的影响,并且抓住焦虑这个中心概念来阐述社会与行为之间的心理过程,以及重视家庭环境与教育,对失常行为治疗的乐观主义态度,不能不说是精神分析论的一种积极的进展。但她仅仅看到社会敌对性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没看到社会变革并使人类互助合作成为现实的动力作用,则又是片面的。(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埃里克森(1933)从德国来到美国从事儿童精神病分析治疗工作,发现情绪疾病的中心是自我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而不像弗洛伊德只强调性。他通过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无所谓好坏,但有向任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不仅能完成阶段任务,而且会逐渐实现健康而成熟的品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人格。这八个阶段如下。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儿童一出生就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人们的关怀、爱抚,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对人的信任感;如果这种关怀不一贯,爱抚不够或没有,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疑惧、形成不信任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最有影响的人是妈妈或类似妈妈的人。不信任不一定都不必要,有时也是对危险与不快事件的准备和预期,两者应保持一定比例,信任感应多于不信任感。信任与不信任的问题要持续到后几个阶段逐一解决。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儿童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走路、说话、独立穿衣、吃饭等),得到大人允许、承认,就会感到有自控能力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出现自主感;反之儿童在自己活动中出现意外时遇到大人不耐烦而过分粗暴,或过分溺爱加以阻拦,就会产生羞耻感和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允许儿童有活动的自由,鼓励他们的成功,对于发展自主性十分必要,但也要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接受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其为将来参加法制生活有所准备。3发展主动性阶段(45岁)。儿童在这时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会用自己“良心”的内部声音去支持与引导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从事各种运动性游戏,家庭成员对他们智力上表现主动性而提出的种种怪问题给以耐心回答,不嘲笑、不禁止,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加强;如果大人认为他们以上的活动是坏的、笨拙的、讨厌的,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儿童开始意识到性别差异,会以父母自居,争取异性父母的爱,如不能偿愿,也会产生过度的内疚。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影响最多的是家庭。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儿童掌握了语言与文字工具后,不仅可获得大量知识、技能,且具有演绎推理及按规则做游戏和学习能力,且特别爱提寻根究底的问题。当儿童的创制活动和学习受到老师与大人的支持、赞扬和奖赏,其勤奋感就会产生并得到加强;反之,大人把这种活动看作是捣乱,或者他们在学习上经常失败,就会产生或加强自卑感。但是一个自卑感的学生,如果遇到一位敏感、教导有方、事业心强的教师,设法帮助他逐步取得好成绩,增强其信心,也可使勤奋感获得新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5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儿童进入青春期,除产生爱情的新觉醒,去寻找异性朋友外,还发展了对周围世界新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他们会想到其他人在想什么和怎么想,想象理想的家庭、宗教和社会究竟应是什么样的,并把它们与现实进行对比,把社会的矛盾集中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的理论和哲学。青年还是一个没有耐心的理想主义者,因为他们认为把理想变为现实,就如想象那样容易。青年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个人同一感(personal identity)。所谓同一性,指能发现事物的异同,形成它们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如青年能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综合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自我”整体,因此他能识别自己与别人的异同、能认识现在工作与未来效果的关联,领导与被领导的统一与区别的关系,等等。发展个人同一感对于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非常重要,不然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如时间混乱(不考虑时间的限制,总想立刻解决问题或任意拖延时间,缺乏时间观念);自我肯定的混乱(怀疑对自己的认识与给人的社会形象是否一致);工作瘫痪(不能认识努力工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联系,所以对成就不抱期望,因此松劲不坚持努力);两性混乱(不愿接触异性或乱搞男女关系,对两性之间的同一性认识不清);权威性混乱(不了解领导与被领导的统一关系,因此产生对立或盲从)等。在青少年罪犯中,同一性混乱是最常见的症状。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同一性的发展与先前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密切关系。如果年轻人在进入青春期前有较多的不信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自卑感,发展同一性就会相当困难,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同一性混乱。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左右)。本阶段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分担苦乐、相互关怀等。亲密感是个人意识到对社会负有义务,并在社会活动、合作完成任务和性生活等过程中获得成功而产生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8 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这是人一生的主要努力趋近完成和抱孙子的时期。当他满意地回顾一生时就会有一种完美感,但看到过去一段失去了很多好机会或走错了方向,想重新开始又觉得为时已晚,于是产生绝望的感觉。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埃里克森的理论从心理社会的新角度阐述了人格发展的阶段与阶段矛盾,其中有许多辩证的观点,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感”的概念不仅是一种发现,且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颇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似未交代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当做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人的意识、高级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因此依然没有突破新精神分析的框架。此外,他对第三阶段的性恋说(依蒂普斯情绪说的翻版)以及青年同一性混乱的归因都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或不当之处。三、人际行为三维理论这是以人际需要理论为基础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群体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其主要代表是舒茨(WCSchutz,1958)。这个理论有以下几点主要的设想。(一)基本的人际需要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inclusion need)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群体的需要;支配需要(control need)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affective need)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这种需要与生物需要类似但不相同。生物需要调节着有机体与物理环境的关系,人际需要决定着个体与人类环境之间的联系。前者的不能满足,可能导致疾病与死亡,后者(人际需要)的不能满足,将会导致精神崩溃,甚至死亡。(二)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童年期的人际需要的是否得到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成年期对待他人的方式,有时像自己当年对待双亲的态度对待他人(恒常原则),有时和双亲认同,像双亲早期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他人(认同原则)。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不同性质与后来表现的行为方式存在如下关系。1包容需要的情况如果儿童与双亲的交往极少(由于双亲忽视,使其与家庭处于不完全融合的状况),这种经验会使他们出现低社会行为(under social behavior),如倾向于内部言语,摆脱相互作用,与他人保持距离,或巧妙地或直接了当地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儿童与双亲过分依赖与沟通,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over social behavior),如总是寻求接触,忙乱,要求给予注意,热衷于参与群体活动,有时还会以巧妙地表现知识与技巧等方法加入群体。如果儿童与双亲适宜地沟通与融合,会造成理想的社会行为(ideal social behavior),无论独处或群处都感到幸福,不把自己看作是需要注意的个体,能依据情境决定是否参与群体,人际关系一般没有问题。2支配需要的情况如果双亲对儿童采取既有要求又允许儿童有自主决定权和一定的自由度,就会使儿童表现出民主型的行为方式,既乐于顺从又敢于掌权,可以放弃也可以执行支配权,一切视情况而定。双亲若过分地控制或不充分地控制,则会引起儿童的过度焦虑和防御性行为,或者形成专制型的行为方式,如倾向于去控制别人与反对他人对己控制,甚至独断独行,违反规范、不尊重他人权力;或者形成拒绝型的行为方式,如过分谦虚、顺从,拒绝支配他人或拒绝作出重要决定,不愿负责任。3感情需要的情况如果儿童小时候得不到亲人充分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排斥,长大会表现出低个人行为(under personal behavior),如表面友好,但保持情绪距离,深怕不受人欢迎或不被真正喜爱,因而避免相互建立密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的关系中,长大也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over personal behavior),如强烈地寻求爱,希望或试图与人建立密切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与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ideal personal behavior),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不会有爱的缺失感;不论能否同人建立密切关系,都能恰当地对待自己。(三)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类型人依据三种需要(I、C、A)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表现(expressed)或被动期待(wanted),可以分成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undam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或简称FIRO)类型,它们是:1主动包容型(eI)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2被动包容(WI)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者。3主动支配型(eC)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者。4被动支配型(wC)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者。5主动感情型(eA)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者。6被动感情型(wP)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而本人往往显出对人冷淡、厌恶等情绪者。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部分都能很好的相容,相同需要的主动表现者与被动期待者在一起也常起弥补作用,相得益彰,但同属主动支配者在一起就不易相容。所以无论是交友、择偶、组织活动、人事安排等,了解一下人们的人际关系取向类型颇有助益。(四)相容(compatibility)两个人在一起,或个人在群体中能协调地工作或生活,就是相容。它在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舒茨认为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1互换(interchange)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三种需要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便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尽管双方在某一需要范围内可能有不相容处,但总和上相等或相近,因而还是相容的。其不相容的程度决定于总和上的差别度。总和差别大,具体不相容也就越严重。2发动的(original)相容,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一个人发生互补。如某人见到对方希望拥有领导地位,就表现出顺从或愿受控制的行为。3交互的(reciprocal)相容,指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如对方需要沟通,另一方也表现出渴望沟通;一方不想交谈,另一方也正合对方的意而终止谈话。总之,双方的需要与愿望表现出尽可能的相符。舒茨认为,一个人如果同对方在相容性上有差异,他就会去同更相容的另一个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五)群体的形成与瓦解与不相容的群体相比,相容群体有更大的凝聚力和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或产生高生产率。群体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即通过沟通,每一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群体;而后过渡到责任与权力的分配,确定谁当领导者;最后要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等现象。在群体瓦解时,这三者则会向相反方向变化,先是情绪依恋性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是众人纷纷脱离群体。这个理论从人际需要的角度系统地说明人际关系与交往中的许多现象,尽管操作性的论证研究尚少,且没有说明三种需要和社会源泉的关系,但是它很富于独创和启发性,它应属新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新发展。第四节符号相互作用学派及其新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是带有社会学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最初是由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