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教学课件:05佛教哲學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7154185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教学课件:05佛教哲學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哲学史》教学课件:05佛教哲學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哲学史》教学课件:05佛教哲學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五章五章 佛教哲佛教哲學學o1.1.佛教概述佛教概述o1 1-1-1 信仰信仰 n佛教以佛爲崇拜的物件。佛是佛教以佛爲崇拜的物件。佛是梵文梵文佛陀佛陀的音譯,意譯爲的音譯,意譯爲覺者覺者 。覺有三層含義:自。覺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小乘佛覺、覺他、覺行圓滿。小乘佛教一般以佛爲釋迦牟尼的專指。教一般以佛爲釋迦牟尼的專指。大乘佛教還有三世佛、三身佛大乘佛教還有三世佛、三身佛等。等。o1-11 1-11 三世佛三世佛豎三世佛豎三世佛左:燃燈佛,過去左:燃燈佛,過去 中:釋迦牟尼佛,現在中:釋迦牟尼佛,現在右:彌勒佛,將來右:彌勒佛,將來橫三世佛橫三世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o1-12 1-12 菩薩:職責:幫助菩薩:職責:幫助佛佛n四大菩薩:文殊、觀音、四大菩薩:文殊、觀音、普賢、普賢、地藏地藏n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四大名山:五台、普陀、峨嵋、峨嵋、九華九華o1-13 1-13 羅漢羅漢n在小乘佛教中是可能達到的最高果在小乘佛教中是可能達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地位次於佛與菩位,在大乘佛教中地位次於佛與菩薩。薩。o1-21-2 佛教的産生與發展佛教的産生與發展n公無前公無前6 6至至5 5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世紀由釋迦牟尼創立。釋迦牟尼(約前釋迦牟尼(約前565565前前486486年),年),原名悉達多,姓喬答摩,是古印度原名悉達多,姓喬答摩,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淨飯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淨飯王的太子。王的太子。o1-21 1-21 流派流派n原始佛教,創教與承傳。原始佛教,創教與承傳。n部派佛教,部派佛教,4 4世紀中葉,開始分裂。世紀中葉,開始分裂。n大乘佛教,主張慈悲救世,普渡大乘佛教,主張慈悲救世,普渡衆生。衆生。n密教,密教,7 7世紀,高度組織化,禮儀世紀,高度組織化,禮儀繁瑣,神秘。繁瑣,神秘。o1-22 1-22 傳承傳承n南傳佛教,南亞,東南亞,上座南傳佛教,南亞,東南亞,上座部佛教。部佛教。n北傳佛教,中國、日本、蒙古。北傳佛教,中國、日本、蒙古。n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喀巴,達藏傳佛教,格魯派,宗喀巴,達賴,班禪。賴,班禪。o1-31-3 教義教義o1-31 1-31 四諦四諦o1-311 1-311 苦諦苦諦n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苦。o1-312 1-312 集諦集諦:痛苦的原因或根據,:痛苦的原因或根據,生死輪回。生死輪回。o1-313 1-313 滅諦:滅諦:超越生死,涅槃超越生死,涅槃o1-314 1-314 道諦道諦:消滅諸苦的方法、:消滅諸苦的方法、手段。手段。o1-32 1-32 八正道八正道n正見(認識)、正思(思維)、正正見(認識)、正思(思維)、正語(言語)、正業(行爲)、正命語(言語)、正業(行爲)、正命(生活方式)、正念(意念)、正(生活方式)、正念(意念)、正定(禪定)、定(禪定)、正精进正精进。o1-33 1-33 六道輪回六道輪回n三世:前世、今世、來世。三世:前世、今世、來世。n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n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餓鬼、地獄。o1-34 1-34 因果報應因果報應n業:身業(行爲)、語業(言業:身業(行爲)、語業(言語)、意業(意識)語)、意業(意識)n報:報應。以善惡諸業爲因,能報:報應。以善惡諸業爲因,能招致不同的果報,是爲業果。招致不同的果報,是爲業果。o1-41-4 佛法佛法o1-41 1-41 戒學戒學n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妄語、不飲酒。n八戒:五戒之外:不坐高廣大床、八戒:五戒之外:不坐高廣大床、不裝飾打扮觀聽歌舞、不非時食。不裝飾打扮觀聽歌舞、不非時食。o1-42 1-42 定學定學n禪定,集中精神,了悟。慧能:禪定,集中精神,了悟。慧能: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謂禪定。內定,是謂禪定。o1-43 1-43 慧學慧學n智慧之學。慧能:定是慧體,慧智慧之學。慧能: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之時慧在定。o2 2.六家七宗與僧肇六家七宗與僧肇o2-12-1 六家七宗六家七宗n六家七宗:本無宗、本無異宗、六家七宗:本無宗、本無異宗、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宗、緣會宗。o2-112-11 本無宗:道安。本性空寂本無宗:道安。本性空寂n吉藏吉藏中觀論疏中觀論疏:一者釋道安明:一者釋道安明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前,空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未有;若詫心本無,則異想在未有;若詫心本無,則異想便息。叡法師便息。叡法師云云:格義迂而乖:格義迂而乖本,六家偏而未濟。師本,六家偏而未濟。師云云:安:安和上鑿荒途以開轍,標玄旨於和上鑿荒途以開轍,標玄旨於性空。以爐冶之功驗之,唯性性空。以爐冶之功驗之,唯性空之宗最得其實。詳此意,安空之宗最得其實。詳此意,安公明本無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公明本無者,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雲本無。寂,故雲本無。o2-12 2-12 本無異宗:竺法琛。無在本無異宗:竺法琛。無在有先有先n吉藏吉藏中觀論疏中觀論疏:琛法師:琛法師云云:本無: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故稱本無。故稱本無。n日人安澄日人安澄中論疏記中論疏記引引二諦搜玄論二諦搜玄論曰:夫無者何也?壑然無形,而曰:夫無者何也?壑然無形,而萬物由之而生者也。有雖可生,萬物由之而生者也。有雖可生,而無能生萬物,故佛答梵志:四而無能生萬物,故佛答梵志:四大從空中生也。大從空中生也。o2-13 2-13 即色宗:支道林。色不自即色宗:支道林。色不自有有n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雖色而空。故曰:不自有,雖色而空。故曰:色即為空,色複異空。色即為空,色複異空。(支道支道林集林集妙觀章妙觀章)o2-14 2-14 心無宗:溫法師、支愍度。心無宗:溫法師、支愍度。無心於萬物無心於萬物n吉藏吉藏中觀論疏中觀論疏:第三溫法師用心:第三溫法師用心無義。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無義。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釋意雲:經中說諸物未嘗無。此釋意雲:經中說諸法空者,欲令心體虛妄不執,故法空者,欲令心體虛妄不執,故言無耳。不空外物,即萬物之境言無耳。不空外物,即萬物之境不空。不空。n元康元康肇論疏肇論疏述支愍度心無義曰:述支愍度心無義曰:無心萬物,萬物未嘗無。謂經中無心萬物,萬物未嘗無。謂經中言空者,但於物上不起執心,故言空者,但於物上不起執心,故言其空。然無是有,不曾無也。言其空。然無是有,不曾無也。o2-15 2-15 識含宗:于法開。所見者識含宗:于法開。所見者夢中所見夢中所見n吉藏吉藏中觀論疏中觀論疏:第五于法開立:第五于法開立識含義: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含義: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今之所見群有,識為大夢之主。今之所見群有,皆於夢中所見。其於大夢既覺,皆於夢中所見。其於大夢既覺,長夜獲曉,即倒惑識滅,三界長夜獲曉,即倒惑識滅,三界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不生。不生。o2-16 2-16 幻化宗:道壹。諸法皆幻幻化宗:道壹。諸法皆幻化而神不空化而神不空n吉藏吉藏中觀論疏中觀論疏:第六壹法師雲:第六壹法師雲:世諦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經雲:世諦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經雲:從本以已來,未始有也。從本以已來,未始有也。n安澄安澄中論疏記中論疏記引引山門玄義山門玄義云云:第:第一釋道壹,著一釋道壹,著神二諦論神二諦論雲:一切雲: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世諦。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複空,教何所施?誰修道?若神複空,教何所施?誰修道?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准之可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准之可悉悉。o2-17 2-17 緣會宗:于道邃。緣會為緣會宗:于道邃。緣會為有,緣散為無有,緣散為無n吉藏吉藏中觀論疏中觀論疏:第七于道第七于道邃,明邃,明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故即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故即無,稱第一義諦。無,稱第一義諦。n安澄安澄中論疏記中論疏記:言第七於道邃等:言第七於道邃等者。者。玄義玄義云云:第七於道邃著:第七於道邃著緣會緣會二諦論二諦論云云:緣會故有,是俗;推:緣會故有,是俗;推拆無,是真。譬如土木合為舍,拆無,是真。譬如土木合為舍,舍無前體,有名無實。故佛告羅舍無前體,有名無實。故佛告羅陀,壞滅色相,無所見。准之可陀,壞滅色相,無所見。准之可悉。悉。o2-2 2-2 僧肇僧肇(384384414414)o2-21 2-21 不真空論不真空論n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即色者,明得在於神靜,失在於物虛。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色不自色,故雖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當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此但當色即色,豈待色色而後為色哉?此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本無直語色不自色,未領色之非色也。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即無。尋夫立文之本有即無;非無,無即無。尋夫立文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以物物夫以物物於物,則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雖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非物,故雖物而非物。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肇論肇論不真不真空論空論)n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寞虛豁,然後為真諦者乎?誠視聽,寂寞虛豁,然後為真諦者乎?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于何而可物?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然則萬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不有,有其所以不無。有其所以不有,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故雖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無,故雖無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而非無。雖無而非無,無者不絕虛;雖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無不夷跡,然則有無稱異,其致一也。(肇論肇論不真空論不真空論)o2-22 2-22 物不遷論物不遷論n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尋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于諸動。必求靜于諸動,故雖求靜于諸動。必求靜于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而不離動。(肇論肇論物不遷論物不遷論)n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其不去。然則所造未嘗異,所見未嘗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複何滯哉!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苟得其道,複何滯哉!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何則?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嘗無;今物何所往?何則?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于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物不來;于向未嘗無,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復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風既無往復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風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曆天而不周,複何怪哉!動,日月曆天而不周,複何怪哉!o2-23 2-23 般若無知論般若無知論n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諦夫智以知所知,取相故名知。真諦自無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自無相,真智何由知?所以然者,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知夫所知非所知,所知生於知。所知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既生知,知亦生所知。所知既相生,相生即緣法。緣法故非真,非真,相生即緣法。緣法故非真,非真,故非真諦也。(故非真諦也。(肇論肇論般若無知論般若無知論)n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雲:聖心無所乃曰一切知。故經雲: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光,虛心玄鑒,也,故能默耀韜光,虛心玄鑒,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肇論肇論般若無知論般若無知論)n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辨於惑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稱淨者,則不辨於惑智。三毒四倒亦皆清淨,有何獨尊於般若?智。三毒四倒亦皆清淨,有何獨尊於般若?若以所知美般若,所知非般若。所知自常若以所知美般若,所知非般若。所知自常淨,故般若未嘗淨,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淨,故般若未嘗淨,亦無緣致淨歎於般若。然經雲:般若清淨者,將無以般若體性真然經雲:般若清淨者,將無以般若體性真淨,本無惑取之知。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淨,本無惑取之知。本無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知名哉,豈唯無知名無知,知自無知矣。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是以聖人以無知之般若,照彼無相之真諦。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真諦無兔馬之遺,般若無不窮之鑒。所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會而不差,當而無是,寂怕無知而無不知者矣。(者矣。(肇論肇論般若無知論般若無知論)o3 3 隋唐隋唐佛教宗派佛教宗派o3-13-1 天臺宗天臺宗n天臺宗,由於這個宗派是隋朝天臺天臺宗,由於這個宗派是隋朝天臺山智顗所創立,所以被稱爲天臺宗。山智顗所創立,所以被稱爲天臺宗。此宗的中心理論是諸法實相論,淵此宗的中心理論是諸法實相論,淵於南嶽慧思。他說一切諸法當體即於南嶽慧思。他說一切諸法當體即是實相,而萬有差別的事相皆是顯是實相,而萬有差別的事相皆是顯示法相真如的本相。此宗所立的示法相真如的本相。此宗所立的圓融三諦圓融三諦及及一念三千一念三千即爲說即爲說明此義。明此義。o3-11 3-11 圓融三諦圓融三諦o3-111 3-111 空諦空諦n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沒有永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沒有永恒不變的實體,叫做恒不變的實體,叫做空諦空諦。o3-112 3-112 假諦假諦n一切事物其中雖無永恒不變的實一切事物其中雖無永恒不變的實體,卻有如幻如化的相貌,體,卻有如幻如化的相貌,叫做叫做假諦假諦。o3-113 3-113 中道諦中道諦n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叫做叫做中道諦中道諦。n隨便舉一事物,他認爲即是空、隨便舉一事物,他認爲即是空、又是假、又是中,所以稱爲圓融又是假、又是中,所以稱爲圓融三諦。三諦。o3-12 3-12 一念三千一念三千o3-121 3-121 十法界十法界n一心具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一心具有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以上爲六凡)、修羅、人、天(以上爲六凡)、聲聞、緣覺、菩薩、佛(以上爲聲聞、緣覺、菩薩、佛(以上爲四聖)十法界,四聖)十法界,o3-122 3-122 百法界百法界n這十法界,不是固定不移的。這十法界,不是固定不移的。六凡六凡可以向上達到佛的地位,可以向上達到佛的地位,而佛也可以顯身於而佛也可以顯身於六凡六凡之中。之中。這樣十法界相互具備,就構成這樣十法界相互具備,就構成百法界百法界。o3-123 3-123 十如是十如是n天臺宗進而區分了構成每一事物的天臺宗進而區分了構成每一事物的內部結構,提出了構成宇宙萬物本內部結構,提出了構成宇宙萬物本然狀態的十個方面,它們是:然狀態的十個方面,它們是:n如是相、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合稱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合稱十十如是如是。n分別表示相狀、本性、體質、功能、分別表示相狀、本性、體質、功能、活動、原因、條件、結果、報應等。活動、原因、條件、結果、報應等。這樣這樣百法界百法界的每一界各具的每一界各具十十如是如是,從而稱爲,從而稱爲千如是千如是。o3-124 3-124 三種世間三種世間n天臺宗認爲各法界所依之體,基天臺宗認爲各法界所依之體,基本上不外乎本上不外乎三種世間三種世間。即構。即構成它們個體要素來說是色、受、成它們個體要素來說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世間,就其群想、行、識的五蘊世間,就其群體而方是有情世界,就其群體而體而方是有情世界,就其群體而言是有情世間,就其生存環境而言是有情世間,就其生存環境而言,是器世間。由此就有了三千言,是器世間。由此就有了三千種世間,而這一切都不過是種世間,而這一切都不過是介介而一念心而一念心的産物,沒有的産物,沒有介爾介爾一念心一念心,也就沒有一切。,也就沒有一切。o3-23-2 唯識宗唯識宗n法相唯識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法相唯識宗是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創立的宗派,因宣揚子窺基創立的宗派,因宣揚萬法唯識萬法唯識故得名。法相唯識故得名。法相唯識宗的中心思想是宗的中心思想是三性說三性說和和八識說八識說。o3-21 3-21 三性說三性說o3-211 3-211 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n唯識宗認爲,一般人(凡夫)周遍唯識宗認爲,一般人(凡夫)周遍地觀察和思量世上的萬事萬物(遍地觀察和思量世上的萬事萬物(遍計),並將它們區別分類,從而作計),並將它們區別分類,從而作出世上存在著真實的人(出世上存在著真實的人(實我實我)和真實的物(和真實的物(實法實法),事物之),事物之間存在著性質上的差別的判斷(間存在著性質上的差別的判斷(所執所執)。這種由主觀上)。這種由主觀上虛妄分虛妄分別別而得來的事物的性質,叫做而得來的事物的性質,叫做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它是一種虛幻的存。它是一種虛幻的存在,所以,在,所以,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又稱又稱幻有幻有。o3-212 3-212 依他起性依他起性n爲了破除爲了破除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唯識宗,唯識宗提出了提出了依他起性依他起性。認爲一切事。認爲一切事物都是依據一定的因緣,特別是阿物都是依據一定的因緣,特別是阿賴耶識的活動興起的,並非是由物賴耶識的活動興起的,並非是由物體的自性所決定的。如果沒有衆緣體的自性所決定的。如果沒有衆緣的聚會,便沒有一切現象。事物這的聚會,便沒有一切現象。事物這種依衆緣而起的性質,便是種依衆緣而起的性質,便是依他依他起性起性。它是一種相對的存在,是。它是一種相對的存在,是一種隨著條件的變化隨時會消失的一種隨著條件的變化隨時會消失的存在。所以,存在。所以,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又稱又稱假有假有。o3-213 3-213 圓成實性圓成實性n唯識宗認爲不僅人是由色、受、唯識宗認爲不僅人是由色、受、想、行、識五種要素(想、行、識五種要素(五蘊五蘊)和合産生的,沒有實在的主體和合産生的,沒有實在的主體(即(即人無我人無我、人空人空),),而且一切事物都是依據各種因緣而且一切事物都是依據各種因緣産生的,同樣沒有實在的主體産生的,同樣沒有實在的主體(即(即法無我法無我、法空法空)。)。這種在排除了一切事物和現象的這種在排除了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實在性以後,方能得到的事物圓實在性以後,方能得到的事物圓滿無缺、能夠成就佛和菩薩各種滿無缺、能夠成就佛和菩薩各種功德的性質,叫做功德的性質,叫做圓成實性圓成實性。這才是唯一起初的絕對的存在,這才是唯一起初的絕對的存在,才是:才是:真如真如。甩以。甩以圓成實圓成實性性又稱又稱真有真有。o3-22 3-22 八識八識n指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指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n它是唯識宗對人的認識功能所作的它是唯識宗對人的認識功能所作的分類,也是唯識宗關於外部世界起分類,也是唯識宗關於外部世界起源於精神現象的源於精神現象的萬法唯識萬法唯識和和唯識無境唯識無境的立論依據。八識系統的立論依據。八識系統中最重要的是阿賴耶識,它是一切中最重要的是阿賴耶識,它是一切現象的總根源,一切事物和現象都現象的總根源,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由阿賴耶識所變現,而爲眼、耳、是由阿賴耶識所變現,而爲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所執取,鼻、舌、身、意等前六識所執取,以爲實在。現象之所以千差萬別,以爲實在。現象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於阿賴耶識中蘊藏著種種性質就在於阿賴耶識中蘊藏著種種性質不同的種子。不同的種子。n同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論者同一切衆生皆有佛性的佛性論者相反,唯識宗認爲一切衆生先天相反,唯識宗認爲一切衆生先天具有五種不同的本性,這是由阿具有五種不同的本性,這是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決定的,因而是賴耶識中的種子決定的,因而是不可改變的。五種姓是:菩薩種不可改變的。五種姓是:菩薩種姓、緣覺種姓、聲聞種姓、不定姓、緣覺種姓、聲聞種姓、不定種姓、一闡提種姓。五種姓說促種姓、一闡提種姓。五種姓說促使唯識宗在理論上與其他宗派發使唯識宗在理論上與其他宗派發生正面衝突,也是其不得久傳的生正面衝突,也是其不得久傳的重要原因。重要原因。o3-33-3 華嚴宗華嚴宗n因以因以華嚴經華嚴經爲建立義理顯示旨歸爲建立義理顯示旨歸的根本經典,故名,又因其實際的根本經典,故名,又因其實際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賢首賢首,後人稱法藏爲賢首大師,故,後人稱法藏爲賢首大師,故又稱爲賢首宗。還因此宗以法界又稱爲賢首宗。還因此宗以法界緣起自在無礙爲基本教義,又名緣起自在無礙爲基本教義,又名爲法界宗。爲法界宗。n華嚴宗的基本理論是法界緣起論。華嚴宗的基本理論是法界緣起論。法界是包涵理和事及其相互關係法界是包涵理和事及其相互關係的總相、總稱。理即真理,指事的總相、總稱。理即真理,指事物的本性、本體;事即萬事萬物、物的本性、本體;事即萬事萬物、現象。法界緣起是講理、事、理現象。法界緣起是講理、事、理和事以及事和事的相互關係的理和事以及事和事的相互關係的理論。法界共有四相,即事法界、論。法界共有四相,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法界。礙法界。o3-31 3-31 四法界四法界n事法界,即宇宙萬有事物。事法界,即宇宙萬有事物。n理法界,指不同事物共有的本體、理法界,指不同事物共有的本體、本性。本性。n理事無礙法界,意謂理是事的本體,理事無礙法界,意謂理是事的本體,事是理的顯現,本體和現象無妨礙、事是理的顯現,本體和現象無妨礙、無矛盾、圓融和諧。無矛盾、圓融和諧。n事事無礙法界,指事物與事物之間事事無礙法界,指事物與事物之間圓融交滲,相即相融,彼此無礙。圓融交滲,相即相融,彼此無礙。n法藏稱理事無礙的關係爲法藏稱理事無礙的關係爲一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切,一切即一。同一本體顯現爲同一本體顯現爲各種各樣的事物,是各種各樣的事物,是一即一切一即一切;千差萬別的事物歸結爲同一本體,千差萬別的事物歸結爲同一本體,是是一切即一一切即一。o3-32 3-32 六相圓融六相圓融n所謂六相是總、同、成、別、異、所謂六相是總、同、成、別、異、壞。前三相指全一、整體,後三相壞。前三相指全一、整體,後三相指部分、片斷。其相互關係是離總指部分、片斷。其相互關係是離總無別,離同無異,離成無壞;總即無別,離同無異,離成無壞;總即別,別即總;同即異,異即同;成別,別即總;同即異,異即同;成即壞,壞即成;相即相入,圓融無即壞,壞即成;相即相入,圓融無礙。礙。n法藏: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法藏: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處師子;又複一一一毛中,皆有無處師子;又複一一毛,帶此無處師子,還入一毛中。毛,帶此無處師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各因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各因陀羅網境界門。(陀羅網境界門。(金師子章金師子章)o3-43-4 禪宗禪宗禪宗是中國化最爲典型的中國佛禪宗是中國化最爲典型的中國佛教宗派,因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教宗派,因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禪宗的譜系的全部修習而得名。禪宗的譜系是:菩提達摩是:菩提達摩慧可慧可僧僧璨璨道信道信弘忍弘忍惠能。惠能。n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n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n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爲堪作佛?爲堪作佛?n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差別?o神秀:神秀:身是菩提樹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勿使惹塵埃o惠能:惠能:菩提本無樹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佛性常清淨何處惹塵埃何處惹塵埃n惠能擲下衣缽于石上,曰:此衣惠能擲下衣缽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爲法來,不爲衣來。者!行者!我爲法來,不爲衣來。n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複問雲:上來密惠明言下大悟。複問雲: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n惠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惠能雲:與汝說者,即非密也。n惠能的著名弟子有:荷澤神會、惠能的著名弟子有:荷澤神會、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等。青原行思、南嶽懷讓等。o3-41 3-41 佛性說佛性說n認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認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強調佛性人人共有。佛可成佛,強調佛性人人共有。佛性即是自性,宣揚性即是自性,宣揚見性成佛見性成佛。n惠能: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惠能: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有智。n惠能:本性是佛,離性別無佛。惠能:本性是佛,離性別無佛。n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是佛。是佛。n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o3-423-42 頓悟說頓悟說n認爲衆生可不必經歷累生累世的修認爲衆生可不必經歷累生累世的修煉,只要能夠開悟,當下即可成佛。煉,只要能夠開悟,當下即可成佛。n惠能: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惠能: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n惠能: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惠能: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時衆生是佛。衆生是佛。o3-433-43 無念說無念說n惠能: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惠能: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爲宗,無相爲體,無住爲立無念爲宗,無相爲體,無住爲本。本。n懷讓:磨磚做鏡懷讓:磨磚做鏡n德山棒,臨濟喝德山棒,臨濟喝n無門:無門:春有百花秋有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挂心頭若無閒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便是人間好時節n慧海: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慧海:饑來吃飯,困來即眠。n天然:燒木佛天然:燒木佛n黃檗:才思作佛,便被佛障黃檗:才思作佛,便被佛障n一位僧人問:維摩經雲:欲得淨土,一位僧人問:維摩經雲: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雲:何得淨心?禪師答:當淨其心。雲:何得淨心?禪師答:以畢竟淨爲淨。僧問:何是畢竟淨以畢竟淨爲淨。僧問:何是畢竟淨爲淨。?答:無淨,無無淨,即是爲淨。?答:無淨,無無淨,即是畢竟淨。問:何是無淨無無淨?答:畢竟淨。問:何是無淨無無淨?答:一切處無心,是淨。得淨之時,不一切處無心,是淨。得淨之時,不得作淨想,即是無淨。得無淨時,得作淨想,即是無淨。得無淨時,亦不得作無淨想,即是無無淨也。亦不得作無淨想,即是無無淨也。n惟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惟信: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