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理论知识及仪器知识第一部分理论知识: 矿山救护队的任务:(1) 抢救矿山遇险遇难人员; (2) 处理矿山灾害事故;(3) 参加排放瓦斯、震动性放炮、启封火区、反风演习和其他需要佩用氧气呼吸器作业的安全技术性工作;(4) 参加审查矿山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编制工作,并制定救护队相应的预处理方案,协助矿山搞好预防性安全检查和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5) 负责兼职矿山救护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6) 协助矿山企业搞好职工的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 队员职责: (1)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地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 (2)保养好技术装备,使之达到战斗准备标准要求; (3)积极参加学习和技术、体质训练,不断提高思想、技术、业务、身体素质;(4)处理事故时的具体职责:(1)在处理事故时,应迅速而正确地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并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 (2)了解本队的战斗任务,熟练运用自己的技术装备去努力完成; (3)积极救助遇险人员和消灭事故; (4)在行进或作业时,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报告小队长; (5)注意自己仪器的工作情况和氧气呼吸器的氧气压力,发生故障及时报告小队长; (6)在工作中帮助同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单独离开小队; (7)撤出矿井后,要迅速整理好氧气呼吸器及个人分管的装备; (8)根据指挥员的命令,在事故处理时担任电话值班员、通信员、安全岗哨等,履行队员的特别职责。 救护队接到事故电话出动有时间限制:救护队接警后必须在1min内出动,不需乘车出动时,不得超过2min。按照事故性质携带所需救护装备,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当矿山发生火灾、瓦斯或矿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待机小队应随同值班小队出动。 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 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救护人员应立即做好战前检查,按事故类别整理好所需装备,做好救护准备。根据抢救指挥部命令,组织灾区侦察、制定救护方案、实施救护。(2) 救护队指挥员了解事故情况、接受任务后应立即向小队下达任务,并说明事故情况、完成任务要点、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第二部分五大灾害知识: 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处理:1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1)灾区侦察; (2)抢救遇险人员; (3)抢救人员时清理灾区堵塞物;(4)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 (5)恢复通风。2.爆炸产生火灾,应同时进行灭火和救人,并应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的措施。3.井筒、井底车场或石门发生爆炸时,在侦察确定没有火源,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应临时恢复通风系统。4.爆炸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时,派1个小队沿回风侧、另1个小队沿进风侧进入救人,在此期间必须维持通风系统原状。5.井筒、井底车场或石门发生爆炸时,应派1个小队救人,1个小队恢复通风。如果通风设施损坏不能恢复,应全部去救人。6.为了排除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抢救人员,要在查清确无火源的基础上,尽快恢复通风。如 果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流方向的人员,为了紧急救人,在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采取区域反风。之后,矿山救护队应进入原回风侧引导人员撤离灾区。7.处理爆炸事故,小队进入灾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进入前切断灾区电源,并派专人看守;(2)保持灾区通风原状,检查灾区内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温度及通风设施的破坏情况;(3)穿过支架破坏的巷道时,应架好临时支架;(4)通过支架松动的地点时,队员应保持一定距离按顺序通过,不得推拉支架;(5)进入灾区行动应防止碰撞、摩擦等产生火花;(6)灾区巷道较长、有害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的情况下,无火源、人员已经牺牲时,必须在恢复通风、维护支架后方可进入,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要点:1.查明灾区是否有火源存在。如有火源,按火灾事故处理;如无火源,则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这是抢险救灾人员最好最有效的方法。2.快恢复灾区通风。在证实灾区遇险人员已无生还能力的情况下,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不得强令救护队佩戴氧气呼吸器抢救遇难人员。3.防止二次爆炸,认真分析有无二次爆炸的危险存在。若有则应考虑制定防止二次爆炸的措施或撤出救灾人员,不得强令救护队进入有爆炸危险的灾区救人。4.低浓度瓦斯爆炸时应首先考虑应尽快恢复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到爆炸界限。一时无法恢复时,如无火源,可考虑先抢救遇险人员,后恢复通风;有火源时,按火灾事故处理。5.高浓度瓦斯爆炸时应首先查明灾区是否有火源存在,若有火源,严禁启动局部通风机或恢复灾区通风,应在不供风的情况下救人或灭火,但必须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无法灭火或灭火无效时,及时予以封闭;如无火源,则应首先考虑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后,再集中力量救人。6.正确控制风流,恢复灾区通风时应优先考虑用全负压方法,这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如不具备条件时,可用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7.矿山救护队在处理爆炸事故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爆炸事故处理的行动原则,迅速查明是否有火源存在和有毒有害气体,尽量创造安全的救灾环境。当证实灾区遇险人员已经死亡时,不允许佩戴呼吸器冒险抬人。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处理处理矿井火灾事故一般战术1.处理矿井火灾,救护队应了解以下情况:a 发火时间、火源位置、火势大小、波及范围、人员撤离情况;b 灾区瓦斯情况、通风系统状态、风流方向;c 巷道围岩状况、支护情况;d 通风消防管路、防尘管路是否建立;e 灾区电源是否切断,主要通风机是否正常运转。 2.在选择灭火方法时,指挥员应该考虑火灾的特点、发生地点、范围及灭火的人力、物力。一般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采用积极方法灭火。3.在下列情况下,采用隔绝方法或综合方法灭火:a 缺乏灭火器材或人员时;b 火源点不明确、火区范围大、难以接近火源时; c 用积极方法无效或直接灭火对人员有危险时;d 采用积极方法不经济时。4处理井下火灾应遵循下列原则:a 控制烟雾的蔓延,不致危及井下人员安全;b 防止火灾扩大;c 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d 保证救灾人员安全,并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e 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5.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道和硐室发生火灾时,为了抢救井下人员,应反风或风流短路。反风前,必须将原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采取风流短路措施时,必须将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离。多台主要通风机联合通风的矿井反风时,抽出式矿井要保证非事故区域的主要通风机先反风,事故区域的主要通风机后反风。压入式矿井正好相反。瓦斯矿井应采用正常通风。如必须反风或风流短路时,指挥部应分析反风或风流短路后风流中瓦斯变化情况,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6.灭火中只有在不致使瓦斯很快积聚到爆炸危险浓度,且能使人员迅速退出危险区时,才能采用停止通风的方法。7.用水或注浆的方法灭火时,应将回风侧人员撤出。8.灭火应从进风侧进行。为控制火势可采取设置水幕、拆除木支架(岩石坚固时)、拆掉一定区段巷道中的木背板及建造临时防火密闭等措施,阻止火势蔓延。9.用水灭火时,为了防止引起水煤气爆炸,水流不要对准火焰中心,而应从火焰的外围喷洒,随着燃烧物温度的降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灭火时要有足够的风量,使水蒸气直接排入回风道。10.向火源大量灌水或从上部灌浆时,严禁靠近火源地点作业;用水快速淹没火区时,密闭附近不得有人。 11.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 火源明确;b 水源、人力、物力充足;c 有畅通的回风道;d 瓦斯浓度不超过2%。12.扑灭电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电源无法切断时,严禁使用非绝缘灭火器灭火。13进风的下山巷道着火时,必须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紊乱和风流逆转的措施。改变通风系统和通风方式时,必须有利于控制火风压。14.扑灭瓦斯燃烧引起的火灾时,不得使用震动性的灭火手段,防止扩大事故。15.在隔绝火区时必须做到:a 密闭墙的位置应选择在围岩稳定、无断层、无破碎带、巷道断面小的地点,距巷道交叉口不小于10m;b 拆掉压缩空气管路、电缆,使之不通过密闭墙;c 在密闭墙中装设注惰性气体、采气样测量温度用的管子,并装上有阀门的放水管子;d 保证密闭墙的建筑质量;e 设专人随时检查观察瓦斯变化,在火区瓦斯迅速增加时,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可进行远距离、大面积的封闭。当火区稳定后,再缩小火区。16.火区封闭后,必须遵守下列原则:a 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进入检查或加固密闭墙,要在24h之后进行;b 密闭后,应采取均压通风措施,减少火区漏风;c 如果火区内氧含量、一氧化碳含量及温度没有下降趋势,应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17.密闭的火区内,如果发生爆炸,破坏了密闭墙,严禁派救护队恢复密闭墙或探险。如果必须恢复破坏的密闭墙或在附近构筑新密闭墙,之前必须做到:a 恢复密闭前的通风,最大限度地增加入风量吹散瓦斯;b 采取措施加强火区瓦斯抽放(利用现有的排瓦斯系统,向火区增打排瓦斯钻孔);*c 加强瓦斯检查,只有在火区内可燃气体浓度已无爆炸危险时,方可进行火区封闭作业。否则,要在距火区较远的安全地点建造密闭。18.隔绝火区封闭密闭墙的三种方法:1)首先封闭进风巷中的密闭墙;2)进风巷和回风巷中的密闭墙同时封闭;3)首先封闭回风侧密闭墙。19.封闭火区密闭墙应做到:1)多条巷道需要进行封闭时,应先封闭支巷,后封闭主巷;2)火区主要进风巷和回风巷中的密闭墙应开有通风孔,其他一些密闭墙可以不开通风孔;3)选择进风巷和回风巷的密闭墙同时封闭时,必须在建造这两个密闭墙时预留通风孔。封堵通风孔时必须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同时封堵。在建造砂袋抗爆墙时,也应遵守这一规定; 三、水灾事故处理1.矿山发生水灾事故时,救护队的任务是抢救受淹和被困人员,恢复井巷通风。2.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应了解灾区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等,并分析计算被堵人员所在空间体积、O2、CO2、CH4浓度,计算出遇险人员最短生存时间。根据水害受灾面积、水量和涌水速度,提出及时增大排水设备能力、抢救被困人员的有关建议。3.救护队在侦察中,应判定遇险人员位置,涌水通道、水量、水的流动线路,巷道及水泵设施受水淹程度,巷道冲坏和堵塞情况,有害气体(CH4、CO2、H2S等)浓度及在巷道中的分布和通风状况等。4.采掘工作面发生水灾时,救护队应首先进入下部水平救人,再进入上部水平救人。5.对于被困在井下的人员,其所在地点高于透水后水位,可利用打钻、掘小巷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建立通信联系;如果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后水位时,则禁止打钻,防止泄压扩大灾情。6.矿井涌水量超过排水能力,全矿和水平有被淹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救出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区放水,如果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威胁时,可用装有粘土、砂子的麻袋构筑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7.救护队在处理水淹事故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1)水灾威胁水泵安全,在人员撤往安全地点后,救护小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泵房不致被淹;(2)小队逆水流方向前往上部没有出口的巷道时,应与在基地监视水情的待机小队保持联系,当巷道有很快被淹危险时,立即返回基地;(3)排水过程中,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4)排水后进行侦察、抢救人员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和底板塌陷;(5)救护队员通过局部积水巷道,采用探险棍,探测前进。8.处理上山巷道水灾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检查并加固巷道支护,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2)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有效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3)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通信联系和退路安全畅通;(4)指定专人检测CH4、CO、H2S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四、顶板事故处理煤层顶板分类在缓倾斜、倾斜煤层中,回采工作空间主要以控制顶板为主(除个别有底板隆起的以外)。为了分析矿压规律,指导工作面顶板管理,选择支架和采空区处理方式,需对顶板进行分类。(一)按相对于煤层的位置及垮落的难易程度分1伪顶它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是一层极易垮落的薄岩层,常随采随落,多由炭质页岩或泥质页岩组成,厚度一般在0.30.5m以下。2直接顶它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常由一层或数层页岩、砂质页岩组成,厚度由几米至十余米,不很坚硬,是工作面支架支护的主要对象,一般在回柱或移支架后很快垮落。3老顶它是位于直接顶或煤层(因为有些煤层无伪顶或无直接顶)之上,是由砂岩、石灰岩或砾岩等组成的厚而坚硬的岩层。一般情况下,老顶能在采空区上方维持很大的悬露面积,不随直接顶一起垮落。冒顶是顶板事故,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在实行综采以前,顶板冒顶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高达75。随着液压支架的使用及对顶板事故的研究和预防技术的深入和逐步完善,顶板事故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2005年顶板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54.6%,顶板事故的伤亡人数仍高达34.66%,一次事故死亡平均1.14人。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断面的加大等,工作面与巷道的顶板事故预防更加重要。一、常用的顶板事故分类方法按冒顶的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1局部冒顶局部冒顶指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人2人)的冒顶,常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采煤工作面两端以及放顶线附近。煤矿实际生产中,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多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的70,总的危害比较大。从回采工序与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看,局部冒顶可分成:靠近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采煤工作面两端的局部冒顶;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2大型冒顶大型冒顶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3人以上)的冒顶。它包括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直接顶导致的压垮型冒顶、大面积漏垮型冒顶、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采空区冒矸冲入采煤工作面的推垮型冒顶及冲击推垮型冒顶等。(二)按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进行分1压垮型冒顶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2漏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指的就是由于顶板破碎而造成的大面积漏垮型冒顶。3推垮型冒顶推垮型冒顶是指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冒顶事故的处理:1.发生冒顶事故后,救护队应配合现场人员一起救助遇险人员。如果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应迅速恢复通风。当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时,救护队应担负起抢救人员和恢复通风的工作。2在处理冒顶事故以前,救护队应向冒顶区域的有关人员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冒顶区域顶板特性、事故前人员分布位置、瓦斯浓度等,并实地查看周围支架和顶板情况,在危及救护人员安全时,首先应加固附近支架,保证退路安全畅通。3.抢救被埋、被堵人员时,通过呼喊、敲击或采用探测仪器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建立通信联系,可采用掘小巷、绕道或使用临时支护通过冒落区。一时无法接近时,应设法利用钻孔、压风管路等提供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4.处理冒顶事故时,应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5.清理大块矸石等冒落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具、液压剪、起重气垫等工具进行处理。 五、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处理1.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抢救人员和对充满有害气体的巷道进行通风。2.救护队进入灾区侦察时,应查清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及分布情况,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破坏情况,突出的位置,突出物堆积状态,巷道堵塞情况,瓦斯浓度和波及范围,发现火源立即扑灭。3.采掘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1个小队从回风侧、另1个小队从进风侧进入事故地点救人。4.侦察中发现遇险人员应及时抢救,为其配用隔绝式自救器或全面罩氧气呼吸器,脱离灾区,或组织进入避灾硐室等待救护。对于被突出煤矸阻困在里面的人员,应及时打开压风管路,利用压风系统呼吸,并组织力量清除阻塞物。如需在突出煤层中掘进绕道救人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5.发生突出事故,应立即对灾区采取停电、撤人措施。再逐级排出瓦斯后,恢复送电。6.灾区排放瓦斯时,必须撤出回风侧的人员,以最短路线将瓦斯引入回风道,排风井口5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并设专人监视。7.发生突出事故,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和扩大灾情。如果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被破坏,应设置临时风障、风门及安装局部通风机逐级恢复通风。8.因突出造成风流逆转时,应在进风侧设置风障,并及时清理回风侧的堵塞物,使风流尽快恢复正常。9.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应采用综合灭火或惰气灭火。如果瓦斯突出引起回风井口瓦斯燃烧,应采取控制风量的措施。10.在处理突出事故时,必须做到:(1)进入灾区前,确保矿灯完好;进入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气开关和扭动矿灯开关或灯盖;(2)在突出区应设专人定时定点检查瓦斯浓度,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3)设立安全岗哨,非救护队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救护人员必须配用氧气呼吸器,不得单独行动;(4)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撤出全部人员。11.处理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除执行煤与瓦斯突出的各项规定外,还应对灾区加大风量,迅速抢救遇险人员。佩用负压氧气呼吸器进入灾区时,应带好防烟眼镜。重点:充分认识突出事故的特点和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瓦斯来源充足,并且瞬间涌出量很大、浓度很高,不但能顺风流方向蔓延,而且能逆风流风向蔓延,甚至能逆流到进风井。2.突出的瓦斯能形成冲击气浪破坏通风系统,突出的煤岩能堵塞巷道,因而造成通风混乱,不利于人员的撤退和救灾。3.突出的高浓度瓦斯,开始时不会立即爆炸,但在一定供氧条件下可能遇火引起燃烧。如果通风供氧使瓦斯浓度降低到爆炸界限以内,遇火源会引起爆炸。这就要求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严格火源管理。4.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如果需要在突出煤层中掘进巷道用于救人或恢复通风,仍必须采取防突措施。5.突出后有可能在一地点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突出。因此,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注意突出预兆,防止再次突出,扩大事故。6.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7.派人到进风井口及其50m范围内检查瓦斯,设置警戒,熄灭警戒区内的一切火源,严禁一切车辆进入警戒区,8.派救护队佩戴呼吸器、携带灭火器等器材下井侦察灾情,抢救遇险人员,恢复通风系统等。9.救护队要制定严格的灾区行动的安全措施,不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不要扭动矿灯开关。严格监视原有火区,查清突出后是否出现新火源,防止引爆瓦斯。10.发生突出事故时,必须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不得随意停风或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如通风系统和设施破坏,应设置临时风障、风门,安装局部通风机,并将高浓度瓦斯绕过火区和人员集中区引入总回风巷。11.因突出造成风流逆转时,要在进风侧设置风障,并及时清理回风侧的堵塞物,使风流尽快恢复正常。12.发生突出事故后,要慎重考虑灾区是否停电。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域的电源要在远距离断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如因停电造成矿井或灾区被水淹时,则应加强通风。特别是要加强电器设备的通风,做到送点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点,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13.组织力量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安排救护队在灾区救人,非救护队人员在新鲜风流种配合救人,救人时本着先明后暗以及“三先三后”(先易后难、先重后轻、先活后死)的原则进行。14.当突出后破坏范围很大,巷道恢复困难时,应在抢救遇险人员后对灾区进行封闭。15.保证压缩空气机正常运转,以利于避灾人员利用压风、自救装置进行自救。12、如突出发生后造成火灾或爆炸,则按火灾或爆炸事故处理。16.矿山救护队在处理突出事故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救护规程的规定和突出事故处理的行动原则。应特别观察有无货源存在,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不得产生撞击火花或其它电器火花,尽快恢复通风,消除爆炸危险,同时要时刻注意防止再次突出,造成自身伤亡。 第三部分各种仪器知识: AQG-1型光干涉式甲烷测定仪一、适用范围本仪器应用了光波的干涉原理,能够迅速、准确地测定矿山、工厂等场所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二、使用条件1、温度-15402、湿度98(40时)3、压力80100kpa仪器工作电压:1.5v(1号电池一节)仪器工作电流:290mA最高开路电压:1.6v最大短路电流:3.7A三、主要技术数据1、测整范围: 010,0100 2、测小范围: 013、分划板刻度盘刻度: 作整数读数时 0.5 作小数读数时0.024、质量: 1.6kg四、仪器构造AQG1型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包括气路系统、光路系统、电路系统三大系统。主要部件:五组: 照明装置组、测微组、吸收管组、气室组、按钮组六镜: 聚光镜组、平面镜组、折光棱镜组、反光棱镜组、物镜组、目镜组五、仪器使用(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药品是否失效: 吸收管内的硅胶或氯化钙(吸收水分)和钠石灰(吸收CO2 ),如果变质或失效会降低吸收能力,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药品颗粒的大小以35mm为宜,太小则粉末太多,容易进入气室;太大则药品不能充分发挥吸收能力。吸收管内的三块隔板片是为了气体和药品表面充分接触而设置的。2.气密性检查:用一手堵住仪器的进气孔,捏挤吸气球,如果吸气球不膨胀还原,就证明仪器和进气球都不漏气。3.检查干涉条纹是否清晰:把电池装入仪器,按下按钮,由目镜观察,旋转保护玻璃框,调整焦距,使刻划板上的数字达到最清晰,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如不清晰,可将光源灯泡盖打开,稍微转动灯泡座,直到清晰为止。4.清洗气室:使用前,必须用新鲜空气冲洗气室,冲洗地点与被测地区的温差不应超过10。因为不同温度的气体折射率是不同的,因此,调零地点和测量地点温度差太大,会引起测量误差;另外,这种仪器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会引起干涉条纹移动(现成称为“跑正”或“跑负”),因此,清洗气室一般在井底车场进行。5.干涉条纹的零位调整:如上所述,在新鲜风流中捏吸气球56次,清洗气室后,首先按下上部按钮,转动微动手轮,使刻度盘上的零位与指示线重合。然后按下下部按钮,转动粗动手轮,从目镜中观察。将干涉条纹中最黑的一条与分划板上的零位线对准,并记住所对的这条黑线,旋上护盖。再观察一次目镜,看光谱有没有变动,如有变动再重新调整。 (二)、瓦斯测定:1.甲烷浓度的测定测定时,将连接瓦斯入口的橡皮管伸至测定地点,然后慢慢捏压吸气球56次。待测气体进入瓦斯室,由目镜中观察干涉条纹是否已移动,如已经移动,先通过测微手轮把选定的干涉条纹调至整数位置,(例如:条纹移动到3%4%之间),就用测微手轮把基准线调至3%的刻度线上,再按上光源按钮,读出微读数观测窗里刻度盘上的读数,如果在0.240.26之间,可读为0.25%,这时,所测定的结果应为: 3%+0.25%=3.25% 测定后,应把测微手轮归回零位。2.二氧化碳浓度测定(1)在二氧化碳浓度大的矿井里(没有甲烷),用该仪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时,吸收剂不用纳石灰(去掉附加吸收管),只用硅胶或氯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其实际浓度应为所读得的数据乘以0.955。便为真实二氧化碳读数。(2)在有甲烷的地方测定二氧化碳,或是在测定甲烷的同时又测定二氧化碳,就必须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浓度(不用外接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只用硅胶或氯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份),然后再用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来测定甲烷浓度,把两次测得的结果相减所得的差再乘以0.955,即为二氧化碳的实际浓度。例如:测得混合浓度为4%,甲烷浓度为3%,则:二氧化碳浓度=(4%3%)0.955=0.955% 3.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1)测定中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气室玻璃上产生雾气,灰尘容易附在上面,造成干涉条纹不清晰。因此,必须用硅胶或氯化钙来吸收水气。必要时,可在仪器外再加一支氯化钙吸收管。此外,光源各部份的接触不良、灯泡移动都会影响干涉条纹的清晰。(2)所测甲烷读数比实际浓度偏高,原因可能是:钠石灰失效或吸收能力降低,把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合浓度误认为甲烷浓度,有时药品的吸收能力很好,但由于颗粒过大,也会导致二氧化碳的不完全吸收。另外,盘形管的堵塞也可能造成甲烷读数偏高。如从浓度高地点转到浓度低的地点进行测定,发生读数偏高,可能是吸气球到气室之间漏气,进气管堵塞被压。也就是前一地区进入仪器的气体不能被后一地区进入的气体完全置换。所以,每班都应检查仪器的进出气系统。(3)所测甲烷读数比实际浓度偏低,原因可能是:第一,气室上所装盘形管和橡皮堵头以及与空气室连接的各个接头,有破裂漏气情况,使空气室的空气不新鲜,折射率增大,使瓦斯室和空气中的气体折射率的差降低,故读数也随着降低;第二,瓦斯的进出口和吸气球漏气,接头不紧,使吸气能力降低,并在吸气时附近的气体渗入瓦斯室,冲淡了要测定的气体,结果读数偏低;第三,在准备工作地点调整零位时,空气不新鲜,或空气室与瓦斯室之间相互串气。故读数也随之降低(4)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对甲烷测定的结果影响很大,当氧含量降低时,读数产生正值偏差,在严重缺氧的密闭火区中测定甲烷时,往往测值偏高。 多功能气体检定器多种气体检定器的组成(一氧化碳)是由检定管和吸气装置两部分组成二、适用范围本检定器可与各种气体检测管配合使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冶金、化工、炼焦、煤气站、隧道工程、环境保护及卫生防疫部门,作快速测定现场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气、氢气等各种气体浓度。三、检定器的结构1.变换器 2.气嘴 3.阀门把 4.阀 5.接头 6.垫圈 7.活塞 8.拉杆 9.活塞筒 10.活塞筒盖 11.手柄 12.密封圈四、气体检定管结构与原理(指一氧化碳检定管)1、结构: 是由外壳、堵塞物、保护胶、隔离层、指示胶及被测气体浓度的刻度组成。外壳是由中性玻璃管加工而成的,堵塞物用的是玻璃丝布、防声棉或耐酸涤纶,它对管内物质起固定作用。保护胶是用硅胶做载体吸附试剂制成,它的作用是除去对指示胶变色有干扰的气体。隔离层是一般用的是有色玻璃粉或其他惰性有色颗粒物质,它对指示胶起界限作用。指示胶是以活性硅胶为载体,吸附化学试剂经加工处理而成,被测气体的浓度有它来显示2、原理: 当被测的气体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检定管时,被测气体与指示胶发生有色反应,根据指示胶变色长度来确定浓度五、操作准备1、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无缺2、检查检定器的气密性。将三通开关扳到与筒体45的位置,快速把活塞抽拉到底,如果活塞能恢复原位,为气密性良好,否者不准使用。3、检定管使用检查(1)、检定管两端是否折断(2)、有无裂痕、划痕(3)、看是否过期(4)、管内胶质(药剂)是否掺混变色、刻度是否清晰(5)、零点标线与零位是否重合注: 检定管的使用温度范围1530,最佳温度20。六、操作顺序取样插管送气读数正常操作:1、在需测地点,将检定器的三通开关扳到与筒体平行的位置,推拉活塞34次,然后取样50mL(毫升),将三通开关扳成45位置。2、将检定管两端切开,带“0”的一端插在检定器出气口的短胶管上,三通开关扳回到与筒体平行的位置。3、以检定管标定的时间将气体经检定管匀速推出送气。4、一氧化碳与指示胶发生反应后,产生一个棕色环,根据棕色环的位置,可直接从检定管上读出一氧化碳的浓度。特殊操作:1、高浓度气体的测定: (1)、如果被测气体地点的浓度大于检定管的界限(即气样还未送完,变色已满管(“窜”),这时在换一只检定管切开两端,带“0”的一端插在检定器出气口的短胶管上,采用缩小送气量和送气时间,这时检定管所显示的读数乘以抽气的倍数即为一氧化碳浓度值。(2)、稀释被测气体法,在井下测定时,先准备一个装有新鲜空气的球胆,测定时先取一定量的待测气体,再用新鲜空气稀释至1/2 1/10送入检定管,将测得结果乘以稀释是倍数得出被测气体的浓度值。例如用500ppm的检定管取样10mL后用40mL新鲜空气稀释,用100s的时间均匀送入检定管,测得浓度400ppm(0.04)被测气体的实际浓度按下列式计算:0.041040mL10mL0.0450.2。 “0.0450.2”2、低浓度气体测定如果气样中被侧气体浓度低(未显示),可采用增加送气次数的方法,被测气体的浓度=检定管上读数除以送气次数。要求: 同一地点用、同一只检定管。七、一氧化碳检定管ppm与百分比的换算1ppm=0.0001 10ppm 90ppm0.0010.009100ppm 900 ppm0.010.09 1000ppm 9000ppm0.10.910000ppm90000ppm19*一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危害;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极毒,比重0.97,微溶于水。浓度达到1375时遇火爆炸,达到30时,爆炸威力最强。来源: 1、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2、放炮; 3、瓦斯、煤尘爆炸。危害: 浓度达到0.016时,数小时后稍微不舒服。浓度达到0.048时,1小时内轻微中毒。浓度达到0.128时,0.51小时后严重中毒。浓度达到0.4时,短时间致命中毒。浓度达到1时,呼吸35口气,迅速死亡。 ZY4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一、用途ZY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一种隔绝式再生式闭路呼吸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煤矿或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气体污染及缺氧 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迅速佩戴,保护人正常呼吸逃离灾区。二、型号及含义Z 自救器 Y 氧气 45 使用时间45min(主参数)三、主要技术参数1、使用时间: 45min 2、氧气瓶充填压力: 20Mpa3、氧气瓶储氧量: 80L4、供氧方式: 20 3Mpa定量供氧1.2Lmin20 5Mpa手动供氧60Lmin20 5Mpa自动补给60Lmin5、安全阀开启压力: 0.70.8Mpa6、自动排气压力: 150pa300pa7、自补开启压力: 100400pa8、CO2吸收剂应装量: 430g9、气囊容积: 4L10、产品质量(包括CO2吸收剂及氧气) : 2.3kg11:外形尺寸: 17080225mm四、产品结构主要由外壳、鼻夹、口具、气囊、清净罐、清净罐底盖、排气阀、供氧接头、氧气瓶、减压器、安全阀、补气压板、开关主体、气瓶开关把手、压力表、自动补气阀、定量供氧阀、呼.吸阀等组成。五、工作原理1、供氧原理:自救器使用时,转动开关打开瓶阀,高压氧气从氧气瓶通过减压阀减压、定量供氧阀、自动补给阀和手动给启阀这时减压器将以1.2L/min进入气囊,手离开补气压板补氧停止。当呼吸系统为负压时,补气压板向内收缩,压迫补气杆打开补气机构,氧气以60L/min充入气囊,当气囊鼓起时,补气压板离开补气杆,补气停止。如果呼吸系统内的气压超过排气阀排气压力,气体将从排气阀排出。吸气时,气囊中的氧气通过口具进入人体。呼气时,气体经过呼气软管进入清净罐,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清净罐内的CO2吸收剂吸收,余下的气体进入气囊,完成整个呼吸循环。2、减压器安全保护原理:当减压器出现故障,压力升高到0.7-0.8Mpa时安全阀开启,向外泄气、泄压、保护减压器不发生爆炸。六、使用方法1、拉开挂钩、去掉上盖、取出气囊展开。2、取下口具塞,将口具放入口中(唇里齿外),牙齿咬住口具牙垫。 3、打开气瓶开关,按动补气压板,气囊鼓起后松开停止补气,将鼻夹夹住鼻翼两侧用嘴呼吸。4、在呼吸时,气囊内的氧气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用力吸气迫使自补开启,如果自补不能及时补气时可短时间按压补气压板给气,切记不能长时间按压补气压板。七、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自救器下井前,检查是否完好,一定要观察压力表的示值,不得低于18Mpa。2、不要随意开启自救器,不要用力磕碰及坐压。3、使用时;保持口具、鼻夹不漏气、不脱落。4、逃生时;严禁摘掉口具讲话,只能用手势进行联络。5、佩戴过程中,呼吸应由慢而快,口与罐体之间保持距离,以免呼吸管打折,吸入气的温度及清净罐有升温,属于正常。6、使用前应进行试用培训,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快速地准确无误地操作。7、每次使用完后,应对口具、气囊进行清洗、酒精消毒、凉干,重新装CO2吸收剂,重新对氧气瓶充气组装检查好待用。8、对长期未用的自救器也应定期(六个月)更换CO2吸收剂,组装检查好保持临战状态。 ZH30D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1、适用范围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突出、爆炸、火灾或巷道堵塞等灾害。造成环境中缺氧或出现有害、有毒气体危及矿工生命时,及时佩戴能使您安全撤离灾区。2、型号Z 自救器 H 化学氧 30 防护时间30min D 设计序号主要技术参数1、防护时间:a.大劳动强度时30min b.静坐时120min2、质量:携带质量1.4kg; 佩戴质量1.3kg3. 外形尺寸15211282mm4有效使用时间:从自造日期起,携带:单班日三年,双班日一年半,三班一年 ,存放: 5年仪器结构外部:1.橡胶保护带、2.前锁口带3.封印条、4.后锁口带、5.上外壳、6.下外壳。内部:1.呼气管、2.呼吸软管、3.口具塞、4.组合阀、5.气囊组、6.排气阀组、下罐体。3、工作原理ZH30D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为循环式闭路呼吸系统,人体呼气进入生氧药罐(气体和水与生氧剂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药罐产生的氧气进入气囊贮存起来,吸气时直接吸入气囊的氧气。气流在呼吸系统中绕行一周,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呼气路径:呼气口具呼吸软管组合阀呼气软管生氧药罐呼气中的水汽和CO2与药罐体内的生氧药剂反应生产大量的O2气囊吸气路径:气囊中氧气混合气吸气阀呼吸软管人体肺部当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超出人体的耗氧量时,气囊内的压力逐渐增大,达到排气压力时,排气阀门打开,排除多余气体,保证呼吸正常进行。当气囊内压力小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关闭。四、戴动作步骤1、佩带位置将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卡内,固定腰间。2、开启扳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移至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掀开保护套,再掰锁口带扳手到封印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3、去掉上外壳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4、套上挎带 将挎带组套在脖子上。5、提起口具并立即戴好 拔出启动针,使气囊逐渐鼓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塞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6、夹好鼻夹 两手抓住鼻夹把柄,使鼻夹垫准确地夹住鼻子。7、调整挎带 如挎带过长抬不起头,可拉动挎带的大圆环,使挎带缩短,长度适宜后,系在小环上。8、退出灾区 途中感到吸气不足时不要惊慌,应放慢脚步,做深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五、注意事项:1、携带时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上壳,如自救器上壳已意外开启,应立即停止携带,作报废处理。2、在井下工作时,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就立即佩戴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佩戴自救器要准确迅速。3、佩戴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冷静、沉着,最好匀速行走。4、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持不漏气,绝不可以从嘴中取下口具说话。万一碰掉鼻夹时,要控制不用鼻子吸气,迅速再夹上鼻夹。5、吸气时,比吸外界正常大气干热一点,这表明自救器在正常工作,对人无害,千万不可取下自救器。有时在佩戴时,感到呼吸气体中有轻微的盐味或碱味,也不要取下口具,这是由于少量药粉从药层中被呼吸气流带入而产生的,没有危害,说明仪器工作正常。6、当呼气时气囊瘪而不鼓并渐渐缩小,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时间已接近终点。7、本自救器属一次性佩戴使用产品。8、过期和已使用过的自救器,不允许修复使用9、在佩戴过程中,万一启动装置失灵,只需向气囊深呼一口气,仪器即可正常工作。六、维护保养自救器应避免碰撞、跌落,不许当坐垫用;不允许用尖锐的器具猛砸外壳和药罐;不能接触带电体或浸泡水中。2、长期存放处应避免日光直射,自救器应远离热源;不要与易燃、易爆和腐蚀物品接触和同放一室;存放室应尽量保持空气清新干燥。3、每班携带时要检查自救器外壳有无损伤,有无松动,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自救器发放室检查校验。每班携带后,应将自救器外表面擦干净。4、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气密性检查,发现气密性破坏的要作报废处理;受到剧烈撞击有漏气可能的自救器,应随时进行检查和作相应处理。5、过期和已报废的化学氧自救器,由专业管理人员打开外壳,卸下气囊组件,用水冲洗净内部的生氧药品,然后才能处理,切不可乱丢药罐和药品,以免引起火灾和其它意外事故。 ASZ30型自动苏生器一、使用范围这种仪器是一种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把氧气自动压入伤员的肺内,然后又能将肺内的气体抽出,并连续工作。仪器还附有单纯给氧和吸引装置,可供呼吸机能并未麻痹的伤员吸氧和吸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之用。ASZ30型自动苏生器适于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受到抑制的伤员,如胸部外伤、一氧化碳(或其它有毒气体)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所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 这种仪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可以手提也可以肩挎,携带方便,适于煤矿救护队和医疗单位外出急救和护送伤员途中使用。此外,仪器可同时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和氧吸入,故可以同时抢救轻、重不同的两名伤员。二、主要技术参数1、自带氧气瓶额定工作压力:20Mpa;气瓶容积:1升; 2、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1225L/min; 充气正压:200250mmH2O; 抽气负压:-150-200mmH2O; 耗氧6L/min时:最小换气量15L/min; 自动肺重量:不大于250克。 SZ1.0/20自动苏生器1、用途与特点:(同上)2、适用范围: 该机和ASZ30相同,适用于抢救呼吸机能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如胸部外伤、一氧化碳(或其他有害气体)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所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都很适用。3、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携带方便、适于井下救护,医疗单位外出急救护送伤员时使用。 二、型号含义、主要技术参数1、型号含义:S苏生器; Z自动; 1.0氧气瓶容积1升;20氧气瓶额定工作压力20Mpa;2、主要技术参数:(1)、氧气瓶工作压力:20Mpa,容积:1L,(2)、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12L/min25.5L/min;自动肺换气量:指自动肺正常工作时1分钟内从伤员体内换出的空气量L,换气量的大小和自动肺工作次数成正比,次数越多换气量越大,最大为25.5L/min,最小为12L/min。(3)、充气压力:1.96kpa2.54kpa; (5)、自主呼吸供气量:15L/min;(6)、吸痰引射压力:60kpa; (7)、仪器净重:8;(8)、仪器体积: 420330160mm三、产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结构:主件名称: 氧气瓶、引射器、吸痰器、减压器、压力表、配气阀、自动肺、自主呼吸阀、面罩、安全阀、储气囊、吸物瓶、导气管、高压导管、逆止阀等组成。附件有: 头带、校验囊、开口器、拉舌钳、喉管(口咽导气管)、活搬手。 2工作原理: 以高压氧气为动力经减压后到配气阀,根据需要使接在配气阀上的自动肺、自主呼吸阀或引射器分别对伤员苏生、吸氧、或吸痰、分泌物四、使用方法;1、按置伤员; 将伤员置于通风良好安全处,解开紧身上衣(如湿衣须脱掉)适当覆盖,保持体温、肩部垫高1015头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呼吸道畅通,对溺水者应先使伤员俯卧,轻压背部,让水从气管和胃中倾出。2、清理口腔: 将开口器由伤员的嘴角处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启开, 用拉舌钳拉出舌头,用药布裹住食指,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异物。3、清理喉腔:从鼻腔插入(10-15)吸引管,打开气路,将吸引管往复移动,污物、粘液和水等异物被吸至吸痰瓶,如污物过多可拔开连接管,半堵引射器的喷孔将积污排除。 4、插入压舌器(口咽导管): 根据成人、中人、小孩选择大小适宜的压舌器以防舌后坠使呼吸道梗阻,插好后让舌头送回,以放伤员痉挛,咬伤舌头。注意:以上均属于预备处置,应争分夺秒、尽早开始苏生。以上程序是否全部履行,要看伤员情况而定,以呼吸道畅通为原则。5、人工呼吸:将自动肺与导气管、面罩联接,打开气路、将面罩紧压在伤员面部,自动肺便自动地交替进行充气和抽气,标杆有节奏地上下跳动,同时用手指轻压伤员喉头中部的环壮软骨,借以闭塞食道,防止气体充入胃内,导致人工呼吸的失败。如果人工呼吸正常,则伤员胸部有明显的起伏动作,此时可停止压喉,并用头带将面罩固定。 注1、自动肺不自动工作,由于面罩不严,导致漏气所致;自动肺如果动作过快,则是呼吸道不畅通。此时如以插入压舌器,可将伤员下腭托起(即下牙床移至上牙床前面),以利呼吸道畅通。如仍无效,则应马上重新清理呼吸道,切勿贻误时间。注2、腐蚀性气体中毒的伤员不能进行人工呼吸,只能氧吸入。注3、对触电伤员能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在苏生器没到或没有准备好之前,一定要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仪器代替为止。 6、调整呼吸频率:调整减压器和配气阀旋钮,成人1216次/分,小孩30次/分左右。人工呼吸已正常进行。则应耐心等待,除确已死亡外,不可过早停止苏生。当苏生奏效后,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会出现瞬间紊乱动作,可将呼吸频率稍微调慢;如上述现象重复出现,可渐次调慢,直至8次/分钟以下。如自动肺仍出现无节律动作,则说明伤员自主呼吸已基本恢复,这时,可改用氧吸入。7、氧吸入:将呼吸阀与导气管、储气囊联结,打开气路后接在面罩上,调整气量,使气囊不膨胀,也不空瘪。氧量调节环,一般应调在80%,一氧化碳中毒调至100%;吸氧不要过早停止,以免伤员站起来后导致昏厥。8、氧气的准备:苏生正常后,必须及早准备备用氧气瓶接好后投入使用。 五、工作原理:1、高压氧气经减压器后被将至0.5Mpa,然后进入配气阀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调整。2、逆止阀是控制仪器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向外界泄漏。为了保持苏生的连续性,在更换外界氧气瓶前,要打开备用氧气瓶;更换后,迅速将备用氧气瓶关闭,以保证苏生正常工作。3、减压器内压力在0.9Mpa时,安全阀应保持气密,不向外排气;减压器压力超过0.9Mpa时,安全阀立即开启;向外排气。六、检验:1、氧气瓶工作压力为20Mpa,最低不少于18Mpa。2、仪器高压气密:当氧气压力在16-20Mpa时,关闭气瓶开关,观察一分钟(压力表指针)不下降0.5Mpa为合格,3、检验自动肺频率:平时应调整在1216次/分;4、检查主件是否完整好用,附件是否齐全好用。 HYF2K隔绝式压缩氧呼吸器一、用途是以压缩氧为气源的再生循环式呼吸保护装置,主要供矿山救护队员,在窒息或有毒有害环境中。进行抢救、事故处理、救护工作时佩戴使用。二、命名及含义H呼吸器Y氧气F负压型2使用时间2h (主参考)K挎式三、主要技术参数1、使用时间 2小时2、氧气瓶容积 1升 、 氧气瓶在20Mpa时储气量 200升3、定量供氧量 1.1 1.3升分钟4、自动补气量 90升分钟5、手动补给量 90升分钟6、自动排气压力 100 300pa7、自动补气压力 100 300pa8、呼吸器重量(不包括氧气和CO2吸收剂) 7kg9、呼吸器主要外形尺寸 345345190mm四、结构由氧气瓶、压力表、减压器、吸气阀、头罩、联络哨、呼气阀、排气阀、清净罐、气囊、外壳及佩具组成。五、工作原理(循环系统)图 略1、三种供氧方式: 1、定量供氧,2、手动补给,3、自动补给,都是向气囊供气。当呼吸器正常工作时,打开氧气瓶,调节器就以1.1 1.3升分钟的流量向气囊进行定量供气。如果劳动强度大,耗氧量高,定量供养不能满足人体吸气量,使气囊产生负压,当气囊内压力值达到100 300pa时,调节器就以90升分钟的流量向气囊进行自动补气;当气囊内发生N2、CO2积聚或调节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供气时,可以按动手动补给按钮,调节器以90升分钟的大流量向气囊进行手动供氧,特别注意的是,手动补给是一种应急供气装置,由于气流量大,不能长时间按压手动补给按钮,按压时间一般为2秒左右,更不能频繁按压手动按钮。2、单向循环原理;氧气瓶至压力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