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精细运转的核心要求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138783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精细运转的核心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精细运转的核心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精细运转的核心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精细运转的核心要求 谢克平13389962391 当大规模高速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的高潮接近尾声时,人们开始注重精细运转水平,这是好的趋势。但是,什么是精细运转?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不清楚这个概念,所谓精细化,无非是走形式,企业也无法在精细管理中受益。一、水泥企业的精细运转是什么1、精细运转的概念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学中的一种方法,所以,这里有必要将精细管理与以前曾经推行,以至现在仍在推行的其它管理方法,如TQC管理、6S管理、ISO管理以及对标管理等管理方式做一番对比,以找出彼此的差异。以免人们在执行精细管理时,又总是无意识追求表面形式,而不讲究企业所能获得的实效。精细管理实际是为实现精细运转目标而实施的若干管理内容,这种管理内容不仅是指管理思想和方法,同样包括操作思想和措施。如果说精细管理与上述其它科学管理方法有所不同的话,只是它更要注重实效,因为没有任何政府组织或团体检查与要求企业这样做,不颁发任何证书或评定任何等级,它的唯一检查手段只有企业自身的效益和市场。因此,它应该与任何流于形式的管理彻底告别。“精细”实际是形容词,它只有相对标准,因此精细运转会有不断提升的指标。2、当代水泥企业精细运转的三个核心内容 要以节能指标作为各项生产指标的核心企业将不遗余力地努力降低能耗,并通过能耗降低促进提高产质量及提高设备完好运转率。企业做的每一项决策、制定每项制度、下达每项考核指标及奖罚标准,都要紧紧围绕降低能耗的目标,而不应离开这个目标去追求包括产量在内的其它指标。之所以如此强调消耗指标成为核心,这不仅是因为从社会大局讲,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效应,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减慢不可替代的资源消耗速度;也不仅是因为从企业讲,能耗已占水泥生产成本达60%以上,是影响企业之间价格竞争的关键。而更因为它确实是带动其它经济指标实现更好水平的核心。 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要求当前,水泥企业更多是处于国家环保政策的应付阶段,随着国民素质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环保指标提交到企业治理的日程表上,如SO3、NOX的排放、噪声污染、高铬砖的使用等等,在当前大多数企业已逐渐列入议事日程,而且应付的难度会越来越高。之所以强调环境保护的高标准,这不仅是企业的社会义务,更是企业管理档次上升的标志,它将彻底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也改善设备的运行条件。同时,水泥行业承担社会责任及自身持续发展的要求,将要大量吸纳其它工业废料及生活垃圾,不仅没有精细管理与操作很难实现,而且必然是精细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应当指出,只有能耗降低时,才会有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标准要求中。 建立高尚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继续快速发展,就要依靠先进的企业文化起作用。凡是有作为的企业家都会认真培育和仔细呵护企业文化,并且是一代传一代、一脉相承的努力发展。它是企业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当前,企业文化的先进之处就在于正确理解精细运转的核心内容,将降低能耗作为企业上下考虑问题、制定策略、落实行动的共同目标。由上分析可知,在以上三个核心内容中,能耗指标应当是核心的核心。二、为什么节能降耗是精细运转的核心指标 在当代水泥企业经营中,产量、质量、消耗及运转率是用以衡量企业运转水平的生产指标,再加之成本、利润,以及环保、文明生产、企业文化等内容,为什么能耗指标是其中的核心目标,而不是如产量、利润等其它指标呢。这正是需要讨论的重点。1、产量当作核心指标的弊端 增加热耗产量与消耗两项指标的关系看似简单:产量不高的生产线,不可能有最低的能源消耗;但是,产量高的生产线,不见得能耗指标是最低的。这种关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同,他们坚持认为,只要台产高,运转率不低,热耗就一定低,这也许是大多数企业都在追求产量而毫无顾虑的原因。本来并不需要过多讨论,只要拿出实际的生产例子就可以说得一清二楚,遗憾的是,企业的粗糙管理使热耗实际计算数据的误差太大,使对比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从理论上讲,当烧成系统某一处的热交换能力不高时,一味提高产量就会导致如下几个关键温度的升高:预热器一级出口温度,篦冷机废气排出温度以及熟料出篦冷机温度;如果有余热发电,进余热锅炉温度过高。当然,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不一定都是产量过高所致,但是,产量过高超过实际的负荷能力,一定会导致热交换不充分的结果,还会使漏风现象加剧。所以,当这几个参数已经偏高时,就不应该继续增加产量。换言之,只有这些参数改善后,才可以增加喂料量。准确地说,只有在增加产量之后,这些温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时,这种增加产量才变得合理而富有效益。遗憾的是,更多的操作者很少关注这些参数的变化,他们迫于任务的压力与考核的动力,只是一味地追求高产。再从台产与热耗的关系图形中分析(如图)两者关系:图A中当台产超过实际额定值后(不是设计额定值!)热耗就要提高;按照一些人的理解,只要增加台产,热耗就会降低,这种关系如图B所示,只要产量能增加,热耗就可以向理论热耗的目标不断靠近。这时有人还会认为,增加产量只是质量与设备负荷所不允许,并不是热耗不能降低。仅此一点,便可说明,热耗在人们的心中远不如质量及运转率那样致命,因为即使热耗提高了也不影响产量的增加。应该明确,优秀的烧成系统四个热交换阶段(预热、分解、煅烧及冷却)的效率都要高,只要其中之一的效率在降低,还继续增加产量,就要以升高热耗为代价了。 降低质量当产量增加使质量下降的具体表征如下:当窑的排风能力不足时,无法满足煅烧及预热所需要的空气量供应,造成燃料不充分燃烧,窑内形成还原成分,黄心料较易发生;或部分生料未经分解而直接落入窑内,使熟料中混有大量夹心料,游离氧化钙难以控制,熟料强度将会大幅降低。当窑的分解能力不足时,多余的生料不能分解,必将会增加窑热负荷。这种情况更多是炉内煤粉燃烧状态及传热状态效果不好,此时会伴随未燃尽煤粉在五级预热器及窑尾存留,产生严重的结皮或结圈。当窑内热负荷能力不足时,或窑皮及耐火砖烧蚀,窑衬寿命减短;或造成烧成温度不足,熟料欠烧而强度偏低。适当提高窑速,可以挖掘窑的潜力。当篦冷机冷却能力不足时,此时不仅威胁下游设备安全,增加热耗,而且减慢熟料冷却速率,降低了熟料质量。与前面几种不足相比,这个不足恰恰是管理者及操作者最容易忍受的,常常如此坚持运行,得到的回报只能是既降低熟料质量,又增加热耗。与产量和能耗的关系一样,质量不高不一定是产量高造成的,但是,产量过高一定会降低质量。 降低运转率产量与运转率本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两个指标,为了总产量高,应当同时提高单产和提高运转率。但是提高单产就要冒险超过设备额定值,威胁设备寿命,降低运转率;为了提高运转率,不是通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而是采取拼设备带病运转的办法,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月底为追求当月任务时,明明发现了重大设备隐患,仍不处理,结果事与愿违。某生产线的窑主电机轴承温度过高,本可以停窑二个班排除的隐患,由于坚持运行,造成电机烧毁,发展为停窑一周的重大事故,不但当月任务告吹,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率也大受影响。 还是那句话,运转率低并一定是产量高所导致的,但产量过高,运转率一定会降低。 难以开展以降低能耗为中心目标的技术改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但是大多数企业在确定技术改造项目时,往往更多关心提高产量的项目,而不是能耗。比如立磨选粉机如果用LV技术改造后,不仅产量增加、细度降低,还能节约电耗、减轻震动。但现在的企业都是因为生料产量供不上窑,或者细度影响窑的煅烧才进行改造。为了降低电耗改造选粉机的企业基本没有,尽管一次改造投资在当年的节电费用中就可收回,也很少有人问津。以上四大弊端足以说明,将产量作为企业的第一目标并不利于提高企业效益。2、 “质量第一”方针的局限性 产品质量与产量相比应该摆在首位 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时而一致、时而相互抵触,当然两者的关系中质量应当置于首位。但决不意味着提高质量可以不计成本,否则,企业无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质量的概念在不断发展 当质量概念已发展为全面质量概念时,质量要求的内涵就包括有经济、质量成本的要求。这种质量理念才发展得较为全面。 质量过剩是一种浪费。以前我们曾争执不休的超标号讨论,现在已经偃旗息鼓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已经成功转型为市场经济了,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市场要求的不再是有时超标号,有时又不超的水泥,因为市场并不承认不稳定水泥的功能,它只能表明企业控制质量的能力不高,需要改善。 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再只是可靠,而是要求关键性能特性的稳定,尤其是出厂水泥强度指标的标准偏差小,这才能使产品拥有更高的使用价值。这就需要从原燃料进厂开始就力求稳定,并通过稳定的生产控制,才能最后达到。同时,这种稳定正是保证以最低能耗生产的基本条件,正是质量与消耗的要求高度统一所在。 技术进步才是高性能质量的生命。实现产品质量稳定的要求,是从原燃料稳定源头抓起,还是待出厂时抓勾兑,两者效果不会一样,投入的成本相差甚远,充分反映管理者对低成本获取高性能质量方式的理解程度。 并非质量指标越高产品质量就越好。水泥生产过程中,并非生料细度越细,热耗就越低;也并非熟料游离钙越低,熟料强度就越高;不是煤粉越细越好烧;更不是水泥越细强度越高。相反,很多情况下是能耗越高的产品质量在下降。上述分析表明,水泥企业生产中应当赋予质量以更合理的经济内容。3、高运转率的目标不准确 完好运转率考核设备管理的水平更为科学由于很容易统计考核运转率,某些企业制定高运转率的考核目标,甚至要高于对能耗的重视。但是为了创造运转率的纪录,人们往往又不惜设备带病运转,不惜降低台时产量及增加消耗,彻底违背了提高运转率的初衷。用完好运转率作为考核指标可以纠正只要运转就有效益的片面想法。完好运转率的基本标准就是任何设备都应在最佳性能下运转,比如,小到风机的阀门控制不能到位,使系统用风无法选择最佳状态;大到作为主机的篦冷机大梁变形,使系统被迫减产运行。如此之类的运转率虽高,但肯定不会有低消耗的运转,此时企业牺牲了不少效益。 高的完好运转率不是高效益的全部尽管完好运转率比运转率能更科学地评价企业设备的管理水平,但是它为企业带来的高效益仍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作为核心指标仍有偏颇。能耗低的企业,通过降低不少设备的负荷可以促进运转率的提高;但是,完好运转率高的企业,由于其它方面操作或管理的不当,热耗不一定先进,同样影响获得更高效益。4、只追求低成本有可能导致能耗的升高尽管能耗低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但只追求成本低,反而会促进能耗升高,最终导致成本更高。这样的例子在企业生产组织中并不少见:以余热发电为例,如果不是余热肯定会增加能耗;低价采购设备配件,也会变相增加能耗;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避峰用电,虽然节省电费,但也要增加能耗。5、其它指标也不能作为核心目标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企业的设备卫生以及企业文化的先进性都是一流企业不可忽视的要求,但是,它们都不应作为核心目标。相反,这些要求应该满足核心目标。比如,不少企业重视现场的管理,设备擦拭洁净,玻璃明亮,甚至不落地树叶也要及时清理。但生产能耗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导致成本无法降低,在市场不景气时,效益就会很差,员工收入降低,最后导致逆反心理严重,甚至出现破坏生产的行为。这就是对管理指标重要性本末倒置的结果。6、以能耗作为第一目标是管理思想的飞跃近年中国水泥协会提倡在企业中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特别强调的主要对标内容是能源消耗指标,这就为当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指明了方向:企业之间比较运转水平时,首先应该集中在能耗的高低上。也就是说,产量高的企业如果能耗不低,就不是高水平的管理,就仍需要挖掘潜力,甚至宁可调整产量指标到合理的水平上。其原因是: 只有降低热耗才能为窑的提高产量留出余地当窑的热负荷达到额定值时,每公斤熟料所需要的热量减少就意味着同样产量所需要的热量降低,也就是可以留出窑热负荷的空间实现增产。就此意义而言,节约热耗不仅是降低成本,而且才能为提高产量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先抓降耗,再抓提产,才是正路。将降低消耗置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才是牵住了牛鼻子。而不应当一根筋地认为,只要抓住了产量,热耗就会降耗。 只有降低热耗才能提高熟料质量首先,原燃料的均质稳定,是高质低耗的共同要求;同时,在相同的预热、分解及煅烧条件下,熟料急冷是提高质量、并降低热耗的重要条件,即篦冷机的热交换效率必须高,熟料的质量才会好,并通过大量回收熟料热降低热耗。在这些环节中,质量与消耗恰恰高度统一。而不是所谓降低热耗,就意味着降低烧成温度,使熟料质量降低;也不是所谓提高质量,就要提高配料成分,从而提高烧成温度,提高热耗这种错误的推理。质量与消耗高度统一还表现在,当熟料质量提高后,水泥配比中熟料的用量,以及水泥在混凝土中的用量都可下降,实现降耗。这完全说明提高质量的方向要以降低消耗为标准。 只有降低热耗才能有利于某些设备的完好运转率同样煤质的煤耗降低后,有利于如下设备的运转:通过节约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减轻了相应风机、电机的负荷;通过少用煤粉,使煤粉计量秤、输送煤粉用的罗茨风机以及管道有了潜力,不仅有利于它们的安全运转,甚至不需任何改造,原来能力略显不足的设备有了改观,而且也降低了相应电耗。加强隔热效果实现降低热耗,则可改善周围设备运行的环境,也有利于运转率的提高。 只有降低消耗才可称为企业管理的真功夫行家都会知道,在产量、质量、消耗和运转率这四项企业的基本经济指标中,只有降低消耗才是最不容易实现的,正因为如此,热耗、电耗指标才更能表示出管理与技术的真实水平。换句话说,也只有用它来衡量企业的运转水平,才是令人信服的。之所以这样说,不妨冷静地看一下这四大指标实现的难度及相互关联性:只要有资金,就可以多建生产线或扩大规模,就能实现提高产量的目的,而且可以通过尽量压缩单线的投资,建设更多更大的生产线。只要选好、配好原燃料,新型干法技术就能生产出质量优胜的熟料及水泥。只要能购买到高质量的装备并重视维护,系统的运转率就可以提高。但唯独能耗指标不只是有钱就能实现,也不是只要有好原料就能达到,更不一定只要有好设备就能降低,先进的能耗指标不仅需要这三个指标恰到好处地为其创造前提,而且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首先充分重视计量的可靠性,然后全力以赴地通过精细管理与精细操作,才能实现。由此,完全有理由得出结论,凡是欲想实施精细管理者,首先要确定降低能耗为核心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效益有了,其它两大核心目标环境保护及企业文化才能抓好。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概括以上内容,那就是:粗制烂造白费力,精雕细刻出效益。 三、现代水泥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的途径 每当谈起水泥企业的节能降耗时,都是首先想到如何使用节能的工艺、设备、材料与技术,如立磨、辊压机、变频器、余热发电等。但是当设备与工艺确定后,先进的管理与操作将决定一切。1、实现节能降耗的中心要求企业无论是采取何种节能措施,生产管理应当有明确的两条中心要求,即确保系统能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稳定运行,同时设备能实现完好状态下的高运转率。这两项要求缺一不可,不能相互取代,但相互联系紧密。从专业划分看,第一个要求可能更多涉及工艺专业与自动化专业的任务;第二个要求则偏重于机械,电气专业的责任。当然,也绝对不能“一刀切”,比如,满足第二个要求的窑衬寿命及工艺事故就属于工艺专业。所谓精细操作主要是解决第一个要求,所谓精细管理则以解决第二个任务为主要内容。每个熟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内行,经过生产实践的仔细对比后会承认,在企业管理与操作的工作范畴内,只要能满足这两个中心要求,能耗将是最低的。2、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新型干法水泥企业为了进一步贯彻两个中心要求,必须落实基本条件,即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去做: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现在不少水泥企业都为缺少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而发愁,实际上,何止是技术管理人才不足,它同样反映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也并不是达到了高水平;反映到一线的中控操作及现场巡检人员,同样并不完全符合现代水泥生产的要求。这就是TQC中的“人”。在现有的员工中有多少人理解,最佳参数是什么?如何选定?设备的维护如何加强?如何不出故障?不能透彻理解就意味无法实现下面的三个基本条件。 高性价比的装备虽然谁都知道购置装备要掌握高性价比,但当前国内采购制度与习惯仍是以低价采购原则。因为价格是任何人都可对比的,但装备的性价比却有着千差万别,需要丰富的知识与信息掌握,需要装备供应商与市场做大量的务实工作,更需要水泥企业自身调整采购策略。纵观不少新建不过几年的预分解窑生产线,就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比过去二十年的设备还要显得苍老。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只有一个,业主为了节约投资,造价一压再压,能省则省,最后连除锈、喷漆之类的工序都省略了。这是TQC中的“机”。显然,只要装备质量好才可能实现设备高完好运转率,同样,完好运转率高才是选定最佳工艺参数的前提。 高度均质稳定的原燃料水泥生产中大多原料是天然矿山资源,不可能直接满足生产中的均质稳定要求。以往人们更多关心的是高品位,如石灰石含钙量多大,原煤热值多高等。但任何人无法改变高品位矿石越来越少的现状。然而,随着对现代水泥生产的特点与要求理解之后,人们已经认识到原燃料成分的稳定要远比品位更重要,而当代技术水平完全可以使稳定程度越来越高。这是TQC中的“料”。只有均质稳定,才能实现工艺参数的优化;也才能为设备高完好运转率提供条件。 高水平的仪表自动化这正是我国大多水泥企业管理的软肋,一方面重视仪表自动化的用户不多,另一方面现有的自动化仪表质量并不一定高。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质量低劣的自动化仪表,就越会让用户感觉可有可无,用户很难看到自动化仪表能给生产带来的越来越离不开的受益。为此,用户购置仪表应采取 “宁缺勿滥”,不要认为“有”总比“没有”强,计量产品不像窑、磨等设备,不好还可勉强使用,它们不好就一点用处没有。因此,只要配备某个仪表,或设计某条自动控制,就一定可靠有用。数个测点都不准,不如在重要测点准确配备一块。这是TQC的“法”。在现代企业中,自动化控制是比任何人为操作更可靠而有效益的方法,没有准确的仪表,获取最佳工艺参数就是空话,设备的完好状态也无法落实。没有准确的计量,连能耗现状都是拍脑袋。TQC五个条件中的“环”(环境条件)对节能降耗程度的影响并不小,比如:原料矿山的选择,品位与距离,工厂的海拔高度、地质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方式、左邻右舍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这些都应该在基本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中解决。投产后就很难改变,因此,生产环节无能为力。上述每一个基础条件的重要性及如何实现,都需要专题讨论,本文顾及篇幅不再赘述。3、改善基本条件的两个重要手段能在基本建设开始时就着手从上述四个基本条件的努力,当然最好不过。只可惜,这样的企业很少。投产后的生产线若想使企业见效益,就要从满足新型干法水泥系统均质稳定生产的基本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基本条件的欠缺之处,进行补课,这就需要采取技术改造与培训这两个手段:提高人的素质就要根据不同工种分门别类进行培训;而原燃料、装备及仪表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就要按轻重缓急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改造。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脚踏实地去做,不搞形式,不搭花架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还要尊重科学,提高先进技术的识别能力。这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另外命题讨论。综上所述,应当明确地认识到,传统水泥生产的管理方法是基于以往落后的水泥生产线而建立的,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它们之中的很多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水泥生产进一步发挥潜力的“紧箍咒”,作为生产关系的管理方式必须进行与之适应的调整。为此,企业的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尽快调整传统的思想方法,建立与新型干法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牢固地明确这种理念的核心要求是节能降耗,建设一支用这种理念指导的团队,通过采取一系列精细管理与精细操作的具体措施,才有可能实现精细运转,取得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