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09870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整合的认识与利用还很盲目,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探讨“整合什么,在哪些环节需要整合”,即整合的切入点,是很有必要的。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在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与课程资源的收集、加工、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旨在借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创设学习情景、充实完善课程内容、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与途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要,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课程整合中切入点的应用所存在的误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整合在教学中应用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学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门也都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整合却常常流于形式,大多因未能很好地把握整合的切入点,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与实践中对切入点的认识与把握程度上存在诸多误区。(1、)片面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考虑切入点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仅仅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加用信息技术而已。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片面性,从形式上进行了教学手段的变革,而没有从根本去考虑该不该使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更不考虑在什么时候合理地使用,更少考虑使用信息技术后的效果。(2)、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丢弃传统的、必要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不分课型、不分内容地统统进行多媒体教学,不考虑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尽管信息技术作为直观的教学工具,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滥用信息技术,而丢弃传统的、必要的教学手段,将会使教学显得空洞,没有说服力。(3)、为应用而应用,课程整合流于形式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上的更“精彩”而选用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上诸如:公开课、优质课时,课件制作过于华丽,各种效果的使用不当,如幻灯片切换时使用长时间的或一些刺耳的声音。信息技术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如果长时间地让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生容易身心疲倦;也容易使学生的兴奋点下降。三、课程整合切入点的应用技巧及其效果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真实、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从整体上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其直观性、生动性毋庸置疑,但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文章中上述的现象,对教学只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掌握好课程整合切入点的应用技巧尤其重要。(1)、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处切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例如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第十七课桥,这一课要让学生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要在阅读中训练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叙事、抒怀的一些表达方法。但文章所描绘的洪灾场景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且学生对于文中老支书的行为不能理解。如果用视频再现199年8特大洪灾的现场,让学生观看武警战士为了人们群众的利益拼搏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以及在洪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就能迅速把学生带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为下文学生对老支书行为的感动与理解埋下铺垫。(2)、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切入信息技术具有模拟演示的优势,能把知识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加了教材理论知识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如:初中化学中,关于分子、原子的知识是非常抽象的,用我们的感觉器官不能正确感知的东西,学生接受起来必然会产生一些困难。如果专门制作一个“分子”课件:计算机屏幕上鲜艳的彩色图像模拟一个虚拟的原子空间,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分子的结构及组成物质的过程。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和视觉效果的融洽,将会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受到刺激,学生思维会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气氛也将很热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正理解并建立起分子的概念,并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3)、从拓展延伸,迁移联想处切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给学生以新的、更强烈的刺激,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探究欲望的延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如:在讲授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结束阶段,播放一段激烈的海战场面,火暴的战斗场景深深吸引住了所有的学生。这时,画面上出现一艘潜水艇,艇长通过潜望镜发现敌驱逐舰,并发射鱼雷将其击毁。放完影片后,教师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海水下面能够看到海面上的军舰?你能用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它吗?学生便针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这一小段影片的放映,不但重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思维重新回到所学的知识上来,而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完成了对知识的拓展。(4)、从利用资源,丰富教学处切入自然、社会等学科具有较多专业性知识点,而又没有可能进行有系统地详细传授时,依托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搜集丰富的相关资料,博而返约,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益。比如以图片或视频图像展现酸雨、光化学污染带来的灾难,鼓励学生正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建立社会责任意识,利用超文本或形象生动的图片认识科学家探究的艰辛历程以及成功时的喜悦,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开发海水中的资源”的学习中借助生动的视频录像展示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及各国为争夺海洋资源而发动的战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投身于海洋资源开发的事业,为祖国做贡献。再如:我的自白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诗文慷慨激昂,体现了烈士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高贵品质。但学生纵使利用工具书弄明白了诗文中的每一个字的意思,对文章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还是不甚了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利用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渣滓洞狱中的恐怖森严的图像视频素材、英烈们视死如归的壮烈场面、众多英烈的革命诗文等。让学生通过浏览这些相关资料,加深加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们很快便体会到了我的自白书一文所体现的壮烈豪情,诗文的诵读顿时声情并茂。(5)、从突破时空,消除障碍处切入各学科教学中有许多课本内容是他人(甚或是前人)对生活经验、知识规律的提炼和总结。对他们来说,这些多是经历过来的,是自然而然的,了然于心的。但对学生来讲,因为时代的不同,区域的差异,理解起来就很有些困难了。如果能让历史重演或身临其境游历一番,则好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学科教学中事例信息技术,给学生播出一些视频片断,重现历史或介绍异域风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一下子浓缩到了课堂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穿梭于时空之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上的境界。另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带入虚拟空间,体验到亦真亦幻的境界。教学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时,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宋庆龄崇高品质之后,通过网络将带学生带到网上“宋庆龄纪念馆”,让学生们向敬爱的宋庆龄奶奶献上“一束花”,点上“一支蜡烛”,献上“一首歌”,说上一句心中最想说的话,以此表达对宋奶奶的尊敬、爱戴和深切怀念等一系列的网络活动,让学生感觉处在真实情境中一样。(6)、从增加容量,及时反馈处切入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是微处理器技术,其中运算速度的迅速提高是一个重要指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克服传统媒体如黑板、卡片、挂图等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数量和速度上的限制,提高课堂教学容量的和教学进度。计算机的智能化、交互性特点,更是能很好地为教学过程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例如在网络教室环境中进行教学,可以设置相关的测试题,学生练习完毕即可由计算机自动批阅处理,并显示统计结果。这与仿佛是“刀耕火种”式的教师秉笔悠悠批阅在速度上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及时的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安排,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益、教学质量。(7)、从刺激感官,立体思维处切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脑、眼、耳、口、手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每个学科都有各自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具有声形兼备的优点,能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带有故事情节、新颖有趣的提问,能使学生思维迅速启动,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节课时,我们采用先播放一段动画故事导入新课:动画播放完后,教师就小松鼠的疑惑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要通过学习本节物理知识后才能明白。”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切入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使学生带着“寻因”的目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去,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很好地实现了与新知识的衔接。总之,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完美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在不同情境下借助信息技术运用恰确的切入点在学科中整合,技巧灵活,锦上添花,更好的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只要通过我们努力探索、实践及不断改进研究,相信将会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可喜的收获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