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基础逆作法施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060367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基础逆作法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基础逆作法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基础逆作法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成果发布材料 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基础逆作法施工发布人: 一、工程概况 (表1) 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大酒店2建设单位酒业股份有限公司3总承包单位4建筑面积()45,8395建筑层数地上36层、地下局部一层6建筑高度(m)平均高度23.957建筑平面尺寸形状为“中”字型,1轴-55轴长182m,3/OA轴-Z轴长102.45m本工程是一座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酒店。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防火等级为一级。本工程以43轴、T轴分为A、B两个区,其中A区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B区地上六层。二、QC小组简介 (表2)小组名称大酒店QC小组课题类型技术攻关型注册日期xx月xx日成立时间xx月xx日活动时间xx月xx月组 长出 勤 率97.5课题指导活动课题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序 号姓 名年龄文化程度小组分工1组 长2技术指导、协调3技术顾问4副 组 长5分 析 实 施6分 析 实 施7测 量 放 线8资料整理、试验和记录9质 量 安 全注:本QC小组是针对xx大酒店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业主对项目部提出的质量要求以及公司的施工效益等,在得到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三、选题理由(一)问题的提出1. xx大酒店工程基坑平均深度为5米,且开挖最深的东南部位现已有 蓄水约3米深的人工湖、在基坑的南面和西南角也有3米深的人工河;2. 施工现场处于xx生态园内,靠近xx市自然湿地保护区。地下水源极其丰富,给深基坑基础施工带来很大困难;3. 目前正处于xx市雨季(xxxx月)时期,对基础施工影响很大。4. xx大酒店以后将成为xx市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社会影响很大。xx业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对我们期望很大,工期要求很紧。 (二)实地调查分析我们QC小组对xx地区类似深基坑降水措施及方案进行了实地调查:A.工地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由于未考虑好雨季降水量,造成大面积垫层泡于水下,后采用明排井(坑)降水与轻型井点降水相结和,效果不理想。B.工地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及基坑止水帷幕降水,由于止水帷幕存在缺陷且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壁上留有水痕且基坑底部分存在大面积积水。C.工地采用两级井点降水,降水效果很好,经过询问他们是短期小范围降水,且一次性投资大,维护和运转费用高。经过对几家工地的调查分析以及从网上下载的有关降水资料得出,想要保证基础施工顺利完成。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 一份详细准确的降水勘查报告;2. 明确本工程降水的技术要求,包括降水范围、降水深度、降水时间、工程环境等;3. 了解本工程建筑物与市政工程基础工程平面图、剖面图,包括相邻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及基础资料;4. 降水工程设计应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后选择最扰降水方案;5. 降水方案必须同基坑、基槽开挖支护设计和施工程序相结合,以及现场施工条件。6. 降水施工时,施工员必须随时跟踪处理现场问题,使成井质量及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7. 定期监测降水井的降水情况,及降水对四周环境影响,防止扰民;8. 树立xx良好形象,营造好的社会氛围,建造业主满意工程;9. 确保建设与绿色共存,发展与生态和谐方针。四、设定课题目标(一) 目标值的确定保证基坑开挖无水、方案经济合理有效和防止产生不良工程环境影响。(二) 目标值分析1.保证基坑开挖无水降低开挖范围内土的含水率,保证开挖顺利进行,减少坡体滑移,增加坡体的稳定性,为基础施工提供比较干燥的作业环境。2.方案经济合理有效降水工程设计应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后选择最优降水方案。3.保护好周围的环境降水工程应重视工程环境问题,防止产生不良工程环境影响。五、进行PDCA循环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一)对目前基坑降水措施的调查分析 降水技术方法及适用范围 (表3)降水技术方法适合地层渗透系数降水深度(m)明排井(坑)粘性土、砂土0.52真空点井粘性土、粉质粘土砂土0.120.0单级6 多级20喷射点井0.120.020电渗点井粘性土0.1按井类型确定引渗井粘性土、砂土0.120.0由下伏含水层的埋藏和水头条件确定管 井粘性土、砂土、粉质粘土、砾砂1.020.05大口井粘性土、砂土1.0200.020辐射井粘性土、砂土、砾砂0.120.020潜埋井粘性土、砂土、砾砂0.120.021明排井(坑)降水A、适用条件:1)不易产生流砂、流土、潜蚀、管涌、淘空、塌陷等现象的粘性土、砂土、碎石的地层;2)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底标高不大于2.0m。3) 深水量不大的粘性土、碎石土和粗砂土地基,中等面积建(构)筑物的基坑(槽)的降水。B、布置原则:1)基坑周围或坑道边侧设置明排井、排水管沟,应与侧壁保持足够距离;2)明排井、排水管沟不应影响基坑施工。2点井降水应符合下列要求:A、适用条件1)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的地层;2)基坑(槽)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耱、管涌等现象;3)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0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当大于6.0m时,场地条件的限宜用喷射点井、接力点井;场地条件允许宜多级点井;4)基坑场地有限水下降水的工程,根据需要可采用水平、倾斜点井降水方法。B、布置原则:1)真空点井沿基坑周围布置成线状、封闭状。点井间距0.82.0m,距边坡线至少1.0m。采用水平点井时,点井布置在含水层的中下部;采用倾斜点井时,点井应穿过目的含水层;采用多级点井时,点井的基坑平台能差宜为45m;2)喷射点井间距1.53.0m;3)电渗点井管(阴极)应布置在钢筋或管制成的电极棒(阳极)外侧0.981.5m,露出地面0.20.3m;4) 采用多级点井时;和点井的降水深度大于单级点井降水深度时,其点井间距可略大于单级点井间距,并应由闭试验确定。3引渗井降水A、适用条件:1)当含水层的下层水位低于上层水位的重力可通过钻孔引导渗入到下部含水层后,其混合水位满足降水要求时,可采用引渗自降;2)通过井孔抽水,使上层水层的水通井孔引导渗入到下层含水层,使其水位满足降水要求时,可采用引渗抽降;3)当采用引渗井降水时,应预防产生有害水质污染下部含水层。B、布置原则:1)引渗井可在基坑内外布置,井间距根据引渗试验确定,井距宜为2.010.0m;2)引渗井深度,宜揭穿被渗层,当厚度大时,揭进厚度不宜小于3.0m。4管井降水A、适用条件:1)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2)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厚度可站于5.0m;3)含水层渗透系数K值宜大于1.0m/d.B、布置原则:1)降水管井应布置在基坑边线1.0m以外;2)根据抽水试验的浸润曲线,当井间在下分水岭的水位,低于设计降水深度时,应反算井距和井数;3)基坑范围较大时,允许在基坑内临设降水管井和观测孔,其井、孔口高度宜随时、基坑开挖而降低。5大口井降水A、适用条件:1)大口井井周距基坑边侧处应大于1.0m;2)大口井可单独使用,亦可同引渗井、管井、辐射井组合使用;3)特殊施工条件下,也要布置在基坑中心、采用潜埋井技术。6、辐射井降水应符合下列要求A、适用条件:1)降水范围较大或地面施工困难;2)粘性土、砂土、砾砂地层;3)降水深度420m.B、布置原则:1)辐射井在布置,应使其辐射管最大限度的控制基坑降水范围;2)当含水层较薄时,宜单层对应均匀设置辐射管,辐射管的根数,宜每层采用68根;含水层较厚或多层时,宜设多层辐射管或倾斜辐射管;3)最下层辐射管距井底应大于1.0m;4)辐射管的长度宜为2050cm。5)辐射管直径宜为55cm。7、潜埋井降水应符合下列要求:A、适用条件:1)基坑底部含水层可为粘土、砂土或砾砂;2)因降水条件限制,基坑底部残留水体宜小于2.0m。B、布置原则:1)潜埋井应布置在排降残存水影响最大的部位;2)潜埋井应考虑基坑出土、排水、封底的方便。(二)选择合理的降水措施1现场降水勘察资料基坑土质按性状分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耕作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 (表4)土质分层素填土耕作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渗透系数(md)0.0050.6500.9500.1003.750土层透水性好,对基础施工有大的影响,根据开挖深度,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降水措施。水源主要为、层素填土中的孔隙水,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透系数进行补给。地下潜水分布于、层粉质粘土、层粉细砂的孔隙中。施工场地为上层滞水和地下潜水,勘探中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距孔口3.04.2m,根据周围水塘水面绝对标高为30.800(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3.200)。根据实地测量,水塘水位与地下静止水位基本保持一致。 2降水的工程技术要求及特点A.逆做法基础施工按正常施工,应先施工东南角深基础部位,由于现有人工湖的影响,无法进行深基础施工。由于工期要求很紧,现只能采用逆做法基础施工。根据土方开挖方案,先开挖南面浅基础部位地基,用挖出的土方回填东边的人工湖,把水挤走。B.筏板基础抗浮要求高本工程的基础形式为整体筏板基础,当筏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筏板的抗浮要求较高,在主体结构完成前,降水以减少地下水对整板筏板基础的浮力,是提高筏板抗浮的有力措施。C.降水周期长本工程降水必须等到主体竣工验收并在基础回填之后才能停止降水,降水周期长。D.缺乏材料堆放场地本工程占地面积大,整体效果是一个“中”字型,且建筑物东南角及南面部分处于池塘边,且四周环形道路无法形成。导致材料堆放没有场地,对大面积降水设备不能提供很多场地。3确定最优降水方案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表 (表5)降水技术方法土层适合性降水深度降水费用现场要求环境影响明排井(坑)真空点井喷射点井 电渗点井引渗井管 井大口井辐射井潜埋井代表可行度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管井降水是最佳方案,初步决定采用管井降水方案。六、管井降水可行性研究(一)深井降水概念深井(管井)井点,又称大口径井点,系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设备等组成。具有井距大,易于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15m),降水设备和操作工艺简单等特点。适用于总涌水量大(20-250m3/d),土质为砂类土、粉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降水工程应用。(二)深井设计计算第一步将基坑进行等效化为一口大井;第二步确定基坑总的涌水量;第三步确定单井出水量;第四步确定井的数量。(三)参数的确定与计算1)、设计水位降深水位降深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较小水位的降深,一般降到操作面下0.5m即可(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这样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降水对地层的影响,不至于造成地基承力的下降。由于此时处于雨季且地表水补偿丰富,经过分析研究确定水位降深到工作面以下0.5m可以满足要求。2)、井深及井径的选择要想使水位降低至操作面下,可以有两种途径:A、加大井的直径和井的深度,即增大单井的落差,从而达到使最高水位降至操作面下0.5m.另一种通过均匀布井,控制单井的落差,使水位均匀降至设计要求布井少,对地层扰动大,如建筑物对地基要求高时,此方法不可采用(除非施工后注浆),且此方法对原有建筑物也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B、布井较多,但对地层扰动小,对原有建筑的危害也较小,费用高。因此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后一种方法。另外井深还要考虑单井的出水量与自已现有的水泵配套。井深主要是根据水位降深、所需要的单井出水能力、水泵的进水口的位置、含水层的厚度、及泥浆淤积深度等因素进行选择。降水井管径选择因素A、单井要求的出水量;B、水泵的直径;C、当地施工机械,及井管的规格;综合考虑在不影响四周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少布井,加大单井深度,井径选择为直径为600cm。3)、渗透系数的选择渗透系数是降水计算中重要的参数,此参数可以从地质报告中选取,但在大面积布井前,须重新验证,或者搜集附近的实际数据作为参考,经过实地勘查测量和水文资料确定本工程降水的渗透系数为K3md。4)、含水层的厚度的取值含水层的厚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地质报告中一般不给出,如果没有地区经验,只能通过综合考虑以往施工经验和降水井的深度及地层的规律来确定。也可事先假定一个数值,按完整井模型,采用使含水层厚度按每1米的间隔递增,计算总的涌水量,然后按非完整井的模型,以同的方法计算总涌水量,会有一个重合点,利用这一重合点,并结合以往经验综合确定含水层厚度。经过实地勘查测量和水文资料确定本工程降水的含水层厚度H15m5)、深井降水计算A等效半径计算 据平面设计假想半径x0为:不规则块状基坑等效半径:r=44.54m式中:r基坑的等效半径; A基坑的面积B降水影响半径降水有效深度S为地下水位至开挖深度以下0.5米的距离,S=H0+0.52-(-6.4)=0.5=4.9m 式中:S降水有效深度;H0地下水位深度; R=2S24.965.74m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 K渗透系数; H含水层的厚度;C总涌水量降水系统的总涌水量,可采用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计算公式Q=1.366K=1.3661.31314.19m3d0.1521 m3s式中:Q基坑总的涌水量 ;S设计水位降深;K渗透系数R降水影响半径; K渗透系数;r基坑的等效半径深井过滤器进水部分每米井的单位进水量q2rl23.140.3121.75m3d0.00078 m3s式中: r管井半径;l过滤管长度D管井数量确定用总的涌水量除以单井出水量,再加以一定的富余系数即可确定,且此富余系数一般不小于1.1。19.5n1.1202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暂且定为22口,打井先从东南角深基础开始打井。E管井布置沿基础外3米布置,井点主要间距25米,但东北必须考虑蓄水人工湖的影响,井点加密计算为17.5米,其余间距考虑基础造形布局,考虑雨季施工,且工期紧张等因素保守调整为1518米,以保证地下水位降到坑底以下0.5米。根据计算结果及布井原则,管井如下图布置七、管井降水施工(一)确定打井顺序经过QC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先把深基础部分的井先打出来,检查一下降水效果。1试六口打井深井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降水效果,从测量定位、泥浆配制到成孔、砼管安装和洗井等工序均严格控制,QC小组人员全程参与,有问题现场解决。准备工作钻孔机械就位钻孔注泥浆下套管继续钻孔排渣清孔下砼井管射水清底拔除导管回填沙石滤水层冲水洗井下泵抽水按要求回填封井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抽水试验正式抽水记录 钻孔机械就位:钻孔机械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垂直,不发生倾斜和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管上做出控制标尺,为便于在施工中进行观测和记录。钻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钻杆,对准桩位(用对位圈),开机钻进,出土,达到一定深度(视土质和地下水情况)停钻,孔内注入调配好的泥浆,然后继续钻进。下套管(护筒):钻孔深度在5m左右时,提钻下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钻头100mm。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臂之间应用粘土填实,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套管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继续钻孔:防止表层土受振动坍塌,钻孔时不要让泥浆水位下降,当钻至设计孔深后停止。孔底清理及排渣: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钻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吊放砼管:放前应绑好沙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调直扶稳,缓慢下沉,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射水清底:在井管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水。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中。QC小组人员全程参与中现场调查发现以下问题:管井施工缺陷情况统计表 (表6)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点合格点合格率(%)不合格点不合格率(%)1井架垂直度控制62334672钻井深度63503503工人技术熟练度20105010504技工对本工程技术交底的理解程度104406605泥浆相对密度控制63503506洗井及清渣63503507水泵抽水效果64672338管井定位6583117合计663432管井施工缺陷情况频率统计表 (表7)序号检查项目频率点频率累计频率率(%)1井架垂直度控制412.512.52钻井深度39.421.93工人技术熟练度1031.353.14技工对本工程技术交底的理解程度618.771.95泥浆相对密度控制39.481.36洗井及清渣39.490.67水泵抽水效果26.296.98管井定位13.1100合计32100(三)制定对策根据以上因果分析,我们小组制定了对策措施,确定了实施对策的依据,同时明确执行人和时间要求:方案对策分析表 (表8)序号要 因现 状具体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1技术交底不到位不完善,未针对现场主要施工工人有针对性的对每个操作工人进行交底,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完善方案贯穿整个施工过程22工人水平参差不齐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和合作对主要技工进行水平考查,挑选水平好的,并要求施工班组长盯住现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3施工机具太烂钻机钻头无力,洗井清渣机具要求施工队立即整改即日完成4降水流向不明降水路线计划存在缺陷,水管易造破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水路线,加强施工队保护水管意识,建立奖罚制度贯穿整个降水过程5备用电源没有如遇停电,先前降水功夫全部白花,且基坑处于水泡之中通过计算确定发电机组功率,安排好发电机进场并及早投入使用贯穿整个降水过程6施工工艺存在缺陷砼管透水性能不强,洗井清渣工艺落后根据xx当地市场和老工人的意见,请技术顾问分析土层情况后,改为透水很好的砂管打下口井时7场地坐标点未确定一座标点甲方未请规划局符合,导致该处井无法施工发书面通知函给甲方领导请求尽快解决,放线员配合施工人员尽快解决8泥浆相对密度控制不好泥浆相对比重控制不好,致使成井不好试验员随时跟踪检查,并做好记录,建立试验数据库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三) 实施阶段:对策制定完毕,我们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对策表中列出的改进措施加以实施,对各个因素采取了具体措施及方法。1实施一:技术交底有针对性QC小组成员首先对现场技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文化状况进行了解,听取他们的一些好的建议,重新编了一份技术交底,力求交底内容形象化、简单化且易于理解,改变了以往只对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的形式,而是针对技术工人,解答他们的疑问,使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如何做好以及加强了他们责任意识。2实施二:考查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QC小组成员对下面的两个钻井班组现场对他们操作水平,以及操作中的注意要点进行考查,对一些关键部位和技术难点进行了交流。对一部分技术不过关的工人降级使用或不用,对少数野蛮施工的工人进行退场。从中我们每个人都到了许多降水施工经验及社会经验,为以后更好做好工作打下了基础。3实施三:因地制宜,改善优化降水方案,改进施工工艺QC小组成员对水泵与井的出水能力不相匹配,水泵扬程达不到降深要求;洗井清渣工作用现有的工艺总是达不到设计要求。全体成员在技术顾问蓝工的领导下尝试了多种方案,最后采用了一般可以准备大中小几种水泵,在现场实际调配。 钻探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后,根据洗井搁置的时间的长短,宜多钻进23m,避免因洗井不及时泥浆沉淀过厚,增加洗井的难度。采用气腾法,即向孔内注入清水的同时,向孔底通入压缩空气,使孔内泥浆和残余物自流出井外,直至回水清澈为止。根据实际用途,用透水性好的无砂管替换原来的砼管,充分发挥水泵的性能,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4实施四:优化配置,确保现场降水正常进行 由于现场B区浅基础开挖土方,而降水管必须穿过道路,虽然做了防护但总是被破坏,小组成员通过对现场情况的调查,制定两种方案,保证管井降水和土方开挖在我们受控之中。 小组成员制定奖罚制度,对有些运土汽车为图方便不安指定路线行走,随意压坏管子行为进行处罚。并安排专人对每口井的降水设备进行维护,每天至少三遍,有问题随时解决。5实施五:合理配置电力资源,确保基坑开挖无水 由于施工进入暑期,工地又处郊区,电力设备老化变压器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导致多次停电,导致地下水位上涨。QC组长xx多次同甲方领导协调此事,2天后顺利完成变压器改造工作,又购进一台移动发电机组,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转。 6实施六: 联系甲方进快解决坐标位置问题 通过大家不懈努力,甲方领导也重视这个问题,在规划局的同意下,测量员用全站仪对其它点进行符合,定出角点准确位置,经业主和监理专业人员的审核,报规划局审批。保证管井顺利施工。 7定时定人随时检查,把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21.4 实验员按规定检测泥浆相对密度,做好记录,绘制好每天泥浆每天变化曲线,保证成孔质量,建立好数据库,为以后类似工作进行指导和参考。(五)检查阶段 xx月xx日,按照计划已有11口井投入正常使用,每口井运转情况正常,前期出现缺陷情况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已得到圆满解决,同现场的施工技术工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主要情况如下:1.成井合格率由原来的601002.管井垂直度由原来的331003.洗井清渣合格率由原来的501004.泥浆相对密度控制率由原来的501005.降水管道的破损率由原来的4556.降水设备的损坏率由原来的4557.项目部成员的凝聚力、协调和互助精神1008业主对基础施工降水满意度1009.由于先前小组成员都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预先做好了防护措施及出现问题时应急方案,到目前为止没有对周围环境的产生不良影响。(六)总结阶段我们QC小组通过前段时间的磨合和努力,已经是一只具备很强战斗力的队伍,通过以上检查结果看出我们前段时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顺利完成了我们的部分目标值,加强彼此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现场11口井降水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东南角及池塘边降水情况100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同工人的闲谈中,他们建议西边-4.000处可以不用打井,采用明沟降水。我们把此情况反映给技术顾问和技术负责人,他们到现场看过降水效果后,提出暂停打井。八、第二次PDCA循环(一)问题提出及可行性方案通过前期的降水记录,及到现场试挖了部分-4.000处的基础,经测量地下水位停止在-4.300位置,通过计算重新布置了3口降水井的位置。经过充分的比较和论证,为确保工程降水做到万无一失,争取一次成功,结合当地的降水设备和现场条件,节约成本拟采用综合降水方案。(二)确立最佳方案本工程采用深井管井降水和明沟降水相结合,把降水施工和护坡施工结合起来。(三)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现场降水资料记录及详细的演算得出结论: 重新调整将要打井的位置,只布置2口井,考虑到此时施工处于雨季阶段和蓄水人工湖的影响再增加1口井作为备用。 西北角-4.000处采用大集水坑和明沟排水相结合,沿基坑外侧挖一道300(宽)400(深)的截流沟如图所示: 2.注意事项:A、沿基坑四周挖出如上图所示截流沟,形成有组织排水,水汇集至几个坑处。B、下雨与不下雨时都应注意及时抽水,特别是下雨时应另安排工人及时清理截流沟淤泥以保证排水畅通。(四)集水井及截流沟布置 1按图合理布置沟井,沟底铺设10cm厚的小碎石。(五)砼喷锚支护护壁同降水措施相结合1确保降水顺利进行,深基坑护壁不坍塌。护壁布置如下图所示:(六)问题与策略我们QC小组通过前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下,能根据现有的经验对现场将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拿出解决方案。使现场施工上的问题越来越少,不过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方案对策分析表(表9)序号要 因现 状具体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给深基坑护壁加大荷载随意在基坑长期堆重物,导致边坡小面积滑移发出书面通知给各个班组,严禁在护壁边坡堆重物贯穿整个施工过程2东面原来是人工湖,土基层是原河底淤泥淤泥未清理干尽,施工人员就在上面喷砼护壁了 对不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的队伍给予处罚,对已做好的进行破处重新做贯穿整个施工过程3工完场清工作不到位从护壁上散落的小瓜子片全部掉在垫层上,要求施工队立即整改贯穿整个施工过程4集水井容易坍塌一遇雨天集水井容易被埋存,边坡不稳定基坑与集水坑结合处采用雨季加盖厚塑料布保护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七)实施阶段1. 实施一:禁止长期在深基坑堆积大量重物项目部专门召集各个施工班组长,由安全员和技术负责人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建立奖罚制度,在各个班组挑选合适人员作现场安全员,对各自施工面负责。安排测量人员加强对基坑护坡观测,并记录绘出变化曲线。以便预测基坑后期变化情况。2实施二:因地制宜改变护坡方式现场施工工人提出按原施工方案无法施工,我们小组成员去现场调研后,提出改变原来喷护方案,用挖机把基坑坡放缓,然后采用内挂成品细钢丝网片,外喷混凝土。目的是保证在大雨冲刷下大面积滑坡,只能保持不影响目前施工。但次方案不能阻止土方自己下沉与滑移。等以后土体稳定时再打补救, 3实施三:工完场清,按类堆放护坡施工人员及其它工种施工完后,现场废料垃圾太多,无人清理。对此小组人员通过项目部发出通告,加强对此项工作管理,采取奖罚制度。各类材料必须按类分场地堆放。4实施四:专人负责维护,加强基坑观测集水井在开挖之后,由于放坡系数不够,一遇雨天就容易塌方,集水井已一埋又要重复挖,安排专人在下雨之前对集水井四周进行覆盖。并加强对基坑集水井观测。(八)检查阶段 xx月xx所有管井、集水坑和有组织排水沟已布置完毕,我们小组通过对施工时资料的研究和现场实践,管井降水和明沟及集水坑降水相结合的方案完全经得住实际的考验,证明是成功的。 14口降水井完全满足实际要求,其中有一口井是备用井,以防特大暴雨且持续周期长中雨。 xx市xx年的雨季降水量以超过历史降水量,我们小组所作出的各项方案在雨季时完全保证了深基坑无水施工。(九)总结阶段通过以上检查结果看出我们QC小组前段时间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顺利完成了我们的目标值,加强彼此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深基础逆作法施工A管井降水B明沟(集水井)排水C筑堤挡水材料防振锤1. 降水应根据地质和工程情况确定方法,不仅可用单一方法,更可用多种方法综合利用。开挖过程中利用综合降水措施可以干挖到底。 2.降水过程中,必须有双电源保障。 3. 通过多种降水方法的综合利用,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缩短工期,有利于周边环境安全。现实际仅用深井14只结合集水井和有组织明沟降水,既有利于挖深基础逆作法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土,又节省成本。九、巩固措施1.把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深基础逆作法施工图纸资料整理归档;2将综合利用多种降水方法成功实现深基础逆作法整理为指导书,以备参考;3.总结此次QC小组活动在施工管理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整理出经验心得;十、下步打算进一步加强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将QC精神和方法运用到下一步主体施工和装修中,务必做出令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