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想品德中考解读(九年级全一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047449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思想品德中考解读(九年级全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思想品德中考解读(九年级全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版思想品德中考解读(九年级全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九年级全一册教材知识第一单元(1-3课)历史启示录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2、中国由强变弱(经历百年疮伤)的原因: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国家的落后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的脊梁”指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进取心;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5、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6、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各种运动失败得出的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8、为实现时代赋予的使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代相传。青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 。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四课走向小康1、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所谓小康水平,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6、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意义是什么?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五课财富之源1、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2、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或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此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3、创造财富的源泉:劳动、科学技术、智慧、开拓精神、资本、管理和信息等。4、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还要建立和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1、“义”与“法”同源共生。其实,“义”就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2、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3、税收的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4、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5、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富而思源是指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奉献社会、回报社会。应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6、为什么要富而思进?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7、勤俭节约的意义(原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1、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2、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含义: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特征: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其主体是什么人?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第八课日月无私照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2、平等的真谛: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现实的境遇,不能成为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条件。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一些处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赢得了世人的尊重。3、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平等所做的努力:(1)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证。(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4、我国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原因: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等因素。表现: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分配中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6、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7、平等总是相对的。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8、我们应如何对待不平等问题?要敢于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理智地对待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决不能事事处处都苛求绝对平等,力争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和捍卫平等。发现不平等的人和事应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第九课和你在一起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为: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2、我国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国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国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并出台相应政策。我国还通过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实施救治和关怀政策,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等等。3、我国和世界各国,有哪些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组织?中国:“春蕾计划”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 国际: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4、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原因)不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不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相互关爱,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充满爱心与祥和的美好世界。5、关爱弱势群体,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来自社会的实际帮助。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与帮助。(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6、“关爱”品行(奉献爱心)对个人有什么意义?(或:你是怎样看待志愿者的言行的?)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第十课聚焦两会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3、正确区分下列概念: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4、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或: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察等机关都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因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主要职权是什么?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权: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制定或修改基本法律;增选或罢免国家领导人等。(或: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6、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7、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8、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与自由。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途径。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3、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中国人) 年满18周岁 依法享有政治权利。4、选举的一般程序:选民登记;推荐候选人;候选人产生;代表选举。5、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特点)(四大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6、我国城乡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什么?采用的选举制度是什么?我国城镇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7、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直接提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匿名投票,是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8、工矿企业中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职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在积极支持职工当家作主、尊重并保证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9、健全基层民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民主生活,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基层民主政治搞好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10、我国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二课法律的尊严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对于保证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有什么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离开了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可靠保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3)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稳定与和谐。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要求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关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4、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二者之间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5、如何实施依法治国?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3)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4)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5)公民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6、有关依法治国的知识点: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前提:有法可依;中心环节:有法可依;有力保障:违法必究;重要环节:依法行政;根本依据:宪法;核心:依宪治国;7、如何才能做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作为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要做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8、尊重法律,是富有正义感、追求公平的表现。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素养。9、简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10、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等,以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11、行使监督权的意义:行使监督权,就是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强的表现。1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或途径)有哪些?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当面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问题: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更不得采用张贴大字报或聚众闹事等方法。1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与法同行,树立法制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这是法治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第十三课我们的“议案”1、人大代表的性质和身份: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他们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他们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身份:各级人大代表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人大代表是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感召力的重要队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3、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到工厂车间,到农户田头,调查研究,了解民意。4、政协委员的职责:深入了解民情民意,认真反映群众呼声,维护法律尊严,推进民主进程。5、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协商,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广纳诤言,集中民智,参政议政,传递着可贵的政治信息,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6、提交议案,是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学做议案,是培养我们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好方法。7、写议案的方法:第一步:发现问题,并将最有价值的问题确定为议案主题。第二步:想出解决方案。第三步:整理成文。内容要具体,不要讲空话、大话。最后(第四步):郑重地签名。第五单元国策经纬第十四课小平,您好1、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突出表现。3、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或主要特征、表现)是什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 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发展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1956年 2050年左右):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6、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核心内容:制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原因(意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国策。20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展开,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8、解题金钥匙: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问题最根本的途径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9、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一些重大历史成就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贯彻落实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实施了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6)坚持了改革开放。10、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11、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或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社会主义建设搞不起来,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四项基本原则犹如四根支柱,支撑者共和国的大厦,是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12、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整体面貌。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改革的作用:改革将进一步破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就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当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但大量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而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20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最可靠保证。第十五课三个代表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地位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地位(作用或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5、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教育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者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什么是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先进文化的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8、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发展先进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并有效地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 9、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对待外来文化,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10、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史深刻地表明: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最高标准。1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事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重视解决“三农”问题。14、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事例:颁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倡导并组织实施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事业。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制改革。15、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事例:2006年起取消农业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开发。西部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它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3、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人口过多或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过多或过快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人口过多或过快增长,为社会就业带来沉重的压力。4、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挥之不去的矛盾与问题,都与人口太多分不开。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6、为了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们要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7、我国的资源国情: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8、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9、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10、我国的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11、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何实施这一基本国策?原因: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如何实施: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部门间加强协调与合作,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12、作为青少年,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做?保护环境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13、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向社会和自己熟识的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垃圾分类处理,废品回收利用;使用节水装置和节能电器;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等。14、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15、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日益恶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16、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建议)(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2)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3)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4)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实施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5)治理重点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7、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一国两制。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第六单元漫步地球村第十七课战争与和平1、战争的危害: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与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战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2、当前,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民族宗教矛盾、领土边界争端。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总体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世界上大多数人享受了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第十八课 东西南北1、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2、造成国家贫困的原因: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战争和动乱也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这也是造成这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3、贫困和落后的影响:贫困和落后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峻的挑战。贫困和落后也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4、消除贫困的途径(建议):(1)需要联合国积极推进反贫困进程(2)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3)需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发展中国家公平开放市场,减免债务,通过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的能力。(4)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5、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利: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弊: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6、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应该怎么做?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各国要共同遵循国际法律规则,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共同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第十九课 天涯若比邻1、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2、为什么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果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彼此不够了解,就容易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冲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3)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消除民族间的冲突与仇恨的重要手段。(4)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有利于相互汲取营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5)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和社会的进步。3、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国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我们怎么做)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的基本前提。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应以一种世界的、开放的眼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个性,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4、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合作,为促进各种文化的互利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第二十课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在国际安全方面: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高举和平、合作与发展的旗帜,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派出维和官兵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制定裁军和军控政策;与160多个国家建立和平外交关系,维护周边的和平与稳定。(2)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让其他国家也分享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 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做出了贡献。在文化建设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显示出勃勃生机。*2、青少年要勇于担当历史和民族所赋予的责任,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1)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努力开创共同发展的道路。(2)树立全球观念。学会沟通,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端。要吸取前人的教训,以积极的心态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尽最大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做出贡献。(3)要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互相理解、彼此沟通。(4)要关心全球性的问题,培养爱心,学会关心,学会爱。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为世界的和平安宁与发展尽一分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责任。 第二十一课 时间的足迹1、成长,是身体发育的过程,也是心理成熟的过程;成长,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成长,更是获得友谊、责任感增强、理想形成的过程。2、我们为什么要有感恩的心?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关爱,谢谢所有以各种方式关注、支持我们成长的人们。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感恩?我们应自觉将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和人民的观念,承担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伟大历史使命。第二十二课 第一次选择1、影响我们选择的因素:内因: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类型外因:人的生活环境、机会2、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学业)?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在做选择的时候,既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要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事业成功与否,不仅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联系,更与自己能否发挥优势和特长有关。要全面考虑自己的客观情况,努力做自己最喜爱也最擅长的事。在选择时还需考虑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客观的社会需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选择更符合实际,从而使自己的理想更易于实现。选择也与个人的机遇有一定的关系。即使在个人的主观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客观条件或机会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选择。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直面差别,做出理性的选择。3、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升学或就业的选择。(1)“条条大路通罗马”,无数事实证明,通向成功的路有无数条。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肯钻研,都有成功的机会。(2)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同样有发展、有前途。不论升入哪所学校,也不论选择哪种职业,都是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无论在哪所学校,都有可能取得好成绩,都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都应该谦虚好学,诚信敬业,开拓创新。(3)人生的选择不是一次性的。在现代社会,人的一生充满选择,一次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决定终身。只要把握机会,不断进取,努力向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4)我们现在面临的只是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虽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未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在等待着我们 。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批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不管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就有价值。第二十三课 走向未来1、理想和现实的联系与区别理想和现实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联系:现实孕育着理想,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区别: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2、如何实现理想?艰苦奋斗,积极实践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现实为基础,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3)要使理想成为现实,就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4)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不懈地追求、努力与奋斗。(5)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迎难而上,自强不息。3、人生难免遭遇困难、挫折,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不同。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低下头,丧失斗志。人生难免有起伏,没有经历过挫折磨炼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