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临川梦》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6968296 上传时间:2020-11-0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汤显祖与临川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汤显祖与临川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汤显祖与临川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讲 汤显祖及临川四梦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 二、 牡丹亭 的基本剧情 三、 牡丹亭 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杜丽娘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五、 牡丹亭 的艺术性 六、 临川四梦 中的其它三“梦” 一、汤显祖的生平及其创作 1、生平: 汤显祖( 1550-16160),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 道人等,江西临川人。明朝伟大的剧作家,古代杰出的 文学家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汤显祖出生后 14年,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诞生,且两人同死于 1616 年。从世界文学史的角度来考察,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 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的两颗明星。 汤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祖父汤懋昭笃信道教,父 亲汤尚贤却是儒者,他们对汤显祖都产生了影响:“家 君恒督我以儒检,大父辄要我以仙游”。 汤青壮年时,为人清廉,秉性刚正。 14岁进学, 21岁考 上江西第八名举人。 28岁进京考进士,权相张居正闻其 名声,便吩咐儿子们去和汤显祖结交,而汤显祖予以拒 绝。以致汤四次考试均名落孙山,直至张死后才考中进 士。接着又拒绝权相申时行等人的主动接纳。故官场十 分不得志,长期在南京做太常寺博士等职。 万历 15年至万历 17年,发生了全国性的大灾荒,执政申 时行竟然对此熟视无睹,直到万历 19年才派亲信杨文举 到江南经理荒政。杨到江南后却又无钱不贪。 是年闰三月,星象有变,这是言官弹劾执政者的良好机 会。汤显祖借此上了一道历史上著名的 论辅臣科臣 疏 ,既大胆弹劾了申时行及其爪牙杨文举之流的胡作 非为,同时对皇帝的昏聩也做了大胆的非议。他指出, 明神宗朱翊钧登位 20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 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申时行柔而有欲, 又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朝野为之震动。汤显即被贬到 广东徐闻县做典史。 被贬的第三年,汤显祖又升为遂昌县知县。汤到任后, 将这个地方当作自己政治理想的实验地。大力抑制豪强, 打击恶势力;放囚犯回家过年、看花灯;五年没有拘捕 过一名妇女和打死过一名囚犯。极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却因此遭到统治集团的嫉恨。其时,朝廷实权落入保守 派代表人物沈一贯手中,政治更加黑暗。汤显祖深感难 施个人抱负,于是在 49岁那年弃官回家,从此过着隐居 生活,直至逝世。 2、创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汤显祖以其“临川四梦”确立了 自己不朽的地位,是明代传奇写作的巨手,是中国古代 戏曲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大戏曲家之一。 所谓“临川四梦”是明代伟大的剧作家汤显祖所写的 紫钗记 、 还魂记 ( 牡丹亭 )、 南柯记 、 邯郸记 四部传奇的合称,由于这四部传奇都是以做 梦的方式作为故事情节的关键,又因为汤显祖是江西临 川人,故称临川四梦。又因为汤显祖的居室叫玉茗堂, 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除戏曲外,还有 红泉逸草 、 玉茗堂全集 等,今 俱合编为 汤显祖集 (中华书局 1962年版)。代表作 是戏曲 牡丹亭 ,徐渭评说 牡丹亭 “此牛有万夫之 禀”。汤显祖自己认为:“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 丹。”(见王思任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序 ) 二、 牡丹亭 的基本剧情 牡丹亭 的故事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 杜丽娘 慕色还魂 ,全剧 55出。 南宋福建南安太守杜宝延请教师陈最良教女儿杜 丽娘读习 诗经 。杜丽娘在侍女春香的怂恿下, 偷游后花园,为美丽的春色所感,在花园中梦见 一个少年书生柳梦梅与她幽会在牡丹亭畔。自此 以后,她便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 三年后,柳梦梅到南安养病,拾到杜丽娘的自画 像,非常爱慕,朝夕对画呼唤。杜丽娘的鬼魂出 来与柳梦梅相会,并得以再生,二人遂结为夫妇。 可是,杜宝却固执地反对他们的结合。经杜丽娘 的一再坚持,加上柳梦梅考上状元,最后由皇帝 做主,才得以一家团圆。 三、 牡丹亭 的思想文化价值 1、以丽娘之悲剧,揭露程朱理学摧残人性的冷酷与罪恶 。 这一主题思想是有其强烈的时代意义的。明代是一个压 抑人性极其严酷的时代。 中世纪东西方都盛行禁欲主义:西方 神学(强制性的, 毫无人性人道) 套在脖子上的枷锁;东方 理学(形 式上不全强制,从教育入手,带点人道,易使人麻痹受 骗) 套在心灵上的枷锁。 而程朱理学大力倡导的贞操节烈观念,逐步成为女性的 行为规范。明朝建立后,编修、出版了 内则 、 女 训 、 女鉴 等大批读物,极力提倡女德,表彰妇女 贞节。正是在思想毒化加剧的情况下,所谓节妇烈女愈 来愈多,据 明史 烈女传 记载,有名有姓的贞烈女子 一万余人。可见,冲破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是当 时广大青年男女尤其是青年女性心底的呼声,而杜丽娘 伤情而死的悲剧正是作家为天下女性向冷酷、罪恶的封 建理学发出的强烈不满与诅咒。 2、宣扬情感的巨大力量,高举以情反理的大旗 以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故事宣扬了情感的巨大力量,高举 以情反理的大旗,猛烈地冲击了套在主人公心灵上的禁 欲主义枷锁,为广大女性吹来了一股强劲清新的春风。 牡丹亭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 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 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 至也。” 汤显祖强调了“情”的巨大作用,明确表达了对人性、 情感的极力推崇,说它具有起死回生的功力,任何道德 规范约束不住它。作家满怀热情地站在杜丽娘一边,歌 颂她“生生死死为多情”,描写她置一切礼教规范于不 顾,冲破重重阻挠追寻所爱。 剧本一上演,理学家们纷纷哀叹:“此词一出,使天下 多少闺女失节”,“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消魂, 一万人不失节”。 3、呼唤自由,要求个性解放 剧本对恋爱自主、生活自由的强烈呼唤,透露了 要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的最初信息,并对明末 清初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 杜丽娘在反抗封建礼教压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 的爱情观和生活观:“这般花花草由人恋,生生 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即人生一切任凭自由,自由恋爱,自由生活,来 去生死随人意。这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人类社会 无法剥夺的人性自然要求。 四、杜丽娘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牡丹亭 以情反理的进步主题集中体现在主人 公杜丽娘形象的塑造上。杜丽娘是一个具有至情、 勇于追求理想的女性,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是剧 本的一个突出成就所在。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 牡丹亭 和 西厢记 是两部交相辉映的爱情剧。这里不妨将两位女主 人公 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情况作个简单的比较, 就不难发现杜丽娘形象的积极意义。 杜丽娘与崔莺莺同是绝色的妙龄少女,同属富贵 之家的贵族小姐,同样渴望自由的爱情与婚姻, 同样受到封建家长的监管和道德律条的束缚。但 她们更有明显的不同: 1、丽娘的生活环境比莺莺的生活环境更为令人窒息。 她每天所能接触到的人除了父母、丫鬟春香之外, 只有一个终日念着“子曰、诗云”的迂腐的道学 先生陈最良;她没有崔莺莺那样幸运,不存在普 救寺里与一位青年才子偶然相遇的机会,也不存 在一个象张生那样狂热追求她的至诚种;她的丫 鬟春香也不能象红娘那样给小姐以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杜丽娘生存的环境较之崔莺莺更令人窒 息,她的命运更严格地操纵在封建家长手里。其 生活场所除了绣楼就是书房,四堵高墙之内的小 庭深院便是她的世界。 2、较之崔莺莺,杜丽娘更具有反抗礼教的强烈 主动性。 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莺莺有许多假意,有许多疑 虑顾忌,行动往往反复无常,她需要时时战胜自 己的内心障碍。 而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远比崔莺莺坚决主动,没 有任何“假意”行为。杜丽娘在 诗经 古老恋 歌的感召下,迅速走向反叛之路。她不愿做淑女, 对父母的训诫十分不满,毅然私游后花园。 美丽的自然风光更点燃了她内心爱情的火焰,更 激发了她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强烈愿望:“原来 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 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 和奶奶再不提起。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多么烂漫明媚的春色,居然没有人理会!多么美 丽的青春,居然在深闺中淡淡地消逝!姹紫嫣红 与断井颓垣是那样不协调,寂寞的深闺又是多么 令人惆怅! 杜丽娘不禁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和埋怨:“吾生于 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 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 岂料命如一叶乎!”她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她 只要求得到“早成佳配”的自由婚姻。 为了这个目标,她在梦中与情人幽会,醒来又多 次主动“寻梦”,寻找梦中的初恋情人。这些有 违礼教的放肆行为充分表现了杜丽娘追求爱情的 强烈主动性。 3、较之崔莺莺,杜丽娘追求幸福爱情显示了更加 义无返顾的执着精神。 莺莺在几经周折终于与张生私下结合之后,对爱情的追 求和对礼教的反抗便有些黯然失色。而杜丽娘在梦中与 柳梦梅私下结合之后,对爱情的追求更为强烈和坚贞。 她一再来到牡丹亭畔,痴心期待梦中情人的再来,终于 相思成疾,为情而死。令人惊奇的是,她到死也没有放 弃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死前描下春容,放在紫檀匣中, 藏埋湖石边,以期待梦中人能够发现;到了地狱里竟然 向冥王打听情人的姓名。作者没有把死亡作为杜丽娘性 格发展的终结,而是把它作为她追求理想的开端。 王思任评述杜丽娘道:“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 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柳、梅二字,一灵咬住, 必不肯使劫灰烧失。”充分表现杜丽娘追求爱情的执着 精神。 4、较之崔莺莺,杜丽娘的人生有着浓郁的悲剧性。 西厢记 和 牡丹亭 均以大团圆作结局。然而,当 人们为崔莺莺的美满而喜悦的时候却为杜丽娘的伤情而 死而暗自泣下。丽娘的复活不过是作家和人们的心愿, 其现实悲剧才是真真切切的,具有强烈的震撼性。 丽娘的不幸人生,曾赢得了后世无数妇女的感情共鸣与 辛酸眼泪。据记载,娄江女子俞二娘,酷爱 牡丹亭 , 有感于丽娘的不幸遭遇,“断肠而死”,汤显祖知道此 事后,写了 哭娄江女子 诗:“画烛摇金阁,珍珠泣 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焦循 剧说 记载 了西湖女子冯小青的绝命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 闲看 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似我,岂独伤心是小 青。”。该书又载:杭州女伶商小玲,因婚姻不能自主, 郁郁成疾。一日演出 牡丹亭 ,唱到 寻梦 出中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时, 热泪盈眶,随声扑地而死。杜丽娘的悲剧命运在商小玲 身上竟发生了如此强烈的共鸣,这些正说明了杜丽娘形 象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 五、 牡丹亭 的艺术性 1、浪漫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写实有机的结合。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主人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始终洋溢 着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使得剧情离奇、跌宕与想入非 非。而在想入非非的幻想情节中又始终以细腻的笔法描 绘了主人公现实中的悲剧人生,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两 结合”的艺术技巧。 2、在结构上,交错并进、夹以穿插的结构法。 牡丹亭 除了贯穿全剧的杜丽娘、柳梦梅之间的爱情 这条主线之外,还有杜宝抗击金兵这条副线,两条线索 交错发展,较之 西厢记 要复杂得多。 3、语言优美,文才斐然。 王骥德 曲律 评 牡丹亭 说:“婉丽妖冶,语动刺 骨”,“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 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技出无从,匪有人造。”如 惊梦 一出唱词,见课本。 老师点评 : 如果贪恋富贵,汤显祖无疑可以高官厚禄, 可以光耀门庭。如果随波逐流,汤显祖可 以平平安安,可以其乐融融。 但明代不会出现“洛阳为之纸贵”、“几 令 西厢 减价”的 牡丹亭 ,中国戏 曲史上也不会留下“汤显祖”这个响亮的 名字。 六、 临川四梦 中的其它三“梦” 1、 紫钗记 紫钗记 也是写爱情的传奇,是汤显祖早期的作品。 它的故事取材于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 霍小玉传 ,但 与原作情节出入较大。特别是李益的性格,已不象小说 描写的那样负心,而是出于卢太尉的从中破坏,才使他 对霍小玉的爱情受到干扰而出现波折的。因而,霍小玉 的结局也不是哀怨而死,而是借黄衫客的仗义相助,谅 解了李益,再庆团圆。 此剧称为一梦,是因为第四十九出 圆梦 ,有霍小玉 梦见黄衣人送鞋的情节,后来成了李益重谐连理的预兆。 剧本通过霍、李的爱情遭遇,一方面固然批判了豪贵卢 太尉之流的卑鄙奸诈,认为他们是真情的破坏者;但另 一方面作者也有意地指出了妨碍真情发展的别一因素, 即情之不深、不坚。作家带着惋惜的心情责备了李益: “如李生者,何足道哉?”( 紫钗记 题词 )。可见, 在这部早期传奇中,作家的生活理想已锋芒初露。 2、 邯郸记 四梦中, 邯郸记 是仅次于 牡丹亭 的一部杰作。 汤显祖曾把“情”分为善恶两种:真情与矫情。 真情就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力图摆脱封建 专制束缚的合情合理的愿望和要求;矫情就是人们那些 不正当的情欲,比如对“酒、色、财、气”的恶念和放 纵,以及宦海中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等。如果说 牡丹 亭 是对“真情”的讴歌,那么, 邯郸记 则是对 “矫情”的讽刺和批判。 邯郸记 取材于唐人小说 枕中记 ,剧情:卢生来 到一个小饭店里做了一个奇梦,梦中娶了有财有势的崔 氏为妻,并考中状元,以河功和边功为朝廷建立了奇勋。 谗臣宇文融虽然不断算计他、陷害他,甚至使他一度被 流放到海南瘴气之地,但后来谗臣终于被诛杀,卢生还 朝做了 20年宰相,备受皇帝恩宠,享尽了荣华富贵。死 后一觉醒来,妻儿财富统统无影无踪,只有破羊裘披在 身上,一匹瘦驴在放着响屁,小饭店煮的黄粱饭还差一 把火。这才知是一场春梦,因此悟道出家。 邯郸记 对于明代官场的讥讽与揭露: 邯郸记 是汤显祖弃官回家后的作品。政治上的不得 志加深了汤对明代黑暗专制政治的认识,因此,在这部 剧作中他能曲折反映出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卑劣和无耻, 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剧中的主人公卢生是一个追求功名 利禄的典型形象。作家通过这个人物的生活经历,对科 举制度的腐败、官场的倾轧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荒淫奢 侈作了无情地揭露。 黄榜招贤,卢生高中了状元,看来是“天上文星”,但 是在这背后却是由于妻子崔氏的调度,卢生先拜了高居 要津的崔氏四门亲戚门下,“再着一家兄(指钱) 相帮引进”,百般钻营,遍贿满朝贵卿,才“取状元如 反掌”。卢生荣归,崔氏受了诰封。然而,这诰命夫人 的荣耀,也是卢生趁掌制诰之便,“偷写下夫人诰命一 通”,“朦胧进呈”,欺骗得来的。 权相宇文融同卢生之间的冲突,表面上讲的都是冠冕堂 皇的话,而在背后,却是宇文融恼恨卢生不曾“钻刺” 他以及嫉恨卢生所获得的声誉和权利。 卢生做了 20年当朝首相,“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 而食,选声而听”,可谓荣华已极,却又是腐朽糜烂已 极。卢生的五个儿子都在他的荫庇下做了高官;皇帝钦 赐了大量的土地,敕造了几十所园林和楼阁亭台,还 “分拨仙音院女乐二十四名”以备歌舞。荒淫无度的结 果,竟使卢生一病不起。即使如此,卢生还大权不放, 军国大事俱取决于床前。 剧本还写到了人情势利。萧嵩本是宇文融的门生,弹劾 卢生时,奏章后有其签名;后见宇文融倒势,因而转脸 帮卢生说话,而成为卢生的好友。但当他得知卢生病入 膏肓已经无救时,便立刻向“大拜在即”的裴光庭暗送 秋波去了。 汤显祖就是用这种“正言若反”的讽刺笔法,抹掉了开 元盛世的神圣光圈,留下来一个神奇其表而腐朽其里的 怪物。浩荡的皇恩,就是无耻的极欲;凛然的纲常,就 是可怕的虚妄;花团锦簇的背后,原是一幅阴森、丑恶 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图景。 邯郸记 的艺术形象,是对晚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 典型概括:无论是内阁的明争暗斗,权相和宦官的勾结, 首辅权势的炙手可热,还是从皇帝到大臣的奢侈淫糜, 无不可以从嘉靖、隆庆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中找到 它们的生活原型。 汤显祖笔下的封建统治者群像,正是李贽在 续焚书 中抨击过的明代那些“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 行若狗彘”的假道学伪君子。可以说, 邯郸记 艺术 地再现了那正在走向没落的明王朝的可悲命运,使得剧 作因此而生辉。 3、 南柯记 南柯记 ,也是写入梦的故事,取材于唐人李公佐的 传奇小说 南柯太守传 。 剧情略谓:书生淳于棼梦中到了大槐安国,被招为驸马, 任南柯太守,甚有政绩。后檀萝国入侵,公主受惊而亡。 后来风波平息,淳于回朝,拜为左丞相,威势日盛,甚 至骄纵弄权。右丞相段功奏明圣上,淳于棼被遣还乡, 于是梦醒。醒后经老僧点明,才知大槐安国就是庭中大 槐树洞里的蚁巢。淳于棼也因此醒悟而皈佛。 南柯记 塑造的淳于棼,不同于 邯郸记 中只知追 求功名利禄的卢生,他是一个政治上有所作为而终于在 宦海中堕落的典型。 淳于棼本是一个不拘小节的豪侠之士,很想在政治上有 所作为。入梦以后,果然在南柯任内实现了他的想法。 凤谣 一出所描绘的南柯郡,是一幅富庶的太平景象: “征徭薄,米谷多”,“行乡约,制雅歌”,“多风化, 无暴苛”,士农工商安居乐业,上下尊卑,秩序井然。 可是,淳于棼回朝以后,看到朝廷里污浊内幕,就不再 满足于他在南柯郡所建立起来的威名了。攀高结贵,使 权弄势,毫无忌惮,还荒淫腐化,接受色情“粲诱”, 同琼英郡主、灵芝夫人等“男女混淆,昼夜无度”。当 年的豪气侠风,至此已消磨尽净;他的二十年南柯之治 的进取精神,至此烟消云散。 在对淳于棼堕落的描写中,是寄托着作家对黑暗现实的 不满之情的,同 邯郸记 一样,也表现在对“矫情” 的批判上。在作家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到,官场就好 象一个大染缸,任你有多么高尚的情操,有多么美好的 理想,掉在里面,都要改变颜色,弄得不能自拔。 汤显祖在 南柯记 题词 中说:“一往之情,则为所摄” 就是指淳于棼的一片“真情”,在宦海沉浮之中为“贵 极禄位,权倾国都”的“矫情”所摄,终于导致了淳于 棼的彻底堕落。 总之,汤显祖通过对淳于棼堕落的描写,曲折而沉痛地 诅咒了明代官场的黑暗污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