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879957 上传时间:2020-11-0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1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1章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第一节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别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一)微生物 (二)食品的基质特性 (三)食品的外界环境条件 第三节 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 第四章 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一 食品腐败变质 食品受到外界有害因素的污染以后 , 食品原有色 、 香 、 味和营养成分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 结果使 食品的质量降低或完全不能食用 , 这个过程称为 食品腐 败变质 。 由于习惯的原因常常把食品腐败变质称为食品变质 , 实际上食品腐败是食品变质的一个方面 。 造成食品变质的原因较多 , 有物理的 、 化学的 , 也 有生物的 , 这里只讲生物原因中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 质问题 。 二 腐败 腐败指的是由微生物引起蛋白质食品发生的变质。 食物 + 分解 Pr的微生物 AA + 胺 + 硫化氢等 三 发酵 发酵指的是由微生物引起糖类物质的变质。 碳水化合物 + 分解糖类的微生物 有机酸 + 酒精 + 气体 四 酸败 酸败指的是由微生物引起脂肪类物质发生的变质 , 脂肪 发生变质的特征是产生酸和刺激性的 “ 油哈 ” 气味 。 脂肪食物 + 解脂微生物 脂肪酸 + 甘油及其它产物 注:脂肪发生变质主要是由于化学作用所引起的 , 但许多研究证明 与微生物有密切的关系 。 第 一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食品一经微生物污染后 , 是否必然会导致腐败变质 , 变质的性质和程度如何 , 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 这既 要看是否具备了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 , 又要看食品本身 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如何 ? 具体从以下 3个方面来分析: 微生物 食品的基质条件 食品的外界环境条件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一 微生物 在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微 生物。如果某一食品经过彻底灭菌或过滤除菌,则食品 长期保藏也不会发生腐败。反之,如果某一食品污染了 微生物,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引起变质。故微生物的污 染是导致食品发生变质的主要根源。 能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种类很多, 主要有细菌、 酵母菌和霉菌 。一般情况下细菌比酵母菌占优势。 一 微生物 1. 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 细 菌: 分解力强的包括有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 变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 分解力弱的包括有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八叠球菌 属、 无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赛氏杆菌属、肠细菌属、 埃希氏杆菌属。 酵母菌: 大多酵母菌对蛋白质分解能力极微弱。 霉 菌: 许多霉菌都具有分解蛋白质的能力。霉菌与 细菌相比, 霉菌更能利用天然蛋白质。如青霉属、曲霉 属、根霉属、毛霉属、木霉属和复端孢属中的许多种。 一 微生物 2. 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 细 菌: 能强烈分解淀粉的细菌仅是少数。主要是 芽孢杆菌属 的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 马铃薯芽孢杆菌。其次是梭状芽孢杆菌属,如淀粉梭状 芽孢杆菌。 能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细菌仅少数菌株 。 能分解果胶质的细菌有欧氏植病杆菌属 ( 胡萝卜软 腐病欧氏杆菌 ) 、 芽孢杆菌属 ( 环状芽孢杆菌 、 多粘芽 孢杆菌 ) 和梭状芽孢杆菌属 。 绝大多数细菌都具有分解单糖或双糖的能力 , 某些 细菌能利用有机酸和醇类 , 特别是利用单糖的能力极为 普遍 。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一 微生物 2. 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 细 菌: 酵母菌 : 绝大多数酵母菌不能使淀粉分解。但少 数特殊的酵母菌能分解多糖,个别酵母能分解果胶如 脆壁酵母。大多数酵母菌有利用有机酸的能力。 一 微生物 2. 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微生物 霉 菌: 大多数霉菌都有利用简单碳水化合物的能力。 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较少。纤维素分解力最强的是木霉属 中的绿色木霉。其次曲霉中的黑曲霉、土曲霉、烟曲霉以 及青霉中的黄青霉、淡黄青霉等也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 分解果胶质的霉菌中,活力最强的有黑曲霉、米曲霉、 灰绿青霉。其次是蜡叶芽枝霉、大毛霉等。 青霉属、曲霉属、毛霉属和镰刀霉属中的许多种都具 有利用某些简单有机酸或醇类的能力。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一 微生物 3. 分解脂肪的微生物 细 菌: 脂肪分解菌是指能产生脂肪酶,使脂肪分 解为脂肪酸和甘油的细菌 。一般来说,有强烈分解蛋白 质能力的需氧菌中的大多数细菌,同时也就是脂肪分解 菌。 细菌中具有分解脂肪的细菌并不多,主要有假单孢 菌属、黄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赛氏杆菌 属、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一 微生物 3. 分解脂肪的微生物 酵母菌: 能分解脂肪的酵母菌不多,常见的有解脂 假丝酵母。 霉 菌: 能分解脂肪的霉菌比细菌多的多。常见的 有黄曲霉、黑曲霉、烟曲霉、灰绿青霉、脂解毛霉、白 地霉和芽枝霉等。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二 食品基质特性 1. 食品的营养组成 食品除了含有一定的水分外,主要是含有 丰富的蛋 白质、脂肪、碳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成分 , 而这些成分又都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所以食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就很容易在其上生长,从而 导致食品变质。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二 食品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食品中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很大影响。 氢离子浓度会影响到菌体细胞膜上电荷的性质 。正常细胞 膜上的电荷,是有利于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当微生物细 胞膜上的电荷受到食品氢离子浓度的影响而改变后,微生 物对某些物质的吸收机能就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细胞正 常物质代谢活动。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二 食品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食品中氢离子浓度也影响原生质生长过程和酶的作 用。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氢离子浓度下,微生物的酶系统 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作用,如果氢离子浓度改变,酶的催 化就会减弱或消失,必然影响到微生物正常代谢。 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氢离子浓度,动植物食品原料 的 pH几乎都在 7以下,有的可低到 2-3。根据食品 pH值不 同,一般将食品分为 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 。 二 食品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 非酸性食品: pH值在 4.5以上者称为非酸性食品。 酸 性 食 品: pH值在 4.5以下者称为酸性食品。 从食品原料及其制品来看,几乎所有的蔬菜,乳、肉 等动物性食品都属于非酸性食品,而所有的水果都属于酸 性食品。 由于食品的 pH值不同,故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 物类群也就呈现一定的特殊性。 二 食品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中 pH值的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都有自己最适生 长的 pH值范围。大多数 细菌最适生长 pH值是 7.0左右 , 所以多数非酸性食品适宜各种细菌生长,因而食品的 pH 值越偏酸性,可以生长的细菌种类就越少,即使细菌能 生长,其生长能力也弱。当食品 pH值在 5.5以下时,一般 腐败细菌基本上被抑制,只有少数细菌,如大肠杆菌和 一些耐酸细菌( LAB)仍能继续生长。但在 酸性食品中, 酵母菌和霉菌可以生长 。 二 食品的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中 pH值的关系 食品的酸度不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的类 群就不同。除此之外,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也能导致食 品的 pH值改变。如某些微生物分解食品中的糖类产酸, 结果引起食品的 pH值下降,某些微生物分解 Pr产碱,结 果导致食品的 pH值出现上升趋势。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中 pH值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如果糖和蛋白质同时存在时,微生物 首先利用糖,对蛋白质的分解就明显减少,这使 pH值 趋向酸性转化;若糖不足而蛋白质含量丰富时,就会出 现较多的 Pr被利用而分解,引起 pH值向碱性方向转化, 当 pH值转化到一定限度时,又会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 抑制作用,微生物的生长就停止了,这样食品中酸碱的 积累就不再继续进行。 在含有糖和蛋白质的食品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是: 首先是 pH值下降,而后出现上升。 二 食品的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中 pH值的关系 一些腐败细菌生长初期,首先分解的也是 糖,当糖 被利用而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接着就出现了蛋白质被强 烈分解,使碱性物质积累,造成 pH值上升 ,这种现象在 液体食品中特别明显,在发酵食品制造过程中也可以见 到有这种类似的现象,这是在几种微生物同时存在时所 引起的。 二 食品的基质特性 2. 食品的氢离子浓度 微生物生长与食品中 pH值的关系 如在制备腌菜时 , 初期由于 LAB利用菜液中的糖分 而产酸 , pH值就逐渐下降 , 直至有大量的酸积累时 , 由 于酸度过高 , LAB生长即被抑制 。 可是一些真菌因具有 耐酸的特性 , 它们并能利用酸性物质而获得生长的机会 , 这样就造成了 pH值逐渐上升 , 当 pH值接近中性时 , 若 原来加入的盐分不足和在其它条件的影响下 , 还可以出 现一些腐败细菌的生长繁殖 , 最后的结果造成 pH值显著 向碱性转化 。 表 1 各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 pH值及 pH范围 微生 物 种 类 最低 pH值 最适 pH值 最高 pH值 细菌、放线菌 5.0 7.0 8.0 10.0 酵 母 菌 2.5 3.8 6.0 8.0 霉 菌 1.5 3.0 6.0 10.0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食品有固体状、半固体状和液体状。它们不论是原 料、半成品或成品,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食品中的水分 总是以结合水和游离水两种状态存在。 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除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 外,还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微生物能利用的水分是 游离 水。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游离水是一个很好的溶剂,能使食品中的一些物质如 糖、盐、 AA等溶解。而有些水溶性物质也只有经过微生 物酶的转化作用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有些不溶性物质 ,也必须通过微生物酶作用使其转变成小分子的可溶性物 质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这就说明微生物必须在有游离 水存在状况下,才能进行一系列代谢活动,也就是说微生 物必须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水溶液中才能进行生长繁殖。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另一方面,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外界排 出代谢产物,这种排泄也必须以水作为溶剂,所以游离水 的存在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之一。故降低食品的水 分含量,可以作为控制微生物生长的一项衡量指标(标 准)。 一般来说,含水分多的食品,微生物容易生长,含水 分少的食品,微生物则不易生长,那么食品中含有的水分 减少到怎样的程度,微生物就不能生长呢?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从细菌方面的情况来看,有些食品的含水量为 60% 时,细菌就不能生长,而有些食品的含水量则必须降至 40%时,细菌才不能生长。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在含有 60%水分的食品中,有较多的可溶 性物质被溶解在水中,这样势必就会有较多的水分被可 溶性物质夺去,微生物可利用的水分因此而减少;在 40%水分的食品中,虽然水含量较低,可是可溶性物质 也较少,因此微生物可利用的水分降低不多。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上述二种不同食品按照重量百分率来计算所含水分量 有明显差别,但实际上能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浓度却是一 致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以重量百分率来表示食品中 水分含量,并不能确切地反映食品中能被微生物利用的实 际含水量,为此采用了水分活性( Aw)值来表示。 水分活性值( Aw) Aw值即是食品在密闭容器内的水蒸汽压与在相同温 度下的纯水蒸汽压的比值。 Aw = P / P0 P0表示纯水的水蒸汽压, P表示食品的 水蒸汽压。 Aw值为 0 - 1之间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水分活性值( Aw) 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对水分活性值的要求 各种不同类型微生物都有生长适宜的水分活性范围, 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要 的最低水分活性值也有差异。 以细菌、酵母菌、霉菌三大类微生物来比较。 细菌 酵母菌 霉菌 细菌生长的水分活性值 除了嗜盐性细菌的最低 Aw在 0.75以下外,绝大多数的 细菌要求 Aw 在 0.94以上。 二 食品基质特性 3. 食品的水分 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对水分活性值的要求 酵母菌生长的水分活性值 酵母菌生长所需水分要比细菌低一些,但比霉菌要高 一些,除了耐渗透压酵母菌外,一般酵母菌生长的最低 Aw 范围在 0.94 - 0.88。 霉菌生长的水分活性值 霉菌与细菌和酵母菌相比,能在较低的 Aw范围内生 长。一般在 蒸发量,就会使食品的 Aw值上 升,食品中 Aw值变化了,能在食品中活动的微生物种类 也会有所变化。 表 2 食品中重要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 Aw值范围 类 群 最低 Aw值范围 类 群 最低 Aw 大多数细菌 0.99 0.94 嗜盐性细菌 0.75 大多数酵母 0.94 0.88 耐渗透压酵母菌 0.60 大多数霉菌 0.94 0.73 干性霉菌 0.65 表 3 食品中细菌生长的最低 Aw 蕈状芽孢杆菌 0.99 产气肠细菌 0.945 肉毒杆菌(发芽) 0.98 蜡状芽孢杆菌 0.94 假单孢菌属 0.97 粪链球菌 0.94 蜡状芽孢杆菌(发芽) 0.97 肉毒杆菌 0.93 无色杆菌属 0.96 八叠球菌 0.915 0.930 大肠杆菌 0.96 0.935 玫瑰色小球菌 0.905 枯草芽孢杆菌 0.95 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 0.90 纽波特沙门氏菌 0.945 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氧) 0.86 肉 毒 杆 菌 0.95 嗜盐菌 0.75 表 4 食品中酵母生长的最低 Aw值 产朊圆酵母 0.94 啤酒酵母 0.895 产朊假丝酵母 0.94 红酵母属 0.89 裂殖酵母属 0.93 内孢霉属 0.835 面包酵母 0.905 异形魏立氏酵母 0.83 醭酵母属 0.90 鲁氏酵母 0.60 0.61 表 5 食品中霉菌生长的最低 Aw(孢子发芽) 根 霉 属 0.94 0.92 白 曲 霉 0.75 葡萄孢属 0.93 灰绿曲霉 0.75 0.73 毛 霉 属 0.93 0.92 薛氏曲霉 0.65 乳粉孢霉 0.895 匍匐曲霉 0.65 黑 曲 霉 0.89 0.88 赤 曲 霉 0.65 青 霉 属 0.83 0.80 安氏曲霉 0.65 黄 曲 霉 0.80 二 食品基质特性 4. 食品的渗透压 不同类群微生物对渗透压的适应性 多数微生物在低渗透压食品中能够生长,在高渗透 压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适应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多数霉菌和少数酵母菌能耐受较高渗透 压,它们在高渗环境中,不但不会死亡,而且有些还能 生长繁殖;绝大多数细菌不能在较高渗透压的食品中生 长,但能在其中生存一个时期。当然,在高渗透压食品 中生存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不同的菌种。细菌中虽有少 数菌种能适应较高的渗透压,但其耐受力远远不如霉菌 和酵母菌。 二 食品基质特性 4. 食品的渗透压 引起食品变质的耐盐细菌和耐糖细菌 在食品中形成不同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食盐和 糖,不同微生物耐受食盐和糖的程度不一样。 高度耐盐细菌 它们最适宜在含有 20-30%食盐浓度的食品中生 长。这些细菌都能产生类胡萝卜素,所以菌落大都具有 色素,如杆菌中的盐杆菌,球菌中的小球菌属等。 二 食品基质特性 4. 食品的渗透压 引起食品变质的耐盐细菌和耐糖细菌 中度耐盐细菌 最适宜在含有 5-10%食盐浓度食品中生长,如假单孢 菌属、弧菌属、无色杆菌属、八叠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 小球菌属,其中最突出的是 盐脱氮微球菌和腌肉弧菌。 低度耐盐细菌 最适宜在含 2-5%食盐浓度食品中生长,如假单孢菌 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和弧菌属中的一些菌种。 二 食品基质特性 4. 食品的渗透压 引起食品变质的耐盐细菌和耐糖细菌 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种不同的耐盐细菌,一般生长 繁殖速度都比较慢,世代时间在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 时之久,只有低度耐盐细菌中的溶血性弧菌繁殖速度较 快。 耐糖细菌 能在高度含糖食品中生长的细菌称为耐糖细菌,如 肠膜明串珠菌等。 4. 食品的渗透压 (3) 引起高渗透压食品变质的酵母菌 耐高糖的酵母菌有鲁氏酵母 、 蜂蜜酵母菌 、 异常汉 逊氏酵母 、 膜蹼毕赤氏酵母等 , 常常会引起高浓度糖分 的糖浆 、 果酱 、 浓缩果汁等食品变质 。 (4) 引起高渗透压食品变质的霉菌 如灰绿曲霉 、 葡萄曲霉 、 咖啡色串孢霉 、 乳卵孢霉 及芽枝霉属和青霉属等能引起高渗透压食品变质 。 食品的渗透压越高 , 水分活性越小 。 由此可见 , 耐 高渗透压的微生物 , 它们生长的最低水分活性值都比较 低 。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三 外界环境条件 食品的环境条件对微生物能否在食品中生长繁殖,造 成食品腐败变质有很大影响的,这些条件主要指温度、气 体、湿度(同前面 Aw)等。 1温度 微生物生长繁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起着 极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正常生命活 动,加快生长繁殖速度;而不适宜温度可以减弱微生物生 命活动或导致微生物在形态、生理特性上的改变,甚至可 促使微生物死亡。 三 外界环境条件 1.温度 温度是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 。 在自然界中 各类微生物都有它一定的适宜生长温度 , 这种温度是由 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 可将其分成 嗜冷微生 物 、 嗜温微生物和嗜热微生物 三个生理类群 , 其中与腐 败有密切关系的是嗜温微生物 。 三 外界环境条件 1. 温度 A 嗜热微生物 ( 高温型 ) 30 - 75 , 最适 45 - 55 B 嗜温微生物 ( 中温型 ) 5 - 50 , 最适 25 - 37 C 嗜冷微生物 ( 低温型 ) -5 - 30 , 最适 10 - 15 每一群微生物都有最适生长温度范围 , 但这三群又 都可以在 25-30 之间生长繁殖 , 当食品处于这样一种 温度的环境中 , 各种微生物都可生长繁殖而引起食品 的变质 。 1温度 低温条件下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低温微生物: 食品在冷藏中,有时会出现因微生物繁 殖而导致的变质,在冷藏中出现的这一群微生物,在食品 微生物学中就称为低温微生物( 5 左右或更低的温度 - 20 以下)。 低温微生物是引起冷藏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常见 的有: G-无芽孢杆菌 :假单孢菌属、黄色杆菌属、无色杆 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弧菌属。 G+细菌 :有小球菌属、八 叠球菌属、乳杆菌属、小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 杆菌属。 酵母菌和霉菌 :假丝酵母属、酵母属、圆酵母属、 青霉属、芽枝霉属、念株霉属、毛霉属。 1 温度 低温条件下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低温条件下微生物虽能生长,但并不是它们生长繁 殖的最适温度,即它们生长繁殖的速度很慢,因此,引 起冷藏食品变质速度也较慢。 如荧光假单孢菌可产生脂肪酶和蛋白酶 , 但 5-15 为产脂肪酶的适温 , 40 酶的活性最强; 0-30 为产蛋 白酶的温度 , 40 为蛋白酶活性温度;由此可见 , 该 菌在冷藏食品中生长时 , 产生脂肪酶和蛋白酶的产量很 少 , 而且活性也较小 , 故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很缓 慢 。 说明 低温下产酶温度和酶活性温度不一致 , 低温微 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非常缓慢 。 主要是由于低温可以 影响酶活性 。 三 外界环境条件 1 温度 高温条件下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微生物对高温比较敏感,如果超过微生物所适应的最 高温度,一般敏感的微生物就会死亡。故应用高温进行灭 菌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不同微生物对热的敏感程度不同 ,有些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较强。 嗜热微生物:在高温条件下 , 即一般指在 45 以上的 温度下能生长的微生物被称作是嗜热微生物 。 1 温度 高温条件下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 值得注意的是 , 也有一些属嗜温微生物 , 它们往往由 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被驯化 , 而逐渐变异成为具有适应 高温生长特性的菌 , 如有些枯草芽孢杆菌在 50 环境下可 以生长 。 食品中常见的高温微生物主要是嗜热的细菌 , 如 芽孢杆菌属 、 梭状芽孢杆菌属 , 其次是链球菌属和乳杆菌 属 。 嗜热细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很快 , 比一般嗜温 细菌快 7-14倍 , 且菌体经过旺盛生长繁殖后很快死亡 , 如 不及时进行分离培养 , 就会失去检出机会 。 嗜热细菌引起 食品变质主要表现是分解糖类而产酸 。 三 外界环境条件 2 气体 微生物像其他生物一样 , 在维持其生命和生长繁殖 的过程中必须利用能量 。 微生物借助菌体的酶类从物质 的氧化过程中获得它所需要的能量 。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各自的呼吸酶 , 因此他们在氧 化过程中对氧的要求也不同 , 一般可分为 需氧微生物: 如芽孢杆菌属 、 乳杆菌属的某些种 、 醋酸杆菌属 、 无色杆菌属 、 产膜酵母和霉菌 。 厌氧微生物: 如梭状芽孢杆菌属 、 拟杆菌属和双歧 杆菌属 。 兼性厌氧微生物: 如葡萄球菌属 、 埃希氏菌属 、 沙 门氏菌属 、 变形杆菌属 、 志贺氏菌属 、 芽孢杆菌属中的 部分菌种及大多数酵母菌 。 三 外界环境条件 2 气体 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中,由于环境不同,接触气 体情况也不同,因而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类群和食品变 质的过程也不一样。 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与氧的关系 食品处于有氧的情况下,各种霉菌、酵母菌和细菌都 可生长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而在缺氧情况下引起食品变 质就只有那些厌氧生长的细菌和酵母菌。 食品在有氧环境中由需氧微生物引起的变质速度要比 缺氧时快得多,一些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引起的食品 变质也要比在缺氧环境中快的多 。 三 外界环境条件 2 气体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和其它气体的关系 食品贮藏于含有高浓度 CO2的环境中 , 可以防止需 氧性细菌和霉菌所引起的变质 。 当环境中含有 1%CO2时 , 可以防止水果 、 蔬菜霉变 。 但有些微生物如乳酸菌和 酵母菌对 CO2有较大的耐受力 , 果汁装瓶时充入 CO2可 抑制霉菌的生长 , 但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很差 . 三 外界环境条件 2 气体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和其它气体的关系 个别微生物对 CO2非常敏感 , 如曲霉等 , 在其呼吸 过程中产生 CO2, 若不迅速排出 , 只要含量积累到一定 浓度 , 就能抑制曲霉菌体的繁殖和酶的产生 , 所以酱油 、 食醋 、 黄酒等的制曲生产一定要注意 。 臭 O3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当臭 O3加入到食 品贮藏的空间,浓度达几个 mg/L时,即可有效地延长一 些食品的保存期。 第三节 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 (自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