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微生物发酵与发酵工程 一、 微生物发酵 二、发酵工程概述 三、应用举例 丙酮丁醇发酵 一、 微生物发酵 发酵 (fermentation) 没有空气的生活( life without air) - 巴斯 德 细胞在厌氧条件下代谢营养物获得能量的生 化反应 微生物生长并进行生物转化的过程 发酵的目的 获得生物量 获得目的产物 发酵的基本流程 保藏菌种 斜面(试管、茄子瓶) 摇瓶( 12级) 种子发酵( 1级或多级) 主发酵 后处理 无菌操作 接种间 辐射灭菌 化学灭菌 空气过滤 发酵罐 高压蒸汽灭菌 通气系统 过滤灭菌 TC 发酵温度 t hr 连续灭菌 间歇灭菌 发酵过程的 噬菌体 问题 现象 :发酵不正常,产量、糖耗、 pH、粘 度、泡沫等 镜检 :溶菌现象 防治 : 定期检查 设备、管道管件、过滤器等 环境 药物 :鳌合剂、抗生素 菌株 :抗性菌株、菌株轮换 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 温度 pH 营养 溶氧 通气量 搅拌速度 压力 发酵类型 I: 产物是初级能量代谢的结果,一般是糖的直接氧化产 物。 A P or A B C P 例:乙醇发酵、乳酸发酵 II: 产物通过能量代谢的间接途径得到。 A B C D E P 例:柠檬酸发酵、氨基酸发酵 III:产物不是初级代谢形成的,与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 无关。 例:抗生素发酵 发酵方式 批式 (batch)发酵 补料流加 (fed batch)发酵 连续 (continous)发酵 批式发酵的产物形成 生长结合型 (growth associated):产物形成与生长的限制 因子相同 非生长结合型 (growth unassociated) : 产物形成速度取决于微生物浓度 产物形成速度由与比生长速度无关的其它因素决定,不能用动力学方程 描述,但可对具体的发酵过程简化一些条件后建立数学方程 产乳酸发酵: 发酵的后处理 后处理在发酵工业中的地位: 普通发酵产品,后处理成本 60% 基因工程发酵产品,后处理成本 80% 后处理的一般流程: 发酵液 分离细胞 浓缩 粗分离 精分离 制成品 后处理工艺的设计原则: 产品的性质 产品的要求 经济 环保 稳定 细胞的分离与破碎 细胞的分离 过滤(压滤、抽滤、膜分离) 沉降(重力、离心) 絮凝 细胞的破碎 物理(超声、机械) 化学 生物 膜分离 微滤( 0.1 - 10 ) 超滤( MW1000 - 100000) 固态发酵 固态发酵 :微生物在没有或很少游离水的 潮湿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与代谢的过程 特点 :投资少、能耗低、原料廉价 传热传质差、效率低 应用 :生物农药、饲料、粗酶、食品等 发酵条件的优化 确定优化目标 T S P + B + s 产率 : P ( g/L ) 转化率 : P/(S s ) ( %, g/g ) 生产强度 : P/T ( g/L.h ) 其他 确定影响因素 种子:种龄、接种量 培养基:组分、 pH、灭菌条件 环境:温度、 pH、通气、搅拌、压力、设备 二、发酵工程概述 (一)发酵工程技术发展及其意义 发酵? 生理学角度: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以外的一种生物氧化作用 有机化合物既是 电子(或氢)供体又是电子(或氢)受体。 工业生产角度: 利微生物的机能进行物料加 工以获得工业产品生产或为社会服务(环境 保护)的过程,又称微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的历史过程 发酵现象 酿造食品工业 非食品工业 青霉 素 抗菌素发酵工业 氨基酸 ,核酸发酵(代谢 控制发酵) 基因工程菌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 养 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藻类细胞大规模培 养 转基因动物 发酵工业的第一个转折点: 非食品工业 发酵工业的第二个转折点:青霉素 抗菌 素发酵工业 发酵工业的第三个转折点:切断支路代谢 转折点 :酶的活力调控 ,酶的合成调控 (反馈控 制和反馈阻遏 ),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 特殊调节控制的利用突变株的应用 ,前体、 终产物、副产物等 发酵工业的 近代转折点 :基因、动物、海 洋 发酵现象的早期认识 1680年制成显微镜 微生物的存在 1857年巴斯德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 引起的 1897年 毕希纳 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 成酒精 酶 发酵工程的早期阶段 人们的对发酵技术的认识起始于 19世纪末, 主要来自于 厌氧发酵, 如利用酵母菌、乳酸 菌生产酒精、乳酸和各种发酵食品。 20世纪初期, 1916年英国采用梭状芽孢 杆菌生产丙酮丁醇,德国采用亚硫酸盐法生 产甘油(第一次世界大战) 由食品工业 向非食品工业发展 好氧发酵技术: 速酿法从乙醇生产醋酸, 通气法大量繁殖酵母,用米曲霉的麸曲代 替麦芽糖作糖化剂生产酒靖,用微小毛霉 生产干酪。 1933年等人发明了 摇瓶培养法 代替了 传统的静置培养法。生长均匀,增殖时间 短。 发酵工程的重大转折 点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青霉素的发现,迅速形成工业大规摸生产。 1928年由 Fleming发现青霉素 1941年美国和英国合作对青霉素进行生产研究 表面培养: 1升扁瓶或锥形瓶,内装 200mL麦 麸培养基 40u/ml 1943年沉浸培养: 5m3 200u/ml 当今: 100m3200m 3 5 -7万 u/ml 链霉素、金霉素、新霉索、红霉素 主要的技术进展: 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时的供氧问题。 抗杂菌污染的纯种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培养 基 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酵罐的密封与抗污染 设计制造。 意义: 抗生素工业的发展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好氧发酵技术,大型搅拌发酵 罐培养方法 推动了整个发酵工业的深入发展 为现代发酵工程奠定了基础 学科发展与属性 微生物利用工业的迅速发展 产生了 生化工程学科 发酵工程的三大学科基础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及生化工程 现代生物技术 分子生物学 与发酵工程 20世纪 50年代: 氨基酸发酵工业 谷氨酸、赖氨酸 核酸发酵工业 肌苷酸、乌苷酸 微生物变异株通过代谢调节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 切断支路代谢转折点 : 酶的活力调控 , 酶的合 成调控 (反馈控制和反馈阻遏 ) 解除菌体自身的 反馈调节 ,特殊调节控制的利用 ,突变株的应用 ,前体、 终产物、副产物等 20世纪 70年代 细胞融合技术、基因操作技术等生物技术发展, 打破了生物种间障碍,能 定向地制造出新的有用的微 生物 : 增加微生物体内控制代谢产物产量的 基因拷贝数 ,可 以大幅度地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 将动、植物或某些微生物特有产物的 控制基因 植入细 胞中,快速经济地大量生产这些产物 将具有不同性能的多种 质粒 植入,使新菌株在清除污 染或以非粮食物质为原料进行发酵生产或环境保护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后向 功能基因组 学 转变 功能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 获得。 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优化技术对当前生物技术 产业以及今后的潜在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发 酵 工 程 利用微生物进行产品生产 效益与意义 抗生素、生物制药、氨基酸、核苷酸、 有机酸、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 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 医药、轻工、食品、农业、环保等行业 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及抗体产品 化学工程 生物化工 生物加工行业 传统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菌发酵 (二)发酵过程生产方式 发酵生产的基本类型 固体发酵 液体发酵 基本操作模式 沙土或冷冻保贮菌株 斜面菌种培养 菌体或孢子悬浮液制备 种子扩大培养 发酵 发酵液处理 提取与精制 制剂制 造 成品检验与包装出厂 固体发酵 将发酵原料及菌体吸附在疏松的固体支持物 (载体)上,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使发酵原料转 化为发酵产品 浅层发酵、转桶发酵和厚层通气发酵 优点: 设备简单、方法简便、能耗低、原料粗放、 不易污染、产物回收耗溶剂少,所生废水少。 缺点: 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大、传质传热困难、 产率和收率低、副产物多、培养过程质量控制难、 不适合一些复杂调控操作发酵 液体发酵生产 发酵原料制成液体培养基, 表面发酵和深层发酵 深层发酵: 菌体或菌丝体均匀分散在液体培养基 中,通气或不通气 优点: 占地面积少,生产规模大; 发酵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生产机械化,易于自动化控制,劳动生产率高; 发酵设备紧凑,传热传质良好,生产便于管理; 副产物少,有利于产品提取,产品质量高 类型 :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连续发酵 分批发酵 一次性投入有限数量营养物,灭菌后接 种入所要培养的微生物,然后控制适宜的发 酵罐条件(温度、通气、搅拌速度、 pH等) 非恒态培养 ,营养成分不断减 少,微生物相应生长,产物不断形成 补料分批发酵 分批发酵中间歇地或连续地补加含有限制性营养 物的培养基,到某一定时间产物才从罐内放出 。 优点: 通过调节在发酵罐中的营养物浓度,可避免代谢调 节中的抑制、阻遏或毒性对生长的抑制; 可避免一次投料过多,造成细胞大量生长,溶解不 足,通气搅拌无法适应; 营养缺陷型菌的营养物量的控制,高效率积累产物; 挥发性物质的低浓度控制; 半连续(代放)发酵 在补料分批发酵基础上以一定的间隔时间从发酵 罐中多次放出一定体积的发酵液,直到发酵终结才全 部放出发酵液。 优点: 具有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点; 控制比生长速率使菌体代谢酶体系处于最优; 提高发酵罐的生产能力(发酵指数); 适合于菌体生长较快的半关联生长的次级代谢产物; 适用于多罐发酵车间的代放安排集中分离提取。 连续培养 以一定速度向发酵罐内连续供给新鲜培养基的同时, 将含有微生物和产场的培养液以相同速度从发酵罐内 放出,发酵罐内液量维持恒定。 经过一定时问培养后,培养物就近似于恒定状态 的生长和代谢,这时所有物质(营养物、产物、微生 物细胞等)的浓度、环境的物理状态(如 pH、 DO) 以及比生长速率等始终维持不变,即稳定状态。 特点: 恒定的 生理状态(比生长速率恒定),有利于 微生 物生理特性和遗传特性的研究 -动力学和最适 培养条件的研究; 基质在发酵罐中停留时间短,原材料转化率低, 只能适用在生长快的微生物菌体; 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菌种易变异,有可能产生适 应特殊环境的 负变异 菌株,而且易于染菌。 发酵过程的重要环节 菌种来源: 生产菌的筛选、单菌和混合菌、 筛选方案的设计、含微生物材料的选择与预 处理、分离培养基、菌种的平板培养(不同 温度和时间)、菌落的选择。 菌种选育: 自然选育、诱变选育、杂交杂育、 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改造、 DNA突变技 术。 培养基成分及来源: 碳源、氮源、无机盐及 微量元素、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斜面、摇 瓶、种子、发酵 纯种发酵与无菌技术: 培养基灭菌、无菌 空气、密闭设备与罐压、无污染接种 种子扩大培养: 一级或多级种子制备、种 子质量控制 发酵工艺控制: 温度、通气量、搅拌、消 泡沫、 pH、 DO、培养基配比、菌丝形态、 放罐时间、接种量、其他各种操作 发酵罐与计算机控制: 通气、搅拌、密闭、 各种高级控制 辅助设备 公用系统: 空压房、冷冻设备、锅炉房、 水系统、污水处理、发电厂 原材料仓库与配料间: 后提取车间与成品仓库: 菌种保存与种子制备实验室: 中间分析实验室: 发酵车间设计 工艺流程: 菌种、种子培养、发酵、控制条 件(温度、时间、)、技术水平 设备平衡: 生产能力、经济指标、技术指标、 设备平衡计算 车间设计: 平面与立面布置、管路设针 厂区设计: 风向、绿化、人流与物流、生 活区与工厂区 人员岗位与运行管理设计: 基建及施工设计: (三)发酵工程研究的主要现状和问题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成本,提高 产品质量 : 控制不同的操作条件时,有完全不 同的产量和质量结果 优化 从小罐放大到生产罐,有很大差异, 可能要失败 放大 菌种选育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忽视了生物反应器中 工程问题 所必 须加以考虑的工艺变化和过程优化。 采用人工经验为主的静态操作 背景 过程优化 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 传感器: DO、 pH、 排气成份分析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 单片智能 、 工控机 、 pLC 、 DCS 执行器件: 杯式补料系统 参数自动控制回路 温度 自动控制;通气流量自动控制;罐压自动控制 pH调节(手控或自控); DO与转速、通气流量程序 串级调节 背景 发酵工程控制 “ 内部控制 ” : 如何改变细胞的遗传组成 和 “ 发酵工程控制 ” 细胞的代谢生理特性 “ 外部控制 ” : 物理和化学环境条件控制 外部控制是基于内部控制调节,但是在研究和过渡的方法上 又是不同的。 生化工程所面临的任务 就是在 已 提供高产菌株 的基础上,如何把这些高 产菌种在培养过程中进一步考察它的 生理生化特性 ,稳定 或改进微生物反应工艺过程,这里不仅要求对生物物性的 动态有详尽的了解,对生化反应做定量的和动力学方面的 考察,还需具有 工程学的技巧 ,才能充分发掘和利用生物 体系的潜力。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也在客 观上为分析和优化控制这种复杂的发酵过 程提供基础,因此,借助于 计算机系统 对 发酵过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控制就愈 来愈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 。 生理生化特性 微生物生长和反应过程研究 微生物的生长反应特性是发酵过程优化的最重要的出发点。 基质进入细胞、胞内反应、代谢产物的胞内外分泌等全过 程进行分析 胞内反应中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大分子物质合成之间的 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发酵过程的化学计量学和热力学研究 经过 1000多步胞内反应才能转化为代谢产 物和细胞成分,一般把细胞看作一个开放的 黑箱系统 化学计量学 主要研究有关发酵过程中反应 组分组成变化的规律,把生物反应器中微生 物细胞活动用化学元素的平衡式来表示 热力学 研究只强调系统的起始态和终止态, 给出反应可能进行到的最大程度。在发酵 工程中常以得率系数概念 Yi/j对各种基质形 成菌体或产物的潜力进行评价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与生物反应工程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是发酵过程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主要研究生物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基质消耗、细胞生长和产物形成的数学描述,反 映微生物系统的状态特征 提出了许多数学模型:经验模型、机理模型;统 计模型和非统计模型;结构模型和非结构模型 实际发酵过程是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这就是 宏观动力学研究,逐渐发展成生物反应工程 数学模型 静态和动态优化 系统识别 自适应控制 专家系统 、 模糊控制 、 神经元网络 各种混沌现象的研究 实际工厂生产 效果不明显 背景 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 数学模型 静态和动态优化 系统识别 自适应控制 专家系统 、 模糊控制 、 神经元网络 各种混沌现象的研究 实际工厂生产 效果不明显 过程放大 因次分析法 经验法则法 数学模拟法 时间常数法 几何相似 流体运动学相似 流体动力学相似 同时满足这些相似条件是不可能的 当在小试研究时某一个对生产产生影响的重 要因素设有被观察到,而这个因素恰恰在放大时 成为关键因子时,就会造成整个发酵过程的失败。 背景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发酵工艺学 化学工程 现代控制理论 各种工程开发 参数检测 (自动或手工检测 ) 综合性研究: 定性和定量的措述 工业生产 生化工程传感器与计算机数据处理作为一个独立的 技术领域被人们重视 在线计算机 多学科发展与综合 仍旧局限于寻求培养基配方和最佳的温度 、 pH、 DO等 缺乏微观的实时的代谢调控 代谢调控研究 代谢工程研究 发酵过程酶学 研究的困难 过程数据采集 和处理的困难 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的基本思路 发酵罐 测量参数及其变化的意义缺乏理解 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 方法 , 只是化学工程宏观动力学概 念在发酵工程上的简单延伸 , 缺乏以细胞代谢流分析与控制为核 心的研究内容 背景和原理 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仍是 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 对于活体细胞调控来说,采用传统的 生物学方法或化学工程的 调控 方法,存在 很大的问题,国内外都没有很好解决 。 背景 三、发酵举例 制造微生物生物量 PHB发酵 黄原胶发酵 二元酸发酵 丙酮酸发酵 乙醇发酵 Vc发酵 制造微生物生物量 单细胞蛋白 假丝酵母 (Candida sp.)等 面包酵母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微生物肥料 根瘤菌 (Rizobium sp.) 微生物农药 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三次采油 解烃棒杆菌 (C.hydrocarboclastus) 等 环境治理 芽孢杆菌 (Bacillus sp.)等 卡介苗 无毒结核分枝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HB发酵 (glycolysis) Glucose pyruvate acetyl-CoA TCA 3-ketothiolase acetate acetoacetyl-CoA reductase R-(-)-3-hydroxybutyryl-CoA PHA synthesis 氮源限制 PHB 黄原胶发酵 野油菜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产 生的胞外多糖,发酵液粘度可达 7000cp 非牛顿型发酵 二元酸发酵 CH3(CH2)nCH3 -oxidation CH3(CH2)nCOOH CH3(CH2)n-2COOH -oxidation HOOC(CH2)nCOOH 水 、 油 、 气 、 固多相反应 -氧化与 -氧化 丙酮酸发酵 Glu Lat Pyr EtOH TCA 营养(维生素、氨基酸)限制 溶氧控制 乙醇发酵 产物抑制问题 原料成本问题 Vc二步法发酵 弱氧化醋杆菌 “ 大、小 ” 菌混合 山梨醇 山梨糖 2-酮基 -L-古龙酸 丙酮丁醇发酵 丙酮丁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 料。 1861年 巴斯德 发现细菌能产生丁醇。 1866年英 国最早用 丁二烯 作为合成橡胶的原料加速了丙 酮丁醇工业的商品化生产。 1908 1911年汽车工 业需要橡胶,制造人造橡胶的丙酮丁醇需要量大 增。 1914年 Chain Weizmann分离到丙酮丁醇菌, 丙酮丁醇产量提高 4倍,使该行业开始进入 工业发 酵 生产阶段。 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丙酮用于 制造无烟火药,需量剧增,于是着手研究 发酵法 生产的改进,直到 1930年完成生产 工艺。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一直是当时的 主要方法。 1960年后,由于以石油为原料的 化学合成 丙酮丁醇更经济,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相 继停止了发酵生产。我国现在是两种方法 并用。 一、 丙酮丁醇的生产方法 (一 )合成法 例如,用稀酒精催化制丙酮, 用石油气中的丙烯制成 异丙醇 ,再经 氧化 脱氢 制丙酮;用丙烯与苯制成异丙苯,再 氧化制丙酮及苯酚。丁醇的合成有 乙醛缩 合加氢 、丙烯羧化加氢和乙醇直接合成丁 醇等。(如下式) (二 )发酵法 和酒精发酵 样,以淀粉质、 纸浆废液、糖蜜和野生植物等为原料,利 用丙酮丁醇菌所分泌的 酶 来分解淀粉成糖 类再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生成丙 酮、丁醇和乙醇等产物,同时还产生大量 的 CO2棚 H2等副产品。 二、 淀粉质原料的丙酮丁醇发酵 丙酮丁醇菌在广义上属于 丁酸菌族 。丁酸 菌是嫌气性的,有鞭毛,能运动的杆 菌在产生孢子时成为纺锤状或鼓槌状。 细胞内含有淀粉拉,能被碘液染成深蓝色。 丙酮丁醇菌除具有丁酸菌的通性外,还具 有能发酵产生丙酮、丁醇等中性产品的能 力。 在中性培养基中发酵时,一般丁酸菌和丙 酮菌均能产生 丁酸和醛酸 、当培养基的酸 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一般丁酸菌即停止 发酵,并且菌体的繁殖也停止但是丙醇 丁醇菌则不然,当培养基的 酸度达到最高 点 后,由于有脱羧能力,酸度反而下降, 并且产生中性的产品 -丙酮、丁醇 、乙 醇等 (图 3 1)。 由于丙酮丁醇菌的上述持性,为区别于 般丁酸菌,将能引起丙酮、丁醇发酵的细 菌命名为 丙酮丁醇菌 。几种与丙酮丁醇茵 类似的梭菌简述如表 3 1。 (1)丙酮丁梭菌 :能发酵玉米、马铃薯等淀粉质原 料和蔗糖等糖质原料而产生溶剂, CO2, H2和少 量有机酸。溶剂的比例为: 6份丁醇 3份丙酮: 1 份乙醇,即 B: A: E 6:3:1,不同的变异株有不 同的比例数。 发酵温度为 35-36 用玉米发酵时玉米浓度为 5 一 8,用马铃薯时,发酵醪中鲜马铃薯量为 20 ,在 48 60 h就可以发酵结束。 二、 淀粉质原料生产丙酮丁醇的流程 三、种母的培养与制备 (一 ) 丙酮丁醇菌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在土壤、细泥、粪便中及新鲜果实、蔬菜的表面 上均有丙酮丁醇菌存在。利用它的孢子的嫌气 性和耐热性,可以采用热淘汰法和单细胞分离 法以获得优良的菌种。 由于丙酮、丁醇发酵时,易受杂菌侵染而导致酸 败所以,丙酮丁醇工厂须经常进行菌种的分离 与纯化工作,以保证正常生产。 所谓 热淘汰法 ,即将含有丙酮丁醇菌的试 样接入 5的玉米醪试管内再放在沸水浴 中 1-1 5min,杀死不耐热的杂菌和热抵抗 力较差的孢子,而保留对热抵抗力较强的 丙酮丁醇菌孢子,然后在爆气状态下培养。 培养液产生大量气体,这时可转接到新鲜 培养基试管内,同法进行热淘汰和嫌气培 养,如此反复多次,即可获得较好的菌株。 欲获得 纯培养 或者需从发酵醪中选取优良 菌株,可用嫌气平板进行单菌落分离。如 用有明胶或碳酸钙的培养基,则可能出现 溶解圈 。然后接入玉米醪中测定气体产生 量和丙酮产量。获得的优良菌种用沙土管 保存。 1 试管菌种的培养 :选取优良菌种的砂土孢子 1 2g,接入 10 m l 5浓度的玉米醪中,并将此管在 100 C沸水中热处理 1 2 min,急速冷却至 37 然后置于真空干燥器内进行培养 (2666 Pa 以下温度保持在 37 39 )。 2种母瓶培养 :将一支试管菌种接种到盛有 5浓度的玉米醪液的种母瓶中,在常压下 培养 24h,即可接入第一种母瓶。一船丙酮 丁醇菌孢子萌发时,要求嫌气条件较高, 营养体繁殖时,由于本身产生的 H2和 CO2 已能满足嫌气条件。 3第一种母罐 :其中盛有 6浓度的玉米 醪接入种母瓶的醪液培养 12一 15h后,即 可按入第二种母罐。 4第二种母罐 :其中盛有 8浓度的玉米 酵,接入第一种母罐酵液,培养 20 h左右, 然后将总量 l 3一 1 2送入发酵罐。 制备种醪的方法有间歇调制种醪法,半 连续调制种酵法,利用部分发酵醪制种醪 法。 四、发酵 (一 )发酵醪制备 目前国内都以 8玉米粉作 发酵酵。原料经粉碎蒸煮即可。蒸煮发酵 醪时常加入一定量的废醪 (10-25%),这不 仅增加部分营养,而且降低粘度。蒸煮过 程也是灭菌 过程,因而蒸煮多以高温连续蒸煮为主 (方 法同酒精发酵 )然后 冷却进入发酵罐,制备好的种醪也从种母 罐同时流入发酵罐。 (二 )发酵过程生化变化 发酵过程通常经过 三个阶段,即前发酵期、主发酵期和后发 酵期,整个发酵过程经 40一 72h结束。 1前发酵期 :主要为 种菌 繁殖期。细胞数 激增,酸度增加,所以又称为增酸期,由 于丙酮丁醇菌细胞活动的结果,也产生少 量的溶剂,主要的发酵产品为 醛酸、丁酸、 氢气、二氧化碳等。 此时 淀粉 的消耗量为 30左右,丙酮丁醇菌和 其它细菌不同,它所需的诱发期很短,很快即 可增殖,通常前发酵期为开始发酵后的 15 18h。 2 主发酵 期:丙酮丁醇菌已能旺盛发挥它的发 酵特性,将前一阶段产生的醋酸、丁酸等变为 丙酮、丁醇 等溶剂的阶段 在此阶段气体发生量达到最高蜂,溶剂生 成很快,酸度下降至原有酸度的 1 2左右, 所以又称 减酸 期,此时期在 18 40 h后。 3 后发酵 期:酸度达最低后,又稍为上升,维 持 定水平至发酵结束,所以又称酸度复升期。 此时所积聚的酸主要为不挥发酸,挥发酸量和溶 剂也稍有增加,但是由于丙酮丁醇菌在此时期开 始自溶,以及部分丙酮丁醇菌产生孢子所以活 动的丙酮丁醇菌逐渐减少,发酵逐渐衰弱以至结 束。此时期在 40一 70 h。 (三 )发酵的方法 有间歇发酵法 (包括一次加料法、分次流加 法 )串联式发酵法相连续发酵法,目前多采 用 串联 法和 连续发酵 法。 (四 )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 1 温度 :最适发育温度为 36 37 。正 常生长时期最高温度为 40 左右,有试验 表明,当发酵温度增高时溶剂产量降低, 残余糖量增加。 2培养基的 PH值 :培养基 中性 时,丙酮丁 醇菌具有使淀粉发酵成丁酸、醋酸等的能 力,而使 pH下降,而在 酸性 培养基中具有 将醋酸、丁酸变为丙酮丁醇的能力,丙酮 丁醇菌繁殖的最适 pH值为 5.5 7.0。 3培养基的 氧化还原值 :丙酮丁醇菌是嫌 气菌。氧对它有毒害作用。嫌气条件不仅 和氧有关,而且更和培养基的氧化还原值 有关。 通常 rH2 7 9能正常发酵,当 rH2向氧化 方面变动为 10 2时则不能进入第二阶段 发酵;当 rH2再大时,菌种不仅不能发育而 且逐渐死亡。 当 PH低于 4或高于 8时,细菌的繁殖完 全停止,不同的生长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 pH值可以较高,如果开始 pH 过低,丙酮丁醇菌会生长不良,在发 酵第二阶段,最适 PH值下降为 4 3 5 3较适合。 丙酮丁醇菌因为发酵时能产生 氢气、 CO2, 所以,只要开始发酵时能建立嫌气状态, 以后则由于培养基继续为放出的氢和 CO2 所饱和,就能阻止空气中氧气入内,并且 醪液是胶状物,培养基的粘度和固体颗粒 对造成嫌气条件也有帮助。 4醪液与发酵产物浓度 :丙酮丁醇菌虽然 能产生丙酮丁醇,但如果醪液中丙酮丁醇量 过高 时,对菌本身有 毒害 。所以丙酮丁醇 发酵时所采用的醪液浓度 般为 8一 10 。 在发酵醪内溶剂的最高浓度只能达到 25g/L(2 5 )。其中包括丙酮 0.85丁 醇 1.5,乙醇 0.15。发酵醪中丁醇量如 超过 1 5,对丙酮丁醇菌则有 抑制 作 用因此丙酮丁醇发酵时,醪液的浓度需 要配合菌种能忍耐溶剂的浓度来决定。 其它如发酵时产生的 糠醛 ,原料中的 单 宁 等对发酵都有一定影响。 三、 如何提高溶剂产量 为了增强发酵法的竞争力,提高溶剂产量是 根本任务。 1菌种选育。 由于菌本身受溶剂的影响 很大,特别是丁醇的浓度,在发酵液中一般 达到 1% 时,即为致命的水平 (丙酮的毒性较 低,一般菌能耐 2.9的浓度 )因此,溶剂 产量的高低往往与菌株对 丁醇的耐力 有关。 在丁醇的存在下,采用常规的诱变手段 (如 亚硝基胍 ),可以获得一定量的高产菌株。 现发现耐丁醇的突变株与野生型菌株的细 胞膜 类脂成分 有所不同。 当野生型菌株的生长进入稳定期时,不饱 和脂肪酸的百分率与饱和脂肪酸百分率比 值的增加是一致的,可是耐丁醇菌株,在 同一时期在这 比率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即 不饱和脂肪酸 的比例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这表明,通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耐丁醇 的突变株可建立起一种补偿由丁醇引起 膜 流动效应 的机制,它使得微生物维持在 种等粘度的膜状态。 Westhuizem等人曾报道丙酮丁醇梭菌 (1yt-1)的不产 自溶素 突变株比亲本菌株 (P262)更抗丁醇,说明耐丁醇和自溶素活 力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丙酮丁羧菌的基 因转移系统也做了各种基础研究,尚有很 多难点 未能突破 ,如外源 DNA难于进入丙 酮丁醇菌内,没有合适的用于转导的克隆 载体 等。 2发酵过程中, 加入乙酸和丁酸 的作用。 有一试验表明,在正常的培养基中,于接 种后和培养 24h后加入 2g/L和 5g/L或 2g/L的 乙酸和丁酸,其效果见表 3 2。 从表 3 2中可以看出,接种后加入 2g/L的乙 酸 ,可增加丙酮的形成总溶剂达 23 4, 并使糖的转化率从 32 4提高到 34 1。 加入 2g L丁酸 ,则增加总的溶剂量,糖转 化率达 35 1。同时加入合适浓度的 乙酸 和丁酸 ,总溶剂达到 24.7g L,丁醇与丙酮 的比为 2。 3消除培养液内还原性化合物,如用真空法、通 氯法等消除氢气,有利于提高产量。 4培养液 适当的碳氮比 是获得正常的溶剂产量的 关键,高与低的比例均非适宜。 5消除溶剂对菌的抑制作用,如加蓖麻油活性 炭、多种聚合树脂等的吸附发酵;加入油醇等的 萃取发酵; 不断的移去产生的溶剂 , 不断的补加 碳源 (见图 3 2)。 7 固定化细胞 的溶剂生产。例如,可以用海 藻酸钙固定菌细胞或孢子以 N2维持嫌气和无菌。 固定的营养细胞如果处于溶剂产生期,在整个延 续期间,溶剂会连续产生。 固定化孢子可以避免细胞代谢活动的干扰。在 胶体内的活性细胞充分生长后,能够恢复高生产 能力,结果表明连续生产完全可能。固定化细胞 的 丁醇产率 比常规的分批工艺要高得多。 四、 溶剂产生的调节 最近实验的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培养基组 成对丙酮丁醇菌的影响。未解离的丁酸似 乎是调节溶剂产生的主要因子,图 3 3推 断菌体生长和代谢受 本身代谢物 调节的示 意图。未解离的丁酸抑制细胞生长和产酸, 同时启动丁醇的产生。 NH4+ 激活细胞生 长和产酸,但过剩的氮抑制溶剂的产生。 分批发酵中,未解离的丁酸浓度在 0.2- 0.4g/L,即出现抑制生长和产酸 。未解离 酸浓度达 0 5 1 5g/L时,自然的会启动 溶剂的产生。如达不到 临界酸浓度 (可能 pH 太高或初糖浓度太低 )溶剂就不会形成。 连续发酵处于平稳状态时,即使很低的酸 浓度,溶剂也能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