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战略【行业浅析】

上传人:8** 文档编号:168390177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战略【行业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战略【行业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战略【行业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到2020年,如果贫困地区面貌改变不大,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说不出口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能留下绝对贫困这个短板。全面小康社会贫困短板精准扶贫短板一、深刻认识产业支撑和政策兜底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精准扶贫”定义及提出背景1.1.什么是精准扶贫?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精准扶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精准扶贫是透过对贫困户、贫困地区进行精准辩别、精准帮扶、贫是透过对贫困户、贫困地区进行精准辩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由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扶贫由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区彻底脱贫致富。2.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十八大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013年9月中旬和10月上旬,李克强总理两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扶贫工作时,都对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6月28日,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目前扶贫开发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许多地方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即便一些地方开展了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工作,也往往不能真正瞄准贫困户建立帮扶机制,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要下决心摸清底数,在全国开展到村到户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完善贫困识别机制,改“大水漫灌”为“滴灌”,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对扶贫对象要实行动态管理,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只有这样,才能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措施逐项落到实处。2013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3.为什么要实施为什么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仍存在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各地区在扶贫具体工作中普遍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各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贫困人口脱贫标准贫困人口脱贫标准(1)贫困人口脱贫以户为单位,该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不愁穿”:能够自主购买四季换季衣服,日常换洗衣服有保障。注:未实现饮水安全的不算实现吃穿不愁)(2)有安全住房;(3)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4)符合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件的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基本医保。二、准确把握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的时间节点要求二、准确把握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的时间节点要求从国家层面来看,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最大任务”,同时,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角度看,扶贫攻坚、精准扶贫是最大任务,同时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发挥产业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核心作用要培训引导好贫困群众。首先,要加强对农户思想观念的引导。首先,要加强对农户思想观念的引导。要通过思想教育、致富能人现身说法、外出参观等,使贫困户端正心态,改变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彻底打碎“农村人注定贫穷”的思维模式,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只有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精神状态积极向上,脱贫工作才能在主观能动性增强与外在推动力不断加大的双重作用下产生共鸣,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要培训引导好贫困群众。其次,要挖掘贫困户发展潜力。其次,要挖掘贫困户发展潜力。产业扶贫一改原来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把原来的“送粮、送衣、送救济款”改为“给资金、给技术、给产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第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第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立足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把智力扶贫作为提升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按照“扶贫先扶智、治穷重授技”的思路,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的劳动生产技能和创业致富本领。立足提高贫困农民技术水平,按照立足提高贫困农民技术水平,按照“每户农村家庭都每户农村家庭都有有1名劳动力至少掌握名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种养技术门种养技术”的思路,大力实的思路,大力实施农村青年劳动力创业致富工程,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施农村青年劳动力创业致富工程,围绕特色产业开发,进村入户、,进村入户、“面对面面对面”、“手把手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指导农民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实验、示范、推广,使农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实验、示范、推广,使农村贫困群众村贫困群众“足不出户足不出户”就能够熟练了解、掌握、应就能够熟练了解、掌握、应用种养新技术,从用种养新技术,从“根子根子”上提高新生代青年农民创上提高新生代青年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业致富的本领。要立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要立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回流”创业的实际,结合创业的实际,结合劳务工人普遍具备劳务工人普遍具备“一技之长一技之长”的特点,按照的特点,按照“一专一专多能多能”的思路,进一步整合扶贫、人社、农牧等部门的思路,进一步整合扶贫、人社、农牧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实施好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为主的的培训资源,实施好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为主的“二二次创业增技工程次创业增技工程”。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扶贫对象精准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项目安排精准 异地搬迁脱贫一批资金使用精准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措施到户精准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因村派人精准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脱贫成效精准算好政策兜底帐发挥政策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保障作用 政策兜底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最终保障。政策保障“兜底”,就是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对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长年困难的贫困群众通过低保、救助等保障其基本生存生活,实现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的有效衔接,使其消除绝对性贫困,实现“政策性”脱贫。农村低保相关政策简单解读 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我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每人每年即每人每年3300元)的农村常住居民家庭实行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元)的农村常住居民家庭实行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一类保障对象:因主要劳动力亡故或者重度残疾,基本没有收入一类保障对象:因主要劳动力亡故或者重度残疾,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因家庭成员常年患重特大疾病,经济负担沉重的家庭来源的家庭;因家庭成员常年患重特大疾病,经济负担沉重的家庭;因意外事故或者家庭变故,造成生活水平接近农村;因意外事故或者家庭变故,造成生活水平接近农村“五保户五保户”的的单亲特困家庭。二类保障对象:因家庭成员病残等原因造成劳动力单亲特困家庭。二类保障对象:因家庭成员病残等原因造成劳动力缺乏、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因病、因学等原因造成支出负担沉重缺乏、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因病、因学等原因造成支出负担沉重,影响基本生活的家庭;生活明显困难的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和单,影响基本生活的家庭;生活明显困难的独生子女户、二女户和单亲家庭。三类及以下保障对象:因其他原因造成收入较低,在我区亲家庭。三类及以下保障对象:因其他原因造成收入较低,在我区属于生活明显困难的家庭。属于生活明显困难的家庭。2.关于临时救助政策关于临时救助政策 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救助对象分为家庭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救助对象分为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家庭对象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对象和个人对象。家庭对象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因生活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个人对象指因遭遇火灾、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个人对象指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合力攻坚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决胜方略 凝聚各方合力是决胜之要 落实责任是决胜之基 核心是强化工作机制,关键在层层落实责任谢谢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标准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